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其他茶>悠悠茶源

悠悠茶源

2021-03-13 访问量: 36 茶礼仪网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在世界上的很多地立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提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便如印度、非洲等。

很多书籍把中国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有“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三国时魏人张揖的《广雅》中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晋代、南北朝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进文化圈,是茶文化的萌芽。

780年,陆羽著《茶经》,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都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因茶能提神益思,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佛教的兴盛推动了唐代茶文化。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宋代茶业的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及赏赐国外使节的重要手段。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明、清时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茶文化臻成熟。

从地域上看,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

日本是中国茶文化受惠最大的国度。由于日本原本并不产茶,茶叶主要是从中国带去的,极为稀贵,只有上流贵族阶层和寺院才拥有。最初的茶叶主要也是供煮茶祭神之用,剩下的茶末才能供人饮用。14世纪,种茶和饮茶在日本大部分地区逐渐盛行。16世纪中叶,商人千利休为了普及茶道,努力使茶道平民化,还反饮茶习惯与禅宗的思想结合起来,提出茶道的宗旨应体现“和(平)、敬(友)、清(静)、寂(幽雅)”的精神,茶道终于在全日本迅速发展起来,并渐渐成为日本特有的生活艺术。

有用+10
分享
上一篇敬酒茶 下一篇香茶雅具有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