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湖南茶叶有哪些品种

湖南茶叶有哪些品种

2021-02-20 访问量: 32 茶礼仪网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湖南茶叶有哪些品种”的资讯内容,更多茶类知识请关注!

湖南,位于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南面,故称湖南,属亚热带气候,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6.7摄氏度至17.9摄氏度之间,南北温差极小 茶树生长,是中国重点产茶省之一,产茶量居全国第二位,素有“茶乡”之称。全省有九十多个县(市)种植茶树年产茶八万多吨。

据史册《汉志》记载以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表明,湖南的产茶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期,是我国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省份之一,唐代湖南每年的贡茶就有十二万五千公斤。到十九世纪,湖南的茶树栽培面积已上百万亩,现有茶园面积一百八十万亩。

湖南绿茶

具有条索紧直浑圆,香高味浓,汤色黄绿之特点。主要品种有:珍眉、雨茶、凤眉、秀眉、片茶。

古丈毛尖 产于湖南湘西武陵山脉酉水河畔,历史悠久,古为贡茶。

君山毛尖 产于湖南岳阳城西的洞庭湖中的君山,君山毛尖条索细紧白毫显露,滋味醇厚,香气清高持久。

老君眉 是采用我省君山毛尖,通过精制而成。老君眉产史悠久,《红楼梦》中妙玉款待宝叉、黛玉用梅花上的积雪烹煮的"老君眉",就是这种老君眉。

君山银针 "洞庭天下水,君山岛上茶"君山银针产于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君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最盛,五代充选贡茶。君山银针芽头茁壮、金黄、挺直、金毫鲜亮汤色杏黄,香气清爽,滋味甘醇。冲泡时芽叶悬挂水面,继而几起几落,徐徐下沉,竖立,状似群笋出土。芽光水色,浑然一体,历来传为美谈。

湖南红茶:

颗粒紧结,色泽黑润,香高持久,滋味醇厚,汤色红艳明亮,占全省茶叶年出口总量77%以上。分功夫红茶、红碎茶、O.P 红茶三大类。

乌龙茶 乌龙茶的品质特微有似红茶醇甜,又有绿茶之清香。采制工艺有独到之处,泡饮方法及为讲究,外形条索壮实转曲,色泽乌润有光。内质香气馥郁芳香,汤色清澈金黄,滋味浓醇鲜爽。叶底绿叶红镶边,品饮时甘香适口,饮韵不绝,品饮艺术可以说是古风获存。

普洱茶 普洱茶是我省出口商品之一,采用国内先进技术精细加工。其品质特点,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芳,滋味醇厚回甜,具有解渴提神,帮助消化,降胆固醇,减肥美容的功能。

高香茶 选用品质适宜的红绿茶为原料,经高温复制而成,使其具有独特风格。品饮生津止渴,提神。

普洱菊花茶 选用优质普洱茶与杭州菊花窨制而成,除具有普洱茶之特点外,还有清凉明目的作用。

君山银针

因茶芽外形很像银针,故名。1954年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1957年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茶”。1972年被确定为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招待各国使节的首选用茶,获“外交茶”盛誉。2005年秋,湖南茶叶学会评选“湖南十大名茶”,该茶稳居首位。唐代诗人刘禹锡咏君山:“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君山岛在洞庭湖中,终年水雾缭绕,土壤深厚肥沃,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已很出名。君山银针属黄茶类,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摘,经十几道工序精制。成品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内呈橙黄色,外裹一层白毫,有“金镶玉”的称号。冲泡君山银针时,茶叶先是全部冲向水面,悬浮直立,稍待则上下浮动,宛若飘荡于虚空之中,继而缓缓下沉,毫端频冒气泡,如雀舌含珠,最后竖立杯底,银针林立,蔚为奇观。汤色杏黄明净,芳香沁人,滋味甘醇清爽。

