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千两茶|茶千两,匠心千两

千两茶|茶千两,匠心千两

2019-04-04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千两茶|茶千两,匠心千两

难得有闲,相约友人《领跑》杂志总编张健一起喝茶。环顾四周,满满当当八个书架,上面摆放的大都是茶书。张总编问我:你都看过?我笃定的点头答复。又问:哪一种茶让你觉得最具匠心?

面对这样振聋发聩的拷问,不由让人陷入了沉思。是啊!从喜欢上茶开始,陆续收集茶书,而今18年过去了,典藏阅读过的茶书至少有5000册以上。过去的13年间,每年追逐春天的步伐,足迹遍及全国产茶的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茶山。读过那么多的茶书,走了那么远的茶路。我深知在这中国7大茶类上千种名茶背后,每一种茶都源自于智慧的结晶,都有独具匠心之处。可是若要我说出哪一种茶最具匠心,我一定会毫无迟疑的选择千两茶

千两茶|茶千两,匠心千两

从2013年开始,每年都会至少抽出来一个月的时间,去往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访茶,心之所系,全在千两茶。经春、历夏、入秋、至冬,从茶树上的一片鲜叶,到我们面前的一支支千两茶,走过了四季的轮回。

尤记得在三年前的春季,到访安化县云台山寻茶,正好遇上釆茶。一眼瞅见,一位身穿洗的发白的旧衣服的老人家,于是近前搭话:老人家,您老高寿啊?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乐呵呵的回复:八十三了。又问:您老一天能釆多少鲜叶?老人手持小镰刀未曾放下手中的活计:老了,不中用了,一天能釆八十斤。我鼓起勇气又问了一句:老人家,釆一斤茶工钱多少?老人举起两个手指比划一下腼腆的说:2毛钱。面头这样爷爷辈满脸慈祥的老人家,我竟自无语凝噎。

两年前的五月份,辗转寻找到了安化仙溪四保贡茶的传承人向远幸先生,终于有机会一睹顶级千两茶原料的加工。同我所认识的无数位拥有千锤百炼顶级手艺的制茶匠人一样,向先生纳于言而敏于行。黑毛茶原料的加工,伴随着我们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彻底实现了机械化的加工。灌浆杀青、机械揉捻、渥堆发酵、机械烘干。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历经数十年的探索,将手工技艺转化为机械制造,但却保留了工艺中的精髓,从而使加工出来的黑毛茶,拥有同往昔皇家贡茶媲美的水准。

直到2016年的秋天,农历九月,终于等到了极品千两茶的踩制。在安化梅城,黑茶制茶工艺大师吴高良先生亲自接待了我们。经详细了解才获知,自千两茶出现至今,仍然沿袭传统的人工踩制技艺,迄今无法实现机械化的替代。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先生转身离去,留下我们自己去亲身体会。

晨三点钟,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顶着满天星斗,衣带寒凉,步行前往三公里外的连心岭。踩千两茶的师傅们已经吃过饭,准备开始工作了。八人一组,各有分工。领头的师傅,细心的检查千两茶的蔑篓,用双手轻轻拍打,仿佛要把蔑篓从梦中唤醒。整个场景让人仿佛回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前,人的衣着,使用的工具,都停留在过往的岁月里。地面上专门留了个洞,竹篾篓放入其中刚刚好,篓中先铺上一层棕垫,再铺上一层蓼叶。就连蒸茶的木笼,看起来都同以前毫无二致。称好的茶,用棉布包裹着,上笼热蒸,然后倾入竹篾篓中,一人持着油光发亮的木棒,奋力将茶捣瓷实。老秤一千两的黑毛茶原料,分六次热蒸灌篓,叫作六蒸六吊。

之后,一个叫作牛笼嘴竹制器物,放入蔑篓开口处,两力用力收口,一人持木锤敲击,真真如其名,竹蔑篓的口如牛嘴上装了个笼样,紧紧的被收住了。

五人一组的千两茶踩制正式上演,杠子头用一把小杠绞住竹篾篓身上留下的竹篾,轮翻绞、滚、踩,嘴里面齐声呼喊的号子,响彻屋顶。圆滚滚的竹篾篓,一段段被拦腰束身,逐渐变成凹凸有致的身段。

