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黄小元个人标准

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黄小元个人标准

2019-03-19 访问量: 32 茶礼仪网
  关于发布试行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

 

  黄小元个人标准的通知

 

  各位会员:

 

  目前国内关于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尚无统一标准,争议较大。黄小元同志经过多年实践研究,在参考原有茶叶感官审评国家相关标准基础上,结合云南古树普洱茶之独特性,率先提出个人标准,并于2015年2月向我会提出归口并试行申请。经理事会研究决定,在我会平台发布,并鼓励广大会员参与试行。希望全体会员参照标准试行实验,并积极将相关意见或建议反馈我会,以便进一步修订。

 

  特此通知。

 

  附:《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黄小元个人标准》

 

  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理事会

 

  2015年3月18日

 

  《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黄小元个人标准》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整合了GB/T23776-2009,GB/T14487-2008,GB/T18797-2012,GB/T22111-2008和SN/T0917-2010,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审评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增加了古树普洱茶的定义;

 

  ———增加了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定义;

 

  ———修改了审评条件部分关于环境、专用杯碗、用水及审评人员要求;

 

  ———修改了审评内容关于因子及要素的描述;

 

  ———修改了审评内容关于结果与评分方法。

 

  本标准由黄小元个人提出,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简称古普会)归口,并在古普会试行。

 

  本标准起草人:黄小元

 

  本标准的附录A、B、C为资料性附录。

 

  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的审评条件、审评方法及审评评分结果与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古树普洱茶的感官审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8302茶取样

 

  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

 

  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18797-2012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古树普洱茶

 

  以1949年前人工栽培古茶园的云南晒青毛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古树普洱茶(生茶)和古树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按外观形态分为古树普洱茶(散茶)和古树普洱茶(紧压茶)。

 

  3.2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

 

  审评人员用感官来鉴别茶叶品质的过程。即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审评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辨别能力,对茶叶产品的品质、后期转化及特殊意义等因子进行综合审评,从而达到综合鉴定茶叶品质的目的。

 

  4.审评条件

 

  4.1环境

 

  4.1.1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室(审评室)应建在地势干燥、环境清静、周围无异气污染的地方,宜坐北朝南,北向开窗,面积最小不得少于15平方米。室内色调为白色或浅灰色,无异味干扰,窗口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无阳光直射。

 

  4.1.2室内光线应柔和、自然光、明亮,无阳光直射。自然光线不足时,应有辅助照明。辅助光线应均匀、柔和、无投影。

 

  4.1.3评茶时,保持安静,各审评人员不得交头接耳。控制噪声不得超过50dB。室内温度保持在15度-27度。

 

  4.1.4评茶前,审评人员应先到休息室或户外调整好自身身体状况,并洗手、洁面、漱口、更衣后入审评室。

 

  4.2用具

 

  4.2.1审评台

 

  干评台供审评茶叶外形用,也可放置茶叶罐、茶样盘、天平、温度计、湿度计等审评用具。要求台面清洁、无杂异味,色淡雅。

 

  湿评台供审评茶叶内质用,可放置定时器、茶巾等审评用具。要求非审评工具不得放置,台面清洁、无杂异味,色淡雅。

 

  4.2.2评茶专用杯碗

 

  4.2.2.1评茶杯,呈圆柱形,依据GB/T23776-2009要求,白色瓷质,大小、厚薄、色泽一致。

 

  4.2.2.2评茶碗,采用高温透明玻璃公道杯,容量150ML,杯形呈椭圆形。

 

  4.2.2.3品茗杯,采用白色瓷质,大小、厚薄、色泽一致,呈倒钟形或伞形。

 

  4.2.3评茶盘

 

  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盘的一角开有缺口,缺口呈倒等腰梯形,要求无异味。

 

  4.2.4分样盘

 

  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盘的两端各开一缺口,要求无异味。

 

  4.2.5叶底盘

 

  小木盘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4.2.6称量用具

 

  天平,感量0.1g。

 

  4.2.7计时器

 

  定时钟,精确到秒。

 

  4.3用水

 

  审评用水的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参照GB5749执行。同一批茶叶审评用水水质应一致,同一款茶,每一泡水应不重复烧开。

 

  4.4人员

 

  4.4.1茶叶审评人员应获有《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品鉴古树普洱茶至少达三年以上。

 

  4.4.2审评当日身体状态佳,心情愉快。

 

