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何说普洱茶是爱茶人最后的归宿?

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何说普洱茶是爱茶人最后的归宿?

2019-03-27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何说普洱茶是爱茶人最后的归宿?

常言道,抓不住的是时光,它总是要从指缝偷偷溜走。但你可曾想过:岁月也是可以收藏的。普洱,仿佛时光的抽屉,悄无声息地把流逝的时光尽收其中,化为陈年的味道。它藏下当年的味道,却又因时光的推移而产生各种变化,让你惊喜不断。就像你当年的记忆,多年以后细细回味,似曾相识却又不尽相同,但总泛着珍珠般的光彩。

岁月可藏。相信这是大多数普洱茶爱好者的共鸣。

在笔者的茶友圈中,许多茶友都或多或少地收藏着普洱茶。某日,在茶友群中,茶友们谈起“岁月可藏”的话题——用一句话来诠释自己对“藏岁”的理解。茶友群中一下次炸开了锅,金句频出。

文学青年茶友化用宋杨时《题清芬阁》“木古岁藏春”,得“茶久岁藏春”;又化唐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得“待到茶香岁久藏,与君一品一陶然”。对此,有茶友说我来句现代版的,“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更有茶友打趣道“藏着掖着,岁岁愉悦”(注:“愉悦”是逸品茶友的流行语),对所藏之茶珍惜之情溢于言表。

有的茶友从藏新茶的点上抒发寄语,如:藏一片岁月,一起老;藏一片新茶,品一壶故月。有的茶友则从品味陈茶的角度发出感悟:尘封的十年之香;一杯茶,你便知道,岁月来过;杯中光阴陪你行;总有一口回甘,让你触动岁月的痕迹。没错,都是“因时光而美好”。

也有茶友对藏茶赋予满满情怀的:藏茶有香,藏岁无价;悠悠岁月无声,朗朗乾坤有痕;藏心随流水,岁月共茶瓯。

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何说普洱茶是爱茶人最后的归宿?

“岁月匆匆,藏片往事”,有位茶友收获满满地说:“藏点茶,记录事业的发展,记录生活的追求!亲友来访,送一片自己珍藏的茶,愉悦。”

茶友们对“岁月可藏”的诠释不尽相同,可见大家对藏茶的情怀各不一样,但是大家对藏茶的美好以及憧憬却是一致的。

试想着,多年前,不经意间藏下的茶。如今开汤品味,青涩褪去,化为温醇,往事历历在目,令人不禁感慨:岁月尽在茶中。又或是,现如今珍藏心爱的茶品,为某人某事而藏,此去经年,再品此茶,初心不变,人事如意,不亦愉悦乎。

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何说普洱茶是爱茶人最后的归宿?

在笔者所在的逸品茶友会,一群茶友,藏着茶友会定制的茶,藏下各自的岁月,也藏下我们这群人的茶事。茶一年年地陈化,我们也一年年地成长。年年岁岁,我们喝着相同的茶,聊着相同的话题。这是多么愉悦的事情,我想我们可以欢快地玩一辈子。

在七子世界里,我们都爱说:普洱是爱茶人最后的归宿。在情感上来说,许是因为——岁月可藏,于斯为上。(

有用+10
分享

切记,这些普洱熟茶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存茶罐里

切记,这些普洱熟茶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存茶罐里

导读: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饮价值,在于“存”,方能“陈”,后而“香”。在昨天的微信公号中与诸位普洱茶爱好者解析了普洱生茶的存茶方法,即《是不是所有的普洱生茶都可以存放在一个罐子里?》一文,随后,有茶友留言询问“生茶存储要注意文章写的那4点,那么请问熟茶也要注意吗?如果要的话,哪些熟茶不适合放在一个罐子里存储?”,接下来,子瑜就与诸君聊聊普洱熟茶的存茶法。

1、陈期不同的熟茶

从理论上来说,为了最大程度的保存普洱茶滋味的纯正性,不同年份、乃至不同批次的普洱茶都不建议放在一起存放。这一点在熟茶中会较为明显,普洱熟茶因为经过渥堆发酵之后,相比于生茶,其后期转化空间缩小,但却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的达到一个适合品饮的阶段。

尤其是在熟茶初期存储的前三年,熟茶的滋味变化较大。才经过渥堆发酵制作出来且陈期一年以内的新熟茶,火气未消,其茶性较为燥热,汤色也会偏于暗沉,不够通透明亮,渥堆味和杂味也较重,这一时期的熟茶并不建议立刻饮用。

