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坦洋工夫>坦洋工夫红茶的历史 带你了解中国历史名茶

坦洋工夫红茶的历史 带你了解中国历史名茶

2020-10-08 访问量: 42 茶礼仪网

坦洋工夫红茶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大家对坦洋工夫茶还不太了解吧,那么下面小编带各位了解坦洋工夫茶的历史~~~~~

坦洋工夫红茶的历史 带你了解中国历史名茶

坦洋工夫红茶的历史

坦洋工夫的历史可追溯至1371年,当时福安坦洋村人发现了当地的野生坦洋菜茶;1851年,坦洋村胡氏创制了坦洋工夫红茶,并被列为闽红三大工夫之首。

1915年,坦洋工夫和贵州茅台酒同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大量出口欧洲、风靡英伦三岛,被英国王室指定为特供茶。

“白云山下坦洋乡,小武夷名不妄扬。”福安郭旻诗说的便是中国“坦洋工夫”之乡——福安市坦洋村。

坦洋村位于社口镇西部,白云山东麓,现有523户,2100人(其中畲族人口120人),距镇区6公里,全村面积6.75平方公里,其中,茶园3200亩,林地面积4154亩,森林覆盖率达74.5%。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种植及劳动力转移,年茶叶产量300多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多元。

坦洋工夫红茶的历史 带你了解中国历史名茶

坦洋村是驰名中外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发祥地,有着生产“坦洋工夫”茶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村内仍保留着古民居、古茶行、炮楼、廊桥、天后宫、施氏祠堂、胡氏祠堂等清代风格建筑。坦洋村民世代以茶为生,有民谣为证,“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白银用斗量,船泊清凤桥。”可见当年坦洋茶产业盛极一时的繁荣景象。

考古发现,早在晋代就出现饮茶的器具,到唐代已“比屋皆饮”。明洪武四年(1371年),福安坦洋村人发现了当地的“坦洋菜茶”;1851年,坦洋村胡氏创制了“坦洋工夫”红茶,列为“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首。“坦洋工夫”问世后,闽浙边界数县竞相仿效生产,并送至坦洋村交易,使这个小山村出现36家茶行;1915年,“坦洋工夫”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被英国王室指定为特供茶,今天保存下来的“坦洋工夫”茶银票还印有当年英国议会大厦的图案。“坦洋工夫”享誉中外,当年,从国外写信回村只写“中国•坦洋”,坦洋村的亲人就能收到。

“坦洋工夫”红极一时,被誉为令国人骄傲的“民族品牌”,后来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海路中断,贸易受阻,此后的“坦洋工夫”一蹶不振,风光不再,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恢复生产。近几年,福安市委、市政府决心恢复打造中国历史名茶品牌,让它造福于广大人民。2006年福建坦洋工夫集团生产的“坦洋工夫”被列为“中华名人特供茶”,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作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坦洋工夫”茶被指定为中华名人特供茶,《坦洋工夫国家标准》通过专家论证。“坦洋工夫”公共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坦洋工夫”的主要原料“坦洋菜茶”也由品牌打造前的荒芜无人垦复,到现在每公斤茶青40元左右,使茶农收入大增。目前,全市“坦洋工夫”生产企业38家,相关配套企业达80多家。“坦洋工夫”的品牌带动,使福安茶产业不断壮大。

“坦洋工夫”茶是以生态环境独特的白云山麓的原生态茶叶鲜叶“坦洋菜茶”为主要原料,经过精湛工艺加工而成的红茶,其茶文化内涵是:生态、和谐、健康、高贵。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滋味甘醇,持久耐泡且色香味俱全。

“坦洋工夫”红茶为全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尤其是儿茶素在发酵过程中变成氧化聚合物,红茶黄素、茶红素的新成分。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种增至300多种,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络合物,从而形成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和具有一定的防病养身作用。

“坦洋工夫”的养身妙用

美白肌肤:人体内的氧化作用造成的黑色素,黑色素沉淀则皮肤变黑,红茶中的儿茶素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黑色素的形成,有助于肌肤美白。

抗细菌:红茶的抗菌能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过滤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

养胃暖胃和驱寒:“坦洋工夫”红茶经过发酵烘制而成,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这些茶多酚的氧化物能消炎,保护胃粘膜,能养胃暖胃,所以,不论清晨或夜晚都能享受喝“坦洋工夫”红茶的乐趣。“坦洋工夫”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生热暖胃,增强人体抗寒能力。所以民间常以“坦洋工夫”红茶作为暖胃,助消化的良药。

坦洋工夫红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