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其他茶>揭秘茶园杀手白蛾的真相

揭秘茶园杀手白蛾的真相

2021-03-13 访问量: 16 茶礼仪网

成千上万的白飞蛾前仆后继地飞进百姓家,虽不咬人却严重影响茶乡人民的正常生活,19日,早报报道了安溪西坪镇、虎邱镇许多村落近一个月来僵持着的人蛾大战(详见7月19日东南早报A03版,即本稿延伸阅读部分)。近一个月来,与人为敌的飞蛾一直蒙着神秘面纱,没人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

19日,记者与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植保站工作人员赶赴茶村,事情终于有了个水落石出,看似无害的飞蛾,其实它的前身是隐藏在茶园里的杀手,以茶叶为食。一边,成虫干着扰人的勾当转移着人们的视线,一边,幼虫每日每月地啃食着茶叶,白蛾“声东击西”的把戏终于被识破,所幸,要治它并不难。

对照书本 初步判断为尺蠖

19日上午,记者来到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向植保站的工作人员表明了来意。

“应该是尺蠖,但是尺蠖有很多种类,没看到幼虫无法断定是哪种尺蠖。”工作人员详细阅读了早报的后做出判断,他们说,尺蠖的幼虫对茶叶是有害的,它们把茶叶当作食物。

记者取出日前拍摄的白蛾照片,工作人员拿出《茶树病虫防治手册》进行查阅,关于尺蠖类病虫的介绍中,详细记载了各种尺蠖的幼虫、蛹、成虫的图片和各类信息,其中,有几种尺蠖的成虫长得和记者拍摄的白蛾相似。

“如果有幼虫和蛹,那会比较好判断。”由于茶乡的村民们并不知道飞蛾的来历,所以记者日前也未能拍摄到幼虫的照片,工作人员决定到茶园实地走一趟,临行前,他们把记者拍摄的白蛾图片传给福建省农业厅的专门人员进行鉴定。

深入茶园 抓获大量“绿”杀手

中午时分,记者和植护站工作人员一行赶到西坪镇柏叶村,刚进村,工作人员就停下车,发现在竹林边、树影下边、草丛里飞舞着许多白蛾,他们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袋子等容器,抓几只作为样本,并在茶园间开始寻找幼虫,但是并无发现。

随后,工作人员在几个村民的带领下重新找了一片茶园,五六个人一起到茶园里开始寻找,“找到了,找到了。”不一会儿呼叫声四起,他们抓获了正在啃食着茶叶的绿虫,为数还真不少,“白蛾的幼虫可能就是这绿色的虫子了。”

“现在少了,以前家里有一片茶园,茶树上全部是这种虫子,人一走近,能听到虫子啃食茶叶的‘唰唰’声呢。”记者看到,从远处看去一片绿油油的茶林,走近了才发现茶叶上千疮百孔,已经不成样子。

“并不是所有的村里都有这样的飞蛾,也不是所有的茶园里都有这样的虫子。”工作人员走走停停,一路上对几个村落的茶园进行了考察。在茶园里,工作人员还捕获了许多其他的害虫,并将它们装进袋子带回研究,同时,前往现场的工作人员及时将发现的幼虫图片传给福建省农业厅的相关工作人员。

鉴定确认 它们是茶银尺蠖

19日下午3点左右,一行人将抓获的白蛾以及在茶园里捕捉到的害虫带回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

在植保站办公室里,工作人员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对白蛾以及各种茶叶害虫和部分虫蛹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对比,“绝对是茶银尺蠖,而且它们的幼虫就是在茶园里发现的绿色虫子,爬行的时候身子会拱起来。”一名工作人员拿出书本,翻到介绍茶银尺蠖的篇章,记者看到,里面的图样跟工作人员带回来的样本非常相同,而且上面的相关体征介绍跟样本身上的几乎一致。

同时,记者从福建省农业厅得到确认,白飞蛾就是茶银尺蠖。“这种害虫以前在茶园里也有发现过,但是比较少,不是主要害虫。”工作人员判断,茶银尺蠖的大量出现,一是因为以前茶农喷洒农药的时候主要针对其他害虫,近年来菊酯类农药取代有机磷农药的大量使用给茶银尺蠖的滋生提供了机会;其次,近几年许多茶乡的村落茶叶一年两采,为了秋茶的产量放弃了夏茶和暑茶的采摘,茶银尺蠖获得了大量的食物源;同时,工作人员表示,茶银尺蠖的大量滋生和天气因素不无关系。

扰人的白蛾前身竟是茶叶的致命杀手,目前,茶银尺蠖上升为部分茶村茶园里的主要害虫,植保站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这一信息及时通知给茶农,并将通过当地电视台告知村民如何用药等防治办法。

“茶银尺蠖”档案:

又名青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已知分布于安徽、江苏、湖北、湖南、贵州、福建等省,发生较普遍,局部地区为害严重,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

