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功效>云南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云南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2018-03-17 访问量: 268 茶礼仪网

  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普洱茶的后发酵是一系列酶促氧化和微生物活动复杂的变化过程。肝火旺盛的人易激动或冲动,急躁易怒,适合喝生普降火气,每天4杯普洱茶就可以使容易瘙痒或易长痤疮的肌肤得到缓解,而且口干或口苦等等虚火症状会逐渐消除。现在我们具体来了解下云南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云南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色素和染料:普洱茶有丰富的色素,用途更加广泛,不仅调酒可以用他,制造食品也可以用他,如果厨房准备一点普洱茶浓汁,用作菜肴的调味,比一般化学色素好得多,还可以用来染布,可以染多种颜色,色香俱全。

  有机肥:冲泡过的普洱茶仍有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等养分,堆掩在花圃里或花盆里,能帮助花草的发育与繁殖,一般喜爱盆栽的朋友,都知道这项用途,这比当垃圾处理方便多了。

  洗涤剂:茶水可以去垢涤腻,所以洗过头发之后,再用茶水洗涤,可以使头发乌黑柔软,富有光泽,一般女士用过几次以后,便会觉得比什么洗发精之类的东西要好得多,因为茶水不含化学剂,不会伤到头发和皮肤。用普洱茶煮水洗澡,不但可以清除体臭,涤去污垢,而且还有保养皮肤的功效。常用茶水洗澡可以减少皮肤病的发生,使皮肤光泽滑润、柔软如脂、且无任何刺激。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生茶与熟茶的七大区别

  (1)生茶与熟茶的区别之“制作工艺”

 

  生茶制作工艺是指将鲜叶进行萎凋、杀青、揉捻、晒干后成为生散茶(晒青毛茶);将晒青毛茶高温蒸软后放入模具定型,压制成砖、饼、沱的形状,经过烘干或自然晾干后成为紧压茶品。熟茶制作工艺是将晒青毛茶进行人工洒水渥堆发酵成熟散茶,其他工序与生茶一样。


  (2)生茶与熟茶的最大区别·有没有经过“渥堆”发酵

 

  渥堆是熟茶制作过程中的独特工艺,是决定熟茶品质的关键点,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通常70厘米左右)后洒水,上覆麻布,在湿热作用下发酵24小时左右。普洱茶又分为生茶与熟茶,生茶是未经渥堆发酵的,刺激性比较大;熟茶是经渥堆发酵的,不寒不热。

  (3)生茶与熟茶的区别之“外观”

 

  生茶的茶叶以青绿、墨绿色为主,有部分转为黄红色,通常新制茶饼味道不明显,若经高温,则有烘干香甜味。熟茶的茶叶颜色为黑或红褐色,有些芽茶则是暗金黄色,有浓浓的渥堆味,类似于霉味,发酵轻者有类似龙眼的味道,发酵重者有闷湿的草席味。

  (4)生茶与熟茶的区别之“汤色”

 

  生茶的茶汤以黄绿、青黄、金黄色为主,好的陈年生茶的汤色一般橙黄明亮。熟茶发酵度轻者多为栗红色,发酵度重者以暗红色为主。

 

  (5)生茶与熟茶的区别之“口感”

 

  生茶的口感强烈、茶气足、刺激性较高,若经高温冲泡,茶汤清香、水甜而薄、略有苦涩味(好的生茶苦能回甘、涩能生津)。熟茶浓稠水甜,入口醇厚、绵软,回甘、生津自然,几乎没有苦涩味,新的熟茶有渥堆味或略带水味。

  (6)生茶与熟茶的区别之“叶底”

 

  新制生茶的叶底以绿色、黄绿色、暗绿色为主,活性高、较柔韧、有弹性,把叶条像扭橡皮筋一样扭转,一般会回过来的是好茶。熟茶渥堆发酵度轻的叶底是红棕色但不柔韧,重度发酵的叶底多呈深褐色或黑色,叶片硬而易碎。

  (7)生茶与熟茶的区别之“功效”

 

  生茶和熟茶同时具有消脂去腻、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气、延年益寿等功效。

 

  熟茶:熟茶茶性温和,可以降脂,降压,防治动脉硬化,预防便秘,利尿,养胃,适合多数人群,更适合中老年人群及胃寒等人群。

 

