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大益普洱茶怎么样

大益普洱茶怎么样

提问者:围炉煮茶提问时间:2019-04-28
已采纳

大益普洱茶是非常有名气的,大益生产的普洱茶品质非常的好,茶的口也是非常纯粹,可以做到唇齿留香的。

大益”牌商标于1989年6月10日,由勐海茶厂成功注册,享有专有权。由于“大益”牌产品传承了勐海茶厂厚重的历史、一心只为做好茶的精神和专业制茶的精髓,所以“大益”牌产品自推出之日,就因其所承继的专业、优质、爱心的品牌基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大益普洱茶怎么样

大益普洱茶是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之一

一般分为大益普洱(生)茶、大益普洱(熟)茶。其中大益7542被誉为评判普洱生茶的标杆,大益7572被誉为评判普洱熟茶的标杆。

大益普洱(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未经人工渥堆发酵,但经过加工整理、修饰形状的各种云南茶叶(饼茶、砖茶、沱茶)的统称,或者直接以散茶形式进行存放。总体品质特点:香气纯正,汤色橙黄,滋味浓厚回甘生津快,经久耐泡等。

大益普洱(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采取20世纪70年代研究成功的人工渥堆技术,通过控制茶叶堆子的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和发酵时间,加速普洱茶的发酵过程和品质转变,再以散茶或压制成砖、饼、沱等形式存放。总体品质特点:陈香显著,汤色红浓,滋味醇厚口感爽滑,回甘绵长,经久耐泡,贮藏愈久愈醇、品质愈好。

从近十年来说,大益普洱茶的工艺至少改动过三次,一次是2004年改制后。由于原料已剩不多。私企的效率自然要比当时国企要求的高。于是怎么研制新的大宗普洱茶。是那时茶厂厂长很头疼的一个问题。

在买大益普洱茶时要注意千万不要买到假货。

回答者:性爱人生回答时间:2019-04-28
有用+10
分享

了解普洱茶的人很少,究其原因是?

普洱茶作为茶文化的代表,大概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但在以前,内地知道并了解普洱茶的人却很少。究其原因有很多:

一是普洱茶原产于云南边陲,所产茶品一直通过茶马古道运往西藏和东南亚等地区,部分茶叶经过长途跋涉进入内地也只能供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享用,普通百姓很难接触到;

二是普洱茶一直产量不大,至今仍供不应求,绝大部分产品销到港、台、东南亚和广东一带,因此厂家也没有重视普洱茶的宣传推广;

三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致使普通百姓把普洱茶与富商和皇亲国戚联系在一起,一提到普洱茶就感觉可望不可及,认为价格贵消费不起,这样在心理上与普洱茶形成了一定的距离;

四是过去内地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低,健康保健意识差;

五是生活习惯和饮茶习惯不同,把喝茶单单作为解渴之用,没有把饮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养生休闲的一部分、社会交往的一部分。

普洱茶该不该用密封袋保存?


一个南方的茶友说他的普洱茶存放在家里,每一提都会套上一个密封袋,以此来防止茶叶发霉变质。对于普洱茶要不要套袋保存这个问题,有人说一定要套袋,有人说一定不要套袋,那到底是要不要套袋呢?

因为普洱茶有着越陈越香的属性,所以很多喜欢喝老茶的朋友们都一直有着存茶的习惯,因为我国南北环境相差较为大,北方大多数城市的天气干燥,应该不用考虑雨季空气湿度大造成茶叶长霉的情况,而南方空气潮湿,特别是在一年的梅雨季节。空气中的湿度十分大,保证存贮的茶叶不长霉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一般来说普洱茶是不应该采用密封包装来存贮的,因为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叶,在后期存放的过程中,茶叶的内部会有慢慢的转化过程,茶多酚与活性酶发生氧化反应。使得有益菌得到快速的繁殖,同时杀灭了有害的细菌。这个过程需要氧气的存在,不能在真空中反应。所以普洱茶想要后期转化的好,一定不能密封起来存储。


