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白茶>白毫银针>白毫银针产地>白毫银针的传说白毫银针原产地又在哪

白毫银针的传说白毫银针原产地又在哪

2024-06-03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白毫银针的产地为福建省福鼎、政和两市。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用菜茶(有性群体)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在福鼎市选育繁殖成功,于是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的壮芽为原料,菜茶因茶芽细小,已不再采用。政和县1880年选育繁殖政和大白茶品种茶树,1889年开始产制银针。

白毫银针的传说白毫银针原产地又在哪

关于它的来历在民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很多人家都被染病而无法医治,这时传说在洞宫山上的一口龙井旁有几株仙草,草汁能医治百病。于是很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有一户人家有兄妹三人,志刚、志诚和志玉,三人商定轮流去找仙草。这一天,大哥志刚来到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老爷爷,告诉他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上山时只能向前不能回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阴森恐怖。

忽听得一声大喊:你敢往上闯?志刚大惊,不觉猛一回头,于是立即变成了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不见大哥回来,老二志诚又接着去找仙草,当他爬到半山腰时由于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找仙草的重任终于落到了志玉的头上,她出发后,途中也遇见了白发爷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等话,并且送给她一块烤糍粑。

志玉道谢后继续往前走,她来到乱石岗,奇怪声音四起,志玉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终于爬上山顶来到龙井旁。她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开花结子,志玉采下种子,立即下山。回乡后,志玉将种子种满山坡,乡亲们用它的芽叶治好了瘟疫。此后,当地人民喜爱它而辈辈种植,并给其取名白毫银针。

有用+10
分享

白毫银针的保存方法简介

  在高温多湿的夏季是十分不利于白毫银针的保存的。白毫银针的保存需要注意很多的细节和禁忌的。既要考虑到温度也要考虑到湿度、空气暴露程度。下面就让达人为大家支招如何进行白毫银针的保存工作。 

白毫银针 

我们知道茶叶因为经过一系列步骤加工后制成的干茶茶叶,比较害怕潮湿的环境以及在日光下晒,以及周围有异味等都是不行的。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白毫银针的保存要点。

白毫银针的保存注意要点介绍:

  在白毫银针的保存之前要看看购买回来或者别人赠送的茶叶中所含水分怎样。有些茶叶的因为不是制作的很干的,里面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水分的,茶叶不是很干时最好是将其尽快其喝掉,不然就算保存起来也是容易会变坏掉的。对于那些比较干的茶叶来说,拿来保存的话时间是可以久一点的。

  在准备白毫银针的保存时可以将其放置于冰箱中保存,不过放置进入之前要将其包裹好,以防止水分和异味被茶叶吸收,使茶叶变味。同时也可以密封好放入罐中进行保存,不过这边要注意不要放置在玻璃罐或者陶瓷罐那种容易透光,容易让异味进入的灌灌,而且不要容易碎的哦。

  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白毫银针的保存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想要喝到味道纯正和新鲜的白毫银针,就需要大家擅于保存白毫银针,这样的话就算存放时间久,也能保持原有的风味。

我国顶级白茶之一:“茶王”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是我国顶级白茶之一,拥有茶中“美女”和“茶王”之称。

我国顶级白茶之一:“茶王”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的历史:

1、白豪银针是白茶中的精品,据考证和生产白毫银针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北宋年间充为贡品,宋朝蔡襄咏诗“北苑灵芽天下精,要须过寒过入春生,故人偏爱云腴白,佳句遥传玉律清。”把白毫银针比为灵芽,视为天下精品。

2、现代白茶的创始者——白毫银针创制于1889年,其的鲜叶采摘标准为春茶嫩梢萌发的一芽一叶,将其采下后,要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

这款白毫银针具有兴奋神经,消除疲劳功效,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碱和黄烷醇类可促进大脑垂体的活动,能加强肌肉收缩,消除肌体疲劳,使人头脑清醒,助于思维,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并有显著的利尿效应。

白毫银针的特点:

白茶银针因成茶芽头肥壮、肩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而得名。其的主产地在福鼎和政和,尤以福鼎生产的白毫银针品质为高。白毫银针外形芽壮肥硕显毫,色泽银灰,熠熠有光。汤色杏黄,滋味醇厚回甘,冲泡后,茶芽徐徐下落,慢慢沉至杯底,条条挺立。白毫银针性寒,有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不同产地的白毫银针的味道特点:

1、福鼎所产银针滋味清鲜爽口,回味甘凉;

2、政和所产的银针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这款白毫银针的茶汤色泽杏黄透亮.有天然馥郁的毫香,茶气芬芳鲜爽;口感醇,回甘快而持久,耐泡度佳汤水晶亮,色泽橙黄,温润如玉,味清鲜爽口。