高桥银峰

1989年评为“中国名茶”,2005年跻身“湖南十大名茶”。产于长沙县高桥镇玉皇峰,是一种特种炒青绿茶,清明前采摘,鲜叶标准为一叶一芽初展,细嫩完整,每千克芽头12000个左右;制作分杀青、清风、初揉、初干、做条、提毫、摊凉、烘焙8道工序,其中以“提毫”最为独特,即置茶条于掌中,两手压住向不同方向旋转,使茶条互相摩擦,随着水分的减少,茶叶表皮的胶状薄膜破裂,白毫显露,芳香充分发挥出来。目的在充分发挥成茶之香,固定条索,并使白毫显露。高桥银锋条索紧细、卷曲、白毫毕现,冲泡时汤色晶莹明亮,芳香持久,滋味清纯,叶底嫩匀明净;内质香气鲜嫩清醇,滋味纯浓回甘,汤色晶莹明亮,叶底嫩匀明净。高桥银峰对鲜叶的采摘要求甚高,时间局限性大,加工精益求精,故产量屈指可数。初创时年产不过10余千克,此后最多也不超过100千克,其珍贵不言而喻。长期以来,该品主要用作外事接待礼茶,市场上往往供不应求。1964年夏,郭沫若初饮高桥银峰茶,题诗云: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短饤眼不花;协力免叫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安化松针

2005年“湖南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安化。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理化性状极佳的土壤培育。在工艺上采用一芽一叶初展的幼嫩芽叶,经摊放、杀青、揉捻、炒坯、摊晾、整形、干燥、筛拣八道工序制成,是我国特种绿茶中针形绿茶的代表。条索长直、圆浑、紧细,形状若松针,翠绿匀整;白毫显露,质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汤色清澈,耐冲泡。1962年评为湖南省三大名茶之一。1986年起两度被评为商业部名茶。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88年获湖南省“五名食品”金杯奖。1989年2月被评为农业部优质农产品。1994年8月获乌兰巴托商工贸博览会金奖。同年定为全国旅游产品。从1991年至1997年,五度被评为湖南省名茶。常年产量5吨左右。

东山秀峰

2005年“湖南十大名茶”之一。产于石门县东山峰茶场。东山峰山势巍峨,层岚叠嶂,最高山峰海拔1489.5米,1991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绿色食品”基地。茶园设在海拔1000米左右,年均气温9.6℃,降水量1850毫米,日照1640小时,雾日224天。朝沐浓雾,晚浴甘露,日照时间短,漫射阳光多,气候温和湿润,有利茶芽含氮化合物的形成,具备优质茶生产的生态环境。东山峰种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每年谷雨前开采,以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手工做形、提毫、提香等工艺制成。秀丽挺直,色泽绿翠,汤色绿亮,嫩香高长,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明净。先后获省、部级名茶称号、农业部金杯奖、国家名优茶评比银质奖。

湘波绿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196l年创制。原系茶树种名,属无性系品种,灌木型、大叶类、晚芽种。制成红碎茶有花香,制成绿茶品质亦佳。其名称来自北宋词人张先(990~1078, 字子野,浙江乌程人,北宋词人,累官至尚书都官郎中)的《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其原料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全部采自无性系良种,既继承了高桥银峰的优点,又较高桥银峰粗壮。摊放、杀青偏重,揉捻分两次(用力稍重)以加大芽叶破损,增强茶汤浓度。加工分为杀青、青风、初揉、初干、复揉、复干、做条、提毫、摊凉和烘焙10道工序。外形条索紧结弯曲,色泽绿翠显毫,香气高悦鲜爽,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叶底黄绿光鳞;茶多酚、水浸出物、氨基酸、儿茶素、咖啡碱含量较高,品质甚优。1982年后多次评为湖南省名茶。1991年湖南省农业厅授予“名茶杯”奖。

沩山毛尖

宁乡大沩山地势高峻,群峰环抱,林木繁茂,云雾常年不散,有“千山万水朝沩山,人到沩山不见山”之说。地质属黑色砂质壤土,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茶树饱受雨露滋润,根深叶茂,梗壮芽肥,茸毛多,持嫩性强,是制作名茶的上佳原料。清同治(1862~1874)撰《宁乡县志》:“沩山六度庵、罗仙峰等处皆产茶,唯沩山茶称为上品。”1941年撰《宁乡县志》:“沩山茶雨前采制,香嫩清醇,不让武夷、龙井。商品销甘肃、新疆等省,久获厚利,密印寺院内数株尤佳。”西北边疆少数民族视沩山毛尖茶为最珍贵的礼品茶。刘少奇生前也爱饮用此茶。成品叶缘微卷,呈片状,形似兰花,色泽黄亮光润,身披白毫,冲泡后汤色橙黄鲜亮,烟香浓厚,醇甜爽口,风格独特。