  4.4.3审评前不能使用化妆品,不能吃刺激性较强的食品,禁止吸烟。

 

  5.审评

 

  5.1取样方法

 

  按照GB/T8302规定执行。

 

  5.2审评内容

 

  5.2.1审评因子

 

  按照古树普洱茶的综合品质(色、香、味、形、气)、后期转化、特殊意义三项大因子进行。

 

  5.2.2审评因子的审评要素

 

  5.2.2.1综合品质的形:包括干茶的外形,精制茶饼形及叶底形。

 

  5.2.2.2综合品质的色:包括干茶的颜色,茶汤颜色及叶底颜色。

 

  5.2.2.3综合品质的香:包括干茶的清香,盖碗香、品茗杯中汤香、公道杯和品茗杯的冷香及茶汤在口腔的内香,主要指标为:浓度、纯度、持久度。

 

  5.2.2.4综合品质的味:包括茶汤的甘甜度、苦涩度及协调度。

 

  5.2.2.5综合品质的气:包括茶气的强弱、顺滞、清浊。

 

  5.2.2.6后期转化因子主要指茶叶的饱满度、耐泡度及茶叶活性与灵性。

 

  5.2.2.7特殊意义是指该款茶在推动整个古树普洱茶行业中突显的个性、地位及价值。

 

  5.3审评方法

 

  5.3.1综合品质审评方法

 

  参考遵照GB/T23776-2009审评方法,但本标准提出修改并增加的其它因子参考以下方法。

 

  5.3.1.1综合品质—香——内香/冷香。内香是指茶叶香气在热茶汤含在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浓度、纯度及持久度,也可俗称水生香。在茶汤30-40度左右,先大口含住茶汤静置口中,用向内吸气的方法,使茶汤在口腔内充分翻滚,但茶汤不吞咽,通常香气会集中表现在口腔的上腭部分。审评冷香方法,公道杯和品茗杯在出汤后,用手按“横8字”顺序左右来回摇晃,使之与空气充分接触,静置约一分钟,而后通过嗅觉闻香的持久度、浓度及纯度。

 

  5.3.1.2综合品质—味——协调性。协调性是指茶叶各种内含物质成分在茶汤中层次、协调的综合表现。苦能化甘、涩能转甜,化转过程即可产生层次,甘甜表现可判断协调性。三泡审评后,待口腔积累一定茶叶内含物质后,喝一杯温开水,静含一分钟,看水在口腔中的变化,另将每泡剩余茶汤放置一起,待综合茶汤冷却至10摄氏度以下时品饮,也可判断该茶物质的协调性。

 

  5.3.1.3综合品质—气。气是指一款茶关于其生命在不同环境下不同阶段中整体表现的综合概念,清浊指气的性质,强弱指气的力度,顺滞指气在体内运行的表现形式。要求审评人员静心、气和、高度内省及反观自身身体的体感微妙变化。

 

  5.3.2后期转化审评方法

 

  5.3.2.1后期转化——饱满度。饱满度是指茶叶中水溶性物质带给口腔充实的程度。通常以粘稠、厚重为佳,寡淡、分层为最低。

 

  5.3.2.2后期转化——耐泡度。耐泡度是指茶内有效物质一次性浸出率高低程度。一次性浸出率越低,茶叶越耐泡。

 

  5.3.2.3后期转化——活性与灵性。活性泛指茶叶生命力,特指茶叶内各种物质表现于茶中香、味的平衡度。活性好的茶通常表现为层次明显、滋味均衡。灵性是茶叶活性表现的最高境界,与心相通,随自然而动。

 

  5.3.3茶汤制备方法

 

  表一:古树普洱茶茶汤准备及冲泡时间(主评方法)

  5.3.3.1称取有代表性的茶样3g,先将审评盖碗、公道杯、品茗杯用沸水烫热;

 

  5.3.3.2每泡用水应用新水,不能二次沸腾,前三泡间隔时间为1分钟。第四泡与第三泡间隔时间为2分钟;

 

  5.3.3.3主、副泡人员应专心泡茶,不参与审评,审评人员一次不超过6人;

 

  5.3.3.4除以上主评方法外,应加设辅评方式,即用8g茶样按顺手泡至茶汤出现明显水味,以着重审评层次感及耐泡因子。

 

  6.审评结果与评分

 

  6.1评分

 

  6.1.1评分形式

 

  独立评分:整个审评过程由一个或若干个评茶员独立完成,每次审评为一个茶样。

 

