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茶道文化>云南少数民族习俗水烟筒

云南少数民族习俗水烟筒

2019-03-22 访问量: 35 茶礼仪网

  不得不承认,水烟筒是云南人在烟草利用中的一项伟大创造。这个貌似吹火筒的东西虽然吸起来会不停地发出“咕噜咕噜”的噪音,但却融水火于一身,不仅将吸烟带的乐趣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充分体现出了抽烟中的“气度”。

  众所周知的是,吸旱烟和卷烟时人们要将烟草保持在阴燃状态,吸食它燃烧产生的烟气。由于燃烧和烟气的刺激作用,难免会令人口干舌燥。为了消除吸烟时的这种感觉,人们曾口含清水来吸烟,后来创造出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烟具,烟草点燃后产生的烟气预先通过一个贮有水的装置,滤去烟气中的一部分杂气和有害气体,使进入口腔的烟气比旱烟和卷烟更平和醇香,降低火气和烟气对口腔与喉部的刺激作用。由此,人们创制了另一个烟草门类——水烟和一系列相应的烟具。

  吸水烟曾是清代仅次于旱烟的吸烟方式,一度上享有盛名,至今仍为消费者所喜爱。水烟丝的主要原料是黄花烟和晒晾烟,知名的烟丝有福建的皮丝烟、山西的青皮烟、江西的两条烟和甘肃兰州的水烟等。吸食水烟的烟具是水烟壶,它主要由烟管、吸管、盛水的水斗、烟仓、通针、手把等部件构成。烟管往往放在水烟壶的最前面,上部为烟碗,下部连一个深入水中的细管。水烟壶的吸管一般长一尺左右,也有更长的,位于烟管之后,或并列或稍有间隔,上端稍向外弯曲,便于吸用,下端便插入水斗水面之上。烟管、吸管、水斗一般为一整体。水烟壶的烟仓多为桶形,上有盖,以防烟丝风干。手托主要起连接上述几部分的作用。清代还有一种鹤胫长筒水烟壶,有的还能伸缩,可以自由转动;还有一种抽节水烟壶,烟杆可根据需要伸长或缩短。

  虽然人们在水烟壶的装饰上费劲了心机,使得水烟壶既美观又好抽,深受人们的欢迎,但野外风大,抽水烟壶点火必需的纸媒不容易吹燃,抽水烟往往需要在家中进行。由于水烟壶的这一特点,加上旧社会中的妇女整日生活在家中,很少出门,闲暇时间较多,而吸烟、是她们最好的消闲方式。结果,很长时间内,水烟都是妇女们的最爱,历来吟咏水烟的诗人更是将其与妇女联系起来,使抽水烟活动具有了很强的女性化特征。

  不过,同样用来吸水烟的水烟筒却不同,它不仅完全具有令烟气更加醇和的效果,而且充分体现了做人处事必备的“气度”。

  水烟筒俗称“水烟管”,在云南、四川、贵州、两广、福建等地区非常流行,又以云南的水烟筒代表性最强。云南水烟筒不仅个头上要大于其他地区,而且在民众中普及和流行的程度也远甚于其他地区。“云南十八怪”中的“吹火筒当烟袋”,即是指以吹火筒般的竹子作为烟筒来抽吸水烟。

  水烟筒多为竹和木制,现在也有用铁皮和炮弹壳做的,形体大小不等。一般来说,其长约80厘米,直径8~10厘米,筒下部用以装水并在底部约25厘米处挖一小孔,斜插一小管,顶端刻嵌羊角状小角两只,呈V型并用铜片镶口,中间便于放置火引,作为装烟丝的锅。

  用这种类似吹火筒的玩意儿吸烟是件非常讲求技巧,甚至可以说是“考人”的事情。吸时需要吸烟者一手托着烟筒口,一手握着烟筒柄,以下腭和半个腮帮将烟筒的口封住,用大力吸气,筒内产生负压,烟丝燃烧产生的烟气从烟锅细孔下行,穿水而过,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使经斜插管吸入口中的烟气得到水的充分过滤净化。然而,这只是吸水烟筒的第一步,第二步呼气时也非常讲究,需要吸烟者缓缓地呼气,不然烟筒内气压的突然恢复又会推动着下部的水从斜管中喷出,进而喷出或者熄灭烟锅中阴燃的烟丝。总之,吸水烟筒需要初用者经过一番实习,学会严格控制好自己的呼吸,就像人们过日子一般,必须学会“张弛有度”。