金井毛尖

2005年“湖南十大名茶”之一。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金井、高桥的红茶颇有名气,以后逐步形成长(沙)、浏(阳)、平(江)红茶产区。继红茶之后,以金井毛尖为代表的金井绿茶亦异军突起。金井毛尖采于只施有机肥料的优良茶树品种,采用适温提毫工艺,使之保持色泽绿、汤色绿、叶底绿的“三绿”品质,外形条索纤细、匀整,卷曲似螺,白毫显露,色泽银绿,光洁滑润;内质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澄澈,滋味清鲜回甜,柔嫩、均匀、明亮、富含微量元素,堪称茶中上品。相继通过瑞士IMO有机绿茶认证和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国红”瓷器包装的金井毛尖(二两装),曾拍到6.38万元天价,有“绿色金茶”之称。

怡清源野针王

2005年“湖南十大名茶”之一。湖南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研制。茶叶产自四季云雾缭绕、无公害、无污染的桃源优质野茶培植基地,以“野针王”优良茶树品种为原料,采摘谷雨前粗壮单个嫩芽精制而成。色泽深绿,芽头平直、匀整,冲泡后栗香高长,滋味鲜醇。冲泡时,茶芽似群笋破土,柳叶绽绿,亭亭玉立于杯底,享有“君山银针的外形、西湖龙井的芳香、碧螺春的滋味”之美誉,曾获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野针王的衍生产品野茶毛尖(又名野尖王),干茶色泽墨绿、油润,外形条索卷曲,微量元素特别丰富,耐冲泡,叶片肥厚,亦获的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

古丈毛尖

2005年“湖南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湘西古丈县。该县地处武陵山脉,森林密布,云雾缭绕;溪流纵横,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土壤富含磷、硒,无污染,茶叶生产环境得天独厚。古丈毛尖始于东汉,三国时《相君录》、南北朝《荆州土地记》、唐代《通典》均有记载。1897年撰《古丈县志》:“古丈坪厅之茶,清明谷雨前捡摘,清香馥郁,有洞庭君山之胜。”古丈毛尖采制精细,外形条索紧细圆直,锋苗挺秀,白毫显露,或弯似鱼钩,或直如标枪,色泽翠绿光润,内质清香芬芳,滋味醇厚鲜爽,生津回甘,以香高持久、耐冲泡而久负盛名。

南岳云雾茶

2005年“湖南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南岳衡山。衡山巍峨秀丽,山岭峪谷终年云雾缭绕,茶树生长茂盛,所产南岳云雾茶制型优美,香味浓郁甘醇。本品原为山上寺庙僧尼制作,1967年设立南岳茶场,改进传统工艺,产品质量更上层楼。成品条索紧细,挺秀多毫,香气馥郁,滋味甜醇,汤色黄绿,叶底嫩匀,饮之齿颊留芳,神清气爽。在1979年全国林副特产资源综合利用展览会上,被评为“全国八大名茶”之一。从1980年起,在历届全省茶业评比会上均被评为省级名茶。

石门银峰

2005年“湖南十大名茶”之一。石门县出产。1989年研制成功。茶园地处自古便是产茶胜地的泛壶瓶山一带,那里是联合国确认的全球生态保护最佳的200个自然保护区之一。该茶经摊青、杀青、青风、炒二青、理条、摊凉、整形、紧条、提毫、烘焙等十多道工序制成。外形紧秀似峰,满披银毫,内质香高,味浓而爽润,问世之初即在市、省级评比中获高分。1991~1993年连续三年在全省名茶评比中获得总分第一。1995年起连续三届获湖南省“湘茶杯”金奖。2000年获第二次国际名茶金奖。2005年获第六届“中茶杯”特等奖。

