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勐海——一个关于普洱茶的故事

勐海——一个关于普洱茶的故事

2019-03-27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勐海——一个关于普洱茶的故事

有人说“无勐海、不普洱”,不得不说知道勐海,只是因为普洱茶。勐海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普洱茶的神话。

勐海,是傣语地名,在傣语里译名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

勐海县山山有树,沟沟有水,座座茶山,点缀其间,生机盎然。山间云雾缭绕,仿如秘境,许多探秘者蜂拥而来,似乎只有勇敢地走进莽莽森林,攀上高峰,穿过那茫茫云雾;真正观赏到群山绿茵覆盖,山间泉水奔流,蜿蜒起伏之间,茶树错落有致,才能揭开这神秘的面纱,融入那令人向往的神奇和美丽。

勐海——一个关于普洱茶的故事

对于那些因为普洱而慕名而来的人们来说,经历过如此一番的视觉与身心的盛宴,才更能领会,勐海之于普洱茶的意义。

清泉给了茶圣洁的营养液,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天然的净化系统,使得勐海茶区的茶树拥有了其他产茶区无法比拟的口感。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勐海茶厂所产的大益茶具有了茶友们常说的“勐海味”。这种“勐海味”如今甚至成为了大益茶特有的标签,在茶友们的口口相传中,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知,也给这座小城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勐海原来叫佛海,这里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普洱茶原产地,随着这些年普洱茶的不断升温,勐海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凡是到这里人们,无话不谈茶。如今的勐海,多了许多外来人口,他们大多是茶人或者茶商。有的是因为被勐海茶区的神秘所吸引,常年在此驻扎,一年四季来来往往于两地,只为亲身感受手中那杯清茶的原始;更多的是茶商,每年的采茶季节,开始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

勐海——一个关于普洱茶的故事

他们为茶而来,又因茶而走。等收购好茶叶,等着鲜叶变为干茶,他们又离开了,迫不及待地带着这些精心制作的好茶开始忙活自己的生意。

或形单影只或成群结队,悠然深沉的茶香里,谁也没有孤独。

走过茶山再漫步在县城的街巷,年轻的姑娘水灵,迟暮的长者目光祥和,偶尔三三两两的摩托车驶过,扬起一阵风尘。

不大的小城里散发着乡土的气息、原始而又现代的气息,这就是勐海,美丽的边陲小城。(转载本文仅为交流,图来源于网络。)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去山头化”的转折点|茶市行情分析

普洱茶“去山头化”的转折点|茶市行情分析

山头、纯料、古树等概念在本届展会上“边缘化”,预示着普洱茶行业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广州春季茶博会第三天,到普洱茶展区走走。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老班章、刮风寨、薄荷塘、冰岛等耳熟能详的“名山茶”更多集中在杂牌大排档展区,而品牌茶企的特装展区除了个别无法摆脱老班章等名山茶路径依赖的厂商外,更多茶企展出重心已转向熟茶、高端拼配、中期茶领域。往年炙手可热的“古树茶”概念,也已从核心展区悄然淡出。

参展茶企在技术、资源储备等核心竞争力层面秀肌肉,有意规避原料成本过高、同质化竞争加剧问题,普洱茶企“去山头化”转折点已现。

茶企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未来就在哪里

展会期间,以“新技术”概念为主导的新品发布,声音显然盖过了以往的“名山茶”“古树茶”。如巅茶推出了竹筐发酵天脉技术,润元昌推出了“润活”发酵技术新品蓝铁。就连白茶品牌妙贡堂也推出了“精致日晒+活性炭焙”制茶工艺新品。广隆一壶好茶展位亮相的“恒心”七子饼新品,绝口不提山头、树龄,只论拼配技术创造出的“高香浓强”口感,令不少品饮茶友驻足。

