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细说金城茶文化 ——“三炮台”

细说金城茶文化 ——“三炮台”

2020-10-06 访问量: 25 茶礼仪网

茶与红茶 细说金城茶文化 ——“三炮台”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

而到了黄河之都的兰州,许多人对茶的记忆,就停留在了那个带着细碎小花的别致茶碗和茶碗里那令人垂涎的茶香与甘甜。

兰州人嗜饮茶,从茶具、茶叶到配料都十分讲究。

有句玩笑话说宁丢千军万马,碗子不能不刮,说的,就是兰州最有名的茶三炮台。

一碗茶中的风景

与兰州的牛肉面相比,兰州三泡台则流露出一种大西北的婉约与优雅。

所谓三炮台碗子茶,其实是指下有底座(碗托)、中有茶碗、上有碗盖的三件一套的盖碗,因形如炮台,故称三炮台。

而且真正让三炮台出彩的是它的茶料,一碗上等的三炮台,茶叶以春尖茶和云南下关沱茶为最好,再配以桂圆、杏脯、葡萄干、红枣、枸杞、菊花(玫瑰)、冰糖等八种辅料。

中国人品茶挑剔无人不晓,香而不清则为一般,香而不甜为苦茶,甜而不活不算上等,只有鲜、爽、活才为茗中佳品。

当您呷上一口热乎乎的三炮台,瞬间,茶的清、干果的香、冰糖的甜便掺合着浸入了丝丝神经。

想必皮日休笔下茶卷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的美味,也不过如此吧。

作为兰州茶文化的代表,三炮台自然有着悠久的历史。

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曾记载,三炮台起源于晋代,明清时期传入西北,其与当地穆斯林饮茶习俗相结合,故而形成了独树一帜、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茶品。

而自古以来就是回民聚居地的兰州,则自然地将这种三炮台碗子茶衍传了下来。

经一代代发展,竟也成了兰州的一种口饮盛事。

将一碗热气腾腾的三炮台捧于手中,只是那缕缕烟丝般升腾的热气,携着清芬幽香,就能沁人心脾。

当嫩绿的茶叶如雪花飘散般在碗里徐徐降落,褐色的桂圆和金黄色的菊花如春蕾初绽般地飘浮在水面,红枣和杏干安逸地躺在春尖茶辅的被子上,零零落落的小个头的枸杞忽上忽下,一片怡然生机便在碗里蔓延开来。

刮出来的茶文化。

兰州人喝三炮台讲究细呷慢饮,不能端起盖碗接连吞饮,也不能对着杯盅吹气吮饮,要一口一口地慢慢品,同时,还要时不时地刮一下茶叶。

这样,在享受清香的同时,还可以观赏到碗中茶汤的色泽和碗里的活色生香,故而被美称为刮碗子。

细看之下会发现,这看似简单的刮碗子中,竟也藏着大学问。

通常,茶客们会一手端起拖盘,将碗送至眼前,另一手则用盖子沿着茶碗刮几下,然后再把盖子稍稍倾斜,将冲泡好的色、香、味俱佳的盖碗茶送至唇边,此时啜上一只浓酽的茶汤,馨香甘甜,回味无穷。

另外,兰州人刮碗子,还很在乎硬件。

兰州人认为,想要泡出一碗上等的三炮台,其碗子务必是优等瓷质的,什么景泰蓝、景德镇、透着亮的蓝山水、夜光杯玉不管从成色还是材质均需属上品之列才可,这也让兰州三炮台多少带了些许高雅、艺术气质。

如今的兰州,吃,离不开牛肉面,喝,则少不得三炮台。

走在兰州的街道上,随处都有茶社、茶庄之类的休闲之地,尤其是五泉山、皋兰山、白塔山一带,几乎是一家连着一家,或凉棚、或露天,一张张条几、一把把折叠椅,渴了、乏了,三个一伙五个一摊,人人手中捧碗三炮台,直品得滋滋润润、舒心惬意,方肯罢休。

也就是在这一呷一品中,给了兰州茶文化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品茶、论茶,在茶中谈古论今,不仅为偷得半日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然古朴的休憩之由,也为古城兰州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茶文化氛围。

故而茶客到兰州的茶园喝茶,喝的可不仅仅只是那一抹清香,更是一种恬然、一种文化、一种情境、一种悠闲。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