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入仓茶的辨识

普洱茶入仓茶的辨识

2019-03-19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从2000年开始台湾普洱茶市场的风潮,笔者立即警觉到普洱信息随着网络扩展与传递之快速,有关于年份与仓储状态都将有被探讨的空间,而不再是神秘未知。再者,以普洱老茶快速被大陆与国外市场消化,老茶将迅速消失于市场;加上对食品卫生的要求,可预见在未来普洱茶市场,消费者对于年份与仓储状态的辨识将会有高度求知欲。本文将针对「饼茶」入仓与否的辨识方式作一简略说明。

  入仓的定义

  将茶品储存于某一仓储环境,而企图以人工方式改变自然环境,例如增湿、增温、不通风、添加药剂等等,以利茶品快速陈化,此即『入仓茶』。

  未入仓定义

  储存于一般人可以长期居住之环境,没有经过人工方式控制环境,随着四季温湿度转变陈化,则属于『未入仓茶』。

  辨识方式

  筒身

  一般而言,未入仓茶品因储存环境都较为单纯而量少,筒身较少碰撞,且较为干净、无水渍,云南七子饼固定筒身之铁丝也不容易锈蚀。反之,入仓茶筒身则较无法保持完整洁净。

  外包纸

  外包纸张如果有水渍,通常已经进过仓,尤其第一饼与最后一饼最容易发现水渍。而未进仓茶品在一定年份以上(最快四年,依茶质、环境而定),会出现油渍,且茶质越佳者越明显;但有时储存环境温度过高,也会快速出现油渍。

  年份与纸张完整性无关,保存良好的老茶纸张可能完整没有受损;反而入仓茶,在短时间内因潮湿与茶虫因素而毁损。蠹虫(银鱼)无论是在任何环境都可能存在,所以纸张被蠹虫咬食而破损,以此无法推测储存环境。

  饼身

  在一定年份,大约七年以上相同茶品比较;入仓茶的饼身边缘因湿气而较松散,但也因为湿气与压力,越往中心点越硬。而没有入仓茶因为通常储存量少,整简重叠重压的机会相对少,加上正常发酵与氧化,是整饼均匀的松散开。

  茶菁色泽

  以生茶饼来说,四年以上没有入仓茶菁的色泽油亮光洁,饼身内外颜色相同或是差异不大。入仓茶菁颜色灰白、灰黑,或是偏红(入仓重),且通常内外颜色不一、色差大。若茶菁黑而不油亮、色灰黑,通常为高温退仓方式造成。但有些茶商会喷茶油,如此会出现茶饼内外色差大的状态。

  熟茶品的辨识,未入仓的好熟茶品红棕色而有轻微亮度;若偏深黑、青黑色,则属于渥堆不当造成,茶质会受影响。入仓茶品通常略带白霜,或是红黑色而无光泽。

  茶菁味道

  以生茶品来辨识,未入仓茶的茶品有如冻顶乌龙或铁观音老茶香气,淡淡的陈香、微酸、带蜜味。入仓茶,有所谓的仓味;广东茶仓较闷,香港老茶仓通常陈味浓,味道明显差异;稍有年份支香港仓茶饼会有所谓樟香,或是?Q樟香。入仓茶品仓未退完仓前,常能从外包纸就能嗅的到仓味。

  判断熟茶品,轻度入仓之轻发酵芽叶熟散茶特有香气,有如干荷叶香,如白针金莲。轻发酵之熟老叶,有年份之未入仓茶,或是轻度入仓茶品。有红枣香与熟枣香之分,如7581、枣香砖。入湿仓较重之青壮叶熟茶,或轻度湿仓之老熟茶,然二者香气差异大,主要香气来源为茶叶木质化香气,如8592、7562。

  汤色

  未入仓生茶,汤色从金黄、黄红、浅琥珀色、透亮琥珀红...依年份与制程、品种不同而有所变化;共同特色与关键在于汤色清亮,且泛油光。入仓茶汤色较暗而深、不清亮,除非仓度非常轻、老茶或退仓多年的茶品,才有可能清亮而油光。从另一角度来说,汤色琥珀、清亮、油光,也是优质茶的特征。

  新熟茶,入仓茶较为入仓茶汤色深而不清亮;老茶,若退仓完整,二者汤色差异不大,但还是未入仓茶较为清亮。

  口感

  未入仓生茶,「果酸」是稍有年份茶品主要特色,口感清爽不腻、回甘强,茶韵足、杯底留香。四、五十多年的印级茶,如果没有入仓,以重手浸泡仍微带苦涩味。同期入仓茶则汤滑水甜,口感饱满;适度入仓,时常会有超越未入仓茶的表现。但最大缺点,就是不管怎么退仓,永远都有仓味。