兰岭绿之剑

2005年“湖南十大名茶”之一。湘阴出产。1993年研制成功。绿之剑全部由单芽制作,分粗、中、细三种规格,一致性好,压扁后的单芽成品茶根根似剑,去掉白毫显露原有绿色,外形、汤色、叶底均鲜绿明丽,冲泡活色如新,清香扑鼻。1994年获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1997~1999,连续三年获湖南名优茶评比金奖。2000年被评为“湖南十大名优农产品”品牌。

岳麓毛尖

历史名茶。产于岳麓山。今茶园面积已不足十公顷。岳麓毛尖茶采摘于清明谷雨期间,取一芽二叶,经摊青、杀青、二揉三烘和整形理条等工序制成。条索紧结,卷曲多毫,深绿油润,香气持久,滋味甘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壮嫩匀。北宋魏野(960~1019,字仲先,陕州陕县人,诗人)有诗:“城里争看城外花,独来城里访僧家。辛勤旋觅新钻火,为我亲烹岳麓茶。”2005年,岳麓山风景区向长沙市民征求开发岳麓山游览纪念品的意见,岳麓毛尖位居前列。到岳麓山茶室品茗,下山时带点茶叶回家,已成为时尚。

安化银毫

1992~1994年研制开发。茶场位于柘溪水库库区,无污染。茶叶外形紧细卷曲,白毫显露,汤色明亮,香气持久。1994年被省农业厅评为“湖南名茶”。1995年获省“湘茶杯”金奖。1997年省农业厅名优茶评比中获银奖。2000年在中国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获银奖。常年产量1吨左右。

石门牛抵禅茶

产于石门牛抵山区。清道光(1821~1850)撰《湖南方物志》载:“石门牛抵山产茶,谓之牛抵茶。”该茶芽头壮硕,条索紧结而稍扁,状如牛角,冲泡时叶柄朝下,毫尖朝上,摇荡于汤中,不落杯底,不漂水面,晃动茶杯则叶叶相碰,如牛抵角。不晚于宋代,牛抵茶即与衡山钻林茶、永明(今江永)大凤茶、宁远嶷茶并列为朝廷贡品。元、明时期,每年开春朝廷即派员深入茶地监督采制,全部押运京城。其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衰落。1978年,茶界专家到牛抵茶产地二都乡八坪峪实地考察,了解牛抵茶的历史及传统制作工艺,使之恢复生产。因石门夹山寺是“禅茶一味”的发源地,故新品名之曰“牛抵禅茶”。

沅陵碣滩茶

历史名茶。产于湖南省沅陵县武陵山区沅江之畔的碣滩山区,故名。不晚于唐代即为贡品。陆贽(754~805,苏州嘉兴人,唐大历进士)《翰苑集》云:“邑中出茶处多,先以碣滩产者为最,今且以之充土贡矣。”该茶曾输往日本、印度等地,在古代国际市场享有声誉。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还向周恩来总理打听碣滩茶的情况。碣滩茶鲜叶采摘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经摊放、杀青、初揉、炒坯、复揉、毛火、扇簸、凉浆、拣剔、提毫、炖火、扬香、筛选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茶条索紧细,芽身匀整扭曲,色译绿润,白毫显露有锋苗,香气清高持久,汤色翠绿明净,滋味甘醇、饮后回甘,叶底嫩匀。先后获湖南省、农业部、国际茶文化节等多项大奖。

安仁豪峰茶

产于安仁县豪山山麓。产地距炎帝陵7.5公里,方圆百里无污染,海拔500至1400米。峰峦叠峰,莽莽苍苍,终年雨露,云遮雾绕,茶园生态环境、茶树长势、茶叶内质均名列全茅。曾出产宋代贡品“冷泉石山”茶。至20世纪90年代,本品先后获“湘茶杯金奖”、“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国际双新博览会金奖”等。成品以香高、味浓、汤绿著称,可溶物含量达45%,咖啡碱含量达4.5%,氨基酸含量达4.05%。主要成份指标含量高居优质名茶之列。

