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鉴别>问答:怎么辨别普洱茶膏的好坏?

问答:怎么辨别普洱茶膏的好坏?

2019-03-27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问答:怎么辨别普洱茶膏的好坏?

茶友“刘永潮”向问:怎么辨别普洱茶膏的好坏?

问答:怎么辨别普洱茶膏的好坏?

懂茶帝综合多位普洱茶及普洱茶膏人士观点回答:首先看外观,好的普洱茶膏外观是干爽的,既硬又脆,如果膏体发软,说明含水量较高,容易造成二次染菌。最高品级的茶膏是外观出现白霜。其次,看汤色,通透清亮的,如同琥珀一般有高穿透性,说明普洱茶膏的品质优秀。但如果汤色不错,却有很多肉眼可见的沉淀物,就说明有添加物质。再次闻茶香,好的普洱茶膏会散发出自然淡雅的普洱茶香,至于口感,好的普洱茶膏厚滑、醇和,味道优于同年份普洱茶叶。最后,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审核一下生产企业的资质,因为普洱茶膏属于茶叶深加工产品,与生产茶叶要求不同,有更高的生产环境与生产设备的要求。

问答:怎么辨别普洱茶膏的好坏?

背景知识: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现代普洱茶膏的研究始于2002年,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御茶膏的破译与复原。同时,科研部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成功地从云南临沧地区的晒青毛料中分离了普洱茶后发酵所独有的菌群,采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初步实现了普通级普洱茶膏的规模化生产。

有用+10
分享

这样泡普洱茶老茶头,是最好喝的!

  我们都知道老茶头就是从熟茶发酵堆里拣出拉来的茶疙瘩,由于茶叶中最嫩的地方就是含糖和胶质最多的部分。在相互粘连的过程中就会附着其它的灰尘和碎屑物包裹在一起,干茶从表面看上去呈褐黄色,就像附着很多泥一样。因此在冲泡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把老茶头泡得更好喝。

  ①、取茶

 

  饼茶、沱茶和砖茶均可用茶刀、茶针撬下来之后,装入茶荷,然后再倒入盖碗之中。然而在普洱老茶头取茶的时候,既不用刀也不用针,用茶匙取适量的茶放入盖碗中即可。因为老茶头是小沱疙瘩,体积小,近乎茶叶,所以不用任何撬茶工具。

 

  ②、称茶

 

  3-4克量,适中的盖碗,干茶量足以3-4人品饮,同时又能泡出茶的甜醇鲜爽的美味来。如果一人品饮2克即可。为什么冲泡三到五人喝的生茶,量需要7-8克,熟茶要4-6克左右呢?那是因为,老茶头是熟茶发酵过程中粘的比较紧的小沱,在后期陈放中已经陈化已经非常好。所以人不多时,无需放很多。一来浪费,二来滋味更加纯正。如果你在冲泡时拿不准它的克数,可以用电子称,称一称,便于控制好量,一是对茶的恭敬心,二是泡茶技艺更精进。在标准的前提下,经过多次反复冲泡,泡茶的经验会有很大的改进。。以后取茶时,手到擒来,准确无比。

 

  ③、温杯洁具

 

  也就是我们所说烫杯温盏(用沸水洗杯),这有三个目的:一是洁具,清洗杯子,让公道杯和品茗杯无沾染;二是提温,提温后茶倒入杯中,香气会更加诱人;三是热茶汤入冷杯盏,避免因温差影响口感。

  ④、投茶

 

  稍碎的老茶头先投,块状后放,块状盖住碎茶。大块的在上面,容易与沸水接触,醒茶较快,汤色较好。

 

  ⑤、浸润泡

 

  用沸水(至少是90度以上)洗茶两次,这里要强调的是,老茶头的洗茶与其它有所不同。像生茶洗茶,注重一个'快字',洗茶不快或出台汤不快,则会影响茶叶的滋味和汤色。泡得好不好,好喝不好喝,这些都是细节上应该注意的。老茶头则是注重'慢中有快'。所谓“慢”是指在洗茶时,茶汤要在盖碗中停留1分钟左右,再把它倒出。“快”是指在洗完两遍茶时,到了品饮的茶汤,此时,出汤就应该稍快,不然在盖碗中呆久了,影响口感。

  ⑥、冲泡

 

  水温高,注水平缓,出汤快,是泡好熟普的关键!从浸润泡开始,注水要轻柔,可以定点注水,好可以围绕盖碗旋一圈注水,水流要平稳,不要使茶叶猛烈翻腾,投茶时的'茶山'才会不被破坏。

 

  润茶后,不急着立即注水冲泡,间歇十多几秒钟,既然'润',那说明不是'淋浴',要有一个前后间隔的时间,给它舒缓一下。调整好自己,美味的茶汤,就在你的静缓节奏中流淌,不久之后,泡茶的优雅,已经水到渠成。

  ⑦、品饮

 

  汤色晶莹透亮,如红宝石,陈香醇厚,糯感强。

 

普洱茶鉴别:纯辨其色

茶品未冲泡前,先闻闻看是不是乾净清味(没有异味或臭曝味),然後就是泡泡看,当普洱茶品在正常环境下存放,就算放个30年或50年,甚至放到100年,茶的颜色(茶汤)绝对不会变黑或产生怪异味道。

