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什么是团茶? 团茶的那些事!

什么是团茶? 团茶的那些事!

2020-12-07 访问量: 43 茶礼仪网

团茶是什么茶,是不是都没有听说过团茶,这个很正常,茶叶的品种众多,不认识的太多了,团茶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下面就来了解下什么是团茶,团茶的那些事~

什么是团茶? 团茶的那些事!

什么是团茶? 团茶的那些事!

团茶是宋代的一种小茶饼,团茶始制于丁谓在福建做官时,专供宫廷饮用。茶饼上印有龙、凤花纹。印盘龙者称“龙团”或龙茶、盘龙茶、龙焙、小团龙;印盘凤者称“凤团”或凤饼、小凤团等。团茶须煎饮之。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在这首《鹧鸪飞》里就提到了团茶。其实,宋代人饮的茶并非今人饮用的叶茶,而是精心制作的团茶。赵明诚跋《楞严经》中记载:“因上马疾驱归,与细君(细君是妻子的代称,即李清照)共赏。时已二鼓下矣,酒渴甚,烹小龙团,相对展玩,狂喜不支。”这里的“小龙团”是团茶中的精品。

“团茶”即茶饼。北宋初期的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监督制造一种皇家专用的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就叫“龙凤团茶”。真宗成平年间,丁谓至福建任转运使,精心监造御茶,进贡龙凤团茶,大约八饼一斤。庆历中,蔡襄任转运使,专门监制了一种小龙团茶,为二十饼一斤,比龙凤团茶更加精美。神宗熙宁末年,贾青任福建转运使,又创制了密云龙茶,愈加精小、雅观。至徽宗宣和年间,转运使郑可闻别出心裁,创制出银丝水芽——“以茶剔叶取心,清泉渍之,去龙脑诸香”,从而保持了茶的自然香味。

什么是团茶? 团茶的那些事!

北苑龙凤团茶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东溪试茶录》有着详细的记载。总的要求是“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制茶工艺分为采茶、拣芽、濯芽、蒸芽、研碾、压片去膏、烘焙等步骤。北苑龙凤团茶用工巨大,价高惊人。《归田录》记载:“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价值金二两。”明朝洪武二十四年九月,朱元璋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倡导叶茶,饮茶方式逐步过渡到叶茶瀹泡。

古人常将茶视为酒的对立面。相比之下,酒投合、激发人的世俗欲望,而茶则涤除、消停人的这一欲望。酒多与混沌、冲乱相连,茶则导人趋于清明、爽远。李清照爱喝酒,也爱喝茶。“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念奴娇)“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声声慢)“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菩萨蛮)女词人喝酒,多发愁苦之叹。而茶,不仅解酒,也消解着女词人的愁闷之情。“酒阑更喜团茶苦”,一个“喜”字实为“悲”。这首《鹧鸪天》写秋景、寄乡愁,作者借酒消愁愁更愁,所以特喜苦茶,以茶醒酒。或许,是这一杯杯苦茶,让婉约伤感的女词人变得坚强而又淡定。

团茶制作技艺

鸠坑团茶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兴于宋代。据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江南东道,睦州土产鸠坑团茶。鸠坑团茶制作包括采叶、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热蒸软化、紧压定形、干燥处理、封装等工序。鸠坑团外形平滑、整齐,厚薄匀称,乌润有光泽;汤色红艳明亮,香气陈香纯正;滋味醇滑暖甜,加强对鸠坑团茶研究,对淳安茶叶发展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团茶那些事儿

北宋仁宗时,为这种团茶茶饼设立了龙团茶、凤团茶、月团茶等繁多的名目,团茶中还杂有各种香料,茶团茶饼的表面则涂饰金银重彩;“不无夺其真味”。这些做法或多或少地都侵夺了茶的自然香味。一直到大观宣和年间,才有漕臣郑可闻制银丝冰茶,始不用香,名为胜雪。“以茶剔叶取心,清泉渍之,去龙脑诸香”云云。

由于加入了龙脑香料的团茶饮用后令人有头闷心烦的感觉,所以朝廷天子不甚喜欢,于是就有了制作新茶不加香料的命令,也有了顺天意而研制的新茶等等;而民间也逐渐改去了掺杂香料的习俗……

到明朝,大家都知道,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是草根出身,儿时放牛,后出家当和尚,还行过乞,生活非常穷苦,他看着当时人们的各种奢侈生活极不顺眼,心中很是反感。他认为茶农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饼茶、团茶,而达官贵人们花费大量的金钱来“斗茶”玩乐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是对资源的一种挥霍。

于是朱元璋在“逆袭”成功,当上了皇帝之后,“废团茶兴散茶”的新政就出台了。公元1391年,朱元璋一旨“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让当时的“斗茶”之风一扫而去。贡茶改革很快在各地实施,并由此带动了社会风气向平实朴素的转变。

于是,国内的各种茶叶都跟着改头换面了。

以上对团茶做了个简单的介绍,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