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为什么普洱茶有的耐泡有的又不耐泡?

为什么普洱茶有的耐泡有的又不耐泡?

2019-03-27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为什么普洱茶有的耐泡有的又不耐泡?

所谓耐泡,指的是茶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

普洱茶确实经久耐泡,而它之所以耐泡,是因为普洱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

尤其是普洱茶树历经了数百上千年的生长,它的叶芽上积攒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就是我们感觉到的它经久耐泡的缘故。

然而,在喝新茶时,会有这样的疑问“茶叶很香,口感滋味也不错,缺点就是不耐泡。”

明明在选茶的时候,茶汤冲十泡以上都依然耐泡。压制成饼茶,就变了味道。毛茶和压制成饼的茶,为何会有很大的差别和悬殊。

首先,毛茶从鲜叶采摘到制作完成,再到晒干,高温会使鲜叶中芬芳物质挥发,鲜叶中酶物质停止转变,这一时候,经过阳光,完成的时间最多10个小时。茶叶从鲜叶到杀青缓慢的干燥,茶性是最为浓,不论滋味,香气,都是很好的。所以大多数人,喝到毛茶,觉得不错就会大批量采入,结果发现蒸压成饼以后,大失所望。

干茶成饼,首先需要高温蒸汽蒸压,蒸汽需要高温,才能短时间使茶叶变软,便于压制,高温蒸汽首先使茶叶含水量增多,其次使茶叶中的物质再一次进行转化,这时候的茶性是不稳定的。

成型后,不论自然晾干,还是烘房适度烘干,短时间要使紧压茶干燥,这段时间其实是很短的,而茶,本就是需要沉淀,慢慢来。喝茶的茶友都知道,新茶买回家,大多数人会选择半年之后再开汤,茶叶滋味会很适中均衡。

很多茶友买到新茶,想尝鲜,打开新茶,撬开来喝,此时也许茶饼刚包好面纸,经过高温蒸汽,或是适度烘干,茶性并不温和,通常会在前四泡显得香气浓郁,滋味浓强。到7泡之后,茶味就开始减淡。

这时,大部分人对于茶,或多或少就失望了,因此,可能会错过自己本该有的好藏茶,如果加多冲泡次数,不管茶的浓淡滋味如何,看看喝到十泡之后,茶汤中是否还有滋味。

普洱茶的几次制作之间,高温的作用,对于茶,有好有坏,并不是茶叶的内含物质,或者是茶叶的制作工艺出了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二次高温,致使茶性不温和。(普洱茶吧)

有用+10
分享

金花普洱茶有哪些冲泡方法

  1、直接冲泡法

 

  备具:盖碗、紫砂壶、飘逸杯。

 

  温杯洁具、投茶量1:20温润洗茶、90°水温10S出汤,依此具个人口感控制出汤时间。

 

  2、闷泡法

 

  备具:保温壶

 

  温杯洁具、提高壶体温度,便于茶叶香气的充分发挥,投茶量1:100,沸水冲泡,闷泡30分钟,即可饮用。

 

  3、烹煮法

 

  投茶1:100,文火煮茶3分钟,待沸水腾后滤出,即可饮用,可加水继续煮饮。

 

  4、调饮法

 

  用冲好的茶汤,根据个人口味可加辅料,如:蔗糖、酥油、奶、盐等,别具风格。藏、回、维、蒙等民族对调饮情有独钟。

 

  5、分饮法

 

  采用宋代点茶分茶技艺进行饮用,一般需专业茶艺师配合品饮。

普洱茶古树茶

  普洱茶古树茶的有效物质含量远高于其他任何类别的茶,这些有效物质,现代的科技也无法一一论证清楚,普洱古树茶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存放才能有最佳品饮状态,才会有价值体现的状态。

  而如果将茶放在所谓的干仓,纯干仓,必定会导致后发酵变慢,尤其是普洱茶的后发酵是酶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微生物起主导作用。

  合适的湿度和恰当的温度衍生出匹配的微生物,没有此三者完美的融合,普洱茶是无法生存的。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遇到适合于其生存的环境它就会繁殖.在这个过程中,茶就是个载体而已。

  历史上,是将普洱茶成品用数月的时间运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各个地方,很多都是亚热带到热带气候,温度超过35度,湿度长年在70度到90度以上。

  为何到了后期很多人就有了什么纯干仓的理论了?为什么就不能放在含水量超过70度到80度温度超过25度到30度的地方了?难道历史上所有的普洱茶经验都错了?要不就是所谓的纯干仓理论是错的?!

  经验是时间和实践的积累,而纯干仓理论是这最近10年左右才有的,普洱生茶的优势在于其特有的后发酵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变化与时间对等后的品饮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体现。
        

  包括多醣,有机锗等上千种利于人体的吸收的物质的产生,都离不开后发酵。

  普洱生茶没有后发酵.就是天生的阳痿!