炎陵天堂茶

炎陵县鹿原镇天堂村茶园分布在海拔650米的山地,境内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是茶叶种植的理想地域。1993年,天堂茶厂在县农技推广中心的帮助下,研制开发了特级“神农剑茶”,该茶外形扁平光滑匀整,色泽翠绿油润,挺秀尖削似剑,香气高锐持久,汤色清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肥硕,水浸出物含量42.22%,茶多酚30.59%,氨基酸1.72%,咖啡碱3.20%,总灰分5.69%。其中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高居全省名优茶之首。1994年和1995年连续评为省优质茶。1996年荣获湖南省第三届“湘茶杯”名优茶鉴评金奖。1997年评为湖南省名茶,并获全国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科技创新金奖。

长沙毛尖茉莉花茶

以上等茶叶窨以茉莉花,在长沙有悠久历史。明嘉靖十二年(1534)撰《长沙府志》有“杂货之品曰茶,岁进(贡)茶芽六十二斤”的记载。清嘉庆十五年(1810)《长沙县志》也有“茉莉夏开白色,清丽而芳”的记载。长沙茶厂用自产毛尖茶配以洁白、肥硕的茉莉鲜花,其窨制技术十分精湛,特、一级产品坚持三窨一提,下足鲜花数量,把握鲜花吐香规律,并严格控制在窨温度、湿度、起花和时间等技术要点。产品外形条索紧细,色泽绿润,匀整平伏,内质香气鲜雅,汤色黄亮,滋味浓郁甘爽,叶底柔软匀嫩,耐冲泡。

永丰红茶与永丰细茶

1840年鸦片战争后,海禁大开,汉口辟为通商口岸,茶叶为大宗出口货物。永丰县(今双峰)沙塘乡商民朱紫桂不失时机,指导茶农将粗叶制成红茶,运销汉口,倍获其利,一跃成为湖南大茶商,并由此带动了永丰茶业。至1916年,永丰境内茶园达27000亩,产茶785吨,其中外销的红茶433.5吨。细茶除自留外,销运湘谭、长沙等都会。永丰细茶至今沿袭清代以来的手工制作技术,每于清明后、谷雨前采摘嫩茶,晾干露水,经杀青、揉搓等工艺,使其外形纤细如丝,然后置竹盘中用木炭火烘干,再拣一次粗叶,复用木炭火烘,往火中添几个枫球子或松果,使茶叶呈特殊芳香。收藏时另添香芋叶。

河西园茶

河西,旧指长沙湘江西岸岳麓山、尖山到白沙洲一带。唐天宝年间(742~756),麓山寺僧人从安化县带回茶种,植于庭院,后扩种于河西民间。至清咸丰(1851~1861)年间,河西乡民开始茶橘间种,合茶园、橘园为一,故曰“园茶”。河西园茶主产于岳麓山至回龙洲、白沙洲湘江西岸沿河一带,茶橘间种,利用橘树遮阳,故茶树生长茂盛,芽叶肥软,持嫩性强。河西园茶一般在谷雨前采摘,鲜叶原料为“蕻子茶”,即粗壮鲜嫩如菜薹。选取一芽二、三叶的鲜叶,经杀青、初揉、初烘、渥坯、复揉、再烘、再渥坯,三揉和全干9道工序。其独特之处是渥坯和全干时用黄藤与枫果球小火慢烘。茶叶完整,提起呈串钩状,因此俗称“挂面茶”。冲泡时茶、烟香味浓郁,汤色橙黄,滋味醇厚,叶底黄绿。长沙人饮河西园茶,惯于饮汁后咀嚼叶底,实与其柔脆肥嫩有关。

狗脑贡茶

产于罗霄山脉南端的资兴市汤市乡境内狗脑山一带。汤市气候温和,地理独特,境内山峦叠翠,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相传狗脑山产茶在宋代即为贡品,“狗脑贡茶”由此得名。后因战乱而失传。“九五”期间,湖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根据史料加以整理研制。本品外形条索紧细、巧曲奇卷、银毫满披、色泽绿润;内质耐冲泡、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鲜厚醇爽、回味悠长、叶底嫩匀,是外形、内质兼美,色、香、味、形具佳的精品。曾获1995年“湘茶杯”金奖、1996年“全国新技术产品交易会”金奖、1998年湖南省“名优茶金牌杯系列评会”金奖、1999年湖南省名优特新农产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获国际茶博览会金奖。