千两茶|茶千两,匠心千两

踩茶的师傅们并未就此打住,而是抬起千两,将其置于大杠之下,利用杠杆原理,从头到尾转圈压扁。小杠茶与大杠压茶,循环往复六次,方告初具形态。一位师傅拿起一段作尺子用的竹篾,一段段测量千两茶的腰身,每段围径完全一致,方才罢手。最后,一位师傅抡起一人多高硕大的木锤,奋力锤击千两,作最后的整形。竹篾中包裹着柔软的茶叶,历经踩制锤炼之后,竞似定海神针般傲世而立。柔韧的茶与竹,再度展现出傲骨有节的风姿。我伸出手去触摸这千两茶,兀自带着火热的温度。低头看表,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四十多分钟。这踩制成第一根千两茶,只是开始,回头去看,师傅们又转身去忙碌了。在秋日的凌晨,穿着短褂打赤膊师傅们,古铜色的肌肤上,密密麻麻的汗珠辉映出熠熠生光。本想要询问他们的姓名,话到嘴边却又咽下,我想我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千两茗匠。

回想起同安化黑茶研究者伍湘安先生在他举毕生之力建设的私人黑茶博物馆的谈话,早在清代,来自山西的晋商与安化刘姓携手合作,共同创制了千两茶。在数百年的期间,千两茶的踩制技艺,一直在刘姓家族内传承,素有“传子不传女”之说。建国之后,刘姓后人进入了国营茶厂,打破陈规,才将这一技艺传承外姓。然而,千两茶却就此经历了更加多舛的命运,企图机械化替代的无数次的试验都无果而终。这种体型硕大的茶,被认为有诸多不便,在五十年代停产后被打入冷宫。到了八十年代,当人们再度想起千两茶的时候,懂得千两茶踩制技艺的老师傅们,早已经退休了。就连会编织千两茶专用竹篾篓的手艺人,都已经难以寻觅了。或许是来自内心的使命感的召唤,老师傅们重又被召回厂里,1983年整一个夏天,老师傅带领年轻的徒弟们再次开始千两茶的踩制。然而,仅此一次之后,千两茶再度被人忘却。时隔十多年,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有韩国人无意中从台湾曾至贤先生的著作《方圆之缘:深探压紧茶的世界》一书中看到了千两,历经波折找到了安化。又经过众多磨难,1997年,千两茶再度重生。于是韩国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千两茶,世界茶王!闻听千两茶的历史,总会让人唏嘘感慨不已。茶的命运就是我们人的命运的写照。大匠难觅,与人和家国命运的波澜起伏紧紧联系在一起。

千两茶|茶千两,匠心千两

在安化黄沙坪,如今立着一座石碑,上书:万里茶路起点。从建国之前上溯到清代,晋商正是在这里将茶装上船,顺流而下过洞庭湖,入长江回溯到襄阳,舍船上岸后骡马驮负,过南阳赊店,经洛阳孟津过黄河,历济源越太行山入山西,然后过晋城、长治,直到河北的张家口,然后穿内蒙古、外蒙古,直到俄罗斯的恰克图,串起一条茶叶贸易之路。

我曾长久的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晋商创制出千两茶。直到后来在湖南师范大学蔡镇楚教授的著作《茶美学》中寻找到了答案:千两茶乃是中国人祖宗崇拜的图腾。正是在这样的精神力量的驱使下,安化江南刘姓一族,世代以血脉为纽带,守护并传承下千两茶的技艺。在建国后,千两茶几经波折,每每在涅没之际,都起死回生,源于心灵深处对家国精神文化永恒的信念。

年前,第一次到访安化,先后见到了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刘向瑞先生、李华堂先生,两位先生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两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四年后,离开安化回到郑州,远方传来悲伤的讯息,两位年过八旬的先生相继辞世,他们的离去正如农耕文化时代远去的背影。

千两茶,农耕文明时代中国大茗匠们心血和智慧铸就的产品。茶,苦尽甘来誉为苦口师。竹,空心有节,历来为君子品格的象征。茶和竹融合铸就的千两茶,它的技艺,它的形态,都是中国大茗匠们不灭的灵魂!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