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膏是什么

普洱茶膏是什么

2019-03-19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普洱茶膏是云南普洱茶五大系列品种(即普洱团茶、普洱饼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普洱茶膏)之一,也算是普洱茶里的一种特色茶了,有着上千年的生产历史。
       当初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了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也正因此,与普洱茶其他四个系列品种不同,普洱茶膏从诞生之始,就始终深居一隅,笼罩着一种神秘光环,极少被外界所知;它是“非雅不能赏”,更是皇家的专属贡品。

有用+10
分享

明清时期的普洱茶贸易


  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普日”改称为“普耳”。万历年间,“普耳”又正式改为“普洱”,明朝廷还在其地设官吏管理普洱茶的贸易。

 

  清顺治十六年(1619年),吴三桂平定云南,将普洱、思茅、普藤、茶山、猛养、猛暖、猛棒、猛葛、整歇、猛万、上猛乌、下猛乌、整董编为十三个版纳,统归元江府管辖。这一时期普洱茶的生产和销路较好,据《思茅县志》载:“顺治十八年(1621年),思茅年加工茶叶十万担,经普洱过丽江销往西藏茶叶三万驮之多”。雍正二年(1724年),茶商和工匠大量涌入茶山,达“数十万”之众,因而不断出现事端。雍正七年(1729年),设普洱府后,即在思茅城内设普洱茶局管理茶叶的种植、加工制作及销售,并将原思茅城内私营茶商一律赶走,不得经营茶叶生意。

 

  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茶引”购茶,茶商复入茶山作茶,主要茶品种为园饼茶,又称为“园宝茶”,因七饼为一筒出售,又称“七子饼茶”或“七子园”茶。茶山大量供思茅用茶外,所生产的“园宝茶”经易武销至缅甸、泰国、香港,再转南洋及至欧洲、美洲,进入国际茶叶市场。乾隆年间,清廷对普洱府茶业情况进行调查后,将六大茶山所产的普洱茶列为贡品,年解贡茶660担,贡后方允许民间私商进行交易。康雍乾期间,清政府还在普洱一带开采铜矿和盐矿,这对当地商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商贾旅人聚集,也带动了普洱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一年一度春末夏初的“花茶市”,南北商人来往如织,城内摊点遍布,店铺林立,城外帐篷如云。马帮出入,土特产品及日用生活文化用品的交换日益发展,饮食业和人马旅店应运而生。普洱天天为街,日日为市,甚至还出现了夜市市场,成为滇南商业活动中心。磨黑、石膏井、勐先、满磨街等集市亦随之形成,并日益兴隆,据清道光《普洱府志》记载,出现了“蛮民杂居,以茶为市……衣食仰给茶山……夷汉杂居,男女交易,士农乐业,盐茶通商”的繁荣景象。道光年间,普洱一带的商业达到了鼎盛,且有行商、坐商和货郎之分。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随贡茶和大众茶的用量日增,茶山年产茶增至十万担,运量随之增大,遂由茶商、士绅出钱,铺建易武至思茅的茶马驿道,全长211公里,全为青石板铺成,避免了道路的泥泞。

 

  明清两代,在“茶马古道”之外,还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四条“茶马大道”。一是由普洱至昆明的“官马大道”,历史上的普洱贡茶经此道运往昆明,然后转运京城。从长江下游而来的客商,以及滇中、滇东地区的客商和本省的官员到普洱,均走此道。二是由普洱至澜沧的“旱季茶马大道”,自普洱起运茶叶,经思茅糯扎至澜沧县,再至勐连县而后到达缅甸。三是由普洱至越南莱州的“茶马大道”,由普洱起运茶叶,经江城县至越南莱州,然后转运至欧洲。四是普洱至打洛的“茶马大道”,此系“官马大道”的延伸,自普洱经思茅、车里、佛海至打洛,然后到达缅甸的景栋。在今天的普洱县境内,还保留有三处较为完整的“茶马大道”的遗址,见证着普洱茶贸易在历史上曾经的繁荣与辉煌。

普洱茶功效:寒气逼人,喝普洱茶养胃正当时

  节后上班,伴随着寒露节气后的寒意,我们又要从“娱乐、松驰、非理性”的舒适状态,默默地转移到“条理、紧张、挑战、理性”的工作或学习状态了。

  阵阵寒风仿佛加重了上班的痛苦,但是对于胃寒的上班族来说,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胃寒很普通,因为很多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毛病,也算不得是大病,因为不到不手术就危机生命的地步,但胃寒确确实实是非常折磨人的毛病,时不时的胃疼并饮食越发难调,冷了不行、热了不行、酸了不行、甜了还不行,天稍稍的变冷胃部就会不舒服,等等这些症状往往非常折磨人。那么,胃寒该怎么办呢?又该如何调理呢?

 

  烟酒必须戒住

 

  胃寒病人一定要记住,胃里的寒气不是靠“热或辣”的饮食或饮品去祛除的,烟与酒只会更加刺激你的胃肠,让本来就虚弱的胃部雪上加霜,所以说患有胃寒的病人一定要戒烟戒酒,另外浓茶与咖啡,也是尽量避免饮用的。

 

  饮食上的选择

 

  胃寒病人的饮食必须自我控制好,这一点需要家人的格外照顾,那些过于麻辣凉硬生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过甜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水果并不是什么样的都合适,比如西瓜,无论哪个季节,胃寒病人最好不要吃西瓜,本身西瓜性凉肠胃好的人都不建议多吃,何况是胃寒病人。总之呢,饮食尽量做到清淡但不乏味,营养但不油腻。

  一日三餐烹饪方法的注意

 

