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大红袍鉴别>分析大红袍属于什么茶

分析大红袍属于什么茶

2018-03-12 访问量: 201 茶礼仪网

  作为乌龙茶的杰出代表名扬天下的大红袍,是福建省的武夷山特产.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又称半发酵乌龙茶,为六大茶类之一,香味芬芳特殊.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降血压、防辐射、增强微血管的弹性,还可防癌、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在中国茶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大红袍的品牌地位是由历史积累,文化底蕴、绝佳的品质等因素决定,加上多年来武夷山旅游线路的推出,来武夷山旅游的人,大部分看过九龙窠的大红袍,听说过大红袍神奇的传说,品尝过驰名中外的福临门大红袍,武夷山大红袍的名气随之名播四海。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是福建武夷山市武夷岩茶。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大红袍是以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制作的流程复杂具有很高的技艺水平,是武夷岩茶的扛鼎之品.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经过以上介绍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大家基本清楚了。

有用+10
分享

【品茗指南】大红袍的冲泡方法和品鉴

福建的茶最有名的绝对是大红袍,大红袍的母树向来一夜千金,今天给大家介绍大红茶的冲泡和品鉴,当然了先好好了解下什么是大红袍。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是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作为“茶中之王”,大红袍早在唐宋时期(公元618―1279年)就盛名远播,生长在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永乐禅寺西面九龙窠的大红袍母树,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

大红袍的传说

明朝年间,有一上京赶考的举子,可能因为赶路辛苦,饮食作息不规律,也可能是天气太过于炎热,在路过武夷山的时候,突然腹痛难耐,最后昏倒在路上了。幸运的 是,一位天心寺的好心和尚正好遇到,便搭救了他。和尚用武夷山产的茶当药给他喝下。没过多久,举子的病就好了,精神也恢复了。

后来,举子上京赴考,竟中了状元。为了报恩,他回到武夷山。但那和尚告诉他,并不是他救了状元,而是茶叶。在和尚的陪同下,状元来到了九龙窠。只见峭壁上长 着几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和尚说:“就是用它泡成茶,治好了你的病。”于是状元脱下了身穿的红 袍,披盖在茶树上,以表谢恩。

【品茗指南】大红袍的冲泡方法和品鉴

大红袍的母树

大红袍的冲泡方法

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序,才能真正品尝到其特殊韵味。

那如何才能泡制出一杯香气馥郁的大红袍呢?

第一,选择泡茶的器具非常重要,要选用透气性好、保鲜性佳的紫砂壶。

第二,必须把紫砂壶内外冲洗干净,而且必须热透,这样有利于提升茶香。

第三,茶叶用量一般8克一泡为宜,无论是冲泡者还是品饮者,在冲泡大红袍之前都应该认真地看看茶的外形、色泽、闻一闻干茶的香气。第四,尽可能地保持冲泡时水的温 度达到100度,在冲水后大约15秒钟立即倒茶。对于岩茶而言,高冲低斟显得非常重要,冲水时让茶叶在盖碗中能翻滚起来,斟茶时低斟,避免茶香飘逸。

品鉴大红袍

品鉴大红袍则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包括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等。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吸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则为上品;入口甘爽滑顺,则为优;通常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

另外,干茶的外形色泽、叶底也可以作为品质鉴别的参考。其外形要求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叶底应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

“大红袍”要“红”更要“绿”

在广州刚刚结束的“2005年中国三绿工程博览会茶叶专业展览会”上,武夷山市再获一“金”,成为2005年度“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这样的重点绿色产茶县全国仅23个;同时,武夷星茶还获得了“2005年中国三绿工程中国放心畅销茶品牌”称号,同样获此殊荣的茶叶全国仅有10个。

所谓“三绿工程”,是指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通道,是由商务部、科技部、食品药品监督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13个部委联合实施的。本次活动由全国三绿工程办公室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承办,以“关爱健康,科学消费”为主题,根据面积、产量、产值、内销量、外销量、出口量、销售额等指标以及在组织绿色茶叶产业工作等方面的成绩进行评选,全国共有280多个县市参与评选,为政府首次对茶品牌进行认定。

