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的三大独特色泽

大红袍的三大独特色泽

2019-03-21 访问量: 42 茶礼仪网

  大红袍这个名字说起来,不喜欢喝茶的人也都应该听说过,但是大红袍的三大独特色泽可能就无所知了,那我们今天就跟随小编来了解吧!

  三大色泽介绍

  蛤蟆背:从这样颜色中可以体现出焙火时的火攻。对于具有蛤蟆背的大红袍茶叶来说,其是经过传统制法制作出来的。大红袍茶叶在经过比较长时间的焙火后,茶叶的局部在受热的情况下会鼓起来,形状如同蛤蟆背一般。

  三节色:这边专门是用来指大红袍干茶的颜色。指的是大红袍的干茶茶叶的头部、中间、尾部呈现不同的颜色。干茶茶叶的头部是呈乌褐色,中间呈现褐色,尾部呈现的是浅红色。

  三红七青:是大红袍茶叶在发酵后所表现出来的茶叶的颜色。经过发酵后可以看到,大红袍茶叶周边是呈红色的,而中间却是青色的,而且比例差不多时三七分,因此称为三红七青。

  看了以上大红袍的三大色泽,感觉是不是很独特啊,我们现在知道大红袍的三大独特色泽所在了吧!

有用+10
分享

大红袍茶叶价格_大红袍多少钱一斤?

   大红袍,武夷岩茶中的王者,乌龙茶中的极品,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茶叶价格自然不菲。普通的大红袍茶叶,一般的市场价在上百元到数万元一斤不等。产自大红袍母株的极品大红袍,曾经更是拍出了500多万元一斤的天价。对于广大饮茶人士,购买大红袍茶叶时,可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整碎度、闻干香等方面来评判,具体可以在本博客内学习如何品鉴大红袍。同时,还得将大红袍茶叶的生产厂商的规模与实力、大红袍品牌等诸多因素都考虑进去。



  据了解,大红袍的采茶时间比较迟,一般在每年5月左右,制作过程包括初制和精制。其中初制过程包括:采摘、萎凋、晾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这些工艺中,以做青和焙火最为关键。烘焙是决定茶叶特有的香气与滋味的重要关键,而大红袍的焙火温度要比一般的茶叶要低。

  传闻大红袍的母树是产于武夷山峭壁上,此茶树只有三棵,平常所喝的大红茶都是那三株母树上产的,产量极少。大红袍历代均为贡品,产量极少,最高年份也只有七两八钱。据说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曾送给他四两“大红袍”,尼克松私下抱怨毛泽东小气。周恩来闻之笑慰尼克松:“主席已经将‘半壁江山’奉送了!”并晓之以典故。尼听了肃然起敬。香港回归时,江泽民亦曾以四两“大红袍”送给特首董建华,董深知中央之美意,诚慌诚恐不敢独占,取出20克拍卖,拍出天价125万,不愧是最贵的茶叶,一时成为美谈。

  大红袍1997年获首届中国(国际)名茶博览会金杯奖,1998年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上被授予“中华文化名茶”称号,并获金奖,2000年中国武夷山茶文化节暨“凯捷杯”茶王赛中获“茶王”荣誉称号。2004年6月17日,在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文化节暨“大红袍”极品拍卖会上,珍品“大红袍”茶叶再次拍出惊人天价,美籍华人王艺以20.8万美元,买走了20克“大红袍”母树茶叶。一公斤可是1040万元,可以说最贵的茶叶是武夷大红袍。

  从2006年5月起停采留养母树大红袍,实行特别保护和管理,不再用大红袍母树生产制作茶叶。就连最后一次采摘的20克母树大红袍茶叶,也正式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使得绝版母树大红袍茶叶成为当今独一无二的珍品。大红袍的稀缺性足见其价值所在。

  虽然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大红袍并非出自母树大红袍,但也都是通过母树大红袍的无性繁殖培育出来的,经专家鉴定只要是在岩区内生产的无性繁殖大红袍岩茶就都基本保持了母株的优良品质特性和特征,仍然不失大红袍独特的岩骨花香,从而保证了大红袍价值的延续性。

  目前市场上对大红袍的理解存在两个误区。第一:认为大红袍山寨居多。其实,大红袍有两种分类,纯种大红袍和商品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是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商品大红袍则是指母树大红袍中某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只要这些“大红袍”都是经过注册和检验的,都不能说是山寨大红袍。第二:对大红袍的概念有误,很多人只有母树大红袍可称为大红袍。而实际上,大红袍只是一个茶种,没有规定什么品系的茶种才能叫大红袍,因而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大红袍(纯种或者拼配)都可称为大红袍。虽然,目前市场上的大红袍已可实现商品化生产,但是其产量仍然不多,因此仍然显得弥足珍贵。