  胃寒病人饮食尽量选择温、软,对肠胃好的粥类可以多喝些,最好一日三餐都要有一碗粥,但注意粥里面不要添加太多所谓的补品,清淡为主,同时要注意不可一顿饱一顿饥,那样会给胃部造成很大的负担。

 

  注意腹部保暖

 

  特别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更要做好腹部保暖,得了胃寒的病人,每天注意穿衣之外,晚上最好适当的给腹部做一下热敷,也可以适当的给腹部按摩,那样对消化还好,但注意的是按摩之前双手要对着搓一下,感觉搓热了再按摩才好。

  注意调节心态方面

 

  胃寒的病人一定要时刻调整自己的情绪,不管你平日把饮食调整的有多好,生活习惯注意得当,一旦你的情绪你的心态没有调整好,那么一切都会白费,所以说呢,自己的心态一定要学会自己调整。少些计较,少些乱七八糟的心事,该放的赶紧放,不要拿自己的健康与生命开玩笑。

  胃不舒服来杯熟普洱

 

  熟普洱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的饮用普洱茶后可以起到护胃、养胃的作用。《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括肠通泄”,具有消食的功能。如果日常生活中保持每天喝一定浓度的普洱茶的习惯,对于清理肠胃大有好处。

普洱茶膏不为人之的过去

三百年前

“大锅熬制”的普洱茶膏曾辉煌一时

被当做贡品

而它真正的生产地至今是个迷

今天分享一篇陈杰老师的文章

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普洱茶膏不为人之的过去
他写道:

如果不是后来清朝宫廷创建的普洱茶膏声名鹊起,加之后人不知道有两种普洱茶膏,还误以为是一种东西,那么,它仍然会隐藏着一种神秘,不被外人所知。

我们在探讨古代普洱茶膏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大锅熬膏法”虽然为云南独创,甚至也作为贡品进京过,也曾经是清代雍正皇帝钦点的贡品。但令人奇怪的是,它时间很短,就没有了下文。自清朝时期起始,普洱茶迎来了它第一次繁荣。我们知道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普洱茶作坊或者茶号,像福元昌、同庆号、陈顺号、宋聘号等等,却不知道哪一家有过生产普洱茶膏的记录。

我们从众多的史料中,会偶尔发现一两句涉及普洱茶膏的评语,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这就使我们经常处于一种困惑:我们知道普洱茶膏来自云南,但却不知道是谁生产的。

普洱茶膏不为人之的过去

甚至有人提出:云南土司创造了这种大锅熬膏法,并没有在云南普及,其真正的生产地被转移到了西藏。

西藏自唐代开始就饮用云南的普洱茶,尽管那时候不叫普洱茶,但这种茶品源源不断流入西藏,加之普洱茶解油腻的功效,成为藏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西藏到云南形成的多条“茶马古道”,就因普洱茶才有的。

藏区本身就有煮茶的习惯,他们饮用普洱茶,不像内陆地区的品茶,也没有茶道的技法,而是加入奶、盐、姜片等一起煮。是饮食中的一种佐料。也可称为“混合饮”。唯独对待普洱茶膏,则是采用的“纯饮”,即不添加任何其他的东西。

普洱茶膏不为人之的过去

甚至,也有这样一种说法,西藏饮用普洱茶膏,尤其是在大的寺院及上层喇嘛中的普及,早于清朝宫廷。据此,也有人认为“大锅熬膏法”有可能就来自西藏。西藏自唐代开始就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加上“茶马古道”的经久不衰,对普洱茶的理解和依赖远远胜于内陆地区。虽然他们自始至终不接受汉民族茶道的技法,基本采用“混合饮”的方式,但不排除他们本身也有“纯饮”普洱茶的需求。这就有可能使他们结合藏传医药的一些做法,创作了“大锅熬膏法”制作的普洱茶膏,专供寺院活佛及以上的人饮用。自清代起,甚至有人认为比清代还早,有可能是元朝,很多大的寺院都建有自己的“熬茶间”。

其实,这一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至今在西藏一些大的寺院仍然可以看到这种“熬茶间”,只是它仍然还是那么隐蔽,轻易不向外界暴露,更不像游客开放。因为藏区寺院对活佛级以上人员的生活料理一直是高度保密的,或者说是秘而不宣的。他们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传统,活佛乃至活佛及以上人物,其一举动都是神圣的,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包括他们的饮食。

我们目前还不能从史学的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大锅熬膏法”制成的普洱茶膏,并没有在云南得到普及和应用,相反是在西藏或者更大的区域——藏区,成为专供活佛及活佛级以上人物的“纯饮”的茶品。除此之外,西藏地区“纯饮”的茶品没有第二个。它体现的用途,或者说价值,不仅是保健的需求,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普洱茶膏不为人之的过去

但是,这种神秘性,反而限制了它的传播。“大锅熬膏法”——无论是云南的创造,还是西藏的发明,在当时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它的用途很窄,影响力也极弱。如果不是后来清朝宫廷创建的普洱茶膏声名鹊起,加之后人不知道有两种普洱茶膏,还误以为是一种东西,那么,它仍然会隐藏着一种神秘,不被外人所知。

文/陈杰,现代茶膏行业的第一人,从事近三十年的微生物研究工作。

2002年开始转向普洱茶深加工的研发,任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完成了对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破译工作,制定了第一现代普洱茶膏的企业标准和检测标准,主导研发了系列蒙顿顶级普洱茶膏,成为现代普洱茶膏行业的开创者。

2006年1月6日,其研发的世界上发酵度提纯度最高的蒙顿“普洱茶母”(非卖品)被云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是该馆唯一的一块茶膏藏品。近几年来,其又从微生物学角度尝试搭建普洱茶的价值链,并先后发表了《普洱茶四大价值》、《普洱茶未来五十年》、《存茶的诱惑》等系列专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