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长期饮用藏茶有什么好处

长期饮用藏茶有什么好处

2019-03-21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属于全发酵的藏茶,中医将其药性归为味苦、甘、性温和。认为其能醒神益思,和胃生津,健脾祛湿,化食消积等多种功效。在机体调理中针对热毒、温热、食积等实证最好,而高节奏的现代生活,高热量高脂的饮食习惯恰恰是人体的多发病和食物链的源头。所以中医提倡喝藏茶保健,防病于未然。那么长期饮用藏茶有什么好处呢?

  一、抗氧化,防衰老

 

  人在正常的生命活动中,体内代谢不断产生有害的自由基。自由基的性状活泼,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由于人体存在许多抗氧化系统,所以体内自由基的浓度一般很低,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危害。但如受病理(如疾病)或外界因素(如辐射)等影响,体内自由基代谢失去平衡,过量的自由基就可诱发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质,引起蛋白质聚合。不饱和脂肪酸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材料,过多自由基产生会消弱细胞的正常功能,造成细胞破坏乃至组织坏死,机体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机能退化、衰老,甚至疾病。

 

  综上所述,藏茶中的茶色素及其它多酚转换物可从多种途径来阻止机体受氧化:清除自由基;络合金属离子;抑制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与其它抗氧化剂有协同增效作用;维持体内抗氧化浓度。

  二、双向调节胃肠功能

 

  藏茶是熟茶,性属温平。黑茶类中通过自然发酵的熟茶均不伤胃,这是黑茶的共性,如果喝黑茶出现伤胃反应,是发酵不到位,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黑茶。

 

  藏茶中大量的助消化微生物能促进胃肠功能,使肠胃运动分解油脂类食物,能排解掉肠胃中的宿食,缓慢而稳定地建立胃肠动力功能,所以它不伤胃反而养胃。藏茶纤维素含量高,纤维素可以减少胆汁酸的再吸收量,改变食物消化速度喝消化分泌物的分泌量,可预防胆结石、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藏茶对胃肠道有双向调节和改善作用,因此,并非针对特殊人群专设,而是适合于男女老幼、不同体质人群的健康佳饮。

  三、改善睡眠质量,治失眠

 

  饮茶使人兴奋,提神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普通茶叶中影响失眠的物质主要是生物碱,而生物碱主要在鲜茶叶中含量最高,在绿茶中每克含量可达到70mg。黑茶中生物碱以生茶普洱含量较高,克含量在49.90~61.90mg之间。

 

  藏茶属于黑茶,其渥堆发酵期长,在醇化和物质络合过程中生物碱衰减较多,克含量大约在30mg左右。同时藏茶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氨酸具有镇静安神、保护脑神经细胞的作用,所以,饮用藏茶并不影响睡眠,反而改善睡眠质量,长期饮用可以预防失眠、神经衰弱等。

  四、醒酒,化解脂肪肝

 

  酒精肝又称脂肪肝,是脂肪在肝细胞间隙中大量沉积所致,目前医学上只发现了脂肪沉积后挤兑肝细胞,是细胞环境空间变窄变小,影响肝细胞的功能。事实证明,并不是常饮酒的人患脂肪肝,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过剩的营养也会使脂肪在肝中沉积,中医把这种现象表述为“气郁”,或者是进一步的“血瘀”。

 

  人体摄取全部的酒精都在肝脏处理,藏茶中的纤维素、多糖、色素和分解酶可以加快肝的三梭酸循环,使酒精在肝内停留时间缩短,从而起到排酒保肝作用。值得庆幸的是,患有脂肪肝的朋友在服用藏茶一段时间后,脂肪肝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和消失。

  五、清除自由基,降低烟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协会共同完成的一份关于吸烟的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每十秒就有1个人死于吸烟所引起的疾病。吸烟的危害首先是烟中的焦油及其综合成分产生的自由基,而藏茶中的茶多酚酵化物会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产生,维持体内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的浓度,抑制自由基引起的DNA的损害等。

 

  六、祛湿,阻百病之源

 

  藏茶是全发酵茶,而且以砖形的存在反复发酵,祛湿主要依靠了由发酵产生的分解酶,还有纤维素的参与和低生物碱的综合,对肠胃湿气、脾湿、肺部湿热、下焦湿热和肾虚寒生湿,经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会得到改善。许多年轻人脸上长痤疮,那是脾湿,长期饮藏茶后颜面光洁鲜亮;中老年下焦常有湿积、尿不畅等,饮用藏茶一段时间后爽快干利。

  七、祛脂减肥,换骨轻身

 

  藏茶中的的茶氨酸能降低腹腔脂肪,以及血液和肝脏中的脂肪及胆固醇的浓度,因此,藏茶“换骨轻身”的作用是全茶素中包括茶氨酸在内的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北京、广东两地针对两组100位高脂、肥胖、啤酒肚、脂肪肝人群作长达半年的测试,每人每天喝藏茶30g泡8磅水,第一个月平均脂肪量随体重降低5kg左右,以后5个月平均在1~2kg,高脂指数分别降低,100人中降低率达86%,减肥在本质上就是降脂的核心功能开始发生作用。

 

  藏茶流传迄今,至少有上千年历史。因为藏茶成为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后,历代中央政府都以它作为控制西藏的“利刃”。这种区域封锁和交易专断性,使得这种千年古茶在汉区也变得异常珍贵。

有用+10
分享

花砖茶的冲泡方法

  花砖茶饮用时需先将砖茶捣碎,在锅或壶内烹煮。且在烹煮过程中,还要不断搅拌,以使茶汁充分浸出。同时在烹煮时,大多加有佐料,采取调饮方式饮用。

  花砖茶的冲泡方法
 

  1、功夫泡饮法:取茶为茶壶的2/5左右,用功夫茶具,按功夫茶泡饮方式冲泡饮用。

 