  后发酵需要一定的温湿度,在空气中微生物的发酵才是关键的,普洱生茶经历过南方的湿热的夏天,再被秋冬的干爽热风吹干,茶叶经过呼吸之后,喝起来的茶就会很润很好喝,茶汤都成团。

  同样的茶,拿到北方,干燥的气候会让水分减少,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再加上房间的暖气,湿度一下子就会被抽干,其口感大打折扣,茶汤润度有,但很差,喝起来是燥的,没有湿度更是增加了茶品的涩度,更别说茶汤成团了。

  云南产,南方自然存放,这是前人的经验。

  任何人为的手段改变其存放环境的都不能称为自然存放,无论是纯干仓,还是湿仓。

  当然,眼下的现代化,造就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在各个制做环节中都使用这些设备,并没有遵循并规范传统制程,

  即使这样状态下出来的一些茶品,目前还有很多人都认为,或许将来会好,难道真的会吗?

  其实,没必要的!有条件的,一定不能储存这些茶。

  手中有这些茶品的茶友,有兴趣的话,检验一下自己手中的存茶吧,这些茶不受温湿度的影响,不受地域的任何影响,你会惊愕的发现,这些茶任何时候冲泡,每年的口感不变,都是一个味。

  这些茶品是没有讨论内部时间与外部时间的必要的!因为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已经丧失了后发酵的功能了!

  普洱茶是由茶本身的物质在合适环境中自然改变和一定的外部环境中一致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的。

  真正意义上的普洱古树茶,一定是既要转化到一定时间,也就是我们说的茶品的内部时间与茶品的外部时间一致转换后才会有较好的品茗价值的。

这些“坎”是大部分普洱茶友难以迈过的

这些“坎”是大部分普洱茶友难以迈过的

喝普洱,从熟茶入门,因为熟茶好上口,特别是一些传统老茶头,糯滑甘甜,十分好喝,只是欠缺喉韵。喝着喝着, 开始喝生茶,你会发现,每次喝生茶,都有不同感受。

这些“坎”是大部分普洱茶友难以迈过的


普洱茶人,大都是泡在茶叶里培养出来的茶客;喜欢普洱,是喜欢那种不确定性,那种可以观察得到的变化;喜欢普洱,是因为可以在藏茶七年后,拿出片茶来告诉友人,这茶我自己放了七年,时间的距离就像目光一样短浅,七年之间......犹如隔座而坐。


这些“坎”是大部分普洱茶友难以迈过的


喝普洱茶,绕不过去的第一道坎:


就是跑茶山选择新茶自己收藏,每年都有新茶,谁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好,都是赌的心态。每年都会陆陆续续买些新茶,私家茶仓也就慢慢的建立起来了。对于这些茶,以后会怎样,谁也说不清楚。但还是抱着宁可错杀,不愿放过的想法。



这些“坎”是大部分普洱茶友难以迈过的


喝普洱茶,绕不过去的第二道坎:


就是不断地在一些好茶价格还低的时候错过了,然后在某个时点遇上,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去购入。相信有很多茶人,会感叹,某某茶当年才多少钱,现在价格这么贵了。这是茶友聚会时候最经常听见的一句话。



喝普洱茶,绕不过去的第三道坎:


就是不断地买茶,藏茶。说实话,你的茶已经很多了,但还是会不断地买,遇到好茶的时候,往往难以控制住钱包。遇到喜欢的茶,都是直接刷卡买单。


相信很多茶友都有这样经历,每次带茶回家,家人都会问你,都那么多茶了,为什么还一直买,都够你喝一辈子了。但是你仔细一想会发现,原来很多茶你都舍不得喝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心理。有朋友说;他买其他茶,比如铁观音,再贵的,三千、五千甚至上万一斤的,都会毫不犹豫的打开来喝。唯有普洱,他经常舍不得打开来喝。


这些“坎”是大部分普洱茶友难以迈过的


你是不是每次要开一片新茶,往往要犹豫很久,觉得那片茶,这么打开后,好像就没了,心中总会有所不舍。缘何?因为很多茶,都是你自己一手藏出来的,要喝掉,是真的会舍不得的,特别对于一些存量很少的茶。


普洱茶友有一种心态,那就是,费尽千辛万苦,买来一片或一桶好茶,却舍不得喝。再深究下去,其实是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为了与茶友交流时,拿出某片茶,说:“我有这茶,你没有,嘿嘿”!


这些“坎”是大部分普洱茶友难以迈过的


还有另外一种心态,那就是,看到别的茶友手里有某款好茶,会千辛万苦的去买一点回来,为的也是,我也有这茶了,但那茶很多时候,你也是舍不得喝的。


看着自己的茶仓一天天的膨胀起来,满足感不断提升的同时,茶仓里舍不得喝的茶在不断增加。往往开片新茶,毫不犹豫就开了。但是过了若干年,当那些新茶成为老茶,就开始舍不得喝了。所以,最后就是茶越来越多,舍不得喝的茶也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