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安化黑茶>安化黑茶“三尖”茶的历史它们有何前世?

安化黑茶“三尖”茶的历史它们有何前世?

提问者:新飞飞银币提问时间:2020-10-08
已采纳

常常会有人疑惑三尖茶是怎么回事,三尖茶是湖南黑茶的上品,采用谷雨时节的鲜叶加工而成,那么下面带各位了解下安化黑茶三尖茶的历史~~

安化黑茶“三尖”茶的历史它们有何前世?

安化黑茶“三尖”茶的历史

“天尖、贡尖、生尖茶”等创制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当时“西帮”以晋祁县、曲沃茶商为主的茶商在采购“陕引”时,与安化县江南坪的“德和”号茶行的制茶人,采摘谷雨前后的茶叶,精细加工,经筛分后制成了不同档次的用篾篓装的高级安化黑茶产品,包括谷雨前采制鲜叶制成的芽尖和白毛尖;谷雨后采制的鲜叶,经筛分后制成不同档次的产品 依次为:天尖、贡尖、乡尖、生尖、捆尖等5个产品。因其前几等品质高档,在清道光年间(1825年前后)成了朝廷贡茶,才有了“天尖、贡尖”茶之名。天尖、贡尖以其高档品质不仅是贡茶,还加上生尖,这“三尖茶”也成了大众消费商品茶。乡尖、捆尖因为叶片粗大张开,在筛拣后,尚需蒸软装入布袋,两人反复滚踩,使片状茶成为粗条或折叠状。由于制造费工,成本高,销区价格低,至民国时期停止了乡尖和捆尖茶的加工制作。清末以后,芽尖、白毛尖高档“安化黑茶”散茶已不再生产,但天尖、贡尖、生尖“三尖茶”仍为安化黑茶中的上品作为传统产品而加工制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72年,因忌讳产品中的“天、贡”有封建色彩的字眼,将“三尖茶”改为“湘尖”。“天尖、贡尖、生尖茶”历史上作为“陕引”主销晋、陕、关中一带。“三尖”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饮用方便,既可以泡饮,亦可煮饮,既适合清饮,亦适合制作奶茶,深受消费者喜欢。

安化黑茶“三尖”茶的历史它们有何前世?

安化黑茶中的白毛尖是芽尖的一种,于谷雨前采制,因叶尖有白色,叶片未展开宛若雀舌,称白毛尖。 古时商号门前,往往书有“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先占一支春”之句。芽尖和白毛尖系谷雨采摘的一芽一叶,白毫显露,是黑茶中的特级。早先外地茶商略予拣选、簸扬、复烘后,每一斤装一小篓,由茶商购茶结束时随身携带回,作为馈送达官、富商、亲友的高贵礼品。但因数量较少,当时未能成为市场交易商品。现在安化大部分茶厂以生产天尖茶、贡尖茶为主,也有茶厂生产少量的芽尖和白毛尖黑茶,销售已经遍布全国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安化黑茶尖茶原料及制作工艺

它们有何前世?

天尖,清中晚期天子喝的黑尖茶。大约从乾隆年间开始,黑尖茶就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贡品进入宫廷。不过,那时候黑尖茶被埋没在一大堆来自各地的贡茶中,并不出众,直到这个人的出现——陶澍。

陶澍是道光年间大臣,为人稳重,能干,诗写得好,先后得到嘉庆及道光皇帝的重视,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道光十年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兼管两淮盐政,官运亨通。1825年期间,道光皇帝将陶澍所奉送的安化黑茶赐名“天尖茶”作为褒奖,列为清朝皇帝专用茶,岁岁入贡。

贡尖原料比天尖原料低一些,因此供朝廷重臣饮用;对于“生尖”则是一般百姓饮用。

安化黑茶尖茶原料:

传统原料是采摘谷雨后的茶,经过筛分有八十二、八十四、六十四、五十二、四十四等雨筛分筛出的茶。按照其品质分别为天尖、贡尖、生尖等茶品。以采用传统原料、传统制造工艺制作的茶品其品质、风味为佳。现代采用的原料:天尖以一级安化黑毛茶原料为主,拼入少量二级一等黑毛茶;贡尖以二级安化黑毛茶原料为主,少量拼入一级下降和三级提升的黑毛茶原料;生尖以三级安化黑毛茶为主,较为粗老,大多片状,含梗量多。

安化黑茶尖茶制作工艺

尖茶加工工序:将安化黑毛茶经过筛分、拼堆、高温气蒸软化后装入篾篓压紧定型用篾条捆包后在篾包顶上插3~5个小孔(俗称打气针),孔内插细竹签或丝茅草,起到排出篓内茶叶的水、散热及加速陈化的多种作用,将篾篓茶包放至通风干燥处凉置干燥而成。

综上所述三尖茶的历史悠久,“天尖、贡尖、生尖茶”等创制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大家仅供参考~~~~

回答者:悟茶道回答时间:2020-10-08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