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亚运会宣传片的坑,怎么填?

亚运会宣传片的坑,怎么填?

2019-04-04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亚运会宣传片的坑,怎么填?

图来源:南茗佳人

9月2日,在印尼雅加达亚运会的闭幕式上,杭州作为下一届亚运会的主办城市,播放了宣传片《2022相约杭州》。在这个时长2分36秒的短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位身着旗袍、妆容精致、面色严肃认真的茶艺师,一手拿着青花瓷茶荷,一手倒持茶夹,轻拨西湖龙井投茶。这个仅两秒种的镜头迅速在茶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各大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纷纷发声,只因为一个原因——茶夹用错了、且拿反了。

这支被深刻检讨的茶夹,按茶艺的套路来说,必须得用一根长得像放大版掏耳刮子的“茶匙”来代替,用以将茶叶拨至泡茶器皿之中。对于一器仅限一用的茶艺表演来说,在有限的桌面上摆出一摊子琳琅满目的茶具是常有的事,每样用具如何摆放、怎么使用、按什么顺序使用,都有着繁复的规定,小的细节没做好已会被嘲笑,更何况是茶具混用、倒用这种硬伤?

“吃茶去”也被附加上越来越多的新意义

说起这一摊子琳琅满目茶具的茶艺套路,一般认为是来自九零年代的台湾。那时候的台湾正值文艺界风流鼎盛的时期,做旧装修的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一茬一茬地冒头,部份行业里的领航人物也开始掌握茶界的话语权,并逐渐对大陆产生影响。然而,随着信息量日益爆炸,消费能力挤压产生文化质变,“茶艺表演”已然突破茶桌的限制,其仪式化、宗教化,或者刻意地去仪式化、反港台化,又出现另一个极端的条条框框,弄得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喝茶了。

君子不器

“由道统艺,以艺臻道”,所谓“以艺臻道”,“艺”是用以悟道的途径。人们通过对“艺”的修习与体悟,逐渐理解诸“艺”所共通的“道”。而“茶艺”,自是要经由“茶”这一艺,去感受中华文化的精华。而这种能够“臻道”的“艺”,大概不会是一招一式的死板规定,甚或是在培训过程中要求背诵的口诀。那套流传自早期台湾部分茶人展示自己“泡茶”与众不同的套路,本就显拘泥,到了大陆,又被深了一层规范,数十年几乎没有做过根本性的改变,到最后,泡茶时手怎么摆、哪个动作要内外翻转几圈、甚至衣服要怎么穿表情要怎么做,都有程式化的规定。到如今,茶艺师泡茶的路子都如网红脸一般,到哪儿都一样了。

按我的理解,“艺”之所以能够“臻道”,正是因为“艺”乃“道”之一端,哪怕仅仅只有一鳞半爪,与“道”也有契合之处。这并不是说茶艺无道,但是当茶艺变成一种用以表演的制式套路之后,和“道”似乎就不在一个维度了。

他们摆放的都正确吗?

杭州亚运会的宣传片中那支引起争议的茶夹,放在茶艺表演的范式来看,是温杯过程中专用于夹取品茗杯的。而拿来拨茶入泡茶器的则应该是茶匙。除了茶夹和茶匙,还有疏通壶嘴用的茶针、扩大壶口用的茶漏、带着长柄的茶则及凑数的茶筒,合称“茶艺六用”或“茶道六君子”。

这六个“君子”泾渭分明:茶夹就只能用来夹杯子,不能拿来当茶拨拨茶,也不能用来挖茶叶渣子;茶针就得拿来疏通茶壶嘴防止茶叶堵塞(尽管现在的茶壶自带滤网,基本不会堵嘴,但它依旧作为“君子”存在茶艺表演的套路之中);茶漏就只能用来扩大壶口用,还必须得挂在茶针上,挂错了就是不专业……如此种种,难以尽述。“专”固然是君子的一种德行,然在中国,“专”的德行更多地是体现在忠诚、专致等修养的层面,如果落实在“用”上,则应是“君子不器”——与茶道六“君子”一器仅限一用的规矩可谓是南辕北辙了。

