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探秘外销风云背后,一杯六堡茶与南洋华人的不解之缘

探秘外销风云背后,一杯六堡茶与南洋华人的不解之缘

2019-03-28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探秘外销风云背后,一杯六堡茶与南洋华人的不解之缘

它,曾是流落南洋的华人化解乡愁的信物。

不止于此,它还曾经救过千万个南洋华工的性命!

在十九世纪时期,一种黑茶品类,从广西梧州,经由航船运送至广州,沿着“海上茶瓷丝绸之路”。一路远洋至东南亚,浸润了几代华人衷肠。

毫不夸张地说,这款畅销境外的历史名茶,影响了近一百多年以来的南洋华人茶饮习惯与生活,因其原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镇,被唤作“六堡茶”。

另一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六堡茶,对国内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仍旧保持神秘。不仅在于它此前的生产主要用于外销出口,大部分消费市场不在国内。更在于在现代产业化发展中,六堡茶滞后了脚步。

但,值得庆幸地是,伴随普洱茶的盛行之风,一直笼罩在面纱下的六堡茶重新走进国内玩家圈子,其价值虽已被部分国人再度认可和关注,但还有待面向更为广泛的大众。

事实上,茶语网作为中国茶界受众广泛的茶文化信息传播者,早已对六堡茶这一品类关注良久。

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实地前往六堡茶核心产地,还在六堡茶整个历史进程的参与及见证者——梧州中茶茶业的解析与梳理下,前后形成了大量的系列稿件。

我们知道,这一杯几乎浓缩了半部茶叶外贸史的六堡茶,不论从历史、品饮、保健价值,抑或是收藏价值上,注定无法平庸。而,它所欠缺的也仅仅只是更为成熟的市场与广泛的普及化而已。

在此背景下,我们即将开启一场梧州中茶·南洋寻茶之旅,重温六堡茶在南洋茶饮文化的历史痕迹,探寻梧州中茶在南洋生根发芽的脉络与今日影响,以及六堡茶无法抹去的荣耀。

家与国,都融进一杯六堡茶里

思乡与保命,是当时南洋华工生命中很重要的两个命题。

梳理中国与马来西亚六堡茶的贸易业务,可追溯到十七世纪。

彼时,马来西亚作为当时出国劳工的主要目的地,也是六堡茶往东南亚方向出口的主要国家。其锡矿产业得到大量开发,大批的华人“下南洋”从事锡矿、橡胶等产业,同时也带来了饮茶习惯。

由于南洋炎热、潮湿,加上长期的体力劳动,前往马来西亚的矿工容易患上中暑、风湿、关节炎等病症。历来就有消暑热、祛湿气的六堡茶,便成为了那时华工的日常必备保命“良药”。

甚至后来,每当马来西亚的矿区招工之时,矿场主都要强调“有六堡茶免费供应”,否则难以招工。

正因如此,矿场主们从中国广西大量购进六堡茶,并以硕大的茶缸储存,每家矿场都会储备上十多缸六堡茶,以供工人们每天饮用。

马来西亚锡矿的全盛时期,六堡茶也顺势被大量引进,成为马来西亚华人日常必备的饮品,开创了一段味觉情缘。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六堡茶,几乎是华工最爱品饮的中国茶。

家国使命,一杯六堡茶开启梧州中茶时代

追溯六堡茶的外贸历史,梧州中茶是绕不过去的参与见证人,并开启了六堡茶新的角色和使命。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茶叶公司在梧州成立支公司(梧州中茶前身)。当时受战争影响,1950年六堡茶的出口量仅为10吨。这个数据,不论从六堡茶本身,抑或是当时整个国家的复兴重任来说,都是不够的。

直到1953年,梧州支公司开始对六堡茶实行挂牌收购,六堡茶出口量开始回升,1953年就达到了1110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马来西亚的锡矿产业虽不复当年勇,但华工后裔早已在此落地生根。对他们而言,六堡茶不再是保命良液,而是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供需关系的形成,促使了梧州中茶开始与海外市场建立广泛联系。由于相关政治因素,马来西亚当时进口中国茶叶需要相关证件,随后广汇丰、联隆泰等七家茶行组成“岩溪茶行(马)有限公司”申请获得入口准证牌照,扩大了六堡茶份额。

可以说,从这之后,直到2005年外贸茶叶出口许可证管理取消以前,东南亚进口的六堡茶大部分是梧州中茶出口的。

时至今日,广汇丰茶行进门位置摆放的还是六堡茶,品种从传统的茶饼、散茶,到近几年出现的新包装茶砖、袋泡茶等,这些六堡茶也主要来自梧州中茶。

换句话说,梧州中茶在整个六堡茶的历史进程与延续中,或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有用+10
分享

世界最早的茶学——《茶经》

今天初品道黑茶小文来讲一讲有关世界最早的茶学——《茶经》《茶经》是唐代陆羽撰写的一本有关茶叶百科的经典。

它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产物,是古代茶人关于茶经验的总结。

陆羽苦心收集了历代茶叶史料,将自身调查、实践的经验记录下来总结了唐代及以前各代有关茶的典故、产地、功效、培植、采摘、煎煮、饮用等知识,是我国古代最完备、系统的一部茶书。

使茶叶生产自此有了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依据,对茶叶生产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中唐以前所有茶事的总结