由此看来,如果将这样的新熟茶和老熟茶存放在一个罐子里,反而会使得经过存储,好不容易才消散掉渥堆味、杂味、火气而茶性温和的老熟茶,再度吸附新熟茶中的渥堆味、杂味和火气,使其滋味不够醇和,茶性变得不够温和。

切记,这些普洱熟茶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存茶罐里

而经过一年存储之后踏入第二年的熟茶,渥堆味、杂味、火气都开始大幅减弱乃至消散,茶性也由原本的燥热转为温热,此时品饮口感会有较大的提升。如南茗佳人勐海熟茶《踏雪》制成之后,再经过一年的存储,直到进入存储转化的第二年,渥堆味、杂味、火气基本散去才与茶友见面。相比于初期,存储转化的第二年的《踏雪》,茶汤更为通透明亮,汤质更为饱满,整体滋味提升较大。

当熟茶进入存储的第三年,会达到熟茶前期转化一个较为适合品饮的阶段,在此时段,普洱茶熟茶独有的特质,如药香、荷香、枣香等,开始显现。陈期三年之久的《踏雪》熟茶,茶性由热转温,口感更显甘甜醇厚,茶香层次也更为丰富。

【建议】由上可知,熟茶在存储的前三年其变化较大,每一年都有较为显著的变化。因此,正处于前期转化且陈期差异接近一年及一年以上的熟茶,最好不要存储在同一个罐子中,新制熟茶和老熟茶更是如此。

此外,由于此时期的普洱熟茶正处于渥堆味、杂味消散阶段,故,若采用罐子存茶,建议选用具透气性好、能够吸味紫砂、紫陶等存茶罐,以便让渥堆味、杂味消散,不建议用密封性好的不透气的瓷罐。

切记,这些普洱熟茶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存茶罐里

2、香型不同的熟茶

不同的熟茶在后期转化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香型,有的熟茶会呈现出枣香,有的熟茶会呈现出药香……而为了避免不同香型的熟茶产品相互混杂而串味,故,香型不同的熟茶要分开存储,建议不在同一个罐子之中存储。

【建议】将不同香型的熟茶,装入不同的纸盒中,装有不同香型熟茶的纸盒之间留有缝隙,不要堆叠挤压,也可在纸盒之间再加一块纸板(笔者推荐有缝隙,抗挤压的瓦楞纸板),就能较好的避免串味。

3、滋味独特的熟茶

“不苦不涩不是茶”,除茶之本性苦、涩外,每一品茶都有其独到之处,独到之处且必有其独到的惊喜,这也是普洱茶迷人之处。以南茗佳人勐海熟茶《踏雪》的“勐海味”为例,在普洱熟茶界,只要接触过熟茶的茶友,对“勐海味”一词可谓是如雷贯耳,这是很多茶友都喜爱的一种味觉体验。

切记,这些普洱熟茶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存茶罐里

而对于一些如南茗佳人《踏雪》一样具有“勐海味”等独特滋味的熟茶,存储时为了避免与其他茶品共存而串味,导致其独特滋味不够纯正。子瑜建议,此等茶品就不要和其他滋味的茶在一个罐子里共同存储。

【建议】如果特别喜欢某个独特滋味,不想让那种独特滋味不够纯正,可以在存茶的时候另外准备一个罐子,或者像笔者在存储具有“勐海味”的《踏雪》一样,先用厚一些的纸盒将茶品包装起来,与其他茶品存在一起时再多加几块瓦楞纸板、硬纸板将《踏雪》与其他茶品隔离开,双重保险。

4、原本仓储不同的熟茶

这一点,于普洱茶存储而言,不论是普洱茶新生茶、中期茶、老茶还是熟茶、老熟茶等茶品,都是通用的。不同的存储环境造成普洱茶不同的转化滋味,这一点,只要是喝过不同地域存储的普洱茶的茶友都不难理解。从微观角度来说,不同地域参与普洱茶转化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会有所不同,为了避免其相互影响普洱茶后期转化,故,原本仓储不同的普洱熟茶最好也不要存在同一个罐子里。

