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鲁云说茶|茶叶消费升级迎来创业春天

鲁云说茶|茶叶消费升级迎来创业春天

2019-04-04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鲁云说茶|茶叶消费升级迎来创业春天

弘益大学堂的“少帅”李乐骏前几天发了条朋友圈:学堂的生活花艺课程受邀走进云师大附小;春节后,这门课程陆续收到昆明最好的大中小学幼儿园的邀请。“这并非偶然,中华传统生活美学的复兴,正在酝酿一个春天”,他甚至期待:“说不定哪天走进党校了呢。”

弘益大学堂坐落在昆明宝海公园边上,春节刚过去的一个月,这里迎来了200多名学员,其中八成是云南省外的。茶、花、香、器等塑造的生活美学,在这里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李乐骏告诉鲁云:“现在全国的茶文化培训形成了两个中心,一个是杭州,一个就在昆明,不同于杭州的学院派为主,昆明的培训机构大都是民营的,培训对象多是年轻人。”

在昆明北部雄达茶城“锥子周文创”工作室,周重林正在努力推进他的“茶书馆计划”。在当当图书畅销榜上,他的《民国茶范》一书刚上升到前70位,盖过了沈从文的《古人的文化》——这对周重林来说不算什么,他的《茶叶战争》2012年问世以来,已印刷了三十多次。很难用既定的商业模式去概括周重林正在做什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文化变现和知识付费养活了自己,而且越活越好。

与周重林和李乐骏不同,杨绍巍虽然从事普洱茶生产销售的实业,但“颜值”也高。在昆明康乐茶城,津乔普洱的营销中心时尚而舒适。“我们的颜值不仅体现在销售的前端,也体现在后方的茶园和加工厂”,杨绍巍解释:“工厂和茶园按照可供旅游参观设计建造。”

鲁云说茶|茶叶消费升级迎来创业春天

图为津乔普洱昆明营销中心内景

在一些人谈论普洱茶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另一些人却在描述行业的春天——其中包括他们仨。要说他们几个最直观的共同点,即80后,有创意。从这些茶界“少壮派”的言辞和行动中,不难感受到,创业发展的春天真的来了。

周重林判断,目前行业最大的“裂变”来自消费端——国人正由“柴米油盐酱醋茶”,转向“琴棋书画诗酒茶”,茶的消费升级带来产业变革,套个时髦的词,就是供给侧结构改革。李乐骏从大益集团出来,2014年创业时,即秉承理念:专注于茶的精神文化产业链,引导中产阶层的生活美学。现实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估。周重林没想到茶书会这么好卖。而对于弘益大学堂,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出台,让春天来的如此迅猛,甚至有点意外。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对普洱茶界来说,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在云南的产业方位不无裨益。随着2017年春天的到来,主政者强烈的发展信号正在不断释放。无论是省长在云南两会普洱代表团的讨论,还是云南省在外交部蓝厅推介时王毅部长的“免费广告”,普洱茶都正在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方块中最靓丽的名片之一;而风生水起的高原特色农业,在全国人民眼里,可能是云南仅次于旅游业的“金字招牌”。如果再考虑到旅游的新动向,和云南健康产业发展大势,普洱茶融合发展的机遇已万事具备,可谓箭在弦上。

这里提“消费新时代”,不是赶时髦,而是宏观政策力推的方向,也是活生生的现实。稍加总结,普洱茶消费的趋势和行业变革至少有五个方面。

鲁云说茶|茶叶消费升级迎来创业春天

一是从产品来说,熟茶的价值发现和柑普等单品的热销,都是消费新趣味和产品创新合力推动的结果。古树茶的概念慢慢已成颓势,“混饮”则有可能成为市场新的发力点。当然,正如杨绍巍所说,市场热点虽千变万化,立定脚跟做好产品是根本——万变不离其宗,生产出生态、安全、标准化亦即口感、口碑俱佳的普洱茶,仍是行业首要任务。

二是从销售模式上来说,电商销售甚至借助微信朋友圈、微店的“微销售”方兴未艾,销售系统的互联网化正在路上,一如大益正推出的“大益宝盒计划”和周重林的“茶书馆”。线上销售经历了鱼龙混杂和乱象丛生阶段,正走向和线下相结合以及口碑与美誉度的淘洗、沉淀。如今不重视互联网和微传播的商家尤其是厂家,就和越来越契入生活的网购习惯背道而驰。

三是从消费模式说,从产品质量过硬到要求产品的颜值、体验感等是市场共性,即“从买到好东西到能好好买东西”成为消费需求和产品脱颖而出的圭臬。这方面最典型的是“大益茶庭”。但更强调消费者“当下体验感”的启示,远不限于“大益茶庭”。

四是从行业的文化消费来说,文化已从“注入或者附加”的配角地位,跃升到与茶的物质产业链并驾齐驱。周重林、李乐骏们的成功,部分就是因为顺势应时地赶上了好时候。李乐骏观察,日本茶行业主要输出的并非茶叶,而是茶文化。一场表千家茶道培训课,收费万元左右,自己负责食宿盘缠,报名者仍趋之若鹜,就是最好的例证。

五是从行业跨界来说,茶与旅游、国学、大健康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且不说已经红火的茶山游了,各种瞄准国学的游学活动,也几乎都离不开茶。可以说,传统文化美学的生活化潮流,茶席是最好的载体之一,关乎普罗大众。至于普洱茶和健康产业的关联,目前开掘的还不够。别忘了,昆明正打造中国健康之城,如果有人愿意张罗一场“普洱茶与大健康产业国际论坛”,想必从者如云。

鲁云说茶|茶叶消费升级迎来创业春天

互联网+、融合发展、消费升级等等,早已把茶叶从农副产品的老面孔中“点石成金”。推动和完成这场转变,最关键的是“高知群体”的加入;没有人才,一切宏愿皆是泡影。于是,受过正规高等教育、视野开阔创新力强的“茶界80后”登场了,这实在是必然之事。一个好故事胜过一堆大道理,不妨再从三位主人公身上找点启发。

十多年前,文艺青年周重林差不多还是个生活朝不保夕的穷屌丝,他也曾混迹媒体圈,满身的才华尚未给他带来多少增值。庆幸的是,他和茶阴差阳错走到了一起,且不离不弃。十多年的行业深耕和寒窗苦读,让周重林在茶文化尤其是相关出版界赢得了话语权。如今,《茶叶大盗》、《茶叶帝国》两本书由他引进,印证着他宽广的视野——谢天谢地,他跳出了云南没有只醉心于普洱茶那点事。周重林说,他成功的要素是:文艺青年的底子、新闻记者的敏锐和相对严谨的学术训练,换句话说是“不但要写得好,作品还得卖的好”。

李乐骏也只关注一件事:中国人过上衣食富足的生活后,怎么再把小日子过美?为此,他创办了“中国领先的生活美学传媒与教育机构”,作为“非典型的85后”实属难得。他领着鲁云参观弘益大学堂,一起探讨安鲁东《理学的脉络》,其见识与行动让人刮目相看。与李乐骏一样,杨绍巍也是“茶二代”。与父辈的“乡镇企业家”比,杨绍巍显得洋气,但言谈举止也流露出一股难得的质朴静气。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不求规模但求品格,错位竞争持之以恒——正如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所说,小的是美好的。

毋庸讳言,周重林、李乐骏和杨绍巍们并非当前茶行业的主流,但他们是引领者和开创者。对于一帮80后“少壮派”的茶界新生力量,其想法和行动都不容小觑——世界即将是他们的。正如鲁云和他们短暂交流,即有了此文一样。是非曲直,留待读者诸君喝茶时评说。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