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生茶好还是熟茶好?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普洱茶生茶好还是熟茶好?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者:恋曲1998提问时间:2020-01-20
已采纳

普洱茶作为我们中国的传统茶饮,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信大家对普洱茶都不太陌生。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那么你知道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是什么吗?普洱茶到底是生茶好还是熟茶好?普洱茶到底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吗?想知道这些普洱茶的知识就快点进来看看吧!

生茶和熟茶的区别

普洱茶大体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所谓生茶,是指普洱茶新鲜茶叶不经过发酵工艺,经过杀青后直接制作成普洱茶的成品茶。生茶茶性十足,汤色黄亮,需要经过至少3年的陈放才更适合饮用。普洱茶的生茶具备“越陈越香”的特性,收藏、存储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所谓熟茶,是指普洱茶新鲜茶叶在经过杀青、高温烘烤等发酵工艺后,形成的成品茶。普洱茶利用人工发酵的工序让生茶迅速完成自然条件下需要5到10年才能发生的改变,买来后马上可以饮用。但熟茶不适合长期存放,不建议购买和饮用超过30年的普洱熟茶。

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生茶

可以清理肠道,有降脂,提神,降压和减肥功效,适合年轻人群 ,不过生茶的活性成份较多,因此易失眠者、感冒发热者、胃溃疡患者、孕妇不宜饮用。.

熟茶

可以降脂,降压,防治动脉硬化,预防便秘,利尿,养胃,较适合中老年人群及胃寒等人群。

普洱茶有较好的减肥功效

一是由茶多酚、叶绿素、维生素C等多种有效成分综合作用形成的;

二是发酵过程形成的多种有益菌群综合作用菌群作用可以减少小肠对甘油三脂和糖的吸收、提高酵素分解腰腹部脂肪。

经过发酵后的普洱茶无论是人工发酵熟茶还是自然发酵后的生茶减肥降脂作用要好于新生厂出还没有开始转化的生茶。

回答者:学茶艺回答时间:2020-01-20
有用+10
分享

冲泡普洱茶对用水有哪些讲究?

  泡茶,这是一门艺术,对很多细节之处有较多的讲究。今天我们就来谈论一番冲泡普洱茶对用水有哪些讲究?一起来往下一探究竟吧!

  

  @老徐谈茶:纯净水的PH值是7,中性,不偏酸也不偏碱。纯净水中杂质的含量非常少,用这样的水冲泡出的普洱茶,最能反应出茶本身的原味及特性,不会美化或者降低茶的韵味。

  

  但纯净水把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去除了,长期饮用纯净水对身体是不利的。同时,纯净水几乎没有除水分子以外的其它杂质,也就没有地域特征。因此,不会因为水的原因影响到茶的滋味。

  

  @尘世迷途小茶农:“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古人在品茶过程中就已经发现水的重要性。

  冲泡普洱茶对用水有哪些讲究?

  很多茶友会认为矿泉水泡茶好喝,其实这是个误区,估计因中国广告比较洗脑!矿泉水属硬水,硬水泡茶茶汤易变色,色香味会受很大影响。少数山泉水和矿泉水属暂时硬水,煮沸能转为软水。但是要知道我们能买到的矿泉水基本上是外加入矿物质的,对于这类水;再好的茶也不能泡出好的味道的。

  

  @和顺古镇茶玉堂 :“水为茶之母”,任何茶叶,都必须经过水的浸泡后才能品尝出它的优劣。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茶道表演对水的要求是十分讲究的,如果连水都不懂,是谈不到茶艺、茶道了。当然,日常茶事,客来敬茶,大可不必故弄玄虚的把水说的神乎其神,清洁卫生就行。

  

  @仗剑茶客:可选用纯水或山泉水,软水为佳。水一般以甘洁、鲜活、清冽、泡茶时不显涩味、茶叶汤色稳定为首选。现今云南很多茶人或爱茶人时兴到野外取水,以活水烹茶,达到香茗美泉两相宜的境界。

  

  新鲜山泉对于提高茶叶的活性和香气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对于普洱茶尤其是陈年的而言,山泉水如经过陶缸养水后再烹茶,对于展现普洱茶的陈韵效果更佳。煮水时不宜过渡沸腾,这样水中的氧气过少会影响茶叶的活性。

  

  @五正熟茶:通常情况而言,含有矿物质的水冲泡普洱茶,有利于提升滋味和口感;纯净水则有利于提升香气;矿物质含量高的比含量低的更有利于提升普洱茶的综合表现;而矿物质水的大类中,含天然矿物质的水比含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的水要更有优势。

  

  从全面呈现普洱茶的香气、汤色、滋味、口感等方面来说,泡茶时用水的选择大致是这样一个先后顺序:天然水>山泉水>纯净水>矿物质水。

  

  当然,在品质确定的前提下,水质只是影响普洱茶品饮感受的因素之一,但往往是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却是我们在品饮普洱茶的过程中要加以重视的地方。

  

  冲泡普洱茶对用水有哪些讲究?通过以上概述,想必大家都已经是胸有成竹了吧!掌握茶资讯,丰富我们精彩的生活,感谢大家阅读本站的文章!

普洱藏家:普洱茶生茶和熟茶应该怎么醒茶?