  未入仓熟茶,则虽口感清爽、茶韵足,但水薄而质轻,泡水短。轻度入仓熟茶,汤滑水甜,香气足、口感佳,多方面表现都略盛未入仓熟茶一筹。在熟茶方面,个人较偏爱轻度入仓。

  斗茶

  『斗茶』,在民间流传已久,切确年代笔者尚无考证,在此仅将此法用于检测二种茶品优劣与仓味。二种茶在相同客观条件下,使用相同茶具、相同的水冲泡水、相同置茶量、相同水温、相同冲泡时间、相同泡数、相同杯子等等,二种茶交替喝,如果出现其中一泡茶的滋味出现大变化,比如滋味变淡、出现杂味、苦涩味增加...等等,则此泡茶质相较劣于另一泡茶品。

  斗茶的情形下会将较劣质的茶品缺点表现出来,而当明显入仓茶碰到没有入仓茶时,「仓味」它会成为缺点,如同杂味般被突显出来。然,明显入仓茶(较闷的茶)单独喝的时候,不会有此感觉,主要是因为茶内的浸出物质中许多活性物质会成为对比物质。入仓茶,在增湿、增温、不通风的环境下,基本上与熟茶洒水渥堆过程有些类似。若将入仓茶或是熟茶以120度以上的高温烘焙,所排出的味道,二者十分相近。

  通常鉴定有无入仓,笔者以新制栽培型野生茶为对照组。为何使用新制栽培型野生茶?如前文所提「斗茶」是以茶品互相比较,如果对照组不够干净、浸出物含量不高,也就是茶质不好或仓储状态不够明确,将无法明确突显对方的缺点。

  茶园茶(台地茶)茶质如果不够好,以内涵物质不及对方时,在口感上可能会略逊一筹;此时,对照组茶质输了如果出现杂味,将无法确认是仓储的杂味,还是茶质的杂味?

  最后使用栽培型野生茶鉴定茶质与仓储状态的主要因素,可能再几年后容易被推翻。1956-1996年之间(古董茶品之后)的茶品,坊间量产茶品少有纯野生茶。直至1996年以后,尤其1999年以后的茶品出现大量栽培型野生入仓茶;如果仓度轻、茶质好,以新制栽培型野生茶做对照组,如果茶质不够厚重,可能无法将入仓茶的杂味比较出来。

  结语

  此文探讨如何辨识入仓茶品,并非表示笔者完全排斥入仓茶。笔者品茗普洱茶十八年来,所品饮茶品,尤其印级古董茶都是入仓茶为主。适度的调控提高温湿度能令茶品快速陈化,以及提升香气口感。但其风险太高,在卫生安全上也有所顾虑,所以并非一般消费者储存茶品所能做到。撰写本文,除了引导消费者选购好茶品以外,另一目的是因为目前坊间只要标榜「未入仓茶」「干仓茶」就能提高售价,因为少见而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自然提高数倍。简略提供视觉、嗅觉、味觉来辨识仓储状态,即本文最终诉求。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如何存放

   对于普洱茶的存贮,多数茶书、文章都只说要自然存放就可以饼,也有说只要人可以在的地方就可以存茶,其实不然。存贮是形成普洱茶越沉越香品质的非常重要环节,绝不可大意。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光线、湿度、温度、密闭度与普洱茶品质的关系。

  一、光线

  在前些年的普洱茶书刊中对光线影响基本没有涉及,今年开始指出要避光了。光线具有很强的穿透作用和氧化作用,紫外线会直接影响酶的活性,是普洱茶存放中必须避免的。不避光的普洱茶,单饼摆放,不需阳光直射,只需放在有自然光、灯光的室内一年就会有明显的异味,有人称“日臭味”,类似于腊肉放长后民间称为“哈”的味道。如果单饼放在阳光不时会照到的地方三个月后就会有异味,而且还会快速跑香。很多卖茶人、买茶人不懂这个道理,很多茶店架子上一饼饼一堆堆摆放,用一句话评说:可惜了那些普洱茶了。家庭存茶最好放在纸箱内。茶店架子上尽量少放茶,只放必须的样品,买茶人不要买架子上的样品,卖茶人不要拿架子上的样品来泡给客人,因为那个茶可能已经变味变质。