在中唐之前,中国已开始有茶文化萌芽,虽然历代史书对于茶有诸多记载,但对于茶的定义,以及“茶”字的确立一直是悬而未决。

直到陆羽撰写《茶经》将这些史料一一记述下来,并自此确定了“茶”字。

《茶经》“七之事”记载诸多史籍中有关茶事的典故,涉及人物有几十个记录了有关茶的特征、产地、效能药用、饮用解乏、品鉴、清廉茶传说茶事、祭祀茶诗词等广泛内容。

另外,在“一之源”中,还记述有“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的大茶树,“茶”字字源,茶在历史上的五种称谓等。

陆羽有史 有据地将诸多茶史典故记述出来,描绘出了中唐以前茶事的历史“画卷”。

● 茶文化学科的肇始

《茶经》记述有茶树种植、采摘、烹饮历史典故,是茶文化学的萌芽与根基,后世茶人在其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备,使茶文化最终成为一项学科。

● 茶叶煎煮、品饮的“教科书”

陆羽总结古人煮茶经验,自创了“煎茶法”,并列出了28件煮饮用具,记述了煎茶的操作方法和过程。

“六之饮”提出“茶有九难”并指出煮好茶就必须 注意“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这九项。

陆羽自创的“煎茶法在当时以及后世都成为了有关茶煎煮品饮的典范。

以上就是初品道黑茶小文为大家讲的有关《茶经》的介绍!

假冒伪劣安化黑茶教你六大招识假打假

假冒伪劣安化黑茶教你六大招识假打假

 

 

假冒伪劣安化黑茶六大黑招

 

  1、假冒年份:将年份短的安化黑茶重新包装,冒充年份久远的陈年老茶。

 

  2、假冒品牌: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在市面上进行非法销售;或冒用优质或认证标志;或冒用许可证标志。

 

  3、产地、工艺造假:不按照安化黑茶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生产,偷工减料以降低成本为目的;在其他产地以当地原料加工紧压茶,再运输到安化假冒安化黑茶进行倒卖。

 

  4、三无产品:无标准、无检验合格证或未按规定标明产地、企业名称、企业地址和其他项目的假冒伪劣安化黑茶;未标明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的假冒伪劣安化黑茶。

 

  5、掺杂使假行为:在安化黑毛茶原料中加入绿茶、红茶等茶类的茶末、茶梗或加工后的下脚料;以陈绿茶做加工安化黑茶的原料或者以云南晒青毛茶当安化黑毛茶原料加工成茶砖,冒充安化黑茶;将没有发花的紧压茶砖当茯砖销售。

 

  6、以次充好、低质高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安化千两茶的原料应以二级安化黑毛茶为主,不法商贩却以三级甚至四级等低档黑毛茶冒充高档黑毛茶加工安化千两茶,以次充好、低质高价销售。

 

几个常会弄混的黑茶知识:安化黑茶的品类起源

几个常会弄混的黑茶知识:安化黑茶的品类起源

在参考了《湖南黑茶》、《安化黑茶》以及《安化县志》等史料后发现,我们目前所说的安化黑茶的“三砖三尖一花卷”茶以产生是有先后的,最早出现的当属芽尖类产品,后有茯砖茶,继而天、贡、生等散茶,再有了我们所说的百两茶、千两茶等卷字号产品,至于花砖茶和黑砖茶其实是在民国以后才出现,黑茶砖最早于1939年在湖南省砖茶厂(现白沙溪茶厂诞生),花砖茶则在1958年顺应历史潮流,在千两茶的基础上转变而成。

参考资料:

有关安化黑茶的一些传说和史料记载:

公元816年渠江薄片益阳团茶运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渠江薄片和益阳团茶[唐代杨烨《膳夫经手录》](其中的描述与湖南黑茶很相近,但目前不能完全肯定就是湖南黑茶)

公元935年前后:“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铁色茶即安化黑茶也”[五代毛文锡《茶谱》](其中的描述与湖南黑茶很相近,但目前不能完全肯定就是湖南黑茶)

公元1524年“商茶低伪,悉征黑茶”,“黑茶”一词见于文字[《明史》卷八0《食货志四·茶法》]。《甘肃边志》认为指的就是安化黑茶。(认为这段关于黑茶的介绍实际是以介绍四川的乌茶为主,而当时湖南黑茶的并没有如此影响,相关史料介绍时略有冲突和争议)

《明史》卷八0《食贷志四·茶法》]:明洪武十四年规定湖南贡茶140斤,其中独列安化贡芽茶22斤,后称四保贡茶,经历了520年至民国元年才停止生产。(认为这只是对安化茶原料的肯定,认为其原料好,而不没有肯定的说这里的芽茶即安化黑茶,这方面的知识有待于进一步的史料考证)

公元1730年,安化苞芷园立茶叶禁碑,禁止掺杂使假,越境私贩。公元1820年百两茶改为千两茶,“世界茶王”问世。(到目前为止,通过多方的考证也只能得出“道光百两,同治千两”的说法,而不能够完全得出千两茶的产生时间)

1920年,湖南茶叶讲习所迁安化小淹镇。

1939年,湖南省砖茶厂(现白沙溪茶厂)在安化江南坪成立,中国黑茶从此走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1940年,第一片黑茶砖正式投产。(部分史料介绍1939年黑茶砖即已试制成功)

1953年,湖南历史上的第一片茯砖茶诞生于白沙溪茶厂

1958年,新产品花砖茶也在白沙溪茶厂诞生。

随后安化黑茶产品如雨后春笋,新产品层出不穷,极大的丰富了安化黑茶。

本资料由收集整理,转载时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