成虫体长10—14毫米,展翅29—36毫米,体翅均白色;卵为椭圆形,长径约0.8毫米,短径约0.5毫米,出产时淡绿色,渐变为黄绿色,近孵化时为淡灰色,表面满布白点;初孵幼虫淡黄绿色,2龄幼虫为深绿色,随着虫体的长大转化为淡紫色;蛹椭圆形,绿色。

该虫发生期不整齐,全年以春、夏茶危害较重,成虫寿命3—8天,一般夜间羽化,白天静息于茶丛叶背,四翅平平,趋光性强。幼虫多咬食嫩叶下表皮和叶肉,食量大,颇畏阳光,阳光强时常停息于叶背。

防治办法:

根据茶银尺蠖发生代数较多,发生不整齐以及为害期以采摘期相吻合的特点,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深耕灭蛹:在茶银尺蠖越冬期间可结合秋冬季深耕施基肥消灭越冬虫蛹,一方面能将蛹翻出土面,使其冻死或被其他生物所消灭,另一方面部分虫蛹被深埋于土下,使成虫不能羽化出土。

2.人工捕杀:在发生严重的茶园于各代蛹期(尤其是越冬期)进行人工挖蛹,根据幼虫受惊动吐丝下垂的习性,在幼虫发生期振动茶叶,在茶树下方承接后集中消灭。

3.放鸡除虫:将鸡放养在茶园内,鸡能啄食幼虫和蛹。

4.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每天夜晚电灯诱蛾。

5.药剂防治: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植保站工作人员推荐了三种药物,一是多角体病毒奥绿1号800倍,二是1%甲维盐2000倍,三是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其中奥绿1号属于生物农药,残留物少,对茶叶的危害较少。

延伸阅读:“白色军团”夜袭茶乡安溪 引发“人蛾大战”

——近一个月来,发生于安溪西坪镇、虎邱镇不少村落 未发现农作物受害,已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来源:泉州网-东南早报 作者:记者 林志安

村民用电蚊拍防蛾,却是防不胜防。

白蛾尸体。

不少人家每天都能扫到一些白蛾尸体。

白天,白飞蛾常藏身在树叶背面。

成群的白飞蛾散布于山间林中。

夏日,酷暑难耐。而夏夜的蚊子、飞蛾有时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前日,读者林先生报料:近一个月来,在安溪县西坪镇柏叶村,一支“白色军团”突然造访——每天晚上成千上万的白蛾飞进百姓家,灯光下的地板上、桌椅上、茶几上,虽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茶农们对它们虽已经见怪不怪,却是无可奈何。目前,这一情况已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关注。

记者赶赴安溪采访。

白飞蛾夜晚造访

循着灯光而来,扑进锅里,掉到碗里,保不准就飞到身上。

酷热的夏季,茶农们都趁着傍晚时分出门干点农活,因此做晚饭的时间也推迟了。夜幕降临,正当大家亮起了灯,准备做饭时,白蛾开始造访,循着灯光而来,“有时候煮饭烧菜,飞蛾忽然扑进锅里,要赶紧舀掉。”村民说,从做饭开始,白蛾令人讨厌的程度开始攀升。

端着饭碗在灯光下吃饭,几只白蛾冲撞了日光灯,从天而降落到碗里,这碗饭就只能倒掉喂猪了。村民们吃饭时,要么端着饭碗往屋外没灯光的地方走,要么躲在偏暗的地方。

到了夜里9点多,凉快了不少,这时泡茶成了大家的必修课,而飞蛾也开始“造访”茶几了。

“数量很多,保不准就飞到身上,虽说不会咬人,但也挺可怕的。”记者了解到,目前村里暂未发生因为白蛾而生病的事情,但大家对白蛾的抱怨每天都挂在嘴边。

村民们无可奈何

每晚少说有1000只,早上要扫出一堆,仍不断有新的白蛾飞来。

有亮光的地方往往就有飞蛾,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情况从端午节后(暴雨停了之后)便开始了,在西坪镇、虎邱镇的不少村落出现。

“每天晚上少说也有1000只,每天早上都要用扫把扫出一大堆。”白蛾飞舞在日光灯下,等到“扑火”至筋疲力尽时,便落地身亡。17日晚,柏叶村村民林木德不堪其扰,再次拿起电蚊拍,经过近1个小时的奋战,百来只飞蛾倒地身亡,可是天花板下依旧飞舞着许多飞蛾。“刚开始的时候会用手去拍、用脚去踩、用电蚊拍去电,可是不断有新的飞蛾飞进来,效果有限。”

村民和白蛾已经共处了近30天。如今,刚开始的人蛾大战,已经演变成人的妥协和白蛾前仆后继地自生自灭。

白天藏山间林中

白蛾数量多,村民们称以前从未见到过这种白蛾,也不知它们从哪里来。

“以前从未见过这种白蛾,也不知道它们是从哪来的。”村民们说。目前,这一情况已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关注。

据相关人士介绍,夏季暴雨之后是飞蛾幼虫繁殖的好时机,同时,飞蛾的大批滋生还受出现地的气流、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白天,墙上依旧有活的白蛾攀附着,但数量较少。近30天来,死的白蛾数不胜数,而藏身在山里的白蛾仍是很多。”在村民的指引下,记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