出于对年轻消费群的重视,合和昌推出了“高校元素”时尚新品,六大茶山推出了以“小红”为形象元素的新派滇红工夫红茶,勐乐山也推出了包装讲究的“十六泡·古树红茶”系列新品。基于易武茶陈化的“话语权”,岁月知味在展会上主推“96真淳雅VS岁月知味06易武古韵”品鉴活动,向终端市场传达岁月知味在易武中期茶资源储备的核心竞争力。

岁月知味董事长郑少烘认为,山头、纯料、古树等概念在本届展会上“边缘化”,预示着普洱茶行业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众多占山为王主打“名山茶”概念的茶企,已遭到原料过度炒作的反噬。只有在鉴藏、品饮、时尚等细分市场领域确立核心优势,普洱茶企才有机会脱颖而出,而这个转折点已经到来。

简介,普洱茶膏

简介,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制作始于唐代,据吴任臣《十国春秋》所记,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生产,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凡八枚”。后来,云南土司采用云南乔木大叶种茶叶,借鉴唐代制茶工艺,

采用大锅熬制的方法,小范围制作,初创普洱茶膏雏形。


虽然最初的普洱茶膏存在制作简单,质量较差的问题,但毕竟相对普洱茶而言,已经是一种进步。而且这种进步很快就通过滇藏的茶马互市传播到了西藏,并迅速的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活佛级衣衫的僧侣乃至宗教领袖都成为茶膏的特贡者,民

间禁止流通,使茶膏一进藏区就成为贵族所享受的特权物品之一。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清朝皇室的注意。由于满族蒙古族都是非常偏爱藏传佛教的,加上对西藏宗教领袖生活的关注,使得清朝皇室开始接触和认识普洱茶膏和普洱茶。


1729年(雍正七年),清朝宫廷在云南普洱地方设立普洱府,为流官制,管辖六大茶山等地,统管茶叶交易,不准私商贩茶。同年,雍正皇帝给云南总督鄂尔泰发圣旨,责成他亲自监督,选取最好的茶菁,制成普洱茶团、普洱女儿茶及茶膏,进贡

朝廷作为贡茶。

浅谈普洱茶的价值链


  前几天遇到一个茶叶商人,无意中谈起了这个东方最古老行业,似乎前几年的普洱茶就像是在云南发现了金矿,一下子让云南的茶叶商人看到了茶叶的春天,价格不断的创出新高,可是似乎春天很短暂,而是是没有夏天的季节,很快听说的又是恢复平静的茶叶茶叶价格,很多人连什么是普洱茶都没有搞清楚,就成为了收藏家,可是很快又开始为当初的愚蠢行为附上一定的经济损失!

 

  这一切都有一个最初的概念那就是“普洱茶的某些益处”,在营销学中,概念是一种生产力,他可以使得产品具有很强的个性价值和竞争力,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取得有效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竞争力,在一些快速消费品中,品牌的个性概念利用更是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而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用一个概念作为支撑点是危险的,尤其是茶叶这样一个特殊的产品、茶叶和白酒从一种角度上看都是一种文化产品。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个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体。而不是单单的一个概念。

 

  所以考虑普洱茶等这样产品。应该从整个茶叶价值链的角度出发。从产品的材料到成品都应该优化其价值,普洱茶不是茶,而是一种文化。一种饮茶的文化。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普洱茶应该形成一个普洱茶的茶叶标准,从而为普洱茶的硬件定位树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其在中国的行业格局中具有较强的形象定位和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良好的形象。尤其是在这个中国制造受怀疑的时代,更应该做出行业的标准。让饮茶者可以很清晰的了解产品的质量和硬件的东西。在产品的附加值建设中应该注重饮茶文化和云南特殊民族文化的柔和,二者是任何都无法替代的差异化竞争力,简单的可以从冲茶的程序等这些软件方面作为一个突破口。避免文化的宽泛性和管理执行的冲突。

 

  茶叶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是一个利民的行业。茶叶企业应该从企业的社会价值最大化从发,关注长期利益,从产业链的各个角度作为优化和突破口,形成具有产业聚集型经济,提高茶文化和产品的双重价值,避免茶农利益不稳定和企业效益低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