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熟茶有“火味”和“水味”是怎么回事?

普洱熟茶有“火味”和“水味”是怎么回事?

2019-03-27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普洱熟茶有“火味”和“水味”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知道普洱生茶制作相比普洱熟茶比较简单,普洱熟茶有很多的制作环节,正是因为普洱熟茶有许多的制作环节,普洱茶自身才出现了火味和水味。

火味是指喝茶的时候口腔喉咙乃至身体感受到的燥味;水味是指在喝普洱茶时茶水分离茶味道中有水的味道。

普洱茶熟茶因为在渥堆时要向茶堆不停洒水发酵,长则80天,短则30天,渥堆发酵完后制作紧压茶,还要洒水回软,或者通过蒸汽消毒回软,经过多次水与茶叶的亲密结合,所以普洱熟茶口感产生了水味。

还有就是在仓库储藏时,仓库湿度较大,长期存储后茶叶含水量较大滋味就会变得寡淡,水味增加香气随之减弱。

普洱熟茶在渥堆洒水后有人为烘烤式干燥,在紧压茶制作成型时机器烘干,茶叶就会产生火味。还有就是因为茶叶受潮用人为烘干完成后,茶叶的火味会比较明显,不管存放多少年也不会消失,最明显的体会就是喝着喉咙会非常不舒服。

在冲泡普洱熟茶投茶量不足的话也会出现水味的,新生产的普洱熟茶也会有淡淡的水味和火味,但是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慢慢消失。(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品鉴之“虚”“实”

  品鉴之“虚”篇

 

  1.忘记这款普洱茶的来历(包括谁给你的,石昆牧,张天福等也好,都不重要)

 

  2.忘记所有这款普洱茶的已知道的东西(包括卖茶的告诉你,这个是苦涩迅速和回甘,请在品茗之前,忽视这些你知道的与茶有关的一切)

 

  3.恬淡虚无的心态(做到心中“无”茶,不去想所有的)

 

  只要心中“执”茶,你后面的品鉴就全部化为一种形式

 

  品鉴之“实”篇

 

  前面虚篇之调节,在于心神合一,实篇讲的也是茶道之大者,非流于花哨茶技等小道。

 

  茶禀天地草木之精华而生,欲得其真原之味,必先了解其背景,与茶共舞,知茶于微,遂开始构思泡法。

 

  泡法只是法之工具,非固定而特定,信手拈来,无不能泡,无泡不能出其真味,方是茶客宗师之境界也。

 

  泡茶之法,不外乎,时间,空间(温,水,器,地域特点等)

 

  泡法得其真味,方是品鉴之正式开始:

喝茶感觉有青味是什么原因?如何消除普洱茶中的青味?

喝茶感觉有青味是什么原因?如何消除普洱茶中的青味?

青味是自然界植物具有的原味,茶中的青草味、青涩味等在所难免。普洱茶叶制作工艺上会出现杀青这道工序,就是用一定的热化学变化除去青草味,杀青会散发水分让青味萎缩退化,显露香气。

如果杀青适当,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抖闷结合,杀透杀匀的话那青味会去掉大部分,茶汤香气丰满,青味消失。反之杀不透,青气不但没有消除,还会造成不好的臭青味。夏秋茶废品茶中出现青草味和鲜叶气味比例重,由于揉捻不足和自然不良的前发酵到杀青不透原因所导致。

无论是栽培时用的氮肥过多,所造成茶叶暗绿影响香气不足而茶味淡,显突出青气;摘采茶青过嫩水分重运输途中过程不当造成叶部组织损伤,形成积水,种种原因所制作出来的茶青味会重。一般只能在后贮藏中陈化发酵中青味会慢慢的退化掉。

