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信阳红>河南:“信阳红”是如何炼成的

河南:“信阳红”是如何炼成的

2020-10-15 访问量: 45 茶礼仪网

河南:“信阳红”是如何炼成的

茶王郑展明与他研发的信阳红

一次政治点题,4个月后,即让中国知名的绿茶产区诞生了“信阳红”。这种超乎寻常的速度,几乎没有为河南人乃至当地信阳百姓,对“绿茶产区制作红茶的可行性”,留有足够的议论与思考时间。

同时,一场意图在10月份“惊讶中国”的“信阳红风暴”,已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据说政府将投入1000万元推介资金,好几家实力茶企深度参与。”知情 人士表示。近日的信阳,一场场政企互动和沟通频繁上演,目的只有一个:用中国最好的营销策划案,以郑州为起点、向京沪广,全面传递“信阳红”的魅力。

在国人茶消费渐入佳境的背景下,“信阳红”的突袭传奇,随着“市场化”开拓的深入,获得持续放大。而它为重塑信阳茶产区形象乃至河南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灵感,或将成为此次点题与解题的另一种收获。

点题与解题

“信阳红”的故事,源于2009年12月省委书记卢展工的一次“红茶点题”。

为了这道题目,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夏秋茶原料综合利用和农民增收问题,信阳当地政府与一批知名茶企激情投入,迅速行动。shi河区是当地最大的产业主产区,“冲泡”信阳红,shi河区当仁不让。

“迅速行动、百日攻坚”。是该区一位官员,对于当时“解题”紧迫性的概括。

据其透露,接到市里的指令后,该区政府随即派出人手,在当地农业院校、茶场、茶农之中,地毯式检索一切有关红茶生产的信息。“但效果很不理想。从技术层面看,都处于不成熟的研究阶段,更不成工艺系统”。

于是在今年1月中下旬,一哨人马“两赴安徽、三下福建”,在“祁红”、“闽红”两大流派之中反复推敲,最终敲定以“闽红”工艺为基础,改造出信阳红茶的标准。而判断的关键点,则是信阳茶与福建茶的茶种较为近似。

敲定了方向,即要实现红茶出产。“找本地企业去学技术、再实现加工,时间是不允许的。”该人士如是表述。因而,让有能力红茶厂家,到信阳出红茶,即成了不二之选。

今年春节之后,shi河区政府将目光锁定在了福建九拓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九拓)。据悉,该公司是福建省主打生产红茶的大型企业,生产的红茶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春节刚过,shi河区领导们带着福建九拓总经理郑亦生,踏着雪、挨个翻山头,考察信阳茶园的基本情况,商议可行性方案。

促成信阳红茶准时诞生的第二个关键点,即是成功抢到了“福建茶王”郑展明。之所以要“抢”,是因郑展明不仅掌握“坦洋工夫”派红茶生产技术,并在日本有 着13年“高北纬度地区制茶”经验。更为重要的是,郑展明已经答应四川、湖北的茶企前去“调茶”邀约。因而,此番他来研发信阳红茶的薪金,信阳开价十万 元。

3月20日,赶在春茶采摘之前,由shi河区政府提供前期厂房及配备几位区茶办最精锐的“茶学”研究生,让信阳红茶研发中心一蹴而就。但试制信阳红茶的难度,却仍旧超出了所有人想象。

“信阳原茶的内质很好,但最大的麻烦是茶种出现过基因变异,很难控制原料的稳定性”。郑展明称,远远超过了四川、湖北茶的调制难度,曾让他几次心生退意。

4月13日,数十次的实验之后,信阳红茶诞生了。需要说明的是,首批信阳红茶也非绝对意义上本土化,而是输送到福建九拓总部进行精加工,再返回河南。

4月26日,信阳茶叶节前夕,卢书记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一行,访问信阳。shi河区的红茶在当晚8点沏好,接受出题人的检验。

“领导们品茶都很开心,直至午夜一点。”shi河区一官员称,当时信阳领导希望卢书记为信阳红茶题词,卢书记将此机会,却不失时机让给了刘枫这位中国茶界泰斗。刘枫提笔书写:信阳红,健康之宝,致富之源。

4月28日,“信阳红”借信阳茶叶节正式面世。信阳市着手申报“信阳红”公用商标。

另据信阳市茶办介绍,截至目前,信阳全市已有20多家茶企,在全力生产信阳红茶。

绿变红,看准新风向

“信阳红茶跟福建的正山小种差不多,比福建的坦洋工夫要好。(注:正山小种和坦洋工夫是福建著名的两个红茶品种)”。9月1日,《卢展工书记点拨 毛尖绿了又红》见诸省内各大媒体。

