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大佬众说纷纭,2016茶产业下一个风口位置

大佬众说纷纭,2016茶产业下一个风口位置

2019-04-04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大佬众说纷纭,2016茶产业下一个风口位置

这应该是2015年度的最后一场茶博会了。

2015年12月18日,第11届中国(深圳)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紫砂、陶瓷、茶器用品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作为整个2015年度茶产业的收官之会,本次茶博会吸引了国内外69个名茶产区,15个国家的近1100家品牌茶企参展,从区域到国际全面提升。

而在当天下午,主题为“全渠道营销创新:投资茶产业的下一个风口”的论坛对话中,来自传统渠道茶企、茶业金融机构、茶业电商平台、茶业新媒体,以及传统茶媒体的大佬们也汇聚一堂,就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困惑、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度探讨。

2016的茶产业会有什么样的趋势与未来?也许从他们的头脑风暴中我们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作为整个2015年度茶产业的收官之会,本次茶博会吸引了国内外69个名茶产区,15个国家的近1100家品牌茶企参展,从区域到国际全面提升。

论坛与会嘉宾:

深圳市华巨臣事业有限公司总裁杨文标

京东商城茗茶部运营经理吴旭

茶语网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张阳

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清标

大圆普洱交易中心总裁叶林

《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

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华南区总经理吴超

雅韵茗家董事长肖晓峰

积庆里红茶谷总经理罗灵

茶业金融化的进行时

茶叶与金融的牵手由来已久,金融促进茶业发展的同时,也伴生了许多混乱。对此,国内首家普洱茶交易中心——大圆普洱的总裁叶林先生指出,关于茶业金融化的问题核心在于有序的市场。

他坦陈,“建立分工有序的、基于行业标准的选择产品,有严格的金融纪律和秩序,有一个公开公平的交易市场,这也是创立大圆普洱交易中心的初衷。”普洱交易中心的未来更是要打造一个茶业从业人员、收藏者、金融者,全民融合的共同生态圈,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同时叶林先生亦承诺,大圆普洱交易中心不会进入到上游和下游,“我们是现有的茶叶交易市场的补充,在这样的基础上把它的金融属性挖掘出来,我们与现有的市场是相辅相成的。”他鼓励茶叶经销商带着产品到平台上来,为客户开发新的投资渠道。

茶产业的风口在哪里?

2015年的茶行业,不少茶企都表达了一个观点——“越来越冷了”。而茶产业的“风口”到底在哪里?八位嘉宾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自己的看法。

来自互联网媒体茶语网的张阳总经理,看到的“风口”是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以及金融化和社群电商在兴起的状态。但他强调“互联网+”的逻辑不是一味地强调线上,而忽略线下,这是一种商业逻辑的错误。

传统茶媒体《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则认为今天的风其实波澜不惊,也不寒冷,只要踏踏实实把自己的工作做扎实了,慢慢扎根,不要挣快钱,“再大的风也不会把猪吹走”。

对于互联网这个“风口”,积庆里红茶谷总经理罗灵在发言中表示,企业在追赶的同时,他个人也一直在质疑。而他认为,在这个时代,风口是不确定的,只要回到茶的本身,想清楚我们要为人类文明提供什么样的东西,那么无论什么风出来,我们都还在生活,人类文明还在继续。

大圆普洱交易中心总裁叶林则说,要在风口待得住,判断风向很重要。而做好一件事的标准,首要是能够给行业带来价值。有了这样的价值,你才能坚持下去。有了这样的价值,即使不能成功,你也不算失败。其次,风口不管风多强,脚踏实地非常重要,同时也要符合行业的习惯,不能离得太远,太远注定要摔死。所以改良一定要是渐进的,不管在什么风口,都会比较安全。

京东商城茗茶部运营经理吴旭强调,风已经来了,而且势不可挡。互联网已经让信息变得对等,而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让中小企业抓住电商飞速发展中的机会,其实是未来重要的课题。而京东在2012年建了7个大的物流中转中心,在物流方面打通了全国,是可以为茶行业做更好的推动的。

刚刚在新三板挂牌成功的八马茶叶的总经理吴清标透露,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门店销售走向电商,但也有很多电商开起了线下体验店。线上走线下,线下线上走,不管是怎么走,都是要借助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及时、准确的移动互联网才是最大的“风口”。

“风口浪尖”上,也有人很早就开始试水普洱金融化,雅韵茗家的董事长肖晓峰以自身为例介绍了自己的企业是如何通过古树茶的资源基础,兼顾品饮和投资价值。

最后,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华南区总经理吴超,从金融和期货的角度,讲解了茶叶金融化的风口上,如何规避风险、保值获利。并认为茶叶完全可以在现货市场和电子市场以K线图的方式表现价格的情况,来进行对冲交易。

茶企发展到底求快还是求慢?

对茶叶来说,很多企业家有一种共识,即“茶叶发展不能快要慢,用心才能做好茶叶,品牌积累需要过程”。而在当代,茶企要发展就要动用资本的力量,而资本又要求变现快。在和资本对接的时候,品牌与茶企如何处理“快和慢”的问题,也成了当天一大话题。

罗洪波认为,做茶,需要人文情怀的支撑,情怀注定了产品的质量,金融再快,没有高品质的质量,结果可能都不会太好。

张阳则以茶语网本身的发展为例指出——无论是做布局,还是拿资金,该快就得快,而且要快和稳,但是没有慢。茶语网花了3年多的时间做前期,直到去年才放上平台,这是“稳”,但是上线一年也拿到了A轮的融资,该快还是要快,要综合考量。

叶林总裁随后总结,企业的快慢永远是相对的,核心在于分工。做茶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是慢的事情,但是金融的交易是可以很快解决的。

吴清标亦认为,“要看自己的能力,茶行业跟其他行业不一样,真正做成传承的企业,还是需要慢慢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该快快,该慢慢,还是健康持续更重要。”

吴旭则作为平台方,鼓励大家再快一点,“让互联网等一个产业真的等不了”,“你要想办法把顾客的积淀做整合式的营销,包括自媒体,或者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现在都是海陆空作战的,不是一个腿走路的。”

茶企如何主板上市?

今年有不少的茶企挂牌上市成功,但也有人留意到一个现象——中国目前的茶企没有在创业板以及主板上市,那么茶企是否有机会上市到主板?如何让茶企上到主板上面来,怎么提高标准化?

叶林表示,茶业属于农业,但农业在在中国金融领域的话语权不大(因为没有税收),而茶业因为受产区和地域消费习惯限制,地方主义也很厉害。作为上市企业需要规模,规模做不大,上市会非常艰难。

但他相信,随着茶产业的发展,有些产业习惯也会慢慢改变,因为茶产业跟其他的产品一样,永远是两类,一类是规模化的,一类是高端品牌的。“我们还是有过多的时间做一些奢侈品,同时也鼓励做大众品牌,把规模做起来,按照现在的趋势和力度,上市企业指日可待。”

罗洪波也同意——普洱从没有人知晓到现在无人不知,从2004年产量2万吨,到2014年14万吨,面对这样的情况,在良好的政策因素上,茶企要做大其实不远了。

吴清标认为,这个情况跟中国传统有关系,同样是中国,但浙江喝龙井,江苏是碧螺春,福建是铁观音……所以一个茶企虽然市场这么大,但是很难整合,这是做不大的原因。

另外吴清标指出,即使立顿在中国做,也很艰难,进来十年了,这几年也在持续下降,所以也不是标准化和规模的问题,是需要一个过程。中国这么多的企业,有几十万家,要慢慢的集中,慢慢打破原状,随着发展行业会集中,茶企收购并购会做成大企业。(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