当下很多的业者或消费者大都会有的错觉就是,普洱茶放久了,冲泡之後的茶汤颜色一定会变黑或转墨色,其实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越陈越香,普洱陈放发酵後由淡黄转枣红,越久茶气越强越浓,略带油光性,不会变成黑黑的。新制成的生茶品冲泡时,就如同台湾茶一样新鲜富弹性,而汤色如金黄色,入口较苦微涩,就是需要时间来等待其发酵氧化,利用空气中的水份及空气环流而产生发酵氧化效应,时间越久,刺激性就越低,茶质就越醇和(当然成本就相对增加,且在喝一饼少一饼的情形下,越喝越顺口,越喝越好喝,珍惜者皆拥茶自重,好茶是不会寂寞的。)市面上流通的好茶会很多吗?况且编造美丽的销售谎言不也是那些伪造者的专利吗?相对伪造者自然就滥竽充数了,所以色香味俱全的定律先套上去才来谈价钱,不然碰到杀价高手可是伪造者的最爱啊!(不谈品质先谈价钱)生意的真实与永续是相互培养的,不是您爱杀价我就提高价格让您杀,事实上是懂得珍惜客源的人越富有。再次苦口婆心的告知,普洱茶的好绝非偶然,也并非年代或标价所能知晓的,切记,喝的好喝,喝的舒服,喝的没压力就是真的好!

普洱茶|家里存茶实用小常识

好多茶友跟我说我们的茶去年的更好喝,今年的有青味。我回答是肯定的,普洱茶越存越香。那如何在家也能把茶存放好呢?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在家存茶的小常识。

良好的存放环境是普洱茶质量与后期陈化重要的保证,没有专业茶库没关系,在家存放普洱茶掌握了以下几点,其实很容易做好。

整体环境

人与茶同为自然的一员

推己及人,推己及茶

不喜欢暴晒、不喜欢异味

不喜欢太干或太湿

……

人对周围环境感到不舒适时

茶也会不舒服的

控制湿度

建议在家里备一个温湿度计,随时监测温湿度,一般家庭存放条件最好符合温度保持在20°-26℃之间,湿度保持在30%-80%之间。南方的茶友们就需要多费点心思,特别是在梅雨时节,要更加注意及时开窗通风,散发水份。其实生石灰除湿也不错,不过是一次性的,用完下次就要换新的。有的人会用超市的吸湿剂,但是那个通常香气重,所以不建议用。

特别注意:

离地·不靠墙

地面与墙面往往是家中湿气最大的地方

存放普洱茶时

一定不能将茶,尤其是单饼普洱茶

直接放到地面或紧挨着墙面

拒绝光照

注意避光和空气流通:在储存茶叶时要注意避光和通风。因为在阳光直射下,酚类物质和叶绿素更容易氧化,从而使茶叶容易变色和变质。而空气流通有有利于茶叶中微生物的繁衍,因而可加速茶叶陈化。

特别注意:

避免阳光直晒

尽量不要长期放在阳台、窗户等经常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远离异味

避免异味:茶叶是最会吸收气味,揪一把干燥茶叶,会吸清空气中的异味,因为,应力求贮放环境清洁无杂味。

特别注意:

不能放在厨房、卫生间等旁,餐厅也不行

同时在存放过程中生茶与熟茶尽量分开存放,因为生茶和熟茶香气类型不同,会被交叉吸附,相互掩盖或改变。

避免长期密封

很多茶友想着茶叶会吸味,就把茶叶密封起来。殊不知普洱茶和绿茶的保存完全不同,绿茶保存的要诀之一是密封,密封的效果是延缓陈化进程,因为烘青类茶叶的陈化进程是一个香味和茶味衰减的过程。而普洱茶的陈化(后发酵)进程是“越陈越香”的关键,长期密封保存会明显阻碍后发酵的进行。

特别注意:

空气流通不等于裸露在空气中

综上,在家存放普洱茶备选地点有书房、客厅、卧室……

如果条件有限,请一定要做到防潮、避光、无异味,离地不靠墙!

普洱茶存放过程也就是它的自然转化过程。

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其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是大家公认的。普洱茶的品质与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密切相关。普洱茶的贮藏过程实质就是茶叶中化学物质的缓慢氧化过程。

普洱茶经一定时间的存放后,汤色由生普原来的黄绿或橙黄向熟普的红浓明亮逐渐过度,滋味出现醇和、滑爽的感觉。由于茶多酚氧化酯性儿茶素减少,可溶性糖增多。收敛性降低,苦涩味消除,甜味增加,呈现出特殊的陈香。

三年去苦,六年去涩(只是大概时间,具体还要看转化效果)。这是老茶陈化的大概情况。不过要指出,茶好喝要看茶的基底的,茶的基底茶骨不好,放再久也没用。而好茶,就算是新茶,也有独特的滋味,感觉不输于老茶。老茶只是普洱茶陈放的转化结果。喝普洱喝的是普洱茶的变化,并不是不喝新茶,只喝老茶。

说到转化在这里抖抖书包,说说转化和陈化的不同

普洱茶“主外”:陈化

陈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理解为表象的普洱茶特征。比如看到的普洱茶条索的颜色,普洱茶的汤色,普洱茶的滋味,普洱茶的叶底,普洱茶的香气。

而这种普洱茶的外在表现,只要一直观察,是用人体感官器官能感受到的。陈化,更准确的说是描述普洱茶某一时间段的外在表现结果。

普洱茶“主内”:转化

转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内在表现,也许就是暂时的一个过程。我们都知道普洱茶的变化是因为普洱茶里的微生物作用产生了变化,而微生物我们用感官器官是看不见的。比如一定年份的普洱茶颜色从黄色变为了棕褐色,这是由茶黄素变为茶褐素。这是微生物的变化。

这是我们存了一年的成果,预览茶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