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解读东莞存茶流通问题和茶仓技术条件

解读东莞存茶流通问题和茶仓技术条件

2019-04-04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解读东莞存茶流通问题和茶仓技术条件

一、茶仓技术条件

目前业界关于东莞茶仓的讨论很多。普洱茶黑茶的后陈化是需要一定的温湿环境的,并非越干燥越好。存茶的温度最好保证在30~35℃,太低了氧化的速度会变慢;湿度最好保持在75%左右,太干了不利于酶促发酵。

梅雨时节,必须做好茶仓防潮措施,否则会有霉变的可能。如果是大仓茶(仓库面积300平米以上,存茶空间占70%以上),在梅雨天只要紧闭门窗,室内的湿度一般都不会超过80%。如果是家庭和小仓存茶的话,就需要密封或借助抽湿设备。市场上现在有的打着南方自然仓而带有仓味的茶,实际上可能要么是入仓茶“退仓”后,给茶找个“非入仓”的名号,要么是没注意防潮,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霉变。由于普洱茶吸湿性很强,在北方不注意防潮同样会产生霉变。根据大仓存茶经验,基本不用借助抽湿设备的,更没有霉变的现象。只要是晒青茶,在东莞大仓储存,七年就能获得干仓陈茶的效果,苦涩基本退尽,汤色红亮,滋味甘醇顺滑。具有陈茶的口感特征。

解读东莞存茶流通问题和茶仓技术条件

二、东莞存茶流通问题

2015年2月,东莞市贸促会、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在东莞市文学艺术院会议室联合举办“东莞市茶行业‘走出去’战略研讨会”,与茶界专家、学者、茶叶市场代表、茶企代表、茶媒体以及资深茶人共同就如何促进东莞茶行业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和如何推动“东莞茶仓”整体概念抱团“走出去”进行了深入研讨。

1、“卖老存新”良性循环尚未形成

东莞藏茶群体数以万计,私人藏茶达数千吨也不是个别,几百吨计的极为普遍,不少藏家仓储面积几千方至上万方,经营普洱茶的茶庄达几千家。随着市场更理性地看待普洱投资及原有存量消化缓慢,目前市场也出现了流通不畅的忧虑。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卢树勋认为,当前东莞存茶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

解读东莞存茶流通问题和茶仓技术条件

其一,对普洱茶的投资,应该先完成后陈化,变成消费品。优质的普洱茶一般要十年才能走完这一过程,东莞大量的普洱茶是2004年以后的产品,陈化不完全,必须耐心走完这一过程。

其二,由于早期藏茶者不专业,所藏的有些产品原料不好,部分不是用晒青工艺制成的,对这类品质较低的茶品,有的真的很难实现预期的投资报甚至不能陈化为老茶,这是一个行业在成熟中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其三,对于经营者,必须明白现在东莞的存量已较大,而东莞本地的消费市场太小,东莞的藏茶必须流入更大的市场才能卖老存新。形成良好的投资循环。当然东莞有规模的藏茶始于2004年,还不够十年,卖老存新的循环还没真正形成。所以,如果用一场比赛来形容的话,我们还处在上半场。

解读东莞存茶流通问题和茶仓技术条件

2、政企联手、抱团“走出去”时机已成熟

东莞市贸促会会长李文峰认为,根据市政协办公室发布的《关于我市茶叶行业状况的调研报告》、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及《关于研究茶叶行业扶持政策的工作方案》,市贸促会着重通过会展业引导和推动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市贸促会已向市政府提请关于会展业的扶持政策措施报告,建议包括:

一是有效监管我市茶业展会的数量和质量,规范“茶博会”的使用规则,扶优扶强,重点塑造5月和9月“东莞茶博会”的品牌;

二是结合“东莞茶博会”打造“东莞茶文化旅游周”活动;

三是以“东莞茶仓”为主题概念,鼓励和组织我市茶叶企业抱团“走出去”,以打破区域代理经营权的地域限制,整体宣传东莞茶叶行业品牌形象;

四是建议研究设立东莞市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资金扶持政策。

广东省茶促会会长、东莞市茶促会会长蔡金华表示,这是三会首次合办类似研讨会,也是政企首次坐下来研究“东莞茶仓”抱团走出去的战略及布局。经过这些年的验证,东莞地理环境对茶叶发酵的正面影响也得到了证明。“可以负责任地说,东莞有好茶,有老年份的好茶,有各种品牌的老年份的好茶。”蔡金华认为,政企联手,推广“东莞茶仓”整体概念,行业企业抱团走出去的条件已经成熟。

