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茶人茶事乾隆皇帝与茶的故事(一)

茶人茶事乾隆皇帝与茶的故事(一)

2020-12-10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原标题:【茶人茶事】乾隆皇帝与茶的故事(一)

乾隆帝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1799年)。乾隆皇帝是历史有名的爱茶的皇帝,乾隆帝的茶文轶事后世流传颇多,今天我们就共同看看其中几则,有些故事茶友们肯定耳熟能详,有些故事茶友们也许也是第一次听说。

乾隆六十年(1795年)﹐八十四岁的乾隆帝决定次年让位给十五子颙琰(即后来的嘉庆)。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劝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乾隆帝却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也﹗"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卒时享年八十八岁,如此高寿与嗜茶养性不无关系。

乾隆帝秉承乃祖康熙帝的爱好,经常游巡江南,既是为了威慑南方,加强统治,也是为了游山玩水。其间,他于茶事留下了至今让人传说的许多佳话。他在杭州品尝了"龙井茶"后,一时高兴,敕封了当地龙井胡公庙旁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要求年年贡奉。在湖南品尝到洞庭湖名茶"君山银针"后,即御封贡茶,令当地每年进贡十八斤。在福建崇安品尝乌龙茶"大红袍",初嫌其名不雅,知其由来后欣然为之题匾。在福建安溪品尝乌龙茶后﹐又御题赐名为"铁观音"。这些名茶至今名声响亮,香播遐迩,而且今人还每每端出乾隆故事,以助畅销。

此外,至今广泛流传的一种茶礼,即主人敬茶或给茶杯中续水时,客人以中指和食指在桌上轻轻点几下,以示谢意,相传这也源于乾隆下江南的故事。乾隆帝在苏州时,某日与几位侍从微服私访,行至一茶馆时,他茶瘾大发,也不等茶博士照料,拿起茶壶为自己也为侍从斟起茶来。侍从见状不知所措,下跪接茶怕暴露了皇上身份,不下跪又违反了宫中礼节。这时,一位侍从灵机一动,伸出手来弯曲中指和食指,朝皇上轻叩几下,形似双膝下跪,叩谢圣恩。乾隆一见龙颜大悦,轻轻嘉许。这一茶礼从此便逐渐流传起来,至今不废。

但乾隆帝在许多茶事中,以帝王之尊,至高无上的权力,穷奢极欲,倍求精工,又流于宋徽宗式的奢靡铺张。

据徐珂《清稗类钞》等文献记载,乾隆帝曾特制了一银斗,专以用来衡量各地泉水的轻重,品评天下名水名泉的优劣。衡量的结果是京师(即北京)玉泉山之水每斗重一两,塞上伊逊之水(伊逊河即古索头河,一名伊松河,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一带)也是每斗重一两,济南的珍珠泉重一两二厘,镇江金山泉重一两叁厘,无锡惠山泉和杭州虎跑泉都是重一两四厘等等。按照水以轻为贵的准则,乾隆帝逐定京师玉泉为第一,并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讲述了这次耗时耗力耗财的品泉路程。

从此,乾隆帝每次出宫巡游,必随载玉泉水以备需用,而且为了避免因经时稍久,舟车颠簸而使玉泉水色味有变,还研究出一种"以水洗水"的办法。其法是这样的:先将玉泉水储于一个边上刻有分寸的大容器中,记住水的容量刻度,然后再注入其他水搅一下,待水定而污浊之物沉淀以后,再按玉泉水的容量而倒出容器中的上层水,这时取得之水即清澈甘纯的玉泉水,其原理是玉泉水质轻,而其他水质重,轻浮重沉,故玉泉水必在上层。这种方法与陆羽分辨南零水其理如出一辙,但与陆羽辨水相比,乾隆之法显然有些“笨拙”,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乾隆皇帝对茶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主持全国和省级课题16项,发表论文200多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多篇;撰写书籍60多本。多次到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进行讲学与交流。

责任编辑: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