  生茶:生茶富含茶多酚,性属清凉,有清热、消暑、解毒、止渴生津、消食、通便等功效;生茶富含茶多酚,性属清凉,有降脂、清热、消暑、解毒、止渴生津、消食、通便等功效,适合年轻人群,不过生茶的活性成份较多,因此易失眠者、感冒发热者、胃溃疡患者、孕妇不宜饮用。

茶人微语录|普洱茶神话,从老班章冰岛薄荷塘延伸到曼松

茶人微语录|普洱茶神话,从老班章冰岛薄荷塘延伸到曼松

图为:象明倚邦古茶山曼松古茶树(南茗佳人提供)

@茶百科:纯手工制作的西湖龙井和机械杀青制作的西湖龙井区别挺大的:一是香气是兰花香,更沉稳幽,而大家熟知的豆香低些;二是外形,机械更糙米黄,手工的稍微显有糙米色和青绿色相间;三是外形条索不如机械的均匀,手工的显得松泡条。

点评:在龙井茶上面的执着最体现中国喝茶人的“作”。追求地域性、树的品种、采摘时间以及加工方式。任何一个环节差之毫厘,味道和茶香都可能千差万变。

@老崔的品茶慢生活:千呼万唤,明前雨花茶今天上市,因为去年的干旱和今年的倒春寒,今年的春茶普遍减产。茶是看天吃饭的农副产品,丰年茶满仓,今年仓无茶。

点评:看来今年春茶的价格会普遍比较高。其实茶适口为珍,不一定要追求高价,明前茶贵,那就喝明后的咯。只要茶安全健康就好。

@欧阳道坤:好茶是种出来的?好茶是制造出来的?好茶是设计出来的?三种思维、三种逻辑、三种价值,决定了三种出路。

点评:这三种说法都没毛病。传统观念中茶是种出来的,但这三种说法的提出,是现代营销方法论给传统农业带来的冲击。

@一朵小茶匠:最近曼松炒得火爆,听说光是小树就4000元一公斤,怎么感觉一夜之间不少人都变成了曼松茶农了呢?一下子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说实话了!要不这样,你们跟着不同的曼松茶农去曼松转转,看看他们带你们去的是不是同一片茶园。这也让我不禁想起了“去年你对我不屑一顾,今年我就让你高攀不起”的调侃,当下科技信息呈现幂级数发展,乱象容易让人心生困惑,可科技能让每一个华丽的转身都能优雅重逢,这样秒变身份真的好吗?

点评:在普洱茶界,关于原产地的神话就没少过。老班章、冰岛、薄荷塘,现在到了曼松……总有那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上当,也难怪有那么多人为牟利而变坏,难道真是人傻钱多速来吗?

@茶马锅头13728:可可、咖啡、茶是世界三大饮品。目前作为国外主产的两个都出现了品类代表,唯独茶叶还没有。非官方总结,中国茶叶起源于福建,兴起于商政联姻的礼盒茶,中国茶叶背负上了茶文化这个高帽。茶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片树叶,源自深山,经过茶农勤劳的双手,带给世人健康的享受。生产是正道,销售是通道,市场是王道。回归品质才是第一步,怎么做出大众茶也很重要(不产茶的英国都能做出立顿的品牌),这样茶叶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消费品。

点评:金字塔的销售模式里,没有“塔底”大众做基础,就没有那么多大宗茶叶的出路。怎么引导广大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接受茶叶,才是茶叶界需要共同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国普洱茶:一款货真价实的老班章与一款9.9元包邮的老班章可以采用同样的文字、图片、视频。而消费者的评论则可以通过刷单完成,这样在电商平台就会出现相同的两款茶,价低者比价高者更具有竞争优势,也就是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点评:这在现实中的确是真实的存在。长此以往,必然打击茶农生产优质茶叶的积极性,消费者也无法喝到正常的、安全的、优质的好茶。

