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古茶妈”与沿河千年古茶的不解情缘

“古茶妈”与沿河千年古茶的不解情缘

2019-04-04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古茶妈”与沿河千年古茶的不解情缘

图为:肖仕梅和茶农一起手工制作古树红茶。田烈/摄

贵州省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全省域高原优质茶区,茶的生态环境和天然品质得天独厚。2012-2017年,在农业农村部连续5年的茶叶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中,贵州茶合格率为100%,又被称为“干净茶”。

去年,在丹麦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贵州选送的56家企业中,沿河千年古茶有限公司独占鳌头,其生产的古树红茶荣获“茶王”称号。

获得这一殊荣与“古茶妈”肖仕梅多年来潜心挖掘土家族茶文化、对千年古茶进行创新开发紧密相连。

今年51岁的肖仕梅,出生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团结街道肖家坝村,是沿河千年古茶公司的创始人。

“我开始做茶叶,到今年是第十一个年头了,当时我父亲患病,万般无奈下,我查阅大量医学书籍,无意间看到了喝茶对人体有益。于是,我开始去了解茶叶并爱上了喝茶,到后来去卖茶、种茶。”肖仕梅说。

据了解,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保留完好的古茶树达5万余株,古茶园22处,仅塘坝镇就有古茶园9处,是贵州省发现最早的古茶园,规模之大,全国罕见,古树茶品质更独特。

2007年,沿河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把茶叶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来抓,鼓励大户发展茶产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这一年,肖仕梅与几个人合伙开始研制塘坝千年古茶。

“第一年我们手工制了57斤茶叶,只卖出了十多斤,第二年制了480斤,到了秋天也还是没卖出去多少。”肖仕梅思考着产业销售不好的原因,于是她提着十多包千年古茶来到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请那里的茶专家品尝。

“千年古茶这么珍贵,你拿那么多来做什么。这个茶在一般人眼里,它是根草,但在我们眼里,它是个宝。”茶专家雷瑞勇告诉肖仕梅,千年古茶本身很珍贵,但由于加工不规范、经验不足,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混杂在一起,导致制成的茶叶外形不美观、香味不纯。听完专家的建议,肖仕梅决定回去建古茶生产加工厂,实行标准化加工。

由于前两年茶叶销售不理想,和她一起的合伙人纷纷打起退堂鼓,要求退股。面对股东退股和修建厂房的双重压力,她东奔西走筹措资金。肖仕梅说,“我找了十几家亲戚朋友借钱,有的就委婉地说没有钱,有的还劝我放弃。”

这时,因为拆迁得到十万块补助的侄子肖秋红帮了她一把,厂房开始修建,还成立了“沿河千年古茶公司”。

厂房建好后,肖仕梅进行了深入的古茶市场调研,对公司进行严格管理。她要求村子里的古茶全部不能施农药化肥,还请专家到厂指导,派员工赴重庆、四川、湄潭等地学习制茶技术。

此外,肖仕梅还带着她的茶叶跑到各地参加评比,同时竭力向专家们推荐。几年下来,古茶的名声渐渐响了起来,2014年肖仕梅的千年古茶获得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15年又获得贵州首届斗茶大寨古树茶类金奖茶王、贵州最具推荐价值的古茶树茶叶。肖仕梅的千年古茶也走进了北上广深,遍及大半个中国,获得市场极大的认可与好评。

“古茶妈”与沿河千年古茶的不解情缘

图为:肖仕梅和土家族茶农在筛除茶叶中的杂质。肖玉叶/摄

在公司的引领下,大批古树茶农走上了致富路!“我们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了千年古茶园1200多亩,用古茶籽培育出20000多株茶树,带动了榨子、楠木、姚溪和淇滩四个村1003户村民种茶,其中贫困户151户,贫困人口522人。”肖仕梅说。

榨子村支书陈启军说:“榨子村现有茶农1508人,在茶产业上的收入每户每年少的有四、五万,多的能到十二万。在做古茶之前我们家每年收入只有几千块,今年我家靠古茶就挣了11万多!”

据肖仕梅介绍,公司现在主推的一款千年古树红茶,是由她自创的土家纯手工手搓茶,灵感来自于沿河土家族人搓麻绳的习惯。

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古茶不能完全用机器制作。从2015年到2017年,肖仕梅多次走进深山古茶树林,采摘古茶树叶片,按不同的方法摊凉一片一片地揉搓,然后发酵,叶片在阳光下晒了阴,阴了又晒,重复数次,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牢记在心。无数个夜以继日,无数次反复试制,这款纯手工古树红茶终于面世。

“公司将这款茶取名为‘古茶妈’,并且用我的头像组成‘古茶妈’商标。今年我们分别在榨子村、楠木村、姚溪村、淇滩镇4个点做。这款茶叶,每根都要人工搓,加上去年才正式上市,导致它的产量并不是很高。”肖仕梅说道,“去年的‘古茶妈’产量是600斤,接下来我们准备扩大生产,下一步要在后坪乡、黄土镇、中寨乡等乡镇设点,只要有古茶树的地方就要去做这款茶叶,到2020年争取每年可生产8000斤”。

肖仕梅表示,公司会将“古茶妈”作为主推的茶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希望更多的人通过“古茶妈”了解沿河千年古茶并和她一样真正的爱上贵州茶。

“古茶妈”与沿河千年古茶的不解情缘

图为:土家族茶农摘取千年古茶树茶叶。肖玉叶/摄

据了解,像沿河千年古茶有限公司这样的市级龙头企业在沿河共有11家。该县县长何支刚介绍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茶叶基地规模从2007年的1.35万亩增加至目前的23.7万亩,投产茶园15万亩,覆盖20个乡镇(街道)156个行政村6.58万人。全县现有茶叶经营主体78家,专业合作社42家,拥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实现茶叶产量0.98万吨,产值突破10亿元,带动茶农人均增收0.85万元。”

沿河县是贵州加快茶产业强省的一个典型之一。

截至2018年底,茶产业已成为贵州43个县的主导产业,惠及贫困人口49.85万人,茶农年人均收入达到8641元。贵州省茶园总面积752万亩,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以遵义、铜仁和黔南为核心的武陵山区正在成为中国绿茶的金三角;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达到5000家,2018年全年茶叶总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

与茶打了十几年交道的全国人大代表、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委会主任周绍军对此感触颇深,自己是黑了皮肤,带着村民绿了山头。昔日荒山成了“龙塘省级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实现了户均一亩茶目标。如今,茶叶产业已成为石阡县的一张名片,苔茶更是闻名遐迩,成为贵州三大名茶之一。“我们要抓住国家扶贫政策机遇,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日前,贵州省委、省政府又专门下发《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文件,指出:要将茶产业作为全省的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主导产业、乡村振兴产业来重点打造,全省茶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同时,通过更加优厚的扶持政策,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流向茶产业,做大做强茶产业。

1月27日举行的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在政府工作报告阐述深入推动农村产业革命中时指出,2019年将着力培育10个百万亩农业生态产业,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茶园改造力度,着力建设全国优质茶园基地。

按照规划,贵州还将继续扩大高标准茶园标准,力争到2020年欧标茶园达到50万亩以上,生态茶园达到100万亩以上,到2025年欧标茶园达到100万亩以上,生态茶园达到200万亩以上。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王庆会长表示,贵州茶产业正在开启一个新时代,青山多妩媚,扶摇上青云。贵州在茶园上做大文章,只有产业兴,百姓才能富裕,生态才会更美。(图文来源:中国日报网)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