  6.1.2评分方法

 

  6.1.2.1审评前工作人员对茶样进行分类、密码编号,确保审评人员盲评,给茶样每项因子公平、公正进行评分并加注评语,评语引用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术语。评分标准参见附录A、B、C。

 

  6.1.2.2分数的确定

 

  6.1.2.2.1每个评茶员所评的分数相加的总和除以参加评分的人数所得的分数;

 

  6.1.2.2.2当独立评分评茶员人数达五人以上时,可在评分的结果中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的分数相加的总和除以其人数所得的分数。

 

  6.1.2.2.3客观分析该款茶在原料挖掘、古茶园养护、工艺制作创新、文化提炼塑造等方面分析对行业引领、带动方面的标志性作用,酌情加分1——10分。

 

  6.1.3结果计算

 

  将单项因子的得分与该因子的评分系数相乘,并将各个乘积值相加,即为该茶样审评的总得分。计算公式:

 

  Y=Axa+Bxb+……+Exe………

 

  式中:Y——————茶叶审评总得分;

 

  A、B……E——各品质因子的审评得分;

 

  a、b……e——各品质因子的评分系数。

 

  6.2结果评定

 

  根据计算结果审评的名次按分数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如遇分数相同者,则按“综合品质—后期转化—特殊意义”的次序比较大单一分子得分的高低,高者居前,如遇大单一分子分数再相同,则按大单一分子中小单一分子的次序比较得分高低,高者居前。

 

  附录:

 

  A.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生茶);

  B.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熟茶);

 

  C.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表。

 

  附录A

 

  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生茶

  附录B

 

  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熟茶

  附录C

 

  HXYB/T8216-2015黄小元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表(4.0版)

 

  茶样名称:

 

  日期:地点:天气:温度:湿度:

 

  审评总分:评审人:

有用+10
分享

理智购买古树普洱茶的三个阶段

  购买古树普洱茶需要理智理性的购买,其中包括三种阶段,下面就一一介绍理智购买古树普洱茶的三个阶段。


  1、淘宝首页看广告不看功效:不要迷信淘宝首页的广告,这些都是商家根据你的消费习惯为你推送的,假比说你最近常在淘宝上搜索古树普洱茶,那么你这一段时间内就会在淘宝上看到有古树普洱茶的广告在首页,不要以为上首页的茶就很好,其实都是商家花了钱的广告。不要被淘宝首页的广告所迷惑,也不要被9.9包邮的低价格所打动,做到不看广告看疗效,少买学费茶少买故事茶。
 


  2、多看多向大神学习,不要一次囤很多茶:古树普洱茶有千千万万买不完啊,可能以你现在的水平喝到一款还不错的茶,你就囤了一大堆,等到你经验累积多了再回过头来看可能会发现自己囤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茶。另外大厂的茶质量有保证,但是中规中距,很难喝出新意和惊艳,新手可以从大厂的茶入手,但建议不要多囤。
 

  3、山头渐欲迷人眼、把持本心始得真:喝普洱离不开山头。但普洱的山头太多了,多的让人眼花缭乱,而且名山头的价格太高了。高的让人望而生叹!半年来也买了些山头茶但没有老班章或者冰岛等高大上的,要买名山头的最好有可靠的茶人引荐,不要盲目购买。原则也是先试,试茶样或者买一饼试感觉可以再追买。

(本文仅供参考)

普洱茶的历史与传说

  

 

  

 

  

 

  “普洱”为哈尼语,“普”为寨,“洱”为水湾,意为“水湾寨”,寓意着亲切家园的美好含义。

 

  普洱县城隶属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距昆明373公里,历史上称为“普洱府”。普洱茶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的传说,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在唐朝时期,普洱原名为步日,属银生节度(今思茅和西双版纳一带),银生茶为普洱茶前身。

 

  普洱茶的极盛时期是在清朝,先有雍正皇帝的御用贡茶茶厂,后有乾隆皇帝御赐茶名。据传说,普洱茶得名源于乾隆皇帝,所以有“先有普洱府,后有普洱茶”这一说法。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普洱城内有一濮姓茶庄,世代以制茶售茶为业,濮氏茶庄生产的团茶,沱茶远销西藏、缅甸等地,被指定为朝廷贡品。

 