被压抑的茶汤

泡茶,本来就是灵活变通、且富有个性化的事情。对茶有自己的理解、熟悉茶性的人可以很自然地根据不同的茶叶、茶具、场景、对象乃至心情等,调整泡茶的手法,灵活使用各种茶具,让茶汤的表现更具张力。然而,在茶艺套路的世界里,绿茶红茶、甚至普洱茶都必须降温泡,而绿茶用玻璃杯、红茶用瓷壶、普洱茶用陶壶等制式的规矩,几乎成为高不可破的天条——抹去了茶的独特性,也消灭了制作工艺赋予茶的灵性。举个例子说,真正的大树普洱,叶片肥厚、内含物质丰富且茶汤苦涩感低,在杀青、揉捻等工艺制作到位的前提下,不用沸水来冲泡根本无法激发出其厚实的劲道,依照茶艺教程所指导的“降温”法对待,最终得到的可能只是香甜和缓的口感,抹灭了它作为“大树茶”的个性。

或许有人更愿意为这套茶艺表演找个台阶下,例如看起来“美”、茶艺的目的就是“把茶泡好”等等。“看起来美不美”或许涉及到审美的个性化的问题,而“把茶泡好”就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了。就我的经验来说,许多茶艺师在泡茶时会关注“注水时绕茶环注,避免水柱直击茶叶”、“即泡即出”、“避免沸水冲泡”等细节,以免一不小心把茶泡砸了。但实际上,越是茶底丰厚、工艺到位的茶,越不考验泡茶的手法,即使沸水冲泡再经久坐杯,虽有苦涩,却往往还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反观讲究冲泡手法、不断提示冲泡注意事项者,其潜台词或许正道出所泡之茶的问题,必须要降温或缩短坐杯时间来掩盖其缺陷。当然,这与茶艺表演所追求的目的并不冲突,但过分强调冲泡手法而忽略茶的本质,直接用既定的“套路”来泡茶而缺乏根本的理解,就算招式全对,茶也未必能展现出它最出彩的一面。

削足适履的教育过程

也许有人会说,茶艺培训只是一个训练的过程,有经验的茶艺师仍然可以别出心裁。这就低估了教育的力量了。不管是教育还是培训,都是塑形定形的过程,可怕的不是行为本身,而是行为所带来的集体意识的固化。死板的程式化,伴随的必然是对反思精神、变通能力的压迫甚至是扼杀。普遍性的扼杀成就固化的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反过来作为背景板与某种绝对的话语权不知不觉地作用于每个个体。就好比亚运会宣传片中引发争议的茶夹一样,不管表演套路中那摊茶具是否必要,皆容不得一丝更动,一出现变化就引来挞伐,这就是集体意识固化的可怕之处。

武侠小说中经常会传达出一种思想:真正的高手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上乘功力不须仰赖这些“制式化”的兵器,摘叶飞花即可伤人;而真正高明的学武之人,往往会经历从“有招”到“无招”的剥落过程,到最后,只有把招式全忘记了,才算是得心而应手。或许,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器”思想的体现吧。

这种操作,正确吗?

泡茶、喝茶其实是件很活泼的事情,相较于浓厚仪式感的场合,有时不经意间的兴之所致,反而能达到金石为开的效果。我的生活与茶、书结合得还算紧密,有时二三茶友在书房里喝茶,用墨盘当壶承,木尺作茶拨,笔洗为水方,路边捡的石头当盖置,在简洁清爽的茶香中度过一个充实的知识午后,哪有那么多套路可言?我的茶夹甚少用来夹取品茗杯,倒是像亚运会宣传片那样倒持着拨茶,或是兴之所至,泡到一半换个泡茶器皿玩,颇为好用。现代人的生活太累了,非必要又强行附加的东西太多了,喝茶本就是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除了好茶自身的魅力外,其他的又何妨做个减法呢?(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