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工夫红茶揉捻(切)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工夫红茶揉捻(切)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2024-06-03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制作茶叶需要一个工程,那工程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做茶的工序,揉捻技术。

揉捻是形成红茶外形的关键工序.红茶揉捻形成的条索经过发酵后进行烘干,加以紧缩固定.由于工夫红茶要求外形紧结,色深味浓,加上消费者习惯进行一次冲泡.因此红茶揉捻要求充分;工夫红茶的细胞破坏率高达70~80%,切细红茶的细胞破坏要求更高.红茶品质要求不仅要有更高的细胞破坏率;而且更有高度的细胞破坏速率.因为单位时间内细胞破坏率低,细胞破坏时间先后的差距较大,发酵的起点很不一致,总的发酵时间延长,结果使可溶性物质损失较多,茶黄素含量减少,茶红素增加,于红茶品质不利.工夫红茶和切细红茶传统制法的揉捻(切),时间都在1~2小时左右,细胞破坏率较低,而机械揉切机经30~40种揉切就可以达到切细红茶细胞破坏率的指标.因操作时间短,发酵起点较为一致,因此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程度切匀.茶黄素,水溶物含量较多,分离出来的切细红茶香味浓度好,富有收敛性,叶底红亮.红茶揉捻掌握加压的原则是:轻---重----轻

工夫红茶

嫩叶轻压短揉;老叶重压长揉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红茶揉捻加压比绿茶重,时间长(95分钟)揉捻要求较充分.

.筛分复揉是红茶揉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筛分不仅可以使揉捻程度基本上达到一致,松紧粗细.大小不一的叶子分清,而且有解困散热的作用.复揉是筛面上头子茶再进行揉捻,这对保留细嫩茶叶的锋苗和提高粗大叶子的成条率是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在揉捻在应采用多次短时,筛分复揉,这不仅对外形有利,而且对提高内质重要作用发酵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有用+10
分享

原来红茶的茶汤,不是越红就代表品质越好

红茶性温,适宜大多数人饮用,因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因为对红茶了解得不够,很多人在选择红茶时,总会被有些商家的片面宣传所误导,常在饮用红茶时产生一种困惑——红茶的特点是“红汤红叶”,那么,是不是红茶汤色、叶底越红越好,越红越有营养价值呢?

茶叶在加工过程中,会形成多种色素物质,对茶叶品质特点及不同茶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红茶的加工过程中,正是由于多酚类物质氧化形成了茶黄素和茶红素等色素,使红茶具有了红汤红叶的品质特征。

原来红茶的茶汤,不是越红就代表品质越好那么,是不是使得红茶的茶汤呈红色的茶黄素和茶红素越多,茶汤越红,就意味着红茶的品质越好呢?其实这有一定的误区,红茶的形成有三个色素是比较重要的,除了茶黄素和茶红素,还有茶褐素。

茶黄素含量越高,茶汤明亮度越好

茶黄素是红茶中色泽橙红,具有收敛性的一类色素,含量占红茶固形物的1%~5%,是红茶滋味和汤色的主要品质成分。茶黄素对红茶的色、香、味及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红茶“亮”的主要成分,是红茶滋味强度和鲜度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形成茶汤“金圈”的主要物质。含量愈高,汤色明亮度越好,呈金黄色;含量越低,汤色越深暗,与咖啡碱、茶红素等形成络合物,温度较低时呈现乳凝现象,是红茶茶汤“冷后浑”的重要因素之一。

茶黄素的含量高低,也直接决定了红茶滋味的鲜爽度,其含量的高低与叶底亮度呈正相关。

茶红素含量太高有损品质,使滋味淡薄;含量太低,茶汤红浓不够。

原来红茶的茶汤,不是越红就代表品质越好

茶红素是一类复杂的红褐色酚性化合物,也是红茶氧化产物中最多的一类物质,在红茶中含量约为6%—15%。该物质为棕红色,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深红色,刺激性较弱,是构成红茶汤色的主体物质,对茶汤滋味与汤色浓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参与“冷后浑”的形成。

红茶的泡法如何正确的冲泡红茶?