  2、杯泡法:用如意杯或有盖紫砂壶,取茶5克先用沸水润茶,再加盖浸泡1—2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多次加水冲泡)。

  3、传统煮饮法:取茶10—15克(6—8人饮用),用沸水润茶后,再用冷水煮沸,停火滤茶后,分而热饮之。

 

  4、奶茶饮法:按传统方法煮好茶汤后,按奶、茶汤1:5的比例调制,然后加适量盐,即调成具有西域特色的奶茶,橙红的茶汤与白色的奶充分混合后呈现粉红色,十分漂亮,称之为“红粉佳人”。

  5、冷饮法:按杯泡法或煮饮法滤好茶汤后,将茶汤放入冰箱或水井中冰镇后饮用,是夏天消暑解渴的佳品。

 

  花砖茶呈砖状,茶身紧实,冲泡前用小刀或镊子取下适量茶叶碎开备用。茶水以1:20为宜,沸水润茶后再注入冷泉水,煮至沸腾,烹煮过程中茶香弥漫室内,赏心悦目。专家发现,与在盛有沸水的杯子里泡茶相比,用壶煮制的茶水更有利于健康。

  花砖茶有止渴、抗辐射、助醒酒、促进消化、减肥、延缓衰老、降胆固醇等作用。能增强大脑中枢神经活动的敏锐性,提高思考能力、降血压、抑制动脉硬化等等。

湘益茯茶香港摘金

湘益茯茶香港摘金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先生(左一)为公司颁奖

第五届香港国际茶博会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此次茶展汇聚了近17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家茶企参展。受主办方邀请,益阳茶厂有限公司作为黑茶龙头企业之一隆重参展。

展会上,公司湘益茯茶以其独特的保健功效赢得了广泛声誉,并受到了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客商的青睐。期间,公司“一品•心”茯茶荣获2013香港国际茶展名茶比赛优秀茶叶大奖黑茶组冠军,这是继去年获得亚军后公司产品首次荣获香港茶展冠军。湘益茯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所认知和接受,慕名而来的客商齐聚湘益茯茶展馆品饮获奖的冠军茶品,对湘益茯茶醇和的口感赞不绝口,外宾们更是对茯茶内的“金花”充满好奇。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杨孙西说,黑茶非常适合港人的饮茶习惯和口感,在香港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希望湘益茯茶借助这个国际化平台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着力开拓出广阔的海外市场。公司董事长彭雄根表示,开放的香港对“湘益”牌的国际化走向以及茶文化推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公司已经连续五年参展,本次展会收获颇丰,为湘益茯茶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化黑茶的主要种类

  安化黑茶的主要种类

  ​ 安化既是中国黑茶的原产地之一,也是中国黑茶的主产地。

  安化黑茶品质优秀,产量颇丰,历史上大量运销外省和出口。

  为便于运输,安化黑茶也因此衍生出形态品类丰富的紧压茶,风味也各有特色,目前市场流通的主要有“三砖”“三尖”“一花卷”。

  三砖:茯砖、黑砖、花砖

  茯砖茶

  茯砖茶生产历史悠久,据《西宁府志》记载:清顺治二年即1645年,每引百斤,征茶五篾,每篾二封,每封五斤。此处的“封”就是茯茶的雏形。

  一是因为交通运输,二是因为财政及管理,早期的茯茶是在泾阳生产。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安化一些厂家开始试制茯茶,并迅速取得突破。

  发花,是茯砖茶区别于其他黑茶砖的独特工艺。经过“发花”的茶砖内,会生长出一种金黄色颗粒状微生物,俗名金花,学名冠突散囊菌。

安化黑茶的主要种类

  黑砖茶

  安化试制黑砖茶,始于1939年,由彭先泽领队。“样砖色味俱佳”,次年手摇螺旋铁压机装置完毕,开始批量机制,砖身紧致,色泽鲜丽,香味醇厚,品质优秀,大量出口。自此成为安化黑茶的重要品类。

  黑砖茶讲究砖面平整,花纹图案清晰,棱角分明,厚薄一致,色泽黑褐等,茶料分洒面和包心,洒面茶等级高于包心,直至1968年不再分洒面包心,改为混合压制。

  花砖茶

  1958年,由于花卷茶制作工艺繁复,效率低,人力物力浪费较多,于是在维持花卷茶原有风味的基础上,试用机械压制。

  花砖工艺与黑砖类似,但不分包心洒面,原料以“花白梗”为主,初期砖面印有花卷纹路,故名。

安化黑茶的主要种类

  三尖:天尖、贡尖、生尖

  三尖,又称湘尖,源出陕引。陕引又称黑引,其色乌黑,嫩度较高。

  陕引茶商习惯将所收之茶叶,按照细嫩程度分别踹制成大包,依次为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乡尖、生尖、捆尖。

  清末以后,主要只生产天尖、贡尖、生尖,使用主要原料分别是一、二、三级黑毛茶。

  现今市场常见的就只有天尖。

安化黑茶的主要种类

  花卷:百两、千两

  花卷茶的创制时间应在康熙、乾隆年间。

  陕、晋商人入安化采办黑茶,不领查票,所购之茶踹制成重量大小不一的大包,俗称“滚包”、“澧河茶”,后仿帽盒茶改制成圆柱形,统一重量为老秤一百两,称百两茶。

  嘉庆末年,又增重改制,“千两茶”出现。现今也有其他重量规格的花卷流通于市,如十两、五百两等。

  花卷茶原料多为花白梗,包装为竹篾编制,形似花苞,故名。
 

  来源:http://www.chinadarktea.com/news/5/22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