【建议】原本仓储不同的熟茶,尽量分开存储,不要在存在同一个罐子里,以免影响后期转化。

切记,这些普洱熟茶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存茶罐里

以上即是常见的不适合存储在同一个罐子中的普洱熟茶,如果茶友在存储、冲泡、选购普洱茶过程中还有其他疑问,都可以给我们留言,或添加文末的联系方式,欢迎前来叨唠。(本文系南茗佳人原创,

制普洱茶膏的方法

制普洱茶膏的方法!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是什么?在普洱茶深加工中,采用“大锅熬膏法”的方法不仅可生产出品质好于“大锅熬制”的普洱茶膏,还可生产出高品质的速溶茶粉。下面介绍普洱茶膏的制作过程。

步骤/方法:

第1、备料:普洱熟茶,原料为特级或一级。

第2、提取:中药提取罐,为水提,茶与水比例为1:10,一次投料可反复提取4~6次,提取温度为90℃以上,每次提取为60分钟。

第3、过滤:100~200目过滤网,将过滤完的茶汁泵入储液罐。

第4、浓缩:浓缩有两种方式

一是采用中药三效浓缩蒸发器,也可二效浓缩,达到波美度(溶液浓度)1.12~1.14即可。

二是采用膜浓缩,最好采用超滤+反渗透(UF+RO),效果较为理想。

第5、喷雾干燥:高速离心干燥机,可将浸膏去水制成粉状。

第6、回水压型:将茶粉按一定比例加水,一般为1:0.25~0.30。使茶粉复原为稠膏状,加压制成型或切割小块。

第7、将压制成型或切割的小块放置阴凉处风干。

第8、最后是包装。

乾隆被普洱茶征服


普洱茶是历史名茶,他诞生于世界茶乡思茅这块得天独厚的沃土之中,又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普洱茶的得来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是一种历史机缘,又是一种必然中的偶然。在广大普洱茶区,关于普洱茶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

在巍巍无量山间,滔滔澜沧江畔,有一个美丽的古城普洱,这里山青水秀,云雾缭绕,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尤其是这个地方出产的茶叶更是以品质优良而闻名遐迩,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每年都有许多茶商赶着马帮来这里买茶。清朝乾隆年间,普洱城内有一大茶庄,庄主姓濮,祖传几代都以制茶售茶为业,由于濮氏茶庄各色茶品均选用上等原料加工而成,品质优良稳定,加之诚实守信、善于经营,到老濮庄主这代生意已做得很大,特别是以本地鲜毛茶加工生产的团茶、沱茶远销西藏、缅甸等地,成为藏族茶商经常光顾的茶庄,而且连续几次被指定为朝廷贡品。这一年,又到了岁贡之时,濮氏茶庄的团茶又被普洱府选定为贡品。清朝时,制作贡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用料要采用春前最先发出的芽叶,采时非常讲究,要“五选八弃”,即选日子、选时辰、选茶山、选茶丛、选茶枝,弃无芽、弃叶大、弃叶小、弃芽瘦、弃芽曲、弃色淡、弃虫食、弃色紫,制作前要先祭茶祖,掌锅师傅要沐浴斋戒,炒青完毕,晒成干茶,又要蒸压成形、风干包装,总之每一道工序都十分繁杂神圣。制成饼茶后照惯例,是由老濮庄主和当地官员一起护送贡茶入京,但这年,老濮庄主病倒了,只好让少庄主与普洱府罗千总一起进京纳贡。当时濮少庄主大约二十三四岁,正如清明头遍雨后新发的茶芽,挺拔俊秀,英姿勃发,他与二十里外磨黑盐商的千金白小姐相好,白家也是盐商世家,白小姐是方圆几十里出名的美人,正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两家火笼酒喝了,聘礼过了,再过几天就打算迎亲了,眼下正在筹办婚礼呢。但是时间紧迫,皇命难违,濮少庄主万般无奈,只好挥泪告别老父和白小姐上路,临行前他们千叮咛、万嘱咐,叫他送完贡茶就赶快回乡。

也是合该出事,由于濮少庄主心事重重,加上时间紧迫,自己又经验不足,这年的春雨又淅淅沥沥,时断时续,平常父亲晒得很干的毛茶,这一次没完全晒干,就急急忙忙压饼、装驮,为后来发生的事埋下了一个大祸根。

