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2019年说茶网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2019年说茶网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2019-04-04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说茶优品2019年春茶,点击即可抢购

2019年3月21日晚饭时间,/说茶优品春茶行一行人来到贺开茶山博物馆(福元昌茶厂民宿)。博物馆整体由木质材料搭建而成,构架简约而大气,装饰精致而古朴,偏复古的设计风格令人眼前一亮。身临其中,宛若深山之中有一座江湖,可将刀剑拍于案前,烈酒当歌醉,浓茶饮清曲。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贺开茶山博物馆

博物馆一楼作为大堂客厅,四面布有茶席,供客人泡茶、习茶;一楼之下别有洞天,作为简易食堂,供客人享用早餐;至于三楼、四楼,为旅客住所之地,房间古风优雅,颇有生活情调。房间一隅设有观赏台,朝见艳阳,日落西山,夜里星幕散布,将整个曼弄寨子映于眼底。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贺开茶山博物馆

这家博物馆由余福生福元昌号与另外两位股东投资,当地一位茶农提供地块建立而成,尽管对眼前的布局稍有适应,还是让人惊叹于创意者的思维。提及余福生福元昌号,我忽然想到当初路过易武时,易武老镇里依然屹立着的“百年老字号”--福元昌号原址。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福元昌号原址

这栋老宅像一位年迈的说书人,向来往的游客诉说着余福生老前辈的一切,每个游客听完后都能提取到不同的商业价值。然而,在我看来,这是个“贫民逆袭富家小姐”的爱情故事。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福元昌号原址

余福生虽家境贫寒,却勤恳好学,从而得到易武曼秀李家氏族族长赏识,并将自家小姐下嫁于他。妻子知书达理,用全部嫁妆支持他创办“福元昌号”,共同经营之下响彻整个易武。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团队在贺开古茶园门前

回归正题,次日清晨,暖阳正好,/说茶优品春茶行一行人步行来到贺开古茶园。茶园里一条白石小路从中贯穿整个古茶园,周围古茶树分布广泛,树龄均在200年以上,小茶树反而难得一见。路上偶遇的旅客正拿着手机拍摄“贺开一号”,即“保塘四号”古茶树,其枝条间已萌出抽出新芽,郁郁葱葱,看其长势良好,并未留下过度采摘的痕迹。走到小路尽头,一座瞭望台睥睨高空。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贺开古茶园古茶树林立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贺开古茶园“保塘四号”古茶树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在贺开古茶园瞭望台登高远望

登顶瞭望台,四野风光映入眼幕,周身寒风袭来,直叫人心旷神怡。众人不胜高处久寒,只得折返而回,行至驻扎于古茶园的一户茶农家里。主人是位30余岁的女子,言语间颇为腼腆,手中挑拣毛茶的动作却不见丝毫滞感,可见这门手艺对她而言,早已经烂熟于心。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小分队与贺开古茶园的茶农交谈

她家的茶香气浓郁,至三、四泡苦涩明显,快速化开之后生津、回甘同样迅猛;古树茶独有的纯厚在茶汤中彰显无疑,茶汤很有张力,茶气强烈;水路显得一般,不过喉韵还算舒适。这款茶品若无锋重剑,大开大合间尽显阳刚、霸道之美。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贺开茶园古树毛茶

茶水间与茶农又是一番交流,得知自2007年普洱毛茶价格剧增伊始,茶农经济收入进入飞涨阶段。于是将老屋推翻重建,成为了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一种自然呈现,寨子才有了如今现代化的风貌。没经历过去茶农们挣扎求存的阶段,其实还是很难想到少数茶农的民风为何不再“淳朴”。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贺开茶园古树茶汤图

贺开每年的毛茶价格都在缓步上升,不过直至今年,古树茶价格还在1300元至2500元每公斤之间徘徊。据说为了保证寨子里茶叶的纯粹度,茶农们的茶叶不能带出寨子去卖,只能等茶商们每年来收取,尽管如此,每户茶农毛茶年产量也在100公斤以上,年收入二三十万也实属正常。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贺开茶园古树茶汤图