武夷山作为乌龙茶的发源地,有茶企业133家,初制厂400家,乌龙茶品种160多种,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成就了武夷的优良品质。从1989年起,武夷山乌龙茶连续6年被农业部、商业部评为乌龙茶金奖,在1998年首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上,“大红袍”、“武夷肉桂”获中国文化名茶金奖,被评为我国惟一的茶文化艺术之乡。

近年来,武夷山在致力发展茶产业,力求“大红袍”“红”的同时,更注重“绿色”环境的培育和保护,市委、市政府把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摆上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位置。市里专门成立了茶业管理委员会,并将涉及茶叶产品卫生质量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卫生防疫站、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武夷山办事处组成成员单位,还实行了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领导,市直部门单位挂点茶企业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传单等多种形式对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建设进行广泛宣传,提供茶园用药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使茶农和茶企业进一步增强了认识;同时在《致农民朋友一封公开信》上不定期刊载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生产与技术规范知识。此外,加强源头监控,在每年的茶叶施肥、施药之前,都组织工商、茶管办、农业、技术监督、供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农资市场进行大检查,有力遏制了茶园禁用农药在茶区的销售和使用。

为鼓励茶企业创建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园基地,武夷山市还出台了“获得省级以上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茶,茶园面积不低于300亩的茶企业,政府给予一次性1万元的奖励;获得省级以上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认证的企业,政府给予5000元的奖励”的激励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茶企业开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申报认证的积极性。

为建立和完善茶叶卫生质量监督体系,武夷山市筹集了50万元资金,设立茶叶质量检验所,购置先进的检验设备,制定了规范的检验制度,要求各企业在茶叶投放市场前必须报检,合格方可出厂。据了解,从2002年至2004年,武夷山对全市172个厂家的195个茶叶样品进行抽检,合格率达99.5%。在病虫害防治上,健全测报网络,建立了6个茶叶病虫害测报点,及时发布《茶叶病虫害情报》,分发到茶农手中,指导茶农科学施药。在茶的标准体系建设上,自2002年2月武夷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后,武夷山严格按照保护要求,制定了武夷国家质量标准,力求各生产企业做到不合格产品不出厂。目前,全市已有77家企业获准使用原产地标识,22家企业获准使用“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

在茶叶生产和市场监管上,武夷山强化打击力度,力求按国家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并在辖区内经常性开展市场整顿工作;同时强化市场服务,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货真价实的武夷,并在度假区设立茶叶产品质量检验鉴定工作站,为广大游客提供鉴别服务。积极推行武夷质量放心店建设,目前全国各地已设有武夷放心店400多家。

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了武夷的质量,截至2005年底,武夷山有茶园面积10万亩,全是无公害茶园,武夷在“红”的同时,确保了与“绿”齐驱。据武夷山市茶管会办公室主任陈泽财介绍,武夷山将抓住获得品牌的机遇,进一步加大茶产业的发展力度,将之列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加强宣传力度,帮扶一批茶产业生产、加工、茶艺宣传示范点,更好更优地做强做大茶产业。

来源:茶周刊 作者:金文莲

花茶代理大红袍的价格是多少-如何挑选古树茶:全面详解纯干货

花茶代理 大红袍的价格是多少-如何挑选古树茶:全面详解纯干货



如何挑选古树茶:全面详解纯干货一般的古树茶山总产量几吨至上百吨不等,但是其中真正的古树茶产量一般不超过几吨,这几吨茶来源和流通渠道又是完全分散的,从分散的茶农到分散的茶商,具体到每个渠道手里往往只有几百公斤。

随着古树茶的兴起,市场上到处都打着古树的牌子,哪个商家也不会大喊我这个是台地茶。可我们知道古树的产量在普洱茶中只占很小一部分,怎样买到货真价实的优质古树就成了一个难题,我们从实战的角度来给大家支支招吧,买哪家茶没关系,市场向良性发展才是关键。

需要避免的误区

首先先说几点需要避免的误区。



第一个是听故事

故事可以随意编造,这个是不能作为依据的。比如我家多少亩古树茶山,动辄千年古树之类的,实际上古树绝大部分零散分布在茶农手里,茶商最多也就是签个协议,而且茶农还不一定按照协议,茶农信奉的是谁给的价高卖给谁。除非是野生古树,一般栽培古树树龄五百年以上都很少很少,而那些珍贵的野生古树林也大多限制采摘,哪有那么多千年古树?再有什么名人故事就更加不靠谱,和茶没关系。