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卢树勋认为,“东莞茶仓”是时候走出去了。他表示,东莞茶展很多,但不能局限于销售茶叶,要避免东莞茶业展会的“乱”象,应该重点打造5月的“东莞国际茶业博览会”和9月的“东莞秋季茶叶博览会”品牌,重点地、高规格地研究和引导外地茶商走进来,留住匆匆而过的外地买家。这样,“走出去”之后才能更好地把“引进来”的拳头收回来。

解读东莞存茶流通问题和茶仓技术条件

3、尽快打响“东莞茶仓”地域品牌

东莞存茶如何走出去?业界资深人士在2015年初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东莞茶仓”标准,打造专业仓储品牌

在东莞的加工、贮存经营的茶企中建议推行标准化战略,并将茶叶标准化分类,建立东莞仓ERP(进销存),打造“东莞茶仓”联盟品牌,让大小茶庄的存茶流动起来,让大家都拥有“大茶仓”;同时,建立“东莞茶仓”准入与筛选标准,并对外公布,营造一个准入标准高的行业形象,扩大东莞品牌影响力。

(2)制定东莞茶行业公约,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东莞茶企应避免恶性的同行竞争,需肯定同行、寻求合作点,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制定高于全国茶行业标准的东莞茶叶行业公约,并引导和鼓励我市企业的产品标准高于公约水平,全面提高东莞茶行业水平,扩大“东莞茶”在全国市场上的影响力,实现企业互利互赢。

(3)发挥展会点带面效应,实现全方位“走出去”

“东莞茶仓”只在展会方面“走出去”的形式过于单一,还应该要在多源地实现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对接企业,拓宽市场渠道。通过参展,与当地政府、商协会、茶企对接,举行推介活动、论坛/峰会、采购洽谈会、参观茶产区/专业市场等活动,同时建立“东莞茶仓”官网/微信/微博、发挥媒体宣传效应、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开拓ATA单证册服务,寻求多方资源合作,实现全方位“走出去”。

(4)加强政企沟通,争取政府多方面支持

政府与茶行业,及茶行业内应加强沟通,多组织交流会、座谈会,及时更新和反馈行业信息,使“走出去”步骤流程具体化;同时,争取得到政府在资金上,以及在服务、媒体宣传、对接机构等方面的支持,打造“东莞茶仓”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整体形象。

(5)打破区域代理限制,形成独有“莞仓”特色

东莞茶企抱团“走出去”将通过以下三方面解决区域代理限制这一瓶颈问题:

解读东莞存茶流通问题和茶仓技术条件

①东莞茶企抱团“走出去”应以整体形式参与国内外重点展会,设计“东莞茶仓”形象品牌馆,同时应注重文化输出,将东莞的特色文化提炼并推广,打造真正意义上“东莞茶仓”配套服务、茶艺文化等极具独特性的莞式服务;在“走出去”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把外商外资的“引进来”;

②“走出去”时,应精心设计并统一“东莞茶仓”标识,如专用logo、展位形象等,建立莞式“东莞仓”标志性主题文化,形成强大的极具东莞特色的文化形象;

③“走出去”时应以在东莞仓储5~10年的优质“年份老茶”作为销售、宣传的主体,这既能打造“东莞茶仓”提高了自身特色及保护门槛,也能在不打乱其他省市茶业市场的基础上站稳脚步。

为进行持续性的深入调研,巩固会议成果,东莞市贸促会、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将会继续联手,以品茶会形式组织茶企定期开展小组专题讨论,收集和整理数据,尽快汇编成专题调研报告,一方面为市政府制定扶持茶叶行业发展政策提供有效依据,另一方面希望此报告能反馈给本市茶叶企业作为市场的参考信息,为形成东莞茶企“走出去”的具体方案提供准则参考。

附:

东莞茶仓,是时候扬名立万了

东莞茶仓概述:是什么让东莞成为公认的“东莞茶仓”

东莞茶仓起源:爱喝茶的东莞人,带动了茶市的兴起与繁荣

解读云南普洱茶茶仓形态及规模

本章资料来源:①郑少烘、高飞《我所知道的莞藏普洱》,②谢度元《关于普洱茶仓储的几点想法》,③白马非马《普洱茶产业10年变迁史(2001—2011)》,④老茶鬼《恐怖的普洱老茶翻新“技术仓”》,⑤高飞《2013年东莞茶业消费走势、市场情况介绍及展望》,⑥东莞市贸促会《联手两大茶协会推动“东莞茶仓”品牌走出去》,⑦华夏茶博汇陈菲儿《“莞藏靓茶”早已成为东莞一张茶名片》。

特此声明:本文源自《东莞茶仓白皮书(2015)》一书,内容由“老茶鬼微刊”授权发布,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任何立场,图源于网络。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