我们如果怕南方的空气湿度太大,那就在雨季的那一段时间用密封袋把茶叶给套上,而且一定要保证完全密封了,不然水份在袋子里无法蒸发,那很快就会形成霉点。在雨季过去的一个星期,空气中的湿度下降了许多之后,再把茶叶上的密封袋给拿掉。这样可以最大程序的保证茶叶不在雨季发霉,也不至于把茶叶完完全全的真空状态下一直存放着。

所以,虽然说不能给普洱茶套密封袋存贮,但是在南方空气湿度大的季节,保证茶叶不长霉才是首先要做的事情,不长霉的前提下才有后期的转化空间。

普洱茶海外“镀金”消费者是否买账?

不久前,合和昌一款新品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首发式,引发坊间的广泛关注。而在今年6月米兰世博会举办期间,天士力旗下的帝泊洱普洱茶珍同样高调宣布登陆欧洲市场。普洱茶品牌“国际化”,曾经是多少品牌厂商的梦想,但这些厂商出洋“镀金”之后,家里的问题是否就解决了呢?

普洱茶外销的历史,以18世纪茶马古道开通为始。但因国内外饮茶习惯差异,普洱茶出口一直以来存在着显著的局限性。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数据,2014年普洱茶总出口量为3385吨。相对于2005年2188吨的出口量,十年间增幅仅有区区54.7%。从外销区域分布来看,除了近年来港台相对稳定的需求之外,普洱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受制于绿色壁垒、生产标准化程度偏低、品牌意识欠缺等诸多问题,能以品牌敲开海外市场大门的,众所周知的也只有中茶、大益、下关等几个品牌的部分产品,不过出口量十分有限。以下关“销法沱”为例,1976年在广交会上首次接到法国订单,30多年来累计出口量也只有5000吨左右。而其它能够做“出口”生意的厂家,要么帮外商代加工,要么以供应原料为主,仍停留在整个茶产业链的最底端。

2014年以来,国内普洱茶行情急转直下,一些品牌厂商开始将触角转向外销市场:龙马同庆号在台湾茶展亮相,斗记普洱继续深耕韩国市场,龙润茶非洲马里开店,中茶作为“国礼”馈赠APEC嘉宾……至今年,帝泊洱、合和昌先后在欧洲市场推介特色茶品,企业的一系列“国际化”尝试,或多或少都在近乎一潭死水的国内市场激起了一点点涟漪。但遗憾的是,普洱茶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好像并未真正找到出路。

从前述出口数据分析,普洱茶外销的难度可想而知。品饮习惯、严苛的食品安全认证标准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国内茶界盛行的“越陈越香”、“囤茶”理念根本行不通。在国外高度市场化、品牌化的茶品消费语境里,性价比才是王道。

普洱茶厂商敢于走出国门,积极的意义在于品牌意识的提升,但在海外显然要遵循“茶是消费品”这一前提条件,否则谁跟你玩?

如果仅盯着港台茶商有限的订购需求,显然同“国际化”的初衷相去甚远;若希望凭借一两款个性产品“登陆欧洲”,是否应先考虑解决产品的标准化、价格策略、目标消费群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而非“出口转内销”给国人,继续以前的“越陈越香”炒作路线。

在欧美的现代化茶店,泡茶早已实现“傻瓜式操作”,快速、便捷、简单,逐渐像咖啡馆一样普及开来。茶品口感、形态的标准化,价格的亲民化,是实现消费普及的前提条件。在国内市场,相信绝大多数普洱茶厂商尚未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正是当前普洱茶产业的困境所在。照搬传统模式到国外,显然行不通;“镀金”归来,若不着力解决消费路线问题,显然也难以为继。

由此想到印度的一个跨境茶电商平台Teabox,他们成功地把简装散茶卖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Teabox这样说,“不为经销商,不为代理商。只为茶叶爱好者能喝到一杯纯粹的茶。”如果普洱茶厂商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或许外销、内销都不是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