第二个是看照片

谁去茶山都能拍个照,这个只能做个参考而已,并不一定说明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挂牌,不过,挂牌和收茶是两回事儿,有挂牌并且收茶的,也有非常多只挂牌不收茶的,也有俺们这种基本不挂牌,但是也会收挂牌树的鲜叶的。原因很简单,挂牌茶农收的是挂牌的钱,收茶不管你挂不挂牌,自由竞争。

还有一种情况是,人也去茶山了,也是在当地收的茶,但是个人品鉴水平有限,缺乏品种环境等知识,可能买到假货或者收的茶品质较差。即使蹲在茶树下面等着也未必就是好茶,所以看照片不能充分说明问题。

第三个是看名气与价格

名气大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是名气大真品很少,每年在茶山就被各种大红袍的价格是多少渠道分流了,流入零售市场可能性不大。价格高低是人定的,也说明不了什么。

购买渠道

这个是很多人不太注意的问题,但却是我们第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选对了渠道就大大增加了可能性,否则在茶叶市场里盲目大海捞针,可能性就太小了。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规模化的产品是否有可能用古树作为原料?一般的古树茶山总产量几吨至上百吨不等,但是其中真正的古树茶产量一般不超过几吨,这几吨茶来源和流通渠道又是完全分散的,从分散的茶农到分散的茶商,具体到每个渠道手里往往只有几百公斤。

简单的数学告诉我们:这种量级首先不可能满足大厂的需要。那和大厂产品有百倍以上的量级差距。其次,较大的加盟品牌,即使说是古树,也不可能是纯古树,必然有小树混杂(当然这已经算是业界良心了)因为量级有十倍以上差距。

所以真正的古树纯料最大可能是出现在古树定制商、小茶商或者个人手中,而不是规模化产品之中。

我们主要是要明白这个道理,根据产量来估测可能性。那你说小茶商或者个人就一定是真的吗?当然不一定啦。还有大茶商的老总加盟商个人感兴趣自己玩几百斤古树,也不是没有可能啊,只不过这种茶不会以成熟产品的形式在零售市场流通。

说了这么多,究竟怎么选购古树,最重要还是要喝。古树的品鉴博大精深,这篇文章不可能穷尽,我们来点干货,让大家快速入门。

区别古树和台地

要想鉴别古树,最快的方法是从台地入手。为什么呢?因为古树品种千差万别,口感差异太大,没法统一。台地品种相对简单,一般一个地区常见的就几个品种,具体到一个茶山,往往就是一个品种,只要喝过了,记住了就行了。

说一点,坊间流传的古树和台地鉴别方式基本都不靠谱,为什么,还是那个道理,古树的品种太多太复杂,这才是古树魅力所在,你归纳总结的在某个具体茶山可能有效,但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

古树叶子该有多大?大叶小叶中叶都有。形状?宽叶细叶圆叶扁叶都有。还有什么拉丝啊,厚度啊,锯齿啊,叶脉啊,叶距啊,对不起,都是局部有效,你要问我,都能轻松找到反例,还不用我们的数据库完全建成,目前搜集到的茶样已经足铁观音是绿茶么以打破这些传说。

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两条:

一:你要是对这片山确实熟悉,了解该地区台地和古树的品种差异,那你可以通过叶底来判断。

二:如果不是这样,是没法通过叶底判断是否古树的。

那你说咋办,咋办?只能喝啦。

古树香气口感各种各样,你要试图总结,十分困难!但是和台地茶差异又很明显,我可以说什么层次、回韵、茶气,但是这些东西比较抽象,你要是坐我对面边喝边说还行,你要是就拿着书本照猫画虎,恐怕还是有难度!