  二、湿度

  湿度过大是普洱茶存贮的头号杀手。过去由于受发酵说的误导,认为普洱茶变化一定要有微生物参与发酵,发酵就要有温湿条件,因而很多书中主张存茶要有足够湿度,空气湿度超过80%都可以,存茶室过干还要主张加湿。加湿的确可以促微生物繁殖,加速普洱茶汤的红化,但一定得不到高品质的越沉越香的普洱茶。普洱茶的正常利用的是晒干后保存在茶叶中自带的9%左右的细胞水分,外来水分进入普洱茶不会帮助普洱茶向好的方向变化。据试验观测,普洱茶45%至65%湿度值时茶香释放最佳,超过70%后,空气湿度会将茶叶释放的香味大量吸收,加速普洱茶香味释放,不利于越沉越香。超过80%后微生物会逐步加速繁殖速度让普洱茶发生外分解的发酵,导致霉变变质。因此存茶地的湿度控制在65%以下最佳。

  三、温度

  温度会减缓或加速普洱茶的变化。在24℃至25℃时酶的活性最佳。低于20℃会减缓普洱茶的变化,相对高温(30℃至45℃)会加快普洱茶变化,但如果是高温高湿(30℃多度和80%以上湿度)就容易使微生物繁殖,加速发酵霉变。有的书上说高温会让茶变酸,但在实际实验中没发现这种结果,根据自然高温一般不超过40℃的情况,将茶密封保养水分后放在高温房内2年,没发现变酸;实验中,生茶变化不明显,渥堆熟茶的酵味明显减退,香味提升明显。因此存茶时自然的温度不必防高,如有条件冬天适当加温会更好。

  四、密封度

  受传统发酵说的影响,一直以来主张存茶要有相对高的湿度和通风。要用通风氧化发酵。但通风正好是普洱茶越沉越香的大敌,良好的通风再加上每年有近半年的70%以上的湿度,把茶叶释放的香气不断吹走、吸走,存茶时通风度与越沉越香是一对矛盾,密闭度过大则茶叶变化会减缓,而如果通风保存则普洱茶就不会越沉越香。茶香是茶叶内分解时的能量释放过程,内分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酶催化是其中重要一项,酶的种类很多,有序养的,仅就酶作用而言,通风度好有利于酶氧化作用,通风度不好,主要靠厌氧酶作用,另外在内分解过程中原子核反应起多少作用,是否起作用尚待研究。

  因此存茶室通风与否关键受存储目标的决定。如果想要得到越沉越香的茶则茶仓要密闭。如果不追求越沉越香,只追求变化速度和红汤则可以通风存茶,甚至加湿存茶。如果要追求古树茶、山头茶的独特风味,存茶则一定要密闭,保住香气才能保住个山头的特征和山韵。古树茶、山头茶用通风保存方式保存几年后会特征尽失,一二十年后与台地茶差异会很小。另外同样台地茶密封保存也会越沉越香,只是香型和香的程度不如古树茶。

 

网上能买到靠谱的茶叶(普洱茶)吗?

  网上购茶早已不是话题,其主要靠低价吸客,有茶人总结“低价”现在真的玩不过“套路”。今年“双十一”期间,就有天猫店销售突破千万元的战绩,令人唏嘘。业内人士分析这与部分电商精心设计活动有很大关系。而网上购茶究竟靠不靠谱,茶人们各有说道,只要方法得当,靓茶自然物美价廉。而实体店现场体验的优势也是更吸引茶客的。只能说各有千秋。

 

  工艺差别难辨别

 

  茶友罗先生痴迷上最近风光无限的茶品新秀“小青柑”,他在朋友处喝时就中意某品牌茶企的一款柑普茶,朋友告诉他是在柳州一实体店购买,罗先生觉得网上淘可能会更实惠,便决意网购。罗上网后发现同款茶,网上价格要便宜近20%,茶回来后,罗邀请朋友一起品,但却发现包装一样的茶,味道却不太对。

 

  罗的朋友是资深茶客,拿出了原茶比对,从细微的味道变化给罗先生分析:同是柑普茶用料决定了价格的高低,从茶底看别无二致,只是青柑的工艺有区别,原茶味道柑香味醇厚自然,而网购回来的柑香味浓烈而盖过了茶味,这应该是青柑的品质不同,有可能网购的青柑使用的是烘烤工艺,所以味道浓烈,而原茶则为自然晾干所以味道舒缓不会太浓,这细微的工艺差别耗费的人工不同,所以价格就出来了,同是柑普茶品质的细微区别会让价格千差万别。