濮少庄主随同押解官罗千总一道赶着马帮,一路上昼行夜宿,风雨兼程赶往京城,当时从普洱到昆明的官马大道要走十七、八天,从昆明到北京足足要走三个多月,其间跋山涉水、日晒雨淋的艰苦都不说了,更要提防的是土匪、猛兽和疾病的袭击,好在一路上没遇上大的麻烦,只是正逢雨季,天气又炎热,大多数路程都在山间石板路上行走,骡马不能走得太快,经过一百多天的行程,从春天走到夏天,总算在限定的日期前赶到了京城。

濮少庄主一行在京城的悦来客栈住下之后,罗千总、押解官兵、马锅头和赶马汉子一伙人因是第一次到京城,不顾鞍马劳顿,兴冲冲地逛街喝酒去了,只有濮少庄主一人思念着家乡的老父及白小姐,没有心思去玩,留在客栈。他想,明天就要上殿贡茶了,贡了茶,咱就昼夜兼程赶回去,只是不知贡茶怎样了。想到这里,他跑到存放贡茶的客房把贡茶从马驮子上解下来,打开麻袋,小心地拎出竹箬茶包,解开竹绳,剥开一个竹箬包裹一看,糟了,茶饼变色了,原本绿中泛白的青茶饼变成褐色的了。他连忙打开第二驮,也变色了,再打开第三驮、第四驮... 结果发现,所有的茶饼都变色了。濮少庄主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半天回不过神来。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把贡品弄坏了,那可是犯了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说不定还要诛连九族。濮少庄主在地上坐了半天,慢慢站起来,恍恍惚惚像梦游一般回到自己房中,关上房门,躺倒在床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他想到临行前卧病在床老父的谆谆教导,想到白小姐涕泪涟涟的娇容和依依不舍的惜别,想到府县官员郑重的叮嘱和全城父老沿街欢送的情景,想到沿途上的种种艰辛。普洱府那翠绿的茶山,繁忙的茶坊,络绎不绝的马帮,车水马龙的街道,一幕一幕在脑际闪现,这熟悉的一切都将成为过眼云烟,祖上几代苦心经营的茶庄也要毁在自己的手上了。

再说店中一小二听说客栈住进了一个从云南来贡茶的马帮,心里十分好奇,想这贡茶是什么东西,我倒要见识见识。就悄悄一人摸进客房,他看到濮少庄主解开的马驮子,拿过一饼茶,用小刀撬了一砣,掰了一小块放进碗里,冲上开水,一看汤色,红浓明亮,抬起一喝,哇,又香又甜,苦中回甘。心想:到底是皇帝老儿喝的东西,果然不同一般。就搬了个凳子坐在桌边跷着二郎腿慢慢品咂起来。?

濮少庄主在床上思过来想过去,思绪万千,辗转反侧,泪水把枕头也打湿了,这样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最后心想:“罢了,罢了,有如明天殿前身首异处,不如今天就自我了断,免得丢人现眼”。回到自己住处,解下腰带栓在梁上,就往脖子上套去。

那边罗千总一伙酒足饭饱,哼着小调,买了些北京小吃带回来给少庄主品尝,一进客栈门,就大声叫嚷“少庄主,少庄主,快来尝尝京都小吃”,东寻西找,不见濮少庄主。小二听见罗千总的叫声,忙从房中跑出来说:“前晌还在,后来好像回客房去了”。罗千总提着东西向少庄主住处走去,“噔噔噔”刚上楼梯,就听见“哐”的一声响,忙推门进屋一看,发现公子已经吊在梁上,手脚还微微地动着。罗千总大惊,叫道“不好了,少庄主上吊了”,急忙抽出腰刀,砍断腰带,放下少庄主。小二等人听到叫声,忙从房中跑出来,只见少庄主两眼翻白,气息奄奄,几人又是喊又是叫,又是按又是揉,好在腰带没有系成活结,还没有勒断气,在几个人的努力下,经过半个时辰才把少庄主揉醒过来。

少庄主醒过来后就只知道流泪,什么也不说。罗千总觉得十分蹊跷,走进装茶的屋子,见一驮一驮的茶全部打开,细细一看,明白了少庄主自杀的原因,心想:完了完了,自己身负贡品押运的重任,贡茶出了问题我也难逃干系,还是先他一步走吧,也好有人收尸。想着想着,就拔出腰刀往脖子上抹去。店小二一看这阵势,忙跳过来一把抱住他说:“怪了,怪了,你们云南人千里迢迢来送贡茶,贡茶没有送上去,就上吊的上吊,抹脖子的抹脖子,何苦来哉”。罗千总边哭边说:“你不要拦着我,贡茶弄成这个样子,我们是犯了欺君之罪,早一天是死,晚一天是死,让我死了算了”。小二奇道:“你这贡茶好得很嘛,又香又甜,咋个会说要不得了呢?”罗千总说:“小二哥,你莫开我的玩笑了”。小二说:“真的是好茶,你咋个不信,自己瞧瞧”,罗千总这才半信半疑地接过小二端来的茶碗,一看汤色红浓明亮,喝上一口,甘醇爽滑,的确赛过自己平常喝的茶百倍。他一下子来了精神,心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他拿着小二撬下的茶端详起来,百思不得其解,想了半天,心里打定主意:管他呢,大不了是死,明天将茶贡上再说。