尽管茶农的收入令人诧异不已,不过贺开古树茶价格偏低于很多名山头小树茶的事实,还是让我难以接受。难道真是因为贺开古茶树太多,才显得不那么珍贵?以至于同为古树茶,却比其他微小名山头片区古树茶相差甚远?“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白居易诚不欺我。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贺开茶园古树茶叶底

午饭后小坐休憩,又驱车前往布朗山班盆的路上,道路被来往的载重货车碾压得坑坑洼洼、几近畸形,一辆三轮摩托陷入坑里难以驱动。我们停车问候需不需要帮忙,只见副驾驶位的大姐虽然尴尬,最终还是感激的点了点头。不过这辆摩托的发动机出了问题,坡度又倾斜向上,实在难以靠人力推动,车主决定联系修车厂之后,这件助人为乐的事便不了了之。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班盆古树茶毛茶

接待我们的茶农小哥,是位95后的帅小伙,据说大学刚毕业不久。之前接触的茶农们虽然待人和善,但文化程度普遍不算太高,这让我们略感新奇。也许是不需要经过社会里的大浪淘沙便回来发展家族产业,他言谈举止间颇为阳光随和,少了一些涉世之后的圆滑与城府。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班盆古树茶茶汤与叶底图

班盆的茶很甜,茶香颇为优雅怡人,水路柔软而甘润;苦涩感也有,不过很容易化开,回甘生津表现良好;不过若论饮后舒畅度、韵味、体感,古树茶明显比小树胜出更多。班盆茶仿佛秘境中盛开的一朵幽兰,这是我喝完班盆茶的感受,也是大家迫不及待前往其产地的原因。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去往班盆茶园的路上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去往班盆茶园的路上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去往班盆茶园的路上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生长在枯树桩上的植株

在进入森林的狭隘路口处停车,由茶农带路,一群人相互照看着走进森林。迎面而来的挑战,便是亲斜向下65度左右的斜坡,稍有不慎便会滑落荆棘从中。之后的路相对平缓一些,周围古树林立,藤条凌空垂立,寻常难得一见的珍惜植物,生此地好像也并不新奇,途中偶尔还能见到有植株从腐桩里生根而出,好似枯木逢春,颇为奇异。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去往班盆茶园的路上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班盆茶园前的曲径小路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班盆古茶园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班盆古茶园

从蜿蜒曲折的小路里探寻而出,视野突然开阔了许多,摄入眼帘的是一片葱翠茶园,终于来到了班盆茶树的生长之地。茶园中古树、小树混植,此刻已是黄昏时分,只见茶枝上的芽叶葱翠,迎风招展,再被夕阳的余晖染上一层红晕,欲语还羞的姿态,令人影响深刻。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团队回程路上

也许今天的寻茶之路令大家心情格外明朗,也许班盆幽境寻茶之路让众人饥肠辘辘,也许茶农家的饭菜香甜可口……总之,连平时饭量不显的伙伴也添了几碗米饭。饭后,/说茶优品春茶行一行人再次回到贺开茶山博物馆,写完文稿,闭眼感受着贺开的夜色,缓缓进入梦里。

2019年春茶行记六|贺开之古树,幽境之班盆

图为:团队回程路上

束语:成立将近四年,立志作为普及茶知识的专业网站,所幸先贤早一步游览于众云南古茶山,将诸多见闻记于笔下,不吝与后来学者共享,让我辈学者能立于前人肩头有所参考,所撰文章也不至于存在过多纰漏。然,古人云:“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业界茶学者悠悠之众,其不论始于行,亦或知而再行,终将“知行合一”,把自身所学融会贯通。此次有幸参与茶山一行,笔者虽无传播茶文化之宏想,亦有提升自我之初心,愿效仿前人遗风,将自身见闻书写文章,设立茶山行专栏文章,与众茶友分享、共勉。(本文系原创文章;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