普洱茶需要醒茶吗?生茶和熟茶应该怎么醒茶?这是很多初入门的普洱茶友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普洱藏家”创始人、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湖北分会会长、“普洱教父”白水清嫡传弟子鲁文锋,在茶会上就谈过这个问题。

鲁文锋老师认为,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醒茶方法并不一样,而且存放中的醒茶和冲泡前的醒茶意义也不同。

一、生茶

如果普洱茶生茶是放在完全开放的环境里,一般没有醒茶的必要。因为完全开放的环境容易潮湿、有异味,也加速茶叶的氧化,对普洱茶质造成一定的伤害。

如果生普洱茶是放在密封的环境里,也不需要醒茶。因为密封的环境里缺少氧气、温湿度,生普洱茶已经失去活力,醒不过来了。

所以,需要进行醒茶环节的,是那些存放在紫砂缸、纸箱或半密封容器里的生茶,也就是平时大家说的干仓茶。另外,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茶,也需要醒茶,以适应当地的存放环境。

鲁文锋建议的醒茶方法是:将生普洱茶拿到开放的环境中存放约半月,但不用撬开;拆茶的时候沿着边转着来拆,就是把同时期外面的先喝完然后再喝里面的。

二、熟茶

熟茶都需要醒茶,特别是年份比较近的,渥堆气比较重。醒茶的方法就是把茶饼整个撬开,放置在陶罐或紫砂罐、绵纸里,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再饮用。

其实环境对普洱茶熟茶影响不大,注意不要湿度太大就好,普洱茶熟茶的醒茶纯粹为了跑掉渥堆气,跟普洱生茶那种唤醒是完全不同的意义。

泡茶前的醒茶通常也称洗茶,一般是为了去除普洱茶叶本身的异味,以便冲泡时呈现出最原本的茶味。醒茶方法有两种。

一是将茶叶放入茶壶,注入热水10秒左右倒掉,其目的在于提高茶叶及泡茶器具的温度;同时通过对茶叶进行温润浸泡,起到利于茶叶舒展和茶汁浸出的作用。

二是针对年份较老的普洱茶,将茶叶放在紫砂壶中,然后将紫砂壶放在煮水壶的上方,利用水蒸气对普洱茶进行醒茶。

普洱茶生茶和熟茶该怎样醒茶?鲁文锋老师的介绍就到这里。愿所有爱茶人都能冲泡出一杯好喝的普洱茶,享受茶带来的愉悦和宁静!

普洱茶怎么存?别让这5个细节,毁了你的茶!

普洱茶怎么存?对于普洱茶友来说,储存可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稍有不慎,好不容易收入囊中的宝贝茶,就会因为仓储不对,而毁于一旦。

为此,笔者采访了国家高级评茶师 、“普洱教父”白水清嫡传弟子、淘宝店“普洱藏家”掌柜鲁文锋老师。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逐渐收集了清末向质卿、百年宋聘号、1952年甲级红印、88青饼等珍品老茶,并开设专栏“普洱老茶讲堂”,整理发布在公号“普洱藏家”。

鲁文锋老师说道,普洱茶的储存极其重要,如储存不当,茶叶便会受潮、串味等,失去应有的价值。

一、普洱茶储存,生熟普洱茶分开

存放普洱茶时,生茶和熟茶要分开放。

生茶与熟茶放在一起会串味,尽量将生茶和熟茶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容器或房间里。

▲2000年绿印·鲁文锋收藏

二、普洱茶储存:普洱茶得去除仓味

新普洱茶买回家后不宜马上入缸存放,要略透气。如果新普洱茶存有较重的仓味,可先将其置于通风处,待仓味散尽后再储存。

略有仓味的整筒饼装普洱茶,可将竹箬拆去,单饼储存,也可以撕掉外包纸再储藏。

若无仓味,可在竹箬外用宣纸、棉纸或牛皮纸包裹,然后储存。这些包装纸有调节作用,可以挡住外界过多的湿气。

▲普洱藏家鲁文锋藏茶

三、普洱茶储存:按形态分类储藏普洱茶

对一些准备长期保存的茶品,如果购买的普洱茶是以整件为单位的话,则储存时就很简单,以整件原包装存放。

整筒七子饼应将铁丝收紧或细绳捆绑,以防日久松脱,导致受潮变形或走香。

▲厚重型88青饼·鲁文锋老师珍藏

散茶最好以牛皮纸袋包扎好,单个饼茶就用棉纸包也可以。

若是整箱的沱或饼茶,只需检查有无胶袋在里边,有的去掉即可。

四、普洱茶储存: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普洱茶状况

储存普洱茶的一个重要的乐趣就是看着自己储存的普洱茶,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定期拿出来喝是检查的唯一方法,只有喝了才知道其转化的程度,所以也要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

▲普洱藏家温湿度计

检查的内容除了检查转化程度外,还要检查其是否发霉,或者是否长虫子,如果有的话就要及时处理,以免变得严重之后而没法补救。

五、普洱茶储存:做好存普洱茶相关记录

做好普洱茶储存的记录。很多人买了茶回来之后,可能储存好就不管了,都不注意做普洱茶的储存记录,久而久之就忘记了。

数年之后再翻出来后就已经不记得这普洱茶的来历以及什么时候开始收藏的。

▲鲁文锋老师藏茶

对每一样普洱茶品都要做一个标签,或者在包装上标示一下,建议做一本自己的藏茶记录本。记录普洱茶品的出厂日期,购买日期等等,都有助于普洱茶收藏。

品饮普洱茶其实是一种清雅脱俗的享受,想要尽情体验好普洱茶的妙处,以合理科学的方法储存普洱茶至关重要。

鲁文锋老师最后说:愿大家都能够收藏好茶,老茶。愿我们手中的每一饼普洱茶都经得住时间考验而又不失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