  在这一年岁贡之时,老濮氏庄主病倒了,只好让年轻的少庄主与普洱府罗千总进京纳贡。这一年淋淋沥沥的春雨格外绵长,近四个月的风雨兼程,濮氏少庄主连同马帮到达京城后连忙卸驮茶,不料一路的风浸雨湿,使原来绿中泛白的清茶饼变成了褐色茶饼。

 

  眼看贡期迫在眉睫,罗千总惶恐至极的呈上那褐色的茶饼,历史的机缘就在这一瞬间得以圆满。这褐色的茶饼一经冲泡,顿时叫人眼前一亮,只见汤色通透明亮,红如宝石,艳若玛瑙。乾隆皇帝轻呷一口,只觉香于九畹之兰,忙传令太监冲泡,赏赐文武百官一同品鉴,于是满朝之上,醇香四溢,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濮氏茶庄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赐。

 

  在这之后,濮氏老庄主和普洱府的茶师们,根据这批贡茶研究出了普洱茶的发酵工艺,其他茶庄纷纷效仿,从此代代相传。

  现代普洱茶特指云南省普洱、西双版纳及临沧等地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绿毛茶精制整理或蒸压成型后长期储存陈化获得的产品,以及70年代以来经技术改革创新,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增湿渥堆、后熟陈化制得的产品,其具有干茶色泽褐红,条索肥壮重实,耐储耐泡,茶汤红浓明亮、陈香显著,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褐色柔软的特点。

  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现代普洱茶具有消食去腻、减肥防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等多种保健功能,普洱茶日益备受世人所关爱。

普洱茶中的黑点及烟味是怎么来的?

普洱茶中的黑点及烟味是怎么来的?

一、烟味产生的主要途径


  1、产茶季节本身的原因

  烟味茶,在雨季茶中可以说普遍存在。这跟云南夏季连日多雨有关。夏季连续几个月的下雨,这在云南很常见,雨水也给茶园带来生机,茶叶长得又肥又快。

  因此。雨季经常是冒雨采茶或是雨水跟本不干就得采茶。可以说,自然的雨水是烟味主要来源。

  各位可以尝试用雨水煮一锅饭,吃着的是不是和茶里的烟味是一样的?

  2、加工制程中的原因

  在云南的好多产茶区.经济落后,加工条件有限,都用铁锅炒,有的灶不是很严密,或是杜堂烧柴口设在屋内,在炒茶,时候烟气往锅里灌,也会造成有烟味。而茶是比较容易吸收异味。特别是在雨季天,烟气较重.会往下灌.

  3、炒出来的茶有烟味

  也是农家茶,云南好多地方都流行有个火塘。一旦夏季连续的阴雨天,如果没有专用的晒青大棚,那必然会把茶拿去火塘边烘干(我外公就经常这么整的),火塘边烘干的茶青,有烟味是必然。

  为何在普洱茶中,春茶比较香,杂味少。而雨季茶烟味重。以上几点基本可以说明烟味来源主要原因。

  二、解决办法

  1、尽量避免茶青沾有雨水。(云南长达5个月的连续雨季。几乎随时在洒着雨点,而这五个月基本占了云南80%茶叶产量)

  2、改进普洱茶杀青制程及设备。

  3、搭建普洱茶专用晒青大棚。

  三、黑点产生的几个原因

  1、杀青设备的原因

  普洱传统杀青是以铁锅炒为主,即便是炒一锅清洗一次铁锅,也不可避免有黑点。可以说在传统的普洱茶中,黑点都存在,只是多少而己。即便是专用的小型杀青机,也同样有黑点存在。

  在杀青设备上,小型杀青设备杀青温度控制难掌控有关(设备总受热面积小,容易升温和降温)。

  2、杀青过程中的原因

  在杀青过程中,如果翻炒不及时,那就会造成部分叶片焦糊。而普洱锅翻炒,肯定会有部分不均匀。

  3、干叶片掉到杀青的锅里

  在下次炒茶的过程中,这部分干叶片,容易被炒成糊叶片。

  以上杀青过程中产生的糊叶片经揉念后碎成小黑点,就夹混在茶条中了...可想而知。一锅里只要出现一两片的糊叶片,将会造成整锅茶青的黑点很多。

  四、解决办法

  1、改进杀青设备:尽量采用可控并且均匀温度的杀青设备。

  2、改进杀青方法:改变传统的手工翻炒,尽量采用更能均衡翻炒的方法。如用机械翻转等办法。

  3、在杀青出锅后,揉念前,可采用吹风,筛选等方式,去掉杀青过程中产生的糊片,糊点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