  其实,大红袍的消费定位大都是中高端的人群,大红袍的定位还未上升至高端的境界,一个有市场生命力的茶品牌,既需要有符合高端人群的极品茶,也有满足老百姓的普通茶。

乌龙茶知识连载一


乌龙茶指的是制茶分类中的半发酵茶类,其制作特点是茶鲜叶未经杀菁;一面萎凋,一面振动、搅拌,进行有控制的一定程序的发酵即现代称之为“做菁”的工序,然后高温炒揉烘焙而成。庄任在《乌龙茶的发展史与品饮技术》中说“迄今我们见到的叙述乌龙茶制作方法的最早文字,以1717年曾任崇安县令陆廷灿《续茶经》(1734)所引王草堂《茶说》最为明确。”忽视了早于《茶说》40年的武夷茶僧释超全《武夷茶歌》(约1685-1700)云:“景泰年间(1450-1456)茶久荒,嗣后岩茶亦渐生。凡茶之产惟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平洲浅渚土膏轻,幽谷高崖烟雨腻。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天气,鼎中笼上炉火红,心闲(一作专)手敏工夫细”概括了乌龙茶的这一条经验:茶叶采制期间,干燥凉爽的气候有利于茶叶形成香多味浓的上乘品质,而气温湿度的“南风天”则难于制作好茶。名僧茶诗中的制作过程,正是如今乌龙茶做菁工艺的前提。王草堂于康熙乙丑(1711)至武夷,隐居于武夷山庄,整理《武夷志。》阅读了释超全《幔亭诗稿》,见到《武夷茶歌》极为赞誉地说:“释超全《武夷茶歌》‘如梅斯馥兰斯馨,心闲手敏工夫细’形容殆尽矣”可知王草堂是受《武夷茶歌》之启示,于是才写出《茶说》可见乌龙茶做青艺应在《武夷茶歌》所说之前。

古代武夷茶采制特点:陆廷灿在《续茶经》引《随见录》云:“凡茶见日则味夺,唯武夷茶喜日晒。武夷造茶,其岩茶的僧家所制者最为得法。”又引王草堂《茶说》得到证实。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头春叶粗味浓,二春、三春叶渐细,味较薄,且带苦味矣。夏末秋初,又采一次,谓之秋露,香更浓,味亦佳。但为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茶说》论述乌龙茶制焙方法更为详细。“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振动)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老叶及枝蒂,使之一色焙之以烈其气,汰之以存精力。乃盛于篓乃鬻于市”。《随见录》作者把武夷岩茶加工方法简炼的写出,殊为可贵。其制法特点,要经过晒、炒、焙和拣。文中谈到乌龙茶独特的“晒青”工艺(包括摊与摝的工序)及待到茶叶香味发起后即行炒与焙,两者之手法、火候均须恰当掌握,其次将乌龙茶冲泡后的茶叶色泽半青半红的特征都简要备至,由此可见,武夷岩茶的采制与现行乌龙茶各色品种的采制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1671年苏格兰栏人林萨(Auen Ram Say)。《茶歌》云:“称家乡之殊珍兮,而百草之尤,称奇茶兮,武夷之名最优。”当时国际上只有绿茶和红茶两类,故以汤色分武夷茶为红茶。(不能说是今之红茶)由于武夷岩茶名扬四海,声震环球,销量剧增。方圆百十里外茶农(包括江西的“江西乌”)争先把茶运至星村墟市冒充岩茶出售。为适应外销市场日益扩大的需求,闽南乌龙茶是最早仿制武夷岩茶。泉州安溪一带茶农先到闽北向寺庙的“闽南人为茶师”学习制茶工艺,这种制茶工艺便从闽北传入闽南。于是“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真伪混杂人聩聩,世道如此良可嗟”(释超全《安溪茶歌》)。阮旻锡是武夷山茶僧,对武夷岩茶制法有亲身经验,才能理解安溪茶农的仿制。安溪乌龙茶异军突起,达到真伪难辨的地步,形成闽北、闽南两大乌龙茶产区。

乌龙茶——优秀的减肥效果

乌龙茶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茶饮,因为它的溶解脂肪的减肥效果令大众满意,这种说法也确实有科学依据。因为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单宁酸,在科学上已经被证实单宁酸和脂肪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在科学的实验结果中也已经被证实,乌龙茶的确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是一种非常好的减肥茶。

众所周知,乌龙茶是中国茶叶的一种代表,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叶,颜色呈透明的琥珀色茶汁。但其实乌龙茶只是六大茶系之一,其中还可以细分出很多不同类别的茶。比如输欧:水仙、白牡丹等等,更有可以喝海鲜类视频搭配的铁观音等等,种类多样,可以任君挑选。

实验证明,每天喝一公升乌龙茶,有抑制胆固醇上升的效果。虽然饮用量应该依各人身体的状况决定,但是当食物太油腻时,最好也能够搭配乌龙茶,不胆有饱腹感,还可以去除油腻。

乌龙茶(oolong tea),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