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暴跌之后的普洱茶始终要回归本质

暴跌之后的普洱茶始终要回归本质

2019-03-27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暴跌之后的普洱茶始终要回归本质


2015年6月,普洱春茶的采摘、收购和制作都已接近尾声。


如果是在往年,这时的普洱茶正受热捧。最火的时候普洱古树茶的价格甚至飚至每公斤2万元。而今却市场惨淡。


在前不久结束的2015年东莞第八届国际茶博会上,普洱茶登记参展的商家仅有40多家,与2014年相比少了一半。


不仅如此,由于销售趋势不明,普洱毛茶收购商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收购价格下跌,很多茶甚至找不到买家。


这只是上一年市场行情的延续。2014年普洱茶价暴涨暴跌,先是年初大幅上涨,涨幅最高甚至达到100%,年中,大益等知名普洱茶品牌纷纷价格跳水,随后下半年价格暴跌。


早在2007年,普洱茶在经过疯狂涨价后,就有一次巨跌,市场大幅下滑,产业几近崩溃。此后,经过短暂的市场复苏,到2014年上半年,普洱茶价连续三年都保持着每年20%的上涨速度,直至价格泡沫再度破裂。


普洱茶价格的谷底究竟在哪里?


价格泡沫破裂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全国最大的普洱茶消费市场广东省,2009~2014年的短短5年间,高档茶和中档茶的价格涨幅均在200%以上,平均每年上涨40%以上。


2014年上半年,普洱茶中备受投资者青睐的古茶、名山茶的价格更是不断上涨。短短4个月,古树茶的原料价格涨幅就达到了50%以上。


这样的增长速度让业内人士充满担忧。


“茶叶的本质就是一种饮品,价格一直这样虚高,是不正常的。”云南普洱茶厂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华琼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以一向被视为普洱茶市场风向标的“大益”品牌为例,到2014年10月,曾被热炒的大益马年生肖茶饼,从最贵时的每件20600元,跌到了每件10300元,跌幅达50%。


素有“临沧班章”之称的昔归普洱茶2014年春季毛茶的价格最高时达到每公斤3800元,2015年同期,这一数字回落到了2000元,降幅近50%。


2015年普洱春茶的收购价格更是降幅明显。赵华琼说,在普洱,优质干毛茶2015年的收购价格降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0%~50%,中低档干毛茶的收购价格也有50%左右的降幅。


与2007年普洱市场全面崩溃不同的是,此次降价主要波及的是投资市场,被投资者追捧的茶叶种类降幅最大,受影响也最深,对消费市场影响并不大。


事实上,2014年大宗普洱茶的市场售价一直稳定在每公斤80元左右,相比2013年甚至略有上涨。


投机者争利


在业界看来,普洱茶的价格这样暴涨暴跌,主要是一些投机商的加入,搅乱了市场。


从上世纪末开始,普洱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业内估测,2014年全国普洱茶的投资总量已超过2000亿元。


在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终身荣誉会长白水清看来,随着大量不懂茶、怀着投机心理的投资人进入普洱茶市场,炒作是必然的结果。


“在2007年普洱茶市崩盘前,国内有一两家大型的非茶企业甚至拿出十几亿元的资金来收购普洱茶。”赵华琼说,其实他们根本不懂茶,也没有好好经营的打算。


由于普洱茶投资市场上大多数人都是跟风者,既不懂如何甄别好茶,也不会用心经营。有一些茶,懂行的人收购价格只出到每斤60~70元,而不懂行情的投机商收购,价格就可能被抬高到每斤300元。就这样,原材料的价格无端高出了实际价值的4倍多。


“传导到终端消费市场上,成品茶的售价至少要比实际价值高出6倍。”赵华琼说。


经历过2007年价格风暴后,投资者更加谨慎。他们中的很多人开始绕过原有的生产、销售体系,通过“包山头”,控制上游的茶树资源,从源头上垄断普洱茶的稀缺资源。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茶商称,他原本是做实业的,2011年看到普洱茶市场火爆,就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临沧等产茶地承包了3个古树茶园。他惯常的做法是每年将自己茶园产的茶囤起来,再收购一些卖出去。


这种做法是业内炒作普洱茶的惯用之法——大量囤积,只拿出少部分买卖,从而造成货源稀缺的假象,抬高茶价。


这次古树茶价格暴跌,让他顿感压力倍增。


“现在很多人把普洱茶当成了金融产品和赚钱工具。”云南元和茶叶基地负责人刘润佳说。


大量资本涌入普洱茶市场,一再推高茶价,但泡沫膨胀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破裂,白水清分析说,这就是今年普洱茶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普洱茶市场10年一轮大调整,5年一轮小调整。”