郴州米茶

产于郴州五盖山区。以茶芽沉实如米,有“一升茶重一升米”之说,故名。成品色泽银光隐翠,外形细嫩匀称,茸毛紧贴茶芽,香高持久,滋味鲜甜回甘。清嘉庆(1796~1820)撰《郴县志》:“茶,郴属均产,以五盖山为佳焉”。米茶采用清明时未开卷的嫩芽,经摊青、炒茶、清风、烘干等工序制成。冲泡时,热气蒸腾,犹如白云一朵,呈线状袅绕碗盏之上,持续数分钟始散;茶叶芽尖朝上,上下沉浮,几起几落。据说,此茶“体弱未惯饮者仅可半盅,多则倾即昏眩,汗出涔涔。”

湖南黑茶

五代毛文锡《茶谱》称:“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又清赵学敏《本草拾遗》:“茶谱有潭州铁色茶,即安化茶也。”安化黑茶虽成名甚早,但外销则是16世纪以后之事,此前的外销黑茶主产地是四川。自湖南黑茶进入官营渠道以后,外销兴起,先是安化,其后扩大至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地。至19世纪初,福建、山西茶商更深入安化各埠就地收购、加工,产品行销陕、甘、新疆、蒙古及俄罗斯等地,产量逐年增加,21世纪初已超过50万担。湖南黑茶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五道工序制成。分天尖、贡尖、生尖3级,天尖色泽乌黑,香气深厚纯正,滋味醇和,汤色深黄明亮,叶底匀齐而嫩;贡尖色泽乌润,气味纯正而微含焦香,口感醇厚,汤色红黄明亮叶底暗褐尚嫩;生尖色泽铁黑,焦香馥郁,滋味醇和深厚,汤色暗红。以湖南黑茶为原料制成的紧压茶,有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等。

茯砖茶

黑茶紧压茶。明末清初,山西茶商来安化采购黑茶,利用伏天提高温度和湿度,踩入篾篓成包,运往陕西泾阳筑制成砖后销往西北,称“泾阳伏砖”(简称“泾砖”),每块净重5市斤,纸壳包装,故又称“封子茶”、“封砖”;更因其饮用功效除热消食,颇类土茯苓,而称“茯砖茶”或“福茶”。19世纪初山西茶商始在安化就地加工黑砖、茯砖等,安化人得以掌握砖茶生产技术。1939年,新成立的安化江南坪白沙溪茶厂,用木制压茶机将黑茶压成砖茶,是为湖南机压砖茶之始。1957年,安化白沙溪茶厂分设益阳茶厂,专事砖茶生产。1970年后,砖茶统由益阳茶厂生产,定名为“益阳茯砖茶”。该茶采用传统渥堆、发酵和特殊的发花(使砖内生出黄花)干燥工艺,外形如砖,砖内发花。特制茯砖为褐黑色,普通茯砖为黄褐色。汤色红黄,滋味醇厚无涩味,具有消食健胃的功效。先后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农业国际博览会“名牌产品”、国际茶文化研讨会金奖、“华茗杯”全国名优茶评比边销茶金奖等。

安化千两茶

即花卷茶。属于安化(黑茶)紧压茶。被誉为“世界茶王”。花卷茶始创19世纪初来安化采购茶叶的山西茶商,原称百两茶(每支重老秤一百两),因茶叶须踩入编出花格的篾篓中收紧,表面呈现花纹,故又称花卷茶。至19世纪中叶,山西茶商三和公(佚名)为便于运运输,将每支重量增至老秤一千两,成为长约150厘米、圆周长60厘米的茶柱,易名千两茶。花卷茶踩制技术为秘传,当时只有江南边江刘姓中少数人掌握。1952年白沙溪茶厂吸收两名刘姓技工授徒,这项技术才得以公开。1958年白沙溪茶厂将花卷茶改为机制砖茶,并将花卷茶改称花砖茶。此后多年,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花卷茶,仅在1983年生产过约300支。2005年后恢复少量生产,并为该项技术申请了国家专利。千两茶采用安化高家溪和马安溪的云台山大叶种为原料,以蓼叶裹胎,外包棕片,竹篾捆压箍紧,再用棒锤筑紧在长筒形的蔑篓中,制作工序全部手工完成,然后在自然条件催化下发酵、干燥,即所谓“日晒夜露”。千两茶与窖藏佳酿一样,陈放时间愈久,滋味愈浓烈醇香,冲泡数十道犹有奇香。千两茶汤色澄红明亮,滋味醇和,回味悠长,具有调理肠胃、促进消化等功效,对心血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有辅助疗效,被视为茶中瑰宝。陈年产品数量屈指可数,按年代可分为150年、90 年、70年、50年等,被誉为“茶文化的经典”,价格惊人。

