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起,普秀开始推出其经典系列:1908生茶和1729熟茶。今天要品鉴的这款1729是2015年501批次的新品熟茶。
1729采用的原料为普秀自有茶园中的野放型大树。所谓野放型,是指少有人工管理,主要靠自然生长的茶树;所谓大树,是指树龄大于100年的老茶树。
品鉴用具为常用盖碗一只,常用玻璃茶海一只,常用玻璃茶滤一只,宽口品茗杯若干,通用煮水壶一个,其他辅助用具若干,如上图。
接下来,我们就干茶、内质和叶底三个方面来进行品鉴。
干茶赏析
饼形圆整,饼面压制得十分光滑,整体色泽乌褐,能看到金色芽头散布在饼面;背面饼窝完整,未有脱落,同样金芽明显,撒面的原料嫩度比较高。
里料比较细碎,未见芽头,有梗,里面压制得比饼面略松散。
称量
称取8g干茶用于内质品鉴。
内质品鉴
1、第一泡:沸水冲泡,5s出汤。
这款茶出色很快,泡5s出汤,汤色呈深橙红,欠明亮;香气较甜陈,堆味明显;口感平淡,微苦,略有水味。叶底乌褐泛棕,此时茶块较紧,还未泡开。
2、第二泡:沸水冲泡,5s出汤。
最明显的变化是汤色,这一泡为红浓,汤体仍然不透亮;同样堆味明显;口感较上一泡醇度和厚度略高,口腔有比较明显的清凉感,与其野放型的原料不无关系。茶块稍稍散开一些了。
3、第三泡:沸水冲泡,5s出汤。
汤色红浓,欠明亮;堆味有些退掉了,陈香更明显;入口较甜润,微有苦涩味,有清凉感。茶块较散。
4、第四泡:沸水冲泡,5s出汤。
汤色红浓;香气比较低沉,陈香较显,还是有堆味,但是没有之前那么明显了;微苦,开始出水味,清凉感仍在。茶块更松散。
5、第五、六泡:沸水冲泡,10s出汤。
这两泡浸泡时间延长至10s,第五泡汤色红浓,陈香较显,醇厚甜滑,有清凉感;第六泡汤色深红浓,香气仍以陈香为主,这一泡堆味基本消散,口感较甜滑。茶块基本泡开,但叶片尚未舒展。
6、第七、八泡:沸水冲泡,15s/25s出汤。
第七泡时间继续延长,但不是很出颜色,汤色红浓泛棕,有陈香,汤体较甜,但已经比较薄,有水味;第八泡泡了25s,陈香低沉,汤色为红色,水味明显。叶片仍未展平。
7、八泡后叶底
叶底呈棕褐色,较碎,叶片未完全舒展,多梗。
总结:整体来讲,这款普秀1729出色快,褪色快,不是很耐泡,中间第5泡口感最佳;堆味明显,制作过程尚有不到位之处。从第二泡开始,口腔一直有持续的清凉感,可能与其野放型原料有关。
❤客官,赏一个再走?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