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云南炭火煮茶:煮茶的历史渊源与演变|说茶网微享会第21期

云南炭火煮茶:煮茶的历史渊源与演变|说茶网微享会第21期

2019-04-04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云南炭火煮茶:煮茶的历史渊源与演变|微享会第21期

中国茶饮文化博大精深,经过无数茶界先贤的的钻研与创新,现在茶道茶艺、茶叶审评都形成了健全而相对独立的茶文化体系。如今茶人们的饮茶方式,泡饮仍然占据主流,不过也不乏一些追求茶滋味足的茶人,他们则更喜欢煮饮。

微享会第21期探讨主题:煮茶的起源与演变。本期微享会,很荣幸邀请到了云南法制报记者余光老师与我们一起探讨,相互交流下来,笔者自觉受益匪浅。感谢余光老师于百忙之中来到参与本期微享会主题探讨,至于探讨内容,且看下文分享。

第21期微享会主题:煮茶的起源与演变

本期主持:丘易寒

参会人员:编辑部全体成员

特邀嘉宾:云南法制报记者余光老师

本期摄影:凌峰(新媒体运营总监)

本期撰稿:谦不语

云南炭火煮茶:煮茶的历史渊源与演变|微享会第21期

一、茶叶最早的食用方式

我国关于茶叶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关于药理的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便出自秦汉所著《神农本草经》之中。此书也载有:“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等相关的药理知识。

因此,可看出我国茶饮文化最早重不在“饮”,看中的是茶的药用价值。至于如何去利用茶叶的药用价值,笔者虽然未找到相关记载,但无非也就是与其它中药材按一定配比熬成药汤,或者直接生吃咀嚼。

微享会第21期,特邀嘉宾余光老师也提出三国时期与茶相关的药理传说。谈到的是诸葛亮几次伐魏,均以失败告终,正值当时的“云南王”孟获带头叛乱,诸葛亮不得不来云南平乱。途径一片森林,林子里的瘴气让士兵们苦不堪言,以诸葛亮的才学也束手无策。

不料得到孟获的哥哥孟节指点,让士兵们含住当地的一种植物的叶子,使得瘴气不侵,这才安然度过林子。传闻中提到的叶子便是一种叫做薤叶芸香的金花茶,这种茶叶极为珍惜罕见,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植物界的大熊猫”“茶族皇后”之美誉,在国际上闻名遐迩。

云南炭火煮茶:煮茶的历史渊源与演变|微享会第21期

二、煮茶的历史渊源

汉宣帝时,煮茶的方式便得到普及,王褒著有《僮约》记载道:“晨起早扫,食了洗涤,烹茶尽具,舍己盏藏……武阳卖茶”。其中提到“烹茶”“盏藏”“卖茶”等茶史料,那时茶叶已不限于药用,这是茶叶从“药理”到“饮料”的革变时期。

汉朝到魏晋南北朝期间,一般直接采摘鲜叶煮饮或煮成汤羹,这样的煮法类似蔬菜汤,因此当时的吴人又将此法称作“茗粥”。到了唐朝初期,才有了相对粗放的制茶法,随着制茶技术的发展,饼茶、散茶的样式也逐渐增多,不过煮饮还是以陆羽式煎茶为主流。

陆羽式煎茶注重煮茶技艺,讲究饮茶的情趣,要求茶、水、火、器四者皆含其美。就饼茶的煎茶而言,煮茶前先烤茶,碾茶时要适度,煮茶过程中又讲究“三沸”,甚至连炭火、煮茶器具的选择也颇有用意。总之,严格、精细便是唐代煮茶文化的精髓。

陆羽《茶经》一书中,全面论及茶叶起源、形态、加工、审评、茶史、茶区、茶文化等全书十卷。其中茶叶审评对审评用具,以及炙茶、煮茶、用水、煮茶等各个环节的要领皆有详细描述。甚至提出了茶叶色、香、味的基本要求,堪称史上第一本茶叶审评的典藏。

唐朝饮茶风雅盛行,唐皇宫每年四月都会举行“清明”茶宴,是茶文化“煮饮”的巅峰时期。茶圣陆羽走遍全国各地,亲身体验、总结先贤的饮茶经验,形成一套系统的煮茶理论并付诸实践,几乎以一人之力推动了整个唐代的茶文化发展。