龙虾花茶

产于武陵源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形似龙虾,故以花具名。外形独特,银毫显露,色泽隐翠而略显金黄,内质嫩香持久,滋味醇甘爽口,叶底嫩绿匀亮。1984年在中南五省名优食品评选会上被评为一类名茶,1985年5月在湖南省名茶评选会上获名茶优胜奖,同年6月在南京全国名茶展评会上被评为全国16种优质名茶之一,并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金杯奖。

奉家米茶

产于新化县奉家山一带。五代时毛文锡《茶谱》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乡人每年采摘不过十六、七斤,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煮之无滓也。”奉家山海拔在800米以上,峻岭挺拔,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是植茶的天然之所。奉家米茶芽叶细嫩,香气馥郁,氨基酸、儿茶素含量尤高。1986年,专家将奉家米茶改造为形质皆美的新名茶——月芽茶。条索紧卷、形似月芽、白毫显露、嫩香持久、滋味甘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均匀。1988~1990年连续三年评为湖南名茶。1991年获“中国食品工业十年新成就展示会”优质产品称号。

安化红茶

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来华购运茶叶的数量激增,尤以红茶为甚。广东茶商因货源不足,于清咸丰四年(1854)来安化采购茶叶。由于当地劳力价格低廉,而茶叶品质优良,遂设“广庄”,向茶农传授制作技术,就地制造红茶。继而周边各地竞相效仿,生产区域迅速扩大,所产以“安化茶”为名称,运销欧美及俄国。未及数年,赣、皖和西北茶商纷纷慕名而至,致使安化红茶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交易大宗,享有崇高声誉。19世纪70年代,以广帮、西帮、本帮为主的茶商在东坪、酉州、黄砂坪、江南等埠开设红茶庄近100家,外销红茶达40万箱,约占全国红茶出口总量的12.5%。其时湖南出产的红茶统称“湖红”,与安徽的“祁红”、福建的“建红”齐名,被视为中国红茶的正宗。该茶外形条索紧细,色泽乌润,汤色红亮,香郁馥而滋味甜醇。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最优大奖章(金质奖)。

城步虫茶

苗、瑶族风味饮料。主产于湘西南、广西、贵州交界的高山区,以城步一带最为有名。湘西南山区的苗、瑶少数民族,都有饮用虫茶的习俗。虫茶是由化香夜蛾、米黑虫等昆虫取食化香树、苦茶等植物叶片所排出的粪粒。形如米粒,色泽黑褐,开水冲泡后为青褐色,像速溶咖啡一样全部溶解,饮用方便,清香似茶,不仅能清热去暑,对治疗腹泻等也有疗效。《本草纲目》载,虫茶有清热、消暑、解毒、健脾胃、助消化等功效,对腹泻、鼻衄、牙龈出血和痔出血等均有较好疗效。据分析,虫茶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茶叶,含有18至19种氨基酸,以及粗蛋白、粗脂肪、糖类、单宁、维生素等,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虫茶主要有两类:一是由化香夜蛾食化香树叶制成,主产于广西;另一类由米黑虫取食苦茶而制得,主产于湖南、贵州。生产方式简单,采摘化香树等植物树叶盛入竹器内,洒上淘米泔水,经发酵,即可诱虫取食、产卵,从而制得虫茶。除自饮外,还作为传统的特种茶外销出口东南亚一带,受到欢迎。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