普洱茶的喝法:茶馆处处有,品茶成时尚

饮茶,有清凉止渴,清热解毒,消食化郁之功效。记得少时跟随父辈到农田中劳作,烈日当空,地如火烤,酷热难耐,挥汗如雨,父亲见此总要吆喝一声:“伢子,到树荫下乘乘凉,喝碗茶去”。我立即奔向树荫处端起茶筒或茶壶“牛饮”起来,茶水灌进咽喉,滴落到脖子上,有一种清凉透骨,酣畅之极的痛快。有一次由于饮食过量,我不断地嗝嗖嗖,娘说:“泡杯浓茶喝喝,消消食”。后来看到药店里确有消食的“午时茶”卖。人在长途跋涉时,偶遇茶亭,便拐进去歇歇脚,喝杯茶,消渴解乏,定会生出一种脚底生风的感觉。尤其是山道路口上的小茶棚,用沸腾的山泉水,冲泡清香的云雾茶,喝几杯再赶路,那将别有一番情趣,怪不得有人做了一副茶联:“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茶是以柔克刚的水,乡俗之人,心中结下块垒,无钱买酒浇愁,经常以茶当酒,狂喝一气,将一肚子的怒气徐徐咽了下去。所以梅尧臣在《南有佳茗赋》中写道:“士农工商日饮不厌,富贵贫贱不啜而不宁”。据传元明时期,中国的茶叶就传入欧洲,至18世纪,饮茶开始在欧美,尤其在英国普及开来,喝午茶竟成了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英国人喝茶,还很讲究调配技术,一种新茶必须经过五、六次试饮才能正式上市,所以英国人把饮茶称之为“喝的艺术”。

看茶,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将饮茶作为迎客访友的一种礼仪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口语。有客来访落座,主人喊一声“看茶”。丫环小姐应声手托茶盘,徐步而至,摆杯把盏,斟上一杯香茶,主客便在杯声与壶盖的细碎中尽寒喧之乐,此为一看。酒馆茶楼,有高官显贵应约而来喝早茶,他们坐进豪华包厢,喊一声“看茶”,服务小姐即甜甜地应一声“是”,便有茶壶、杯盏和荤素茶点摆上桌面,茶客们或爽声大气地交谈,或交头接耳地私语,或谈政事、商务,也谈另外的一些事情,此为二看。一些衣食无愁的红男绿女,勾肩搭背,相拥坐进茶室,喊一声“看茶”,纤纤玉指,手托杯盏,倒一杯香茶,啜一口香茗,或嘻笑作乐、或眉目传情,悠哉乐哉,此为三看。这几看,有虚伪、有阴险、有狡诈、有淫荡、有陷阱、不看也罢。唯有一看,果真有许多欢愉竟在其中,经年茶客钟情茶道,他们把淡茶叫“清”,浓茶谓“酽”,对茶的色、香、味、形都非常讲究,买来一掬新茶,放在透明的玻璃杯中,用沸水冲泡,只见茶叶上下翻动,尖朝上,枝朝下,毛毫竟相显露,慢慢舒展开来,渐渐沉入杯底,于是泡出了一杯绿水,唤来了一壶春色。这时候如果有品茶师在场,他们定会摇头晃脑地品评说:此茶挺直略扁,润绿显毫,香高味醇,汤清色碧,此乃好茶也!这才是真正的看茶。


品茶,是一种高雅的享受。那些会喝茶的人,对“喝茶”或“饮茶”二字是不屑启齿的,他们叫“品茗”。品茶或在美景如画的西湖“藕香居”,或在古色古香弹奏着古典或西洋音乐的茶楼里,或在乡间“阿庆嫂”的小茶馆里,或是大路朝天,各走各边的小茶棚里。那里有乡间遗老、有文人雅士、有亲朋密友,他们“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茶客们啜一口香茗,顿感清香入内,通体松酥,疲劳烦燥被稀释得淋漓尽致,令其久久不忍停杯罢盏。他们边饮茶边聊天,或者边饮茶,边津津有味地听着吹拉弹唱,聊到投机处,听到兴趣时,被一种温馨惬意的氛围柔柔地轻拥着,久久不舍离去。还有一种品法,一个人独坐书房或在向阳的窗子下,面前放一杯热茶,手捧一本爱读的书,看一会儿书,想一会儿事,或呆呆地看着茶叶在水中缓缓地舒展,轻轻呷上一口,留在口中回味,感受那或浓或淡的苦、或有或无的香,书韵茶香交融,人生百味皆尝,时间仿佛凝固在这一刻,一切哀乐悲欢、阴晴圆缺都消失殆尽,留下来的是心如止水,宁静而致远,人称这是“泡一杯浅绿,泡一杯散淡,泡一杯悠闲”,它把品茗之人带入了一个隽永宁静的至高境界,是高雅享受的充分展示和体现。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雅士都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轶闻趣事,成为茶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