红茶是深受大家所喜爱的,但是由于正规的泡红茶是需要很多时间的,很多人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用来泡红茶,也不懂得红茶的泡法。所以这个时候红茶的冲泡结果就会不令人那么满意,甚至有的时候是不愿意喝红茶的。但是如果是想要享受到美味的红茶,还是非得靠自己动手比较好。

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红茶的泡法,主要是玻璃杯冲泡法以及盖碗冲泡法。玻璃杯冲泡主要是运用玻璃套杯,泡法简单,不讲究茶艺,其过程是:将茶叶放入套杯的内胆中,然后将80℃左右的热水冲入杯内,冲泡后快速将茶汤倒到茶杯中饮用。

红茶的泡法如何正确的冲泡红茶?

在红茶的泡法当中,盖碗泡法可结合茶艺进行冲泡,演化出丰富的泡茶工艺,其方法与岩茶泡法相似。其泡法:首先,红茶小盖碗置干茶量在5克。接着,将95℃以上的水注入茶碗。注水后刮去茶汤上浮起的白色泡沫,再加盖。出汤时间1~3泡在3~10秒之间。以后每冲泡一泡延长3~10秒,调整原则是1~7泡冲泡出的汤色基本一致。

当学会红茶的泡法之后,就可以在闲暇时间当中自己泡泡红茶,这是非常惬意的一件事情。因为泡红茶的过程是非常享受而且放松的,尤其是在自己泡茶的过程当中,安静的享受这个过程非常的棒,这也是帮助放松自己压力的一个方式,减轻身体的负担。

专访浙大茶学博导屠幼英:红茶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中年赵宝义的保温杯装上了枸杞。中年危机,中年养生,一时间,热度高涨。

此次关于红茶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的调研,是在浙江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屠幼英老师看病诊疗的间隙中,分两个时段抽空进行的。电话那端,原本虚弱的声音,在说起她的研究领域的时候,重新焕发了活力。

十五六年前,屠幼英老师和她的团队就开始了红茶与健康方面的研究:把红茶里的茶黄素进行生物合成,单体分离,然后再将这些单体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观察其对心血管的保护、抗癌,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从动物实验、斑马鱼实验、细胞实验、体外实验的大量研究结果证明:

饮用红茶可以修复和预防细胞损伤;清除人体过量自由基,提高人体免疫能力,预防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

2014年,因为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生物催化技术重组并强化茶深加工制品的功能及其产业化》,屠幼英老师和她的团队荣获了浙江省自建国以来,在茶叶领域的第一个科技进步一等奖。她本人,也于201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同年,还获得了有发明界“诺贝尔奖”之称的“瑞士日内瓦发明银奖”。

专访浙大茶学博导屠幼英:红茶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红茶在预防心血管老化和该类型疾病方面,有强大的功效

红茶中抗氧化活性主要成分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以及部分儿茶素。

茶黄素是目前红茶色素中研究最多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的多酚类氧化物,茶红素是红茶茶汤中红物质的主要成分,它的收敛性、刺激性弱于茶黄素;茶褐素是一类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等化合物的高分子聚合物。

上述物质主要通过直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络合金属离子、抑制氧化酶的活性、激活抗氧化酶活性等多种途径来实现清除自由基,达到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专访浙大茶学博导屠幼英:红茶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红茶功效一:软化血管,减少血管壁脂肪沉积,防止心血管动脉硬化。从源头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疏通血液通道;

红茶功效二:保护并修复受损的血管壁,预防外来物质对细胞的直接损伤,保证血管的细胞壁健康畅通,从而加强对心脏的保护。

红茶功效三:红茶能清除自由基,阻击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作用,从而帮助人体抗氧化,提高自身免疫力。

红茶功效四:红茶较低的刺激性,更适合中老年人对心血管系统保护,提高免疫力系统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绿茶对消化系统较强的刺激。

红茶是一个比较大众的茶类,它的包容性很大,也比较温和,除了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或者是在吃药的特殊时期,我认为大部分人都是可以品饮红茶的。——屠幼英

就红茶品饮的一些常见问题,屠幼英老师回答了茶语网的提问。(以下,Q为茶语网,A为屠幼英老师。)Q:女性在生理期、妊娠期、还有哺乳期,可以喝红茶吗?