此外,近两年宏观经济增速趋缓,再加上国家控制三公消费等政策的影响,高端茶、礼品茶市场需求下降,也是引发此次普洱茶降价风潮的原因。


市场复苏在即


普洱茶价格暴跌、市场崩盘的声音不绝于耳。


然而,白水清则认为,这只是一次自然的市场调整,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表现。


这次的市场形势显然与2007年不同——2007年是市场泡沫全面溃灭,而这一轮只是挤出局部市场泡沫,不会动摇整体市场。


2007年后,政府相关部门和有责任感的龙头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投机炒作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引导市场回归理性,至少保证了消费市场的持续稳定。


近年来,赵华琼所在的云南普洱茶厂有限公司根据都市白领的消费习惯,推出了条形小包紧压茶,不仅设计讲究,质量也有提升。


“只有扩大市场,增加消费才是普洱茶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赵华琼说。


而在普洱茶投资市场上,对于那些长期关注、从事普洱茶收藏的茶商、茶人来说,降价不仅不会有损害,还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因为低价期正是进货存货的绝好时机。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辉辉/北京报道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身价的发展轨迹

  云南当地建立起大量中小型茶厂与私家作坊,旧有的红绿茶茶厂、产地相继改产,思茅、版纳等地开始有规模、有计划地推广茶叶种植,生产呈现无序状态,品质也参差不齐。

清代开始,普洱茶成为名贵贡茶,并先后在攸乐、易武地区组织了官方管理的督办、采造。高档普洱青茶成为宫廷享用的贵重茶品以及馈赠外宾、从属国、边疆朝贡的珍贵礼品。中低档茶的茶马贸易达到鼎盛,成为与康藏、四川地区互市的重要商品;但由于交通运输不便利,未能广泛行销于中国中、东部地区。清中期以后产销达到一个高潮,大量私商字号先后涌现,不少商品甚至远销至东南亚。
民国前期延续了清代的繁荣,由于政府组织,甚至数次出现在世界商品博览会上。中空的沱茶形制发明(由瓜茶、紧茶演化而来)。1940年前后,由于政府的倡导、努力,现代体制的公司与大型茶厂相继成立:1938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39年顺宁实验茶厂(凤庆茶厂前身)成立;1940年佛海实验茶厂(勐海茶厂前身)成立;1941年康藏茶厂(下关茶厂前身)成立,等等。但此时由于战乱等因素,茶叶运输及销售渠道受阻,公私茶厂、商号受到严重打击,大量倒闭关张。
1949年建国以后开始恢复生产。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进入完全的国有计划经济时代。但由于管理的粗放、大跃进的人为破坏,刚刚恢复的生产又不断遭受重大破坏,仅能相对满足内需,对外创汇则很困难。1966年文革后茶叶发展几成停顿状态。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熟茶发酵技术成熟,重新组合现有资源后省公司开始着手扩大国外市场。70年代后期经由香港茶商的中介,开始了同法国长期而稳定的普洱茶贸易。并先后打开日本、东南亚等市场。此时对外交易的中心在香港及广州,产品主要为新制生、熟茶品。老茶尚未得到重视,直至80年代前期,香港的陈年茶尚属滞销货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普洱茶转变为一种文化现象,从而开始推崇老茶。台湾的中医师、教师、气功师、太极拳师等发现了老茶补益气血的作用,导致陈年茶价格的第一次抬升,香港旧茶成规模地销售至台湾,并形成一小股稳定的茶叶消费潮流。香港南天公司等一批新的业者进入这一领域,扩大了普洱茶的生产与出口。这一领域的消费方面,香港仓老茶为重要流通品(当时价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香港茶业、酒楼业对于香港回归后事业发展的担忧,导致陈年茶大量出仓,投入市场变现。同时台湾由于邓时海《普洱茶》一书的推波助澜,正式在文字著述上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文化层面,导致商家将大量港茶贩入台湾炒作。海外市场则将文化影响扩大到韩国等亚洲国家。此时价格第二次抬升。新茶得到更大的需求,对于做旧的迫切需求,也导致了深圳、广州等大规模仓储(湿仓)的发展。此时的消费,由于老茶价格的抬升,新茶收藏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陈年茶方面依旧是湿仓茶完全占有市场。
2000年前后,渐趋饱和的台湾市场扩展到大陆,先后在广州、云南形成规模,2003年后带动北京市场的发展。海外则带动马来西亚等地资金的大量涌入。云南当地建立起大量中小型茶厂与私家作坊,旧有的红绿茶茶厂、产地相继改产,思茅、版纳等地开始有规模、有计划地推广茶叶种植,生产呈现无序状态,品质也参差不齐,直至2005年广州市场发生动荡,引发了云南茶叶生产的初步洗牌。流通环节,此时老茶已经为罕见商品,多数已经退出流通市场,市场消费的主流完全转为新茶的品饮、收藏。约在2002年前后,对于干仓茶的需求逐渐抬头,但由于相应商品的稀少,流通环节中还是入仓茶的天下。