大部分是毛料散茶的青味会比较明显,茶饼则少见。毛茶到压制成饼还需要有蒸压、晒干步骤。这个臭青味,最关键的步骤就在于蒸压中,把青味褪去了。

所以,普洱传统的做法都是蒸压成饼、砖、紧压沱等等,一则有利于运输、贮存,二者是做茶的人在做茶的历史过程中,发现普洱茶经过蒸压,有利于后期陈化,有利于口感的转化,这是一种“微发酵”过程。蒸压的过程中,高温促进普洱茶中茶多酚类物质转化,同时在由于毛茶经过揉茶环节,茶叶细胞壁破坏,茶汁附着在叶表面,蒸压过程中,使茶汁类物质得到转化,加强了茶香和茶的内涵物浓度。所以,使得茶饼的感觉更美妙。

清朝皇家对普洱茶的喜爱

清朝廷喜爱普洱茶,就像末代皇帝溥仪对作家老舍所言:"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显贵标志",还说:皇室成员的饮茶习惯一般是夏喝龙井,冬喝普洱。在进贡京师的普洱茶中,极品名叫"金瓜贡茶"。《普洱茶》一书记述:"金瓜贡茶乃是采用西双版纳倚邦茶山之茶所制。在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还有实物,已被视为"国宝"。1963年,故宫清理清宫贡茶,获两吨多,其中就有一些保存完好,最长时间达150年以上的普洱茶。有团茶(砣茶)、女儿茶、茶膏等品种,还有普洱茶精品人头茶(人头形状的茶团)1个,重约5斤,形状完整,色泽鲜明。

清朝廷收纳的普洱茶,除了供皇宫享用和分送皇亲国戚之外,还当作高级礼品馈赠外国使团。如公元1792年,英国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爵为首的观光团一行茶起源95人来华,以向乾隆祝贺80大寿为名,要求清廷增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并送上大批寿礼。乾隆没有同意英方的要求。但作为礼尚往来,也回赠了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和普洱茶膏。西双版纳历代封建首领也把普茶视为珍贵之物。据《泐史》记载:"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车里宣慰史,刀应勐为其妻(缅王之女)回缅省亲准备的礼物中,就有普洱茶4筒,每筒5团,与金银珠宝并重。

普洱茶作为茶中珍品,上贡朝廷,还曾作为礼品馈赠他国。清朝廷由于特别喜爱普洱茶,规定每年需上缴贡茶6万6千斤。在普洱府治所在地宁洱镇,官府专门设有茶厂、茶局,统管茶叶的精工制作和上贡朝廷。普洱茶上贡朝廷,是由地方官吏负责组织的。在进贡清宫茶叶中,来自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大叶种茶与各地进贡的小叶种茶相比,茶叶、茶性大不相同。其茶味特别浓厚,助消化能力特别强,性温味香,有医疗保健作用,这些特点,特别适合游牧出身、肉食为主的满清朝廷皇亲国戚的需要。于是,普洱茶系列中的"女儿茶"、"团日本茶道茶"、茶膏等,深得帝王、皇族、将相的钟爱,一时间,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的泡饮,有的熬煮奶茶,朝廷所重,民间仿效,普洱茶在清朝时声誉人震。《红楼梦》有贾宝玉喝女儿茶助消化的描写。《宫女谈往录》(金易沈义羚著)也提到慈禧太后喜喝普洱茶:"老太后进屋坐在条山坑的东边。敬茶的先进上一盏普洱茶,图它又暖以能解油腻"。

在西双版纳,无论是爱尼人的土锅茶、蒸茶、傣族的竹筒香茶;还是布朗族的青竹茶,拉祜族的烤茶以及基诺族的凉拌茶,彝族(香堂)的火焯茶等土风茶艺,都毫无例外地有着治病养生的诸多功能。

普洱茶进贡朝廷,至迟起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应已岁贡。3年后设置"普洱府治",控制普洱茶购销权利,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最好的普洱茶进贡朝廷,以图博得皇帝的欢心。并曾得到皇帝多次赐匾,"朝天贡端"就是当时所赐。(责编:洪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