点茶法也是唐朝的一种煮茶方式,不过在宋朝才得到流行,在宋朝所谓的“斗茶”其实用的便是点茶法。这时煮茶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碾碎的饼茶置于碗中,把水烧开后再冲点碗中的茶末,再用“茶筅”轻轻搅动,使茶末与水交融成一体。

一些高明的点茶能手,被称之为“三昧手”。北宋苏轼《送南屏谦师》诗中:“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指的就是谦师点茶造诣高深。若陆羽式煎茶是一种极为严格、精细的煮茶技巧,那点茶法便是上升到艺术层面的煮茶法,后者带来的更多是视觉上的享受。

随着朝代的更替,明清又开始盛行泡饮,茶具的选择以紫砂壶、盖碗为主,这两个朝代的茶客饮茶口味偏向清淡,不再像唐、宋一样,煮茶时往往还会加入葱、姜、桂圆等调料。泡茶的手法也更偏向于简洁、优雅,而传统的煮茶法也仅有部分少数名族得以传承保留。

云南炭火煮茶:煮茶的历史渊源与演变|微享会第21期

三、云南保留下来的传统煮茶方法

1.老怕卡

老帕卡,在哈尼话中意思是:茶树的老叶子。老帕卡茶的制茶工艺传统而古老,在云南普洱茶区的哈尼族茶农,多选择冬季将古茶树上新鲜的老叶子(茶叶不失嫩度又较为成熟)采摘下来,以特殊的制茶工艺制成。诸如此类黄片茶,皆属“老黄片”一类了。

老帕卡煮茶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现将茶叶放在自家特制的土罐里用火烤,待有茶香飘出时,立即加入沸水,这样煮出的茶汤甜腻、滋味足,还带有烤茶时特有的香气;其二是直接放在罐里或壶里加冷水煮饮,水沸即可饮用。

2.青竹茶

云南留下来的传统煮方式还有很多,多分布在少数名族村寨。如布朗族的青竹茶,便是以竹筒为煮茶、饮茶器具,水取自山间清泉。这样的煮茶方式,让青竹香、茶香融为一体,使得茶汤滋味浓甜醇厚,香气独特却又芬芳怡人。

此外,还有白族的“三道茶”、瑶族“打油茶”、拉祜族烤茶、佤族擂茶等,都是云南较为传统且古老的煮茶方式,笔者便不一一细说。

结语:关于云南的“煮茶”文化,究竟是自然衍生还是由外而来,笔者百思不得其解。云南较为出名的茶祖有两位,一位是布朗族所信奉的“帕哎冷”,相传帕哎冷受权贵迫害,在逃亡途中发现茶,回来后便教当地人种植大面积茶园,景迈山万亩茶园便是由此而来。

另一位是认知较为广泛且统一的“孔明”,上文提到孔明来到云南平乱,顺便教了当地的农民种植茶。其中攸乐山基诺族便自言祖先是孔明征战时遗留下的部分士卒与当地土著,并以“丢落”自居,每年以孔明生辰为“茶祖”日,对孔明十分之尊敬。

若两种传言皆为属实,那只能说云南的煮茶文化既自然衍生也由外传入。帕哎冷既然发现茶可入药,那肯定会摸索出茶的煮饮方式并代代相传;同理,孔明教当地人种植茶树,那茶的煮饮之法自然会一并传下。

“学习普洱茶是一个深入了解的过程。就像谈一场恋爱,要善于欣赏它的美,包容它的不足,长此以往你会越来越喜欢它,直至终老。”余光老师如是说道。正如茶友所言:“一入茶门深似海,从此无边亦无涯。”茶文化知识体系博大精深,能专精一门、学得一二已是万幸。(本期撰稿:谦不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除特别注明外,配图均源于图库中心)

点击【微享会独家精品】进入专题阅读

特此声明:本栏目系编辑部独家原创精品栏目,原由编辑部内部人员相互交流学习、相互探讨以云茶知识为主的微型探讨会茶会,每期限定于每周五下午4:00-6:00在办公区一楼举行。自本栏目开展至第六期时,我们已将该栏目对外开放,诚心欢迎在昆经营的品牌茶企加入,共同探讨云茶相关主题知识,共求进步。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