我所理解的普洱茶

  我所理解的普洱茶,其精神的部分并非是后发酵,而是大叶种、晒青和包装。

  我不知道除了普洱茶之外,还有多少种的茶叶采用晒青的工艺,但晒青的确是普洱茶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当然,光有晒青是不够的,晒青茶再经过后发酵,就是普洱茶了。所以,普洱茶是需要与微生物和空气、水分等接触,这就要求普洱茶的产品包装,必须是能够使普洱茶做到后发酵的包装。我所理解的绿茶,是不鼓励后发酵的,即使采用晒青的工艺,产品成形后,一般是通过密闭式的包装来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而不是鼓励产品通过时间的推移而有变化。这就是我认为的普洱茶生茶与绿茶的区别。

  在营销上来看,更多的人认为生茶给普洱茶从业者赢得更多的空间,因为产品品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好,普洱茶从业者便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做普洱茶生意不会亏本,卖不掉更赚钱。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不主张这样的观点用到普洱茶的经营当中,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流,那么企业便很难在市场中获得生存的空间,作为普洱茶经销商,也是一样。做普洱茶企业,要的是将普洱茶卖出去,让消费者喝掉,而不是希望消费者将产品储存起来,等待口感转化到最佳或者等待升值,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便认为普洱茶应该在出产时就做到更加适宜消费,不论是生茶还是熟茶。

云南普洱茶的特点

一、云南普洱茶,原是产于云南普洱府所在地,并在普洱集散的茶叶。经历了由地名命名而发展为专门茶类的一种茶叶-------产地的特点;

二、茶树鲜叶为普洱茶变种,即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品种的特点;

三、 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而成。后发酵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存放,长时间的缓慢自然发酵,这样变成的普洱茶,叫传统普洱茶;一种是用晒青毛茶经过人工促成后发酵办法生产的普洱茶及其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普洱茶,叫现代普洱茶或熟普-----原料的特点;

四、普洱茶除散茶外,紧压成型的普洱茶有各种形状,有如小药丸、圆球、象棋、沱茶、圆饼;大如南瓜、巨型饼、树筒、屏风、大匾等等-----形状的特点;

五、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与茶贵新、酒贵陈的特点背道而驰。如储存保管得当,可储存一百年左右-----品质的特点;

六、如在茶馆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陈年普洱,可泡20泡-----饮用的特点。

云南普洱茶的上述特点,也使普洱茶成为可具收藏鉴赏的古董,这是大多茶类都不具备的特性。因此,普洱茶完全有资格,也完全应当成为一种独立的茶类,即普洱茶类。

根据《中国茶叶大词典》对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的定义,基本茶类是茶鲜叶经过不同制造过程形成的不同品质成品茶的类别。再加工茶类是以基本茶类的茶叶原料经再加工而形成的茶叶产品。普洱茶是以基本茶类中的晒青绿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后发酵而形成的再加工产品,因此,不能归于黑茶类。根据陈椽教授编著《茶叶通史》中对茶叶分类的理论:“茶叶分类应该以制茶方法为基础。从这种茶类演变到那种茶类,制法逐渐革新、变化,茶叶品质也不断变化,因而产生了许多品质不同,但却相近的茶类。由量变到质变,到了一定时候,就成为一种新茶类。

从茶类发展的先后看,普洱茶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唐朝樊绰撰的《蛮书》,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起始年代更早。而黑茶起源于11世纪前后的宋代,普洱茶在前,黑茶在后,按照茶类发展的先后来看,普洱茶也不能列入黑茶类。

云南普洱茶是所有茶类中,唯一由基本茶类的晒青绿茶,经渥堆后发酵再加工,变为与晒青绿茶品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茶类。普洱茶比六大茶类中的黄茶、白茶、的数量要大的多,黄茶的年产量不过10吨,白茶的年产量不过1000吨,普洱茶的年产量在5万吨左右,按照陈椽教授的解释,由量变到质变,普洱茶完全可以成为一种与其他茶类不同的一种新茶类。台湾茶学研究所所长蔡荣章先生最近也同意将普洱茶独立归为一类,与绿茶、乌龙茶、红茶合并为四大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