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80后学茶札记(三十六)再论杀青

80后学茶札记(三十六)再论杀青

2019-04-04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80后学茶札记(三十六)再论杀青

接作者上文《80后学茶札记(三十五)故事背后的故事Ⅰ》。故事背后的故事暂停一期,这几天对于制程中杀青环节有很多话想说,所以中间强插一期实在对不住各位小伙伴了。杀青的基本流程与基础知识较早前已经详述过,不过最近有很多想法又从脑子里不断冒出,不吐不快啊,所以就打算把这些想法分享一下。

首先说一个我们在较早前学茶之初,关于杀青一个极其幼稚的想法,当时看了许多关于杀青的资料与文章,最终都会有一句话结尾:“根据当地鲜叶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于是心中忿忿地说:“国人就爱故弄玄虚,为什么就不能标准化,我们一定要弄出自己的标准”,所谓无知者无畏就是这个意思,其实说起来一句话就能解释,原料就不是标准化的,那后续制作怎么标准化?普洱茶产区跨度非常大,树种、叶种、生态、气候、采摘等等都各有不同,总之原料的变量就很难控制,后续制作就只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定。所以大产区大范围的统一标准是很难存在的,不过小范围内的标准化还是可以做到的。

杀青上手的难度其实不算高,有师傅带你很快就能上手,难的是面对不同的鲜叶或者不同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因为这是需要经验的,光靠脑袋想是想不出来;那么所谓的经验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比如在杀熟程度是一定的情况下,鲜叶含水量不同所需的火力大小也不同,在翻炒的过程中对于叶温的控制更是不同,含水量越高越需要提高叶温(当然叶温的提高是有度的)加快水分的散失,由于叶温不能无限度的提高所以还需适时的抛起鲜叶以降低叶温,这就是之前说过的焖、抛结合运用的原理,但由于鲜叶的变量很难控制,而鲜叶杀青必须在杀熟杀透与散失水分上做到很好的平衡,而这种度的把握在大产区大范围是很难有标准的,所以这就得完全依赖人的经验积累。

绿茶与普洱茶在杀青这个环节,小伙伴们一直都是争的你死我活的,现在基本的观点是“绿茶杀青温度高于普洱茶,杀青温度太高便不是普洱茶”,但有些事情一直在颠覆我们的认知,比如无量山很多地区一直都有做绿茶的传统,所以这些地区的很多人还保持着高温杀青的传统,这个杀青温度之高小伙伴们是难以想象的,可无量山地区某些茶转化依然不错,何解?以下只是个人的猜测,以后会进一步验证的,杀青的温度不一定是决定性的,因为那时鲜叶还有很高的含水量,真正的分水岭是在毛茶的干燥环节,通过高温的干燥才能完全阻止后发酵锁定鲜爽。(目前只是停留在想法阶段,还未实践!)

普洱茶发展到现在,单杀青这个环节就有无数的个性需求,常规的方法、非常规的方法数不胜数,比如下锅10多分钟鲜叶还绿绿的就要出锅的都有,这说明普洱茶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对于每一个喜爱普洱茶的小伙伴来说,就是那么的其乐无穷,是吧?最后要过年了,这时说杀青也算给小伙伴们讨个彩头吧,普洱茶的杀青嘛肯定要烧火嘛,恭祝各位新年红红火火。

本文来自/捌零后学茶人,经作者授权(微号:ishuocha)转载;图源于网络。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