 

  资深茶人认为,网购茶叶最大的弊端在于只见图片无法亲口体验,很多茶品是从口感上辨别真伪,选择在品牌官网店上购买似乎靠谱一些。一些沿海省份用不同的茶头使用同样的包装冒充品牌茶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值得茶友们警惕。

 

  品牌茶信誉可期

 

  经常碰到要买茶的人问:茶叶的“水”是不是特别深?不懂茶的人要是自己买茶是不是一定会被忽悠?确实,在很多的消费者眼里,茶真的太多讲究,要多便宜的都有,要多贵的也都有。要买茶特别是要在网上买茶,心里实在是没底。所以,为了避免冲动剁手之后的后悔,很多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品牌产品,特别是大众都知道的品牌。在他们看来,品牌比较大的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在产品质量上更有保证,毕竟他们付出的财力、精力是很多无品牌或者小品牌产品无法比拟的,他们的产品若出现问题,发生的机会成本将远远高于小品牌。

 

  有经常在网上淘茶的茶友周小姐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不要光看网单上的报价,其实与店家软磨硬泡还是能争取到更多的优惠,特别是喜欢存茶的朋友,可以先买少量的茶回来试,有些网店推出茶样服务就十几多元,试过样茶再批量购进,一般看准某家店不会错。以饼茶为例,超过两提(一提7片)店家一般会拿出更优惠的价格来,如果是一件(一件四提)价格还可以商量。“网购茶需要忠诚,忠诚于两三家靠谱的电商就行了”。周小姐总结。

 

  另外一些茶人也给出了不同的看法。经常在实体店买茶的马先生说,在相熟的实体店买茶,其实价格甚至比网上还便宜,关键货不对板还可以退。这是什么原因呢?业内人士表示,其实网购也好,实体茶庄购买也罢,茶厂会给代理商一个指导价,但最低价实体店与电商是一致的,只有买家还价时,不同商家会视情况给予优惠而已。记者向上述两名茶友分别通过相熟的实体店和网店方式询价发现,同一款茶的最低价格竟然惊人的一致,这也印证了业内人士的说法。

 

  低价玩不过套路

 

  而刚刚结束的“双十二”就出现提前预售,玩法翻新等新招,提前交定金,程序化广告投入。为解决消费者对购茶风险的担心,有些电商还创新地采用时下最流行的直播方式,通过主播产品讲解、冲泡演示、现场答疑等为消费者解除购买的疑虑。知名电商甚至大胆启用明星、淘宝达人、校花等作为直播嘉宾,宣传、讲解、演示爆款茶产品。如此手笔让人眼花缭乱,这对于本地茶叶电商来说启发很大。

普洱茶的协调感指的是什么?

普洱茶的协调感指的是什么?

评价一款普洱茶的优劣,我们常用到的指标有汤感、水路、冲击力、韵感、生津、喉韵、回甘回甜以及协调感。如果评价一款茶协调感好,那么这款茶的整体品质也差不到哪去,那么要如何理解协调感这个词呢?

何为普洱茶的“协调感”?

简单来说,协调感就是指口腔感受到香、甘、滑、重、苦、涩、甜的平衡性。像老曼峨原生种的茶叶,虽然它的滋味浓烈厚实、层次丰富,但是在口感上,它的苦与涩其实是不协调的,明显苦比涩长。

生态、工艺上乘的普洱茶,茶汤入口的滋味非常饱满厚实,这不是说它苦味明显或涩感很重,而是指它的汤感、香气、润度、苦涩度互相融合,达到了一种圆融太和的状态。

老班章:一口喝懂普洱茶的喉韵和协调感

以老班章为例,老班章有帕沙种(甜茶)、曼峨种(苦茶)、原生种(最苦),三种茶树自然混生在一片茶园里,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拼配。如果再有比较好的工艺,你会感觉老班章喝起来的时候协调感简直好到爆表。它的苦、涩、甘韵趋于平衡,你既不会感觉它的苦压过了涩,也不会觉得它的涩盖过了苦,每种滋味都恰到好处。一口茶汤咽下去,喉韵直接穿喉,回苦、回甘、生津以排山倒海之势,齐齐涌来。

普洱茶追求一山一味,一寨一韵,有的地方的茶高香,有的地方的茶高甜,有的地方的茶苦底明显,一款好茶的口感在拥有某一地域特性之外,其他方面也不能太弱,否则口感就会显得淡薄,缺乏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