  不过云南的广大民众也早就习惯了“张弛有度”,并将水烟筒作为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劳累了一天归来之后,吃过晚饭,往往三五成群地聚在村头树下,怀里抱一只水烟筒,在“收放自如”中,一边“咕噜咕噜”地吸着经过烟筒净化过的水烟,一边聊着当年的庄稼长势、未来的种植计划和左邻右舍的婚丧嫁娶。水烟筒不停地在大家之间传递着,你吸几口,我吸几口,吸得人心醉神迷。正如那首打油诗所言:“竹筒半腰斜插嘴,嘴里装烟肚装水;点火一吸咕噜响,吞云吐雾赛神仙。”

  不过,“张弛有度”并不是水烟筒“气度”的全部,它还是个“兼容并蓄”的物件。水烟筒的“兼容并蓄”气度首先表现在它容“水”、“火”于一身,在“木”和“金”的共同作用下,二者不仅没有“此消彼长”,反而在喷云吐雾之中,既借助烟草满足了人们对放松和快乐的追求,同时也减轻了烟草对人们的负面影响。

  水烟筒的“兼容并蓄”气度还表现在它的“来者不拒”中。它之所以受云贵等地的农民和各少数民族同胞所喜爱,就是因为它在具有水烟优点的同时,又首先兼有就地取材之便。水烟筒所用的原材料大都为竹子,做法也相对比较简单。砍来较为粗大的竹子后,劈为竹坯若干并使各块竹坯呈一定弧度之后,将竹坯浸泡、风干一段时间后,修整拼凑成圆筒,并在底部嵌入竹节或木制底盘,接缝处涂上牛皮胶,使之严丝合缝,然后在筒底、烟嘴插入处和筒口加上三道箍圈,使之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即可。这只是一般的做法,今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水烟筒制法,制成的水烟筒也各具风情。如在红河州的金平、河口一带,人们制作水烟筒的竹坯只有一二厘米宽,三五十条竹坯才能箍成一个水烟筒。还有手艺更精巧的工匠,将竹子劈成竹坯时,可以使竹坯上的青皮相连但坯条内部断开,制成价值连城的“连皮烟筒”。绿春、元阳的哈尼族则经常采取简单易行的方法制作“独筒烟锅”,即取粗竹筒整根制成烟筒,当中竹节打通,只留底节。

  结果,无论是贫富贵贱者,都可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水烟筒。简单的水烟筒可以不加任何装饰,只以竹木和少量的包铁做成,但也可以加上繁复的装饰,在筒身和插管上做足了“文章”。如筒箍就可以用竹皮扭线、马口铁、镀铜铁皮、银箔等材料做,上面雕刻龙凤鸟兽。当然,水烟筒的筒身上也可雕刻各种纹路,如文山州西畴县的清香木水烟筒上就雕刻有多姿多彩的花纹,有山水,有花草,有翠竹,有青松等。水烟筒的小小插管也可以做出很多花样,有的做成香炉形,有的做成葫芦形,也有球形、喇叭形、腰鼓形等等,只待“大烟枪”们根据各自的口味各取所好。

  当然,水烟筒并不完美,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大且重,不便携带,以前交通不便的时候,出门在外的人需要将其背在身上。若是单个人出门倒也没什么,但倘若一个部队的士兵全背上这种火箭筒大小的水烟筒,敌军在远处看到之后该会作何猜想呢?这也难怪一个民间传说讲,抗战期间日本鬼子轰炸云南时,在空中侦查发现一支部队的官兵腰部都系着一个圆筒形的东西,误以为是火箭筒,被吓得屁滚尿流地逃走了。

  或许是鉴于水烟筒的流行,今天云南的宾馆、饭店等处已为客人在吸烟区备了水烟筒,但还有一些烟民却偏偏喜欢用自己的水烟筒,尽管要远行千里也要将水烟筒随身携带。于是,水烟筒已经成为了车牌之外,滇籍车辆的一个标识,尤其是那些固定在水箱旁边的硕大水烟筒,无不令“同行”之人不得不在路途相遇时对它“侧目而视”。

  只是今天的大多数云南人抽水烟筒时已放弃了不便携带和保存的水烟丝,而改用了去掉滤嘴的卷烟,使得水烟筒也有了“与时俱进”的“气度”。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