A:在生理期内,可以喝红茶。茶叶被吸收的浓度非常低,要达到缺铁的状态是几乎不成立的。

在妊娠期内,会产生一些营养方面的问题,但不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我们要知道,血液里面输送氧气的铁离子并不是单独游离,而是结合态的卟啉铁。现在大家认为喝茶后铁元素流失,导致血液贫血无法输送氧气,从而影响到心血管健康,其实是不成立的。这是因为喝茶之后,进入人体血液中的多酚、茶黄素、茶红素的浓度非常低,而且和卟啉铁竞争很不容易,所以,它不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哺乳期内,血液里咖啡因的浓度会影响到孩子的中枢神经,胎儿在母体内容易兴奋,所以我们不是很主张在妊娠期喝茶。

专访浙大茶学博导屠幼英:红茶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Q:有些朋友说喝其他茶会影响睡眠,只有喝红茶不会影响,是这样的吗?
A:这个问题代表了很多人的的疑惑。

我在做讲座时经常会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同一棵茶树上采下来的叶子做成红茶绿茶,哪一个咖啡因的含量会高。他们都说,啊,那肯定是绿茶了。然后说为什么,却没有人能告诉我理由了。

实际上,从加工工艺来说,一定是红茶的咖啡因含量会更高。因为红茶在进行加工时,只有最后一道烘干工艺会让咖啡因有所挥发,而绿茶的杀青工艺,较高的温度会使咖啡因大量挥发。从这个角度上讲,喝红茶不影响睡眠的真正原因并不在此。

喝了红茶能睡着的原因,是茶汤内咖啡因含量因络合现象而导致影响时间延迟。

红茶茶汤内蛋白质、茶黄素、咖啡因发生络合,到达血液后,茶汤内的咖啡因缓慢释放,所以你不知道它当时会被吸收掉多少,血液浓度最终会如何表现。因为络合现象,喝了红茶之后,血液浓度到达峰值的时间会比绿茶慢,同时浓度也会降低,所以有些人感受不到红茶里咖啡因对个体的影响,它通常要在五六个小时之后才会到达血液的较高浓度。

专访浙大茶学博导屠幼英:红茶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Q:针对个人体质的不同特点,要如何进行红茶品饮呢?

A:

①敏感体质的人,可以把第一泡倒掉,但如果体质不太敏感的人,建议不倒,这样损失的有益物质会少一些。

②红茶对身体施加影响的时间会比较滞后,但是不代表不产生影响。红茶内咖啡因到达血液最高浓度的速度较慢,时间会较长,有可能今天晚上9点钟喝茶,明天早上才兴奋,一般总要五六个小时以后;但红茶如果做成调饮,比如加奶做成奶茶,咖啡因会跟蛋白质更多地络合,那么它的兴奋度就会被降低。Q:每天喝多少红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A:我们建议每天品饮6到15克的茶叶,差不多两杯到三杯茶量。但有几个特殊人群可以适当增加:

第一,体重150斤以上的较胖人群;

第二,喜欢吃肉的人群;

第三,抽烟的人群,投茶量也可以大一些,每天品饮20克都没关系。但是一般我们不主张。

6到15克之间是安全量。6克以上就会起到很多预防作用,如果太少,想要达到你想要的预防作用可能就会比较差。

人到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外国人诺兰,带着《敦刻尔克》来了,一起来的,还有他的保温杯!中年赵明义的保温杯火了,一起火的还有中年危机问题。

但是,如果你没有保温杯,你不想拥有中年人的标配,那么,就请端起红茶,敬自己一杯!

撰文:十月

人物照片由被调研对象提供

其余图片:茶语视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