河南人惊呆了。千年传承绿茶毛尖种植与生产的信阳,真的可以造红茶么?省委书记又为何会对红茶“代言”,而不是河南引以骄傲的信阳毛尖?……坊间的新奇 与疑惑,林林总总。却在顷刻间,顺势转化为消费洪流。致使尚处于上市测试期的“信阳红”,随即陷入全省脱销。包括信阳当地在内。

对于上述状况,信阳当地政府与制茶企业同样始料不及。一些官员与企业负责人的感受是:领导点题了,能不能干好?心里真没底。因为搞好“信阳红”不仅有赖于政府推动,更离不开市场持续有力的滋养。

“信阳红显然不是被随意点题的,是基于对茶以及那些可左右中国茶消费风向的闽籍茶商的深度了解。”信阳陆羽国际茶城总经理欧阳道坤分析,“从2007年 普洱泡沫挤破之后,铁观音在国内消费市场一骑绝尘。而福建茶商,则由此迅速控制了国内一二线城市的主流消费渠道。但要控制好国内市场,福建茶商就要不断调 剂消费者的口味,加速膨化国内茶消费氛围。”

不断制造新鲜感,关系茶商能否有持续的高利润率。于是,2008年之后,以坦洋工夫、正山小种为代表的红茶茶商,以大红袍为代表岩茶茶商,继而发力。

福建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河南区域负责人姜勇,对此说法表示赞同。他称,国内各主要茶类都已经火了一把,红茶是唯一没有经历大红大紫的茶种。“因而,轮也该轮到红茶了”。

事实上,在福建人炒热红茶之后,诸如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川等茶叶产区,“绿变红”工程早已拉开了序幕。来自信阳市茶办的一份调研报告中称,国内去年红茶品牌数量近百种,甚至连山东也开发生产了“日照红”。

对于“信阳红”未来的市场表现,信阳的自信心很强。这不仅是因有卢书记的广告,更是基于他们精心设计了一场“信阳红风暴”。目前所披露的细节是,用中国 最好的营销策划方案进行推广,政府投入1000万元推介资金,圈定2~3个企业为主力,以郑州为起点,向京沪广全面渗透“信阳红”魅力。

“福建的好红茶上半年就卖干净了,在闹‘茶荒’。信阳红口感一流,风味独特,没有卖不好的理由。”郑展明笑称,如果“信阳红”在国内市场卖不上价,两万多斤茶叶他愿意全收。

绿红并行

信阳茶产区的红茶项目,眼下呈现出一派大干快上的景象,信阳坊间则是悄然传播着新的疑虑:“信阳红”是否将顶替掉信阳毛尖,成为信阳茶新的发展方向?

这种疑虑并非空穴来风。一方面,近些年不断有一些所谓的中国十大名茶评选,将信阳毛尖直接踢出局。另一方面,关于信阳毛尖在全国覆盖率,信阳人自己也有个经典的段子,“出不了国、走不出省、守不住家、保不全产区”。

近两年在珠三角一带,欧阳道坤通过走访闯出门的信阳茶商惊奇发现,他们几乎个个不卖信阳茶。“知名度缺失、假茶多,导致渠道没有利润。卖一斤信阳毛尖的利润,与铁观音相差十倍。”

而在省内,信阳毛尖被全国各类名茶淹没的迹象,越发明显。

信阳市茶办副主任夏国宗称,不否认上述这些问题存在。但需要说明的是,弱化信阳毛尖,完全是一种外界的误读。依照信阳茶办数据,2006年,信阳毛尖的 产量是1.6万吨,产值10亿元。当年,信阳毛尖开采面积仅50万~60万亩。时至2009年,信阳茶园开采面积达到90万亩,今后还要增加。2009 年,信阳毛尖产量达到了3万吨,产值达到26亿元。

“产量扶摇直上,信阳毛尖依旧罕见。”夏国宗的解释是,一方面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向好,近些年茶产品消费增量高得惊人。同时,信阳毛尖由于独特工艺要求,不仅制约了机械化生产,而且对原茶采摘浪费太多。

“福建茶农一年可以多次采收,茶叶品种多元化、产业链长。而信阳只有毛尖,就决定了只收春茶。夏秋茶制作毛尖苦涩,几乎荒废了。”夏国宗称,卢展工书记 为信阳点题“红茶”的实质,是依托信阳茶中下游链条丰满与延伸,反哺茶田,从根本上解决夏秋茶原料综合利用问题。每亩茶田增收400斤夏秋鲜叶,全年就多 收入五六千块钱。

