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中国茶企融资风潮黄金捷还是黄金劫?

中国茶企融资风潮黄金捷还是黄金劫?

2023-01-04 访问量: 1 茶礼仪网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武夷星的经营举措并不是“拍脑袋型”和随意而为,而是一种整合企业所有资源的系统决策。

经济的萌醒

文件颁布以后,国内的茶叶流通领域开始允许国营、集体、个体商业及茶农等各类型经济实体经营茶叶,并且出现了茶叶交易市场。也是从这一年起,有众多的中国茶企从单个茶农闯市场起步,靠自有资金开始逐步发展。

2012年5月13日,是第二届北京春季茶博会(全称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闭幕的日子,这其实是一场在国内已不鲜见的茶界展事,但还是吸引到了来自国内各产茶区的300多家茶企业以及印度、韩国、斯里兰卡等国外茶企业的参与。据悉,目前我国一年中像这样规模的茶博会至少不下十次,几乎每个产茶省都有由当地政府或协会牵头,由企业搭台亮相的茶界盛会。茶事频繁的背后,其实透露出的,是中国茶企业亟待转型及其实现品牌成熟、规模放大、效益倍增的焦灼欲望。尤其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国内大大小小的几万家茶企,整体产值竟不敌一家英国立顿,因此,尽管在世界上拥有茶叶产量、茶园面积、从业人员等种种第一,但我国出口茶叶的均价才不过2美元。无怪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王庆在谈到这些现象时,感慨地说:“中国茶产业还很弱小,面临的挑战很大。”在世界经济格局逐渐一体化的今天,摆在所有中国茶企业面前的道路,都艰巨漫长。要摆脱受牵制的命运,就要做大做强,而要做大和做强,就需要资金,就面临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不但迫切,而且早就无法回避。

1984年6月,一份由国务院批转的《商业部关于茶叶购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意见的报告》中出现了如下字句:“边销茶继续实行派购,内销茶和出口茶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按经济区划组织多渠道流通和开放式市场,把经营搞活,扩大茶叶销售,促进茶叶生产继续发展。”这份报告使得中国茶叶流通体制的改革全面铺开,茶叶作为国家计划收购的二类物资的政策彻底松动。文件颁布以后,国内的茶叶流通领域开始允许国营、集体、个体商业及茶农等各类型经济实体经营茶叶,并且出现了茶叶交易市场。也是从这一年起,有众多的中国茶企从单个茶农闯市场起步,靠自有资金开始逐步发展。

邱长寿是杭州满觉陇传统龙井产地的茶农,1984年时他刚刚三十出头,当得知这份报告的具体内容后,再也坐不住了。那年,他刚刚承包了西湖区白鹤峰朝南的4亩茶园,每天和同样出身于茶农世家的妻子一起,兢兢业业地培育着茶树。1980年代末,邱长寿将著名的龙井43号引入了自家茶园,这个品种由于出芽早、育芽能力强,所以是培育明前茶的好品种,也因此不只邱长寿,有许多杭州茶农都种上了龙井43号。由于龙井明前茶的产量实在不高,所以在20世纪80、90年代时,满觉陇以及龙井一带的茶农都是组成联盟,把明前茶凑在一起销售的。邱长寿说:“我就常常做中间人,到别人家拿茶叶,凑在一起卖。”到2004年时,邱长寿的儿子办起了杭州元长泰茶叶有限公司,他把邱长寿做过的事情,做得更专业了:不但收茶卖茶,还根据客户的各种要求,定制独特的茶叶容器,古风淳朴的瓷瓶或者竹器,在礼品市场上很受欢迎。而邱长寿在儿子的公司里没有头衔,也很少插手公司的事情,他到现在还是穿着解放鞋、绿军装和白色线手套,有点时间就去白鹤峰半山腰的自家茶园巡视。

而在中国最著名的岩茶产区福建省武夷山市天心村,茶农陈墩水的故事同样典型:1978年,天心村为了鼓励茶农种茶,集体出钱帮助大家买茶苗,每个劳动力种150棵,种好了归茶农。陈墩水家当时有四个劳动力,种了600棵茶苗,大约1.2亩。1985年在政策推动下,天心村成立了面积1500多平方米的加工厂,添置了风选、分筛、拣梗机等制茶设备,陈墩水则于1986年当上了厂长。当厂长就意味着要到外地卖茶,就必须掌握做青、焙火等关键技术,陈墩水便在多年担任生产队“青师傅”的父亲指导下,成了村里较早掌握全套制茶技术的茶农。1989年,陈墩水成立了自己的企业—慧苑茶厂。回忆最初的情景,他笑着说:“当时只能做500多斤干毛茶,还不够一个客户的需求,现在产量已达到1万多斤。”由于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包销,一开始陈墩水并不太愿意把茶叶卖给外地客户,直到20世纪90年代时,他才放开思路,拓展起了外地甚至国外的市场。

可以看到,像邱长寿、陈墩水这样的茶农以及由茶农出身的企业家,至今仍是中国茶业市场的主体。改革后,中国茶产业虽经过大浪淘沙,但相比其他市场竞争充分的行业,这一行业市场化的步伐仍非常缓慢,留下来的大多数茶企还是小企业。由于茶行业的门槛较低,在企业的初始阶段,资金显得并不是特别重要,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市场推广、品牌建设、渠道打造等就成了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从这一刻起,资金就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导致了种种不足:在福州,来自福建安溪的4000余名茶商办起了5000多家茶企业,总共加起来年营业额才过13亿元;在贵州,全省大大小小近7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中,有一半以上在从事贴牌生产,优质的茶叶因为无名无姓,只能由外地企业赚取高额利润;而在湖南省2010年公布的省百强企业名单中,唯一上榜的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还是一家国企……

说起缺少资金的艰难,一些中小茶企的经营者有着切肤之痛:“我们需要扩建厂房,但扩建就需要资金;我们想开发品牌,但要开发品牌就得通过QS认证,就得增添设备、培训员工、设计包装、建立茶叶销售门市……可以说处处都离不开钱。可我们规模小、效益低,融资的手段和空间都十分有限,因此对我们来说,寻找资金的扶持,简直难于上青天。”由此可见,资金链断裂的威胁,已使不少处于产业链底层的茶叶企业,在中国茶产业规模化的进程中望而却步。文/周滨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