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花茶>花茶产地>茉莉花茶产地介绍

茉莉花茶产地介绍

2019-03-22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茉莉花茶产地介绍

 

 

 茉莉花


  “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茉莉花为木犀科茉莉属植物,原产地在古印度,传入中国据说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最早在云南一带栽培,后传入广东、福建、广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主要用来窨制茉莉花茶。北方地区也有少量栽植,多数用来观赏。茉莉花喜温怕寒,冬天要在温棚里越冬。

 

    茉莉花花期长,在云南一带4月份就开花了,一直持续到当年的9月份,按季节不同,分为春花、伏花和秋花。春花又称梅花,7月上旬以前采摘的花称为春花,由于气温低,雨水较多,花朵小,香气淡,窨制花茶质量最差。7月中旬到8月中旬采摘的花称为伏花,这个时期温度高,雨水少,花朵大且饱满,香气最好,窨制花茶品质最佳。8月下旬采摘的花称为秋花,秋花品质次于伏花。

 

  现在云南省的镇元江、昌宁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横县,福建省的政和县等都大面积种植茉莉花。

 

    茉莉花性温和,可助消化,理气安神,消除郁闷,缓解情绪紧张、疲劳、头痛等不适感,适合饭后饮用。茉莉花干花除了饮用外,还可以做成香包,也可以用来泡浴、洗头,能润滑肌肤。

 

有用+10
分享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品茶名词汇总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品茶名词汇总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茶~品茶

 

01、茶性: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02、茶质: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03、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 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04、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05、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06、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气泡不断的涌出。

 

07、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08、甘韵、甜质:是甘与甜的表达方式。

 

09、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10、层次感: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11、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12、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13、烟熏味: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它香味。

 

14、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15、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16、水味: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17、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18、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微觉不安、烦躁等。

 

19、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20、陈韵: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21、香气内敛:香气不张扬,其香在水,用心则有,不用心则无

 

22、茶水分离: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23、入口即化: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

 

24、爽朗: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25、舌底鸣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26、药香:百年陈年老茶的共同特征,药香浓郁通常是对老茶香气的最高表达。

 

珠兰花茶的冲泡方法

持久泌人心脾的幽雅芳香,不亏是我国花茶中的主要品种之一。久香耐泡闻名与世间。午间作于阳台或者花园,坐于摇椅或者秋千之上。手碰一杯珠兰花茶,持久清香陪伴一整个下午。真是惬意。当然前提是会泡一壶珠兰花茶。

珠兰花茶的冲泡方法其实也很简单,首先我们要准备好泡茶所需要的茶具,水等。

珠兰花茶泡法

1、如果比较喜欢清新淡雅的芳香。小编建议只要半小勺的小木勺放入杯子中。

2、加入至少九十度的沸水,大约七八分满即可。焖制三五分钟即可饮用。

3、剩余三分之一的时候,再加入水,这样茶水的浓度才会均匀哦。

在饮珠兰花茶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量的加入一些蜂蜜来改善口感。

桐城小花茶

桐城小花茶是安徽桐城的历史名茶,徽茶名品,除了具备花茶的各种特征,独具“兰韵”,如兰花一样的美好香氛。因茶叶尖头细小,故为小花茶。桐城茶区多高山深谷,山峦叠嶂,云遮雾绕,故茶叶嫩而多汁。尤其是春天漫山遍开幽兰,茶叶受兰香熏陶,天然含有兰花香气,且因茶叶峰尖叶小,故称之为“小花茶”。

桐城产茶历史甚早,有文字记载即可溯至隋唐,而桐城小花的成名史料证实应在明朝。史载明朝大司马孙鲁山(孙晋),乞休隐居龙眠山,在椒子崖下构筑了“椒园”。孙鲁山生性爱茶,宦游时得异种茶籽,植之“椒园”,用人参剩汤浇之,茶作兰香,进贡朝廷,称作“椒园茶”,与当时名茶“顾渚”、“蒙顶”齐名,跻身“贡品”之列。

桐城小花茶的产地:

桐城产茶历史甚早,有文字记载即可溯至隋唐,而桐城小花的成名史料证实应在明朝。史载明朝大司马孙鲁山(孙晋),乞休隐居龙眠山,在椒子崖下构筑了“椒园”。孙鲁山生性爱茶,宦游时得异种茶籽,植之“椒园”,用人参剩汤浇之,茶作兰香,进贡朝廷,称作“椒园茶”,与当时名茶“顾渚”、“蒙顶”齐名,跻身“贡品”之列。

桐城小花茶的采制工艺

桐城小花茶一般在谷雨后几天采摘。一芽二叶或三叶,经生锅、熟锅、初烘、摊晾、复烘五道工序制成。加工后的茶叶芽叶完整,每个成品茶有芽头0.8至1万支。

冲泡后,杯中芽茶亭亭玉立,似朵朵绽开的小兰花,汤色淡绿,香气四溢。桐城小花茶素负盛名,曾被封为贡品。上世纪六十年代,“小花茶”曾被选为国庆观礼茶送上北京。《桐城风物纪》记载桐城小花“品不减于龙井”。1983年获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荣誉证书》,1984年进入国际市场。2004年,产干茶10余万斤。属全国名茶,饮誉海内外。

桐城小花茶除具有名茶应有的特征外,还附有独特的“兰韵”。兰花禀天地之精华,香幽远而飘逸,纯皎洁而无暇,彰显君子风范。桐城小花茶五百多年的历史传承中,翰墨茶香,浸润了桐城派的文章,也造就了一代人臣的谦谦君子之风。“六尺巷”是桐城文化物化了的载体之一,故事的主人翁具有小花茶“精行俭德,兰幽山中”一样的品格,两者文化有一脉相承的契合。探讨小花茶文化对“六尺巷”形成的影响,将“六尺巷”作为桐城小花茶文化的载体,对做大做强桐城小花品牌,振兴山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