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茶人”更多些,“茶商”更少些

“茶人”更多些,“茶商”更少些

2021-01-22 访问量: 16 茶礼仪网

——专访广东省茶科所所长操君喜

人物简介:操君喜,广东省茶科所所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清远综合试验站站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

5月5日立夏后,春茶热便开始降温,在云南、福建、安徽等茶山上寻觅多时的独立制茶人陆续都回来了。独立制茶人都是手工做茶,而一般茶厂基本属于机械化制茶,有人认为机械化制茶和手工制茶是茶叶发展的两条冲突线路,认为只有手工制茶才是中国传统茶叶的回归,所以一批又一批的茶人不畏辛劳的前往各深山老林寻茶。

操君喜对广州茶叶市场动态及茶产业链的机械化都非常熟悉,谭吉慧将就这一问题对操所长进行专访。

谭吉慧:我在您以前的访谈中看到过一句话,您说,茶叶走机制化道路是必由之道,但很多茶人认为只有手工的茶才是中国传统茶叶的回归,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呢?

操君喜:以当下全球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众的、老百姓喝的茶成为消费潮流。以立顿为例,它主要以价格低廉、快速冲饮的袋泡茶为主,就是一个针对老百姓的解渴饮料。对立顿来说,它需要的是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核心是降低成本,全机械化生产能最快速做到有规模、有标准、低成本,满足大量人的需求。

而手工茶制茶,才是能真正体现中国传统茶的概念和意义。为什么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因为传统茶产品,依据产地生态环境、品种、气候、加工工艺、当地民族特色,都非常有当地文化特色,而且每个制茶师傅做出来的产品都不一样,这是一个有巨大差异性、又充满个性化、生动活波的产物,不同的茶品又是不同茶文化的载体,满足不同地区人民的需求。

所以,以我的观点来看,标准化的茶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是我们所说的传统茶。我们走机采、机制智能化路线,主要是解决高额的劳动力问题,就拿英红九号来说,在英德地区我们很早就实行了连续化、清洁化、不落地的生产线,跳出手工茶,做到规模化,要不然怎么满足大众的需求呢?

走机采机制路线并不是走立顿的路线,很多人讲,中国的七千万茶企,不如英国的一个立顿,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在中国茶文化的背景下,我们本身就不能够按照立顿的模式去做。

首先,立顿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垄断企业,在英国殖民时期,就已经进行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并在这一基础上逐步扩展。其次,红茶出口价格很低廉,最高端的大约是30元一斤,按中国现在的生产成本去计算,基本上是没有效益的。最后,从品饮上来说,我们在饮茶时,会赋予茶叶更多的个人色彩。

我的观点是丰富多彩的的茶,这才是中国茶。现在我们走的机械化道路,应该是把这两者结合的道路,我们能在解决劳动力的问题上,又能做出性价比高又有个性化的茶叶。

谭吉慧:很多茶客对品牌抱有很大的不信任,宁愿自己去深山老林里,辛苦寻找“好茶”,这是为什么呢?

操君喜:你说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好茶,一个是找好茶。

首先,最好的茶、最好的品种肯定来自深山老林里,因为那些处女地海波高、生态好、茶树树龄大。最关键的是,这些真正的原生态的地方、没有任何化学的、人为的东西去影响茶树,茶树吸收着天地精华,带着最原始的自然气息。

其次,为什么自己去寻找呢?因为一旦某种东西形成利益以后,有部分商家可能会进行一些不良运作。说是说这是纯古树茶,但他可能会拿其它的茶叶冒充,拼配,那就喝不到正宗的了。

谭吉慧:您是怎么去看待这种茶客满山遍野找茶的现象呢?

操君喜:我概括认为,这是现在的茶行业,茶人太少、茶商太多的缘故。什么才是真正的茶人呢,真正的茶人对茶是有追求的,不能欺骗茶客,不能够过度的讲故事。比如说,有些茶商有1000亩茶园只有200亩有机茶园,却说自己的茶园都是有机茶。这就引发很多消费者的不信任。

谭吉慧:有些茶人认为台地无好茶,您怎么看待台地茶和高山茶的区别?

操君喜:这两者就像机采和手工一样,它们是一个金字塔中的不同层次,手工茶处于最高端,更顶级的就是非物质传承人做的茶了。我倡导的是丰富多彩的茶品。

只不过针对当前阶段的现状,我们发展的重点不一样而已。为什么机采,是因为劳动力缺乏。高端的茶,因为供给结构的改变,产能过剩等等原因,市场有萎缩趋势,我们要改变方向,做些老百姓喝的茶,这就要降低成本,企业才能生存,那就只能大量发展台地茶。高山茶,满足高端人群的消费就好了。

谭吉慧:那您认为,我们如何去坚守传统的茶人精神、茶人核心价值呢?

操君喜:有人抱怨说种茶不赚钱,我的回答是,那你就不要来种茶,你干嘛种茶呢,本来做茶的人就人满为患了。我希望来做茶的,都不仅仅是茶商,更是茶人,让茶人去做茶。

茶人就是能践行中国传统的茶道精神的人,我认为茶人精神最核心的是,要做到“和”。天地人和,人与人,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无论是高端茶还是低端茶,都要做到不乱使用合成的农药化肥,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我认为做茶的人,要沉心30年的时间,第一个10年全投入,第二个10年良性运转、第三个10年盈利收入。

茶叶是一个健康产品,前人将其赞誉为“万病之药”,我们为什么要做成一个有害的产品呢。进入茶产业应该是有门槛的,但遗憾的是现在没有。很多对茶完全不了解的人,纷纷蹭着市场的热度,迈入这个行业。希望政府能都对一些环境危害化学制品,如农药等,进行管制。要保证施肥有上岗证、打农药要有上岗证,做到产品合格,对身体无害。

关于白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福建白茶网高级评茶员个人微号:dfdf3418 交流学习。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