业内人士黄一行亦认为,这场红茶政治点题,其实是为信阳政府与茶商,提供了一条逆向思维发展的思路。“信阳毛尖产能既 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那么依靠大量红茶填充空白渠道,重塑信阳茶产区形象是必要的。这也为今后的信阳毛尖逐步向奢侈品靠拢创造了条件。”红绿搭配、并行不 悖。

既然多元化、长链条发展茶产业思路如此清晰,信阳茶缘何非要等省委书记点题?这是外界对信阳茶产业发展整体滞后由来已久的不满与疑惑。

信阳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对此质疑并不认同。他称,文新与五云等信阳龙头茶企,数年前已经对普洱、铁观音、茶点心、茶类蜜饯,有了产品多 元化丰富实践。同时,茶企近年来流转农民土地,纷纷建立标准化茶园生产区。很多企业的自有茶园,是以万亩为单位规划的,而其他省份标榜的自有茶园却是以千 亩为单位。拉长产业链条需要时机,更需要完备发展的过程。

shi河区一官员则是站在行业高度,对此有着别具一格的解析:小富即安、满足市场现状,是信阳茶商的整体现状。龙头企业的规模冲不进产业前30强,决定了不可能与福建茶商站在同样的高度看市场。

同时他认为,从河南区域经济结构上看,信阳茶产业的现状又是一种必然。信阳是一个农业大市,2008年全市的财政收入40多亿元,但当年支出是120多 亿元。靠一市财政之力支撑一个产业变局,太过牵强。而茶产业在福建则是一省农业经济支柱,在河南只是农业经济作物的一个分支,全省也仅有信阳有“茶办”。 因而在河南保粮增产的历史命题下,信阳茶也没有资格与小麦、玉米对政府的支持争风吃醋。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信阳红”被点题,是河南建设大中原经济区,从省一级政府主导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倾力支持涉农现代化产业落地所释放出的积极信号。

头脑精明的信阳人这样认为,外省茶商群体同样这样看。同时,外省人已经在行动了。

据当地报纸几日前报道,在9月8日厦门举行的河南省情况说明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信阳市与福建九拓签订的“信阳红”红茶产业发展项目,投资额度为1.5亿元。

对于介入河南茶产业想法,郑亦生的解释很简单,这是一块儿处女地。以郑州为中心辐射600公里,可以覆盖4亿消费人口。而签约项目只是首批投资的内容, 九拓设计核心内容是茶产业科技园。简单地说,毛尖的附属品,归根结底是一只玻璃杯。而福建茶是一套茶具、一套文化,连泡茶的水都开发。预期总投资为5个 亿。

姜勇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如果不是九拓先行一步,第一个生产“信阳红”的企业,就应该是武夷星。“老板与河南省一些领导有过沟通,但公司对战略重心摇摆不定,动作迟疑,机会就这样溜走”。

姜勇同时透露,公司正在商讨介入信阳产区的新方案。当前设定的方向,是通过10月18~22日中国第八届农产品国际交易会,与文新茶叶在产品与渠道方面同时对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外埠企业对河南的进入,使信阳当地企业走出的态度,更加坚决。

据了解,五云与文新两大龙头企业,在今年都希望将销售业绩做到亿元以上,在国内一线城市高端消费区域,架构更为丰富的门店网络。另一方面,京广沪的各路风投资本,早已在关注信阳茶的动态。五云、文新在近两年接到的“融资合作”邀约,亦是越发密集。

汇总种种动向,显出中国茶产业前进的主脉:中国经济的整体向好,决定了国民对茶消费,会有孜孜不倦的尝新热情。然而,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客观上仍旧处 于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初期,没有完全强势的全国性品牌。这就为资本介入各路名茶、区域性茶企向全国性品牌迈进提供了良机。

“国内制药企业天时力,投资30亿元高调宣布进入茶产业。足以将所谓的信阳茶企,统统收编。”黄一行称,信阳毛尖被国内强势茶企吞噬资源,不是没有潜在的风险。

福建茶商对于前些年由于“信阳毛尖”的乱战,信阳茶商陷入的发展困惑,是有关注的。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福建茶商说,信阳毛尖突出问题,在于缺失统一品类的标准与定价体系。公共品牌使用混乱,打假不力。大家都只为“既得利益”争得你死我 活,不是枪口一致对外,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但希望在“信阳红”的标准统一化与品牌使用监控方面,政府能真正负起责任,为信阳茶创造一个新的开始。(何正权 杨霄)

有用+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