不绕圈子,还是拿经验来说话,怎么最快的判断一款茶是否古树。一个是对台地茶品种和口感要熟悉。如果是一年以上的茶(合理存储),古树茶会明显呈现区别于台地茶的香气、口感、韵味,这些香气口感可能千差万别,但只要和你熟悉的那种台地感觉不同,基本就可以判定。不同地区的台地虽然也会有差别,但总的来说还是和古树有一定差距,这个相对就好判别了。

刚做出来的新茶相对来说要难一些,因为古树的特质还未完全展现,但是仍然可以区别。总的来说,台地茶生硬、毛糙、单薄、贫乏;古树要丰富、柔和、细腻、内敛。这还不是说滋味,古树即使香气高口感重,个别品种甚至很苦或者涩,但口腔的感觉仍然是细腻丰富的,而台地茶即使茶味较重,仍然是单薄的。这个感觉其实说不太明白,你和我争论我也没法回答,只能讲到这里。当然,好的古树新茶也会呈现特征性的香气滋味,这个就更容易了。品茶和看人一样,有底蕴没底蕴开口没几句话,甚至不用开口就知道了。当然不同地区肯定有差别,但是只要喝台地喝得有记忆了,一入口就八九不离十。

上面说的是新茶,如果是老茶要更容易,古树的转化丰富性要比台地茶强太多。

另外可以辅助我们判断的是农残反应,这个看我们前面的论述,如果身体敏感,不用什么品鉴,一杯台地下去,农残带来的反应已经接收到了。当然也有农残较低的台地或者生态茶什么的(说是生态但未必达到,只是农残可能会少点),或者体感迟钝,那也可能反应不那么明显。所以作为一个参考。

在对台地建立识别系统之后,还需要和真正的古树对照,一定要有来源可靠的标准样。这样就会慢慢明白我前面讲的那些了。打个比方,天天在潘家园逛地摊永远入不了古玩之门,多去看博物馆,再不断对比,慢慢就有感觉了。实际上如果你喝纯料古树一段时间,不仅口感有记忆,身体也有记忆,台地茶就很难入口了。

还要提一点的是,有一种是实生苗(群体种)的小树,这种和古树有一点差异,但和扦插苗的台地茶差异更大,作为喝古树的进阶课程,我们仍然可以区分这些小树和真正的古树。但在开始阶段,先能区分台地就可以,毕竟实生苗小树也比台地茶好得多。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慢慢也能品出拼配茶。当然,这是说台地茶占一定含量的拼配茶。像有的大师说的十几种拼配,如何高妙,那个超出人的品鉴能力范围了。

如果你要是去茶山收鲜叶,有更简单的办法,一上手就可以啦。要是对这片山熟悉,一打眼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不过一般茶友用不到,这里不多说了。





什么是好茶?

如果我们区分开了古树和台地,我们还要问一句,古树茶都是好茶吗?当然不一定,古树茶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我们需要选择性价比高的品种。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什么是好茶?我相信好茶是有标准的,但实事求是讲,这个标准目前还不那么明朗,这也说明市场还不是那么成熟。

这并非是故弄玄虚,大家如果看一本台湾杂志叫做《普洱壶艺》(这是原来名字,现在也叫《茶艺》)上面经常有各位大师普洱茶打分品鉴会。比较有趣的是,每次各位大师的品鉴结果差异很大。一共7款茶,你说第一,我可能认为就是第七,从统计学上来说,就是方差过大,数据过于离散,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数据可参考性不太大。

那你说,咋办?谈好茶标准这个话题太大,是我们多年的研究方向,不是一篇文章说得清楚的,值得你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来逐渐了解。那我们反过来说,什么是不好的茶,这个争议不是那么大,我们就容易说了。

首先一款茶采摘与加工过程中不能有大的缺陷。我们把问题分为瑕疵和缺陷,瑕疵可以容忍但尽量避免,缺陷不能容忍。

采摘等级不均、过高或者过低、或者杂有黄片,这些可以看做瑕疵,只要不严重尚可接受。

茶叶萎凋要没有捂到发酵,有些红梗可以接受,如果叶片大面泛红就明显发酵了。

杀青需要适度,略欠,青气有一些可以接受;过度就必须避免了,过度可能呈现绿茶的烘炒香,或者高温的那种闷香,这种茶是不可以选购的,后期不会有好的转化。

汤色有点浑浊,有些碎末黑点,这些可以称为瑕疵,只要不太严重,尚可接受。主要还是看口感。口感有杂味儿不可接受。

把这些不能接受的排除,接下来就看大家的品鉴水平与偏好了,这个随着大家品鉴的细腻,经验积累,以及过来人引导,水平会有所提升,不过仍然还是有所偏好。古树如此丰富,我想说,香高的有好茶,香柔的也有好茶;苦涩的有好茶,清甜的也有好茶;层次丰富有好茶,简单直接的也有好茶;要综合的来看,这个容我们慢慢再说。

