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都匀毛尘 飘香高原百样情怀

都匀毛尘 飘香高原百样情怀

2023-01-11 访问量: 39 茶礼仪网

春光3月,正值新茶入市。

有爱茶之友,深入贵州都匀茶山腹地,寻觅钟爱的毛尖。得之尝之,按捺不住抒怀:“春天的味道,紧锁心底,清远悠长,历久弥新。犹如,我们年少时的初恋,微甜而又青涩,羞怯而又含蓄,淡时,让人感觉几乎无味,偏又缠绵萦绕。”读后不禁感慨,毛尖一壶,品出百样情怀。

贵州出好茶,都匀出名茶。《都匀府志》记载:都匀盛产毛尖茶,迄今已有500余年历史。

好品质源于良好生长环境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是世界最早的茶树发源地之一,世界最早的茶籽化石“梅子”就在贵州被发现。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贵州所产茶叶如此评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都匀更是茶叶孕育的“宝地”,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在主要产地,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峡谷横溪,林木苍郁,云雾缭绕,土壤肥沃,土质呈酸性或微酸性,极适宜茶树生长,是国内最优质绿茶产区之一。特殊的自然条件,成就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

当地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让都匀毛尖平添一丝“仙气”。

很久以前,中国西南部曾是一片大海,大海中零落散布一些岛屿。岛上居民,男的打鱼,女的种茶,生活清净质朴。岛上茶叶形态弯曲,恰似鱼钩,人们称之“鱼钩茶”。村民长期喝“鱼钩茶”,体健少病,身心舒畅,村落兴旺繁荣。

有一天,有位名叫都匀的神仙路经这片岛屿,一股清香扑面而来,禁不住上岸一探究竟。村民见仙人腰佩宝剑,手托金钵,身姿伟岸,超拔飘逸,立即奉上鱼钩茶招待。神仙仔细端详,茶在碗中个个飘立,品罢神清气爽,满口生津,颔首赞叹:“好香的毛尖茶”。于是脱下斗篷,放下宝剑,撂下茶钵,飘然而去。

受仙人点化的岛屿次日逐渐升高,成为一片峰峦叠嶂、起伏连绵的大山,出现一座城市(现都匀市),斗篷化作一座山(现斗篷山,主峰海拔1961米),宝剑化作一条河,名为剑江河,金钵变为一潭碧水(现高寨水库),海里的贝螺奇岩则化成如今的螺蛳壳山(海拔1738米)。仙人临走时呼出的那口气,袅绕不散,云雾氤氲,滋润茶树。

清纯的口感,出尘的品相,神仙的传说,都匀毛尖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大规模种植留佳话

古时,都匀蛮王有9个儿子和99个女儿。蛮王因年老病倒在床,对儿女说:“谁找到药治好我的病,谁就管天下。”9个儿子找来9种药,都没治好。99个女儿找的全是一种药,名叫茶叶。连服3次茶水,蛮王眼明神爽,高兴问何处来,女儿们异口同声说:“采之都匀高山,绿仙雀给的。”

蛮王很高兴,让位之时,希望找茶种来栽,保护人民不受病魔侵袭。姑娘们到云雾山遍找绿仙雀不着,对着一株茶树王树跪拜三天三夜,最终感动天神,派来绿仙雀和百鸟。绿仙雀变成美貌、聪明的茶姑娘,教他们种茶、护茶。至此,漫山遍野变成一片美丽的茶海。都匀蛮王有了茶园,国泰民康。

勿论传说与佳话,都匀毛尖作为贵州名优茶的代表,其上乘的品质自古广为认可。唐宋以来因都匀地处偏远,这位“绝色佳人”养在深闺人难识,相关史籍记载也不多。到了明代,都匀毛尖逐渐得到发展,当地苗族和布依族先民广泛在田边地角种植茶叶,除自家饮用和待客外,还以茶充赋,以茶纳贡。清代,都匀设立官办茶园。此时,知府兼理官办茶园,增加国之财源。

“鱼钩茶”更名“都匀毛尖”,都匀人自豪地说,这是毛主席给起的名儿。

1956年,都匀县团山村哨脚寨村民为表达对伟大领袖的敬爱,村民谭修芬率领8位姑娘一天采茶青15斤,精心拣剔,制成3斤“鱼钩茶”寄给毛主席品尝。9天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寄来特挂信,寄来16元制作成本费。毛主席还手书:“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茶叶可命名毛尖茶,毛泽东。”“都匀毛尖”至此定名。

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如今,都匀市茶园面积22.36万亩,可采9.5万余亩,综合产值5.8亿元,全市12万人从事茶叶生产,农民种茶收入超过2亿元,户均种茶增收5000余元。

都匀毛尖,都匀人誉为“精神草”。民族古老戏剧、花灯中,至今保留有动人的采茶调,人们唱的采茶歌、炒茶歌、谢茶歌、敬茶歌一首接一首,能够“堆成坡”、“压断桥”、“塞断河”。

真可谓,毛尖一壶知春秋,飘香高原五百年。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