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现在收藏古树茶晚不晚

现在收藏古树茶晚不晚

2019-04-04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现在收藏古树茶晚不晚

现在收藏古树茶晚不晚?经常会碰到这类问题。因为很多人会担心,普洱茶做了这么多年,名山人满为患,古树价格不低,现在进入是不是晚了?这里面分为两个层面:从个人品鉴的角度不算早,但是无所谓晚。从收藏的角度,不仅不晚,还略早。

为什么这么说?判断晚不晚,我们要看几个方面。

市场是否成熟

古树茶的市场经历了几番沉浮,按说应比较成熟了。其实不然。一个成熟的市场,至少要有两个前提。一个是有稳定的价值标准,而且这个价值标准为购买者所了解。

目前古树茶的市场,原料基本上还是按山头定价,这本身缺乏科学性,因为同一山头,树种、树龄、土壤、小环境都有所不同,仅仅靠山头定价是无法涵盖这些信息的。

即便我们约定这些信息,山头的价格高低也并不代表茶品质的好坏,因为这些名山名气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并不是单纯以品鉴打分来区分的。

易武茶兴起有历史原因,是民国年间销往香港的老茶原料的主要来源,所以主导了由香港至台湾的老茶市场,也是古树茶最早兴起的地方。布朗山依托于后来的广东茶商,口感上也更符合彼时彼地的需求。景迈和冰岛也都和地方政府的推动有一定关系。还有一些地区名山,其实和过去绿茶时代的名气有关,偏差就更大一些。

总的来说,还是那三句话:名山一定有好茶,好茶未必在名山,名山茶未必好。客观的来说,单纯以名山作为标准是不科学的。这也说明,这个评价体系尚不成熟。有的人认为苦涩才是普洱茶的优势,甚至对香气排斥;还有一些片面追求外观,没有兼顾到品种的多样性,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普及常识。

近年来,随着真正坐下来品茶人群的增加,很多问题在逐渐理清,具备一定品鉴能力的茶友也逐渐增多。但是排除过去错误观念的误导,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品鉴体系尚待时日。

所以说,收藏古树不但不晚,可以说机会多多,只要你的品鉴能力够了,完全可以不用花高价收藏到品质不低于名山的茶品。而这些茶品的价值将会在未来逐渐体现。

现在收藏古树茶晚不晚

资源是否已被垄断

在很多收藏领域,比如老茶,资源已经为极少数人所掌控,大多数人既无能力,也无渠道参与,那么介入的确困难。举个例子,七八十年代,有一定收入的香港人可以收到红印甚至日常品饮而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而现在一饼几十万的价格远非常人所能介入,那这个市场对常人来说现在介入就太晚了。

如果我们看最热门的名山,冰岛已经是几万元的量级,班章、易武,以及地方一些特殊小品种也进入万元行列。那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超出了日常品饮的范畴。不过从大的市场来看,每年古树茶的产量,几千吨至上万吨(官方统计5000吨左右,但是并不全面),这里面性价比高的产品还是很多的。

从我们品鉴的经历来看,这个数据并不夸张。大量优质古树尚未进入大家的视野。版纳地区除了易武和勐海南部茶区,其他地方尚有千元量级的优质古树,但是需要精挑细选;至于普洱、临沧、保山,千元、甚至千元以下量级的优质古树还是不难碰到的。

而且这些古树都是分散掌握在茶农手里的,市场总体是健康的,并没有人形成垄断从而操控市场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几百元收到优质古树也并非没有可能,这个可介入的空间就大了。随着市场对古树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未来这些古树的价值会有相应的呈现。

现在收藏古树茶晚不晚

存储方式是否成熟

这其实是个大问题,市场上很多观念其实和存储方式不科学有很大关系。比如很多人认为,香气细腻,口感丰富的茶不适合存储。这其实是受过去通风存茶方式的误导。香气类物质相对挥发性较强,对于长期通风的茶仓,必然通过分子交换大量流失。

而在密封或相对密封的场景下,这些只会是优势,不可能是劣势。在这样的空间里,丰富的香气物质参与转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令后期的口感,层次更加丰富,口感也更加丰满。我们近十年的存储不断印证着这一点。

以我们的经验,即便是班章这类以口感冲击力见长的茶品,也是相对密封存储效果更好。那些建立在湿仓基础上的通风理论,还有矫枉过正导致湿度过低的所谓纯干仓理论,导致大量优质或普通的茶品在存储中不断减分。最直接的后果是早期存茶的茶友并未能充分享有存茶的收益。

这样的基本问题看似简单,却影响巨大,我们看很多研究普洱茶存储转化的科学文献,都没有对存储条件做出限定,只是说通风就一笔带过。通风必然带来大量分子交换,带来物质流失,而这种流失究竟涉及那些物质,达到什么程度,通风力度如何,都毫无界定,这在其他任何严谨的研究中都是无法想象的。

当然除了密封,存储当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有待研究,比如基本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肯定不是熟茶那种微生物发酵作用,或者说微生物作用不占主导。还有含水率的作用和转化中的变化,这些都是研究的关键点。很奇怪的是大多数科研单位只会人云亦云,完全不做深入探究。

现在存茶一点不晚,因为科学的,系统的存储才刚刚开始,远未普及。不用看茶存了多少年,要看合理的存了多少年。当然相对密封存茶只是大方向正确,还远未完善。但是即便是大方向正确,真正逐渐增量,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儿,还有大量的仓储完全违背科学规律,所以并不存在太晚的问题。

上面是谈几个最主要的方面,当然收藏也还包括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收藏者的心态,比如市场流通效率的问题等等,就不一一展开了。虽然现在已经有普洱茶金融产品问世,但实际上基础还差得很远,不仅很难成为金融标的物,即便是有一定品鉴能力的市场形成也还需要有个过程。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对大的市场来说是尚早,而且基础还不牢固。

但是从个人长期收藏品饮的角度来说,并不早了,我们对未来的环境气候并没有充分的把握,古树茶价格每年也逐渐上涨,所以能较早收藏一些自己喜欢的普洱茶品,这样就可以较早的品尝岁月的历练、转化的神奇,当然不需要等待了。

现在收藏古树茶晚不晚

对于长期收藏普洱茶,这个要有专门的文章来谈,不过已经说到这儿,就简单提几个建议:

第一:不要盲目追求名山

在成熟市场里,比如艺术品市场,贵的东西其实风险更小,但是在不成熟的市场里,就不尽然了。名山更适合确实喜欢这一口而又价格不敏感的群体。从性价比角度并不一定适合一般茶友。

第二:提高自己的品鉴能力

在古树这个市场里,最可以依靠的,不是故事,不是名气,不是大师,而是你自己的品鉴。真正具有品鉴能力,才有可能淘宝和收藏,也才有可能摆脱种种误导。当然这个涉及到很多方面,另文再谈。

第三:建立自己的体系

古树茶和其他收藏一样,大海捞针,盲目收藏是低效的,需要逐渐确定自己的线索。比如独特资源的线索:某个特殊品种古树,或者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茶园,甚至是与你有缘的某个单株,都可以是很好的收藏对象。

除了这些需要注意的因素,最重要的还是找到可靠的渠道,拿到纯正的古树茶品,这个就看你的运气和辨识力了。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