开始阶段,在排除了问题茶之后,不妨从自己喜欢的口感入手,循序渐进,比较靠谱。如果一味听从张大师,李大师的说法,大师可能忽悠,也可能是真有水平,但和你自己不相应,还是白搭。从自己出发,有品鉴的乐趣,再以开放的心态去体会其他人的说法,逐渐提高,这种做法比较可取。切忌从书本或者某人处学来一知半解生搬硬套,这种就是邯郸学步,连最基本的辨别能力也丧失了,就太遗憾了,说实话这样的人还真不少。

还要说一句,别迷信名山,名山茶自有一定道理,但是性价比已经不高,假货多,即使真货也往往因为采摘过度,小树比例过大等等原因导致口感不那么理想。这个你只要一年一年喝下来就会明白了,十年前的班章易武景迈冰岛和现在的差异一言难尽啊。

新茶老茶

普洱茶领域有个奇怪的现象,都说是越陈越香,但是往往卖的都是新茶。这是什么道理?不是越陈越香不对,而是中国这个社会目前处在的是一个比较短视的阶段,谁也不愿意看长远,能快速变现最好,茶商也没能力大量压货,大玩家存点货倒有可能。另一个原因是社会信用不够,新茶还能从原料把关,n年的茶谁知道原料怎么回事儿?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品鉴能力还不成熟黑茶疗效,因为好茶即使没看到原料采摘和加工过程其实也没关系,茶会说话的。

说实话,好的古树茶在新茶阶段消耗掉非常可惜,有的茶刚开始连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还没有发挥呢,一般总要经历一个四季寒暑,才能初步看出端倪,三五年才能把握一个脉络,换句话说,实在急着喝也要在一年以后慢慢喝比较好。

那就涉及到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从新茶喝出一款茶的存储潜质?

有的人说,不能要香的,因为香气一两年就散了。其实这个问题是存储的问题,现在更多人了解密封存储的重要性,在密封或者近似密封条件下,香气只是优点不是缺点。

有的人说,苦涩重的好,这是早年湿度较高仓储得出的经验,在存储理念发展的今日,已不再适用。有的苦涩重的茶越存越淡,有的一开始味淡的茶反而会转厚重。这是奇妙的地方。

那我们主要关注新茶的哪些方面呢?

一个是香气的性质,除了新茶的清香浮香之外,这款茶还体现了什么独特的香气类型,虽然到后面这个香会变化,但不会完全没有线索,这个我们需要在品鉴中寻找蛛丝马迹,只要感受到了这个线索,无论这个香怎么变化,都是一个有价值的因素。

一个是口感的层次,有的茶口感会转甜润,有的茶会转厚重,这个需要经验来把握,比较难描述。无论如何,一款好茶即使在新茶阶段,口感仍然是饱满的,带给人愉悦的感受。

再一个是茶气的潜质,如果一款茶有力道,有通透感,或者热力,他的走向在新茶阶段也会体现,当然因为时候未到,会比较散和浮,但细心一点会体会得到。

还有生津、回甘、喉韵等等,这些比较好理解,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点,但占的比重不宜过大,就不多说了。

古树茶在新茶阶段,口感往往比台地茶柔和,但这并不说明力道强弱,识茶如识人,好比有底蕴的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而肤浅招摇之人稀里糊涂度日,同样数年,大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从一开始去感知一款茶的底蕴了。

当然最好的方式是有同一款茶的老茶做比较。请注意,不是同一个山头,因为山头范围太大,可能有较大差异,同一款茶普洱茶柱什么茶属于白茶指的是同一块茶地,或者同一家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