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信阳毛尖>信阳毛尖雨前茶品质怎么样?

信阳毛尖雨前茶品质怎么样?

2018-03-09 访问量: 150 茶礼仪网

  信阳毛尖雨前茶品质怎么样?市场上的信阳毛尖品种多产地也是略有不一样,对于这么多的信阳毛尖应该如何挑呢?信阳毛尖雨前茶据说质量是非常好的,价格当然也是非常贵啦,那么究竟信阳毛尖雨前茶有多贵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信阳毛尖雨前茶。

信阳毛尖雨前茶

  信阳毛尖雨前茶是谷雨前,采制用细嫩芽尖制成的茶叶。是在10月到来年5月底干季期间,4月上旬左右会下春雨,所采摘的茶菁,称之为”雨前茶”。信阳毛尖雨前茶的特色为叶身薄而短、香气扬、昧微苦,性强质重。

  与信阳毛尖雨前茶相比,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在听到店家的介绍以后,小编明白了明前茶要比信阳毛尖雨前茶品质好,当然这个从价格上就能看出来了。上等的明前茶要比上等的信阳毛尖雨前茶贵一百到两百元。我们有幸在店内品尝了这两种茶叶,不比较不知道,明前茶的清香是非常爽口的,外形也是整齐好看,信阳毛尖雨前茶就有点黯然失色了。

 信阳毛尖雨前茶价格虽然高但是信阳毛尖雨前茶的市场占有率从未因为价格高而有所下滑。对于想要购买它的人来说,不管有多高,都要买,毕竟信阳毛尖雨前茶的品质和名气都是非常大的,销量一直都很好。

  信阳毛尖雨前茶冲泡方法其实还有很多,以上的方法是通常的常规泡茶法,大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冲泡方式,也会泡出好毛尖来。

有用+10
分享

信阳毛尖价格分布情况

  说起茶叶价格,每年春秋两季新茶上市的时候是最让爱喝茶的人心痛的时候。近两年来看,每年新茶上市价格都在上涨。虽然目前茶叶市场的竞争很是强劲,各家店都有打折团购的促销活动,但价格还是迟迟降不下。那么信阳毛尖价格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

  信阳毛尖,春茶最珍贵,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和休养,积蓄了营养和各种有益物质的茶树在春天吐芽,春茶毛尖口感独特,条形优美,因而备受追捧。信阳毛尖价格分布情况大致是大山茶信阳毛尖,明前特级雪芽1880元,明前特级顶芽1260元,明前特级珍芽980元,这些芽头都是100%的上好信阳毛尖。

<a href=http://www.chayu.com/baike/388 target=_blank ><a href=http://www.chayu.com/baike/388 target=_blank >信阳毛尖</a></a>价格分布情况

  略微次等的信阳毛尖价格分布明前一级包芽880元,明前二级次芽560元,明前三级芽叶420,雨前特级珍芽880元,雨前特级纯芽680元雨前一级包芽528元,雨前二级次芽388元,雨前三级芽叶288元,雨后特级包芽488元,雨后一级次芽328元,雨后二级芽叶238元雨后三级茶叶128元。

  上面就是关于信阳毛尖价格分布情况的介绍,新茶上市的时候价钱都是最高的,如果你不是为了一定要喝上第一轮新茶或是赶着送礼,那完全可以等热潮过后再去选购。个人觉得,晚半个月在口味上并不会有太大的茶叶,都有浓郁的清香飘出。


信阳毛尖茶口味区别和哪些因素有关?

  茶,按照冲泡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红茶和绿茶,按照收获时间和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夏茶、秋茶和冬茶。信阳毛尖茶属于绿茶的一种,是中国古代御用茶品之一,受到广大茶艺爱好者的喜爱。但是,信阳毛尖茶口味区别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小编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的解说一下。

  第一,信阳毛尖茶口味区别与茶叶的存储状况有关,存储得不恰当会导致茶叶的变质变坏,进而影响茶叶的口味。一般而言,信阳毛尖绿茶适合储存在密封条件较好的陶制容器里面。同时放于遮光避阳外加没有异味的干燥环境中。这样做不仅可以防止信阳毛尖绿茶由于受到热量和潮气进入而受到损害。

信阳毛尖茶口味区别

  第二,信阳毛尖绿茶最好的冲泡水源是高山泉水,其次是地下水和纯净的矿泉水。信阳毛尖绿茶得到好的水源的冲泡,口味就会变得醇厚回甘,让人流连忘返,口齿留香。酒楼里面提供的自来水不仅不能泡出信阳毛尖绿茶的独特味道,更会破坏信阳毛尖绿茶的特质,相较而言,口感也会比较差。因此,水的选择也是信阳毛尖茶口味区别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过上述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信阳毛尖茶口味区别与众多的因素有关。在冲泡的过程中,放置茶叶的数量多少与茶叶的口感也有相关的联系。喜欢喝浓茶的朋友可以适当的多放些茶叶。而倾向于淡茶的朋友则可以选择少放一些。时刻记住,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口味才是最好的。

信阳茶叶的历史起源有多久?