白毫银针的口感描述–散发出淡淡如烟的清香

你不信?这样的夜,一杯清雅的白茶,便能打开你每一寸毛孔,摇曳一方斗室快乐而没有痕迹的瞬间精彩。

我的家乡,漫山遍野的茶树在一年四季里都绿着枝条儿,黄绿色光泽的叶片嗅起来有一股淡淡而清爽的香味。小时候,茶在我的眼里是纯粹的,没有特殊的名字,也没有特殊的含义,一如那油而光润的叶片带给指尖的醇滑和干净。

这光泽的香,带着莫名的圣洁的味道,浸染着孩童时的我无数次穿梭其间的身影,又一次次临近她成长后远离了它的步伐。难以忘怀,是因为谁也不能忘却家乡的语言、家乡的味道。

虽生在茶的故乡,被透明的风和层层梯形茶园包围,却素来没有品茶的习惯和爱好,感觉加工以后盛装出场的“茶”总与高超的隐士、颇有见识的学者,以及浓厚的文化和深远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联。那种咕噜咕噜所谓粗人的牛饮根本称不上“茶道”,更别说是优雅清致的茶艺之境了。而本人独独怀念小时候妈妈用大而粗糙的土陶茶壶泡起的粗红茶,在外面玩耍归来,一碗下肚,那种清凉的惬意也可以甜爽到心窝,有种放肆的任性被无声的母爱浸润,无限被宠溺的感觉,有家的味道。再没有什么饮品能让我这样长久地挂念,给我无限怀念。

白毫银针,首先它的名字给了我清雅素洁的舒适感,其次它让我想赋予的那熟悉的味道有了名至实归的称呼。在掂上一把放在手心,我是不懂茶的门外汉,我直观地感觉,它不像其它茶叶那样显得干硬、焦褐,满是风干的老态,它深绿的茶针透过表皮一层厚实的银色茸毛,散发出淡淡如烟的清香,没有潮湿的霉味与沉浊的浓韵,有一种不用抚摸就能使人手指体味柔软的温雅,宛若一位可人的白衣女子迎面含馨的问候,一下子从指尖舒展开,继而传向你每根神经的毛细血管,然后你不由自主地对她会心而笑,有了品尝的欲望。那精美的外在包装固然有令人无法按捺的躁动,然而生命的本真却都在它沉静的神韵中。

轻轻地将她置入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像呵护难得的红颜知己。我喜欢她饿简易和安静,不像繁琐的工夫茶,器皿杯具一应俱全,洗漱冲刷三番五次,让人顿生敬而远之之绪。在等待水开的瞬间,你大可以闭上眼睛,呼吸着恬静与安溢,将鼻子凑到杯口缓缓游移,此时的她会与你无声地对话,愉悦便一点一滴慢慢漾开,以至笼罩你的全身……

都说燃烧是生命的一种极致,而沸腾便是她此刻全部的精彩了。开水冲入杯中的瞬间,这位娇柔的女子会昂头浮于水面,饱含甘露,伴着缕缕升腾的水蒸气,她含情脉脉的目光也随着袅袅轻烟徐徐上升,开始与你凝眸对视;继而一根根竖立悬浮于杯口,让你的目光不忍离去;足足五分钟,她方才展开美妙的舞姿,三三两两悠然向杯底沉落,白色的蕊芽条条竖立,在杏黄色的水中曼舞,在杯底站立,部分仍浮于杯口,时而杯底的银针又往上游移;就这样上下静动交错,错而不乱,在水中舞动柔美,站立坚韧,尉为美观。此刻,仿佛被她引着走上了茶之最高境界——物我两空,尘埃洗尽……

稍许,当你端起杯子轻轻晃动,只见杯口的茶叶也缓缓向下游移,依然根根竖立,有的竖在杯子的半空,有的落向杯底,像一位痴迷的舞者,在挥舞属于自己的极致。而有了我这样一个观众,它是否会舞得更欢呢?把她送到嘴边,啜上一口,顿感淡而香醇,沁人心脾,刚才的解读一下子得以心领神会,再一口一口细细地品,已无须太多的语言了,儿时,那佐以种种小零嘴咕噜咕噜一番牛饮的红茶,现在与之相较,完全两种意味,就像一位少女渐渐长大成熟,少了任性与乖张,多了一份历练的沉稳。她就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女子,让你抛开世俗的纷争,静心平气,静待一片白色的纯洁引领你与其共舞生命的华章。

茶不宜隔夜,尽管宜心养目,泡完喝完后,还是要将茶叶倒掉,用清水漱净杯子,闻闻,透明的玻璃杯中和唇齿间均留有余香,令人回味无穷,遐想无限。而我,恰恰在此刻闻到了家乡的味道。

当一种宁静的快乐贴近你的生活,这趣味便成了你生活的嗜好,于是我这样一个不懂茶的傻瓜爱上了“白毫银针”这样一个名字,爱上她的温和与坚韧,爱上了哺育过它的那片土地的芳香和醇厚,爱上了这家乡的味道。我愿是那水中的舞魂,附着她舞蹈这瞬间的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