乾隆是一个喜欢品茶、鉴茶的皇帝,他几次下江南都到了江浙茶山,鼓励种茶制茶,他还有一个特制的银斗,专门用来称水的轻重,以评定泡茶名泉的优劣。清朝时,中国的大宗出口产品主要是丝绸、茶叶和陶瓷,茶叶是换取外汇的重要贸易物品,作为治国明君的乾隆深知其重要性,在宫廷中定期设置品茶斗茶大赛,聚集文武百官当众品鉴,取其优胜者而褒奖之,以此刺激民间种茶的积极性,促进茶业生产的发展。

这天,正是各地贡茶齐聚、斗茶赛茶的吉日,一大早,乾隆召集文武百官一起观茶品茶,各地进献的贡茶都在朝堂上一字排开,左边是样茶, 右边是泡好的茶汤,古时品茶斗茶都是要先观其形,闻其香,品其味,最后才来评定优劣,皇帝亲自来评茶可是茶学界的最高赛事了。乾隆一看全国各地送来的贡茶真是琳琅满目,品种花色各式各样,多如繁星,什么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四川蒙顶、黄山毛峰、六安瓜片、武夷岩茶等等,都是各地名茶,外形条索紧密,芽头肥壮,汤色绿如翡翠,润如碧玉,都是茶中精品,一时还真不能判定优劣。突然间,他眼前一亮,发现有一种茶饼圆如三秋之月,汤色红浓明亮,犹如红宝石一般,显得十分特别。叫人端上来一闻,一股醇厚的香味直沁心脾,喝上一口,绵甜爽滑,好像绸缎被轻风拂过一样,直落腹中。乾隆大悦道:“此茶何名?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滋味这般的好”。太监推了推旁边的罗千总说:“皇上问你呢,赶快回答”。罗千总何曾见过这样的场面,“扑嗵”一声跪在地上,半天才结结巴巴说出一两句话,讲的又是云南方言,乾隆听了半天也不明白,又问道:“何府所贡?”。太监忙答道:“此茶为云南普洱府所贡”。“普洱府,普洱府...此等好茶居然无名,那就叫普洱茶吧”乾隆大声说道。这一句罗千总可是听得实实在在,这可是皇上御封的茶名啊,他连不迭叩谢。乾隆又接连品尝了三碗“普洱茶”,拿着红褐油亮的茶饼不住抚摸,连口赞道“好茶,好茶”。传令太监冲泡赏赐文武百官一同品鉴,于是,朝堂上每人端着一碗红浓明亮的普洱茶,醇香顿时溢满大堂,赞赏之声不绝于耳。

乾隆十分高兴,他重重赏赐了普洱府罗千总一行,并下旨要求普洱府从今以后每年都要进贡这种醇香无比的普洱茶。罗千总由悲转喜,百感交集,仿佛一天之中从地狱回到了天堂。回到店中,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濮少庄主,少庄主自是喜从天降,他们重谢了小二,要回了那饼撬了一个角的普洱茶,赶回了普洱府。

濮老庄主一家领受了皇上的赏赐,普洱府也是阖府同庆,犹如过节一般热闹了三天。后来,濮庄主伙同普洱府的茶师根据这饼茶研究出了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其他普洱茶庄也纷纷效仿,普洱茶的制茶工艺在普洱府各茶庄的茶人中代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从此,普洱茶岁岁入贡清廷,历经两百年而不衰,皇宫中“夏喝龙井,冬饮普洱”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和传统。

几百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喝上醇香无比的普洱茶,普洱茶的神奇魅力征服了皇室和平民,并远涉南洋诸国,也赢得了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青睐,普洱茶的传说被越来越多的人传颂,普洱茶文化将放射出更加璀灿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