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中期茶的话语权之争(话说中期茶之一)

中期茶的话语权之争(话说中期茶之一)

2019-04-04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中期茶的话语权之争(话说中期茶之一)

“中期茶这个名字还是我在2008年先叫的。当时我网上查询了许多资料,从来没有人这样叫。当时类似说法有中生代普洱茶,我嫌太难记,就起名中期茶,08年底在芳村树立了一块中期茶的广告牌,并且做了什么是中期茶的定义。”茶人李子超说。

由此看来,“中期茶”是脱胎于“中生代普洱茶”的。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中生代普洱茶”是怎么回事,及其为什么会被后起的“中期茶”取代。从“中生代普洱茶”到“中期茶”,其实反映的是普洱江湖话语权之争。2008年以降,长期领行业风气之先的港台派茶人茶商迅速边缘化,云南与广东的茶企茶商掌控了产销格局,进而滇粤派执行业话语权之牛耳。于是我们看到,港台商人推“中生代普洱茶”叫好不叫座,还被芳村与东莞的商家联手截取了话语权。而“中期茶”在滇粤茶企茶商的推动下,可谓“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现在没有点“中期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茶的了。

渐行渐远的“中生代普洱茶”

茶人黄刚在《“中生代普洱茶”概论》一文中说:众所周知,普洱茶中生代高峰论坛成立于上海。那是2008年5月10日,上海茶博会期间在上海大可堂茶艺会所举办的一次茶会上由我提出,并得到了到场茶友的支持。到场的茶友包括上海张奇明、广州冯瑜、香港黄集斌、台湾黄传芳、梁俊智、杭州季威、大连宋国庆(还有戚楠)、北京黄刚(还有北京老壶)。云南太俊林先生未到场,考虑到地区因素认为云南应该有人加入其间,后征求其本人同意后作为论坛创始人加了进去。

据黄刚介绍,之所以提“中生代”,主要是觉得当时普洱茶市道低迷,从茶农到茶厂到茶商以至于到地方政府都有一点无所适从、一筹莫展的样子;从产品上来讲,老茶太贵,新生茶无法让更多人当生活茶喝;从对普洱茶的认识上来讲,茶友认识混乱,媒体报道不尽公正,而少量对茶比较明白的老茶人则不堪其乱、退避三舍。为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中生代(35岁至55岁)茶友,搭建一个重点研究中生代茶、推广正确的普洱茶理念与观点、介绍适合普通消费者消费的普洱茶的平台。当时的想法就是“中生代高峰论坛”。“中生代普洱茶”,我自己给它划了个大致范围:2003年上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普洱生茶。“中生代普洱茶”与新制生茶相比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转化,在口感与香气上出现了普洱茶所独有的醇厚感,部分“中生代茶”还有了与其他茶类明显区分的较强烈而刚猛的茶气以及不同凡响的愉悦感(即口感香气等各方面技术指标的均好性与协调一致性)。但是,与真正的普洱老茶相比没有完全转化熟成到位,在口感上还嫌青涩,醇厚度上也还欠缺;良好的“中生代茶”与良好的老茶相比,在体感感受上也不尽相同。

现在宣传“中生代普洱茶”的少了,而在2010年到2012年间其是行业的热词。2013年“中期茶”的提法异军突起,慢慢的“中生代普洱茶”就没多少人叫了。

命名玄机:港台派与滇粤派的势力角逐

为什么“中期茶”会取代“中生代普洱茶”?除了名字更简洁好记之外,还跟其背后的推动力有关,发起推广“中生代普洱茶”的许多都是老茶圈子的名人,这一圈子是港台茶人在唱主角,能影响的是高端小众圈子。黄刚将中生代普洱茶的年限界定为,2003年上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普洱生茶。众所周知,这一时期的普洱茶是没有多少存货的,即便留存下来也真假难辨,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标准化交易。而推动中期茶的这帮人是芳村与东莞的大佬,他们有天量库存、庞大的分销体系,从2003年以来不是在小圈子里玩玩,而是执市场之牛耳。这些普洱江湖的真正大佬从2013年开始深入联手推动中期茶,加上很好地顺应了行业主流交易模式的变迁,即由藏新茶逐渐转向新茶与年份茶交易并重之格局,于是迅速取代了“中生代普洱茶”之提法,一统新茶与老茶之间的普洱江湖。

以前普洱茶是产在云南,藏在香港,热在台湾。因此,长期以来港台茶商以普洱茶的革命导师自居。但2003年以后,普洱茶的产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是生产在云南,销往广东,再以芳村为集散地配送全国,而东莞则取代了香港成为了藏茶之都。2008年以后,云南的生产厂家纷纷掀起了品牌化运动,既有传统大品牌,也有新晋的古纯品牌,从而一改以前只会埋头做茶的形象,走向了专业化的全产业链运作路径,在普洱江湖攫取了最大的话语权。而广东的茶商:曾经热衷于倒货的芳村茶商,许多进化成专业的交易中介人,甚至中介平台,将茶叶的大流通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东莞的藏家也由菜鸟向行家进阶,不但建立了专业的仓储基地,而且提出做仓储品牌;许多广东的商家纷纷挺进原产地去整合茶山资源,建初制所与精制厂,打响自己的品牌,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这样一来,我们就看到了滇粤两地在深入互动,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的交错分布的产销格局。

广东的茶商推“中期茶”,开始云南的厂家不太支持,因为他们要卖新茶。到2014年以后新茶不太好卖,云南厂家纷纷重视起“中期茶”的交易。有库存的厂家,自然笑得非常开心。没有库存的企业也在支持“中期茶”交易,因为他们大量的“中期茶”压在经销商手里,经销商老货难出,新茶也不会进多少。中期茶交易的活跃,有助于经销商去库存,盘活资金,然后找厂家进新茶。这就是“以老带新”的一种玩法。而以勐海国艳茶厂为代表的,拥有上千吨优质库存的企业,则对中期茶采取惜售的态度,开启了全新的“轻交易,重分享”之模式,将中期茶与新茶一起重磅组合成33款“国普时光”数字茶,让消费者从新茶喝起,再比较不同年份普洱茶的味道,直观感受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魅力。国艳的玩法,是用优质中期茶去培育市场,开发更多的真实消费者,同时带动新茶的销售,其是“以老带新”的另一种玩法。

随着云南实力派厂家纷纷加入战团,从2016年开始将中期茶推向全新的高度,中期茶交易正式进入了品牌厂家主导的时期,国艳茶厂在倡导“云南中期茶”概念及其体系,喻示着云南负责任的品牌老厂在引导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中期茶市场,使之纳入理性发展的轨道,从而创造更大的辉煌。

附录:

话说中期茶之一:中期茶的话语权之争

话说中期茶之二:构建年份茶谱系,中期茶发展三部曲

话说中期茶之三:尴尬的大厂传统普洱茶企

话说中期茶之四:行业主流交易模式的变迁

话说中期茶之五:被忽视的云南中期茶

话说中期茶之六:“云南中期茶”的品质优势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