中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信阳种茶历史悠久,茶树原产地在我国西南云、贵、川一带。茶沿着河流山川向外传播,沿川陕大道进入陕西,向东顺长江而下,向东南各省发展。茶的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气候密切相关。东周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河南。当时,茶在河南传播,并在具有生态优势的信阳一带生根发展(今浉河区、平桥区一带)。

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信阳已成为著名的“淮南茶区”,所产茶叶品质上乘,列为贡品。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3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西南山农家种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闽以下。

到了宋朝,全国有十三个卖茶山场,信阳的光州(潢川)、子安(固始)、商城分别为其中之一。清朝时,信阳已发展有6个产茶县,即信阳、罗山、光山、固始、商城、潢川。

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元代和明代,由于茶税过重,茶叶生产开始衰落。“毛尖”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本邑人把产于信阳的茶叶称为“本山行尖”或“毛尖”,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叫作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清末,受戊戌变法影响,李家寨人甘以敬与彭清阁、蔡竹贤、陈玉轩、王选青等筹集资金,先后兴建了元贞(震雷山)、宏济(车云)、裕申、广益、森森(万寿)、龙潭、广生、博厚等八大茶社,开垦茶园余亩,种茶40多万穴,茶叶生产逐渐复苏。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1915年,浉河区董家河镇车云山生产制作的茶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此后,产于董家河镇“五云山”、浉河港“两潭一寨”、谭家河“一门”(土门)的茶叶定名为信阳毛尖。

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发展茶叶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信阳茶叶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信阳毛尖茶生产技术得到推广,生产区域不断扩大。河南省将产于信阳县及罗山南部的信阳毛尖命名为“豫毛峰”,光山、潢川、商城、新县、固始产的茶称为“豫毛青”。

信阳茶区经历了四次发展高潮。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信阳中部五里店、彭家湾、游河以及西北部的高梁店、王岗、邢集等乡的丘陵岗地上陆续发展。1967年春天,农业局的科技人员指导茶种引过淮河以北的二十五里岗,建立了红旗茶场,朱堂、涩港、彭新、青山四个乡,这是解放初期国家统购统销茶叶时开始确认的。

1959年信阳地区茶园面积仅有2.11万亩,茶叶总产量55万公斤,直到1969年茶园面积还不到3.5万亩。进入70年代,信阳茶叶生产进入第一次高潮,茶园面积迅速发展,至1976年达到21万亩。此后七年间(1976-1982年)茶园面积一直在20万亩上下波动,1982年统计,茶园总面积19.49万亩,茶叶总产量220万公斤。1982年冬季至1983年是信阳茶产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一年内新增茶园面积14.76万亩,总面积达到34.25万亩。此后十年间,信阳市茶叶生产以“稳定面积,着重提高产量和质量,以科技为支撑,生产名优茶,开发新产品”为指导思想,引导各县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宜茶则茶、宜林则林、宜粮则粮。  

1992年信阳第一届茶叶节的成功举办,有力地促进了信阳茶产业的发展,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信阳茶产业进入第三次发展高潮。1993-2005年,茶园面积平均以每年2.46万亩的发展速度递增。2005年统计,茶园面积达到65万亩,开采面积53万亩,年产干茶1500万公斤,茶叶产值8.5亿元,加上储藏、包装、销售增值,拉动物流、交通、旅游、餐饮、娱乐等,种茶年社会总收入达到10亿元,茶农年人均收入1053元。全市8个县2区,128个乡镇,1245个行政村产茶。茶园面积超过1万亩的乡镇有12个,几乎每个产茶乡镇都有茶叶交易市场,规模较大的有20多个,全国各地营销网点1800多个。

1994年,经专家论证,信阳地区行署决定将同纬度、同工艺、同质量、同地区生产的毛尖茶统称为信阳毛尖。至此,信阳的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息县七县二区都有信阳毛尖茶生产。

2003年3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批准信阳毛尖证明商标,规定信阳毛尖证明商标使用范围必须是东至固始县泉河流域、西至桐柏山大别山交界处,北至淮河沿线,南至大别山北侧信阳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信阳毛尖品质特点和加工工艺的茶叶。

2006年,信阳茶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信阳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茶产业,把茶产业当作文化产业、生态产业、朝阳产业、健康产业来认识,把茶产业作为一项强市富民工程来抓,提出了新时期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营销市场化,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抓龙头、抓产品开发、拉长茶产业链条。  

2006年9月13日,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制定了《信阳市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到2010年全市茶园面积发展到150万亩;实现亩产值5000元,茶叶总产值60亿元,茶农年均收入3000元以上,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70亿元;培植1至2个销售额达亿元的国家级企业,3至5个省级企业;创建1至2个国家驰名商标,5至8个省著名商标;建设投资额超5000万元的茶文化旅游项目2至3个,超亿元的1至2个,重点完成信阳茶博园、茶示范园、南湾盛典天下茶道旅游项目和茗阳天下茶博馆等建设工作。

2006-2007年,全市茶叶生产基地面积由65万亩发展到80万亩,其中发展无性系优良品种茶叶生产基地5万亩,建设标准化有机生态茶叶生产基地10万亩。茶农因种茶人均收入1796元,占全市农村人均收入的50%,在一些茶叶生产专业村,种茶收入占农民收入的90%以上,茶叶已成为信阳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是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支持下,信阳市上下紧紧围绕省、市茶产业发展规划,强力推进茶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茶产业呈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16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210万亩,茶叶产量达5.95万吨。其中,红茶产量7740吨,其他茶类产量2660吨,已形成绿茶、红茶比翼齐飞,其他茶类并肩发展的可喜局面。资料表明,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企业2家,省级企业17家,市级企业74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9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现有茶叶从业人员超过120万人;茶农人均种茶收入超过5500元。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估显示,信阳毛尖品牌价值59.91亿元,居2017全国茶叶品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