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其他茶>探秘茶香四溢的安溪(六)

探秘茶香四溢的安溪(六)

2024-05-08 访问量: 35 茶礼仪网

槐植见闻

路上人多,把车开出六七百米才找到地方停下,路两边原有一些店铺,现在出一家餐馆继续营业外,其他都改卖茶叶了。问旅店在哪里,找了20分钟才找到老板娘,老板娘正忙着收茶叶,没工夫理我们,我只好先拍照,等老板娘得闲了才跟她谈住宿的事。

老板娘说,这里住宿50元一人,价格没商量。槐植街上就这一家旅店,垄断经营,她说了算。这价格在安溪可以住大酒店了,但这是槐植,人多点少,犹豫一下可能就没地方住了,挨宰也得接着。
订好房间,顾不得放行李就上街查看茶叶交易。令人出奇的是,虽然交易的人很多,但并没有想象中的喧哗,我甚至很难听到人们交易的内容。各个档口都围满了人,卖茶的茶农也不说话,把茶叶口袋往上一递,收茶的抓出一把埋在鼻口间深深一嗅,然后摇摇头,茶农二话不说,拎起口袋就去下一家。有的嗅过之后,收茶的比较满意,就抓把茶叶散在竹盘里,认真查看茶叶成色,如果成色满意就泡上一杯,品赏几口,然后给个价钱。茶农满意就留下,不满意则离开。双方都没多余的废话。

看了许多交易后,我找到两位提着透明塑料茶叶袋的农妇,她们正站在路边发呆,似乎有些不知何去何从,我问其中一个,是否茶叶卖不出去了?那农妇笑着回答,槐植的茶叶哪有卖不出去的,只是看价钱是否合适。说完笑笑又向其他茶摊走去。

我们换了一条街,这条街只有一边又茶摊,人数稍微少一些。但多是茶厂在收,气派比较大,不像那边似乎多是个人在收。这里的规矩明显比那边更大,茶农不是挤成一团,而是排着队,一个个有秩序地卖。我等两个茶农回来上了摩托车,问他们为什么没卖成,男子说价钱不合适。我再问,会不会因价格达不到要求卖不成。男子说不会,看两三家后如果价格都差不多就卖了。

在安溪茶叶总公司收购点,这里竟然没有一个茶农在卖茶,正奇怪时,驶来一辆小轿车,司机从后座上抱出两袋茶叶,径直送入店内,工作人员上来查验质量,看来这里收茶可能有特殊标准,一般的茶叶还不要。

在一个茶厂收购点,排着很多人,两条队伍从屋里直排到街上。大约有五六十人。我进去看究竟,发现竟然没人在收茶,过了一会,来了一个收茶的,从第一个口袋中抓出一把茶往鼻子上一捂,随口说一声:不要,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一路“帕斯”下去,转眼间一条队伍去了大半。终于有一个让他满意的,被指示排到另一条队伍里,等待二选,进入沏泡程序,我问被刷下来的茶农为什么不要他的茶,茶农说,人家瞧不上。

在另一家公司买家,我见到最牛的一幕,一个30多岁的男子坐在椅子上,面前一张茶几上摆着20套茶碗,一个女孩在不停地为20套茶碗轮流冲泡新茶,那男子用调羹不停地舀一些茶汤入口,旁边另一个女孩在做着记录,老实说,我看不太懂他在干什么,可能是在分级,也可能有其他目的,可惜人家正忙,咱也不好打搅,只能存疑。

看过收茶的我们转进村里,槐植不是镇,只是个村子,只见广场上的水泥地上晾着不少茶青,这些都是下午新采的,就放在地上“晒青”。一个女孩正在收这些晾好的茶青,我跟着她到他家里看制作过程。

铁观音的制作分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初焙、包揉、文火慢焙等十多道工序,分两天进行,第一天是前几道工序,主要为了使茶叶部分发酵,第二天开始炒制(初焙)以后的工序。女孩收回来的茶青被放进摇笼中“摇青”。

一个老汉见我们进来,热情邀我坐下喝茶,他说昨天采的茶今天刚做好,正准备拿到市场上去卖。这里有个规矩,新制成的茶叶,即时是半夜12点也要拿出去卖掉,绝不存留在家里。他抓了一把刚制好的茶叶给我们沏上,然后打开碗盖让我闻一下盖上的茶香。这一闻真是不得了,浓郁的“兰花香”、“观音韵”冲鼻而来,是我们从昨晚到现在所品尝各种茶叶中最香的,正应了古人“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说,对一个铁观音的外行人来说,这足以打动我们掏腰包买下一些。但是细品茶汤,感觉味道稍淡,茶味不足,与我当年喝过的铁观音还是差距不小。我问这茶卖多少钱?老汉说要二三百元一斤。我说你估的价格与市场的价格相差大不大?老汉答,我们都是做茶叶的,从茶青一采回来,就对它能做出什么样的茶叶有了底。
记得几年前曾看过一个报道,说安溪有个制茶的高手,有一次采回一篓茶叶,叶片肥厚,色彩黝黑,一看就是难得一见的好茶青,可以制出难得的极品铁观音,于是他精心制作,制成的茶叶拿到市场上立即被人以3000元一斤的价格买走,成为一段佳话。看来老汉的话并非虚言。

老汉告诉我,安溪的铁观音都是茶农自己制作,虽然制作铁观音的流程有固定的程式,但是每个茶农的手法还是各有不同,制出的茶叶味道也各有风味,这和其他品种的茶叶由工厂统一加工有很大不同,虽然一套制茶机械要5万元左右,但茶农只要有条件都会自己制茶,在安溪家家都要置办一套制茶设备,似乎很浪费,但这恰恰是铁观音的特色和独到之处。只有买不起设备或不懂制茶的人才会靠卖茶青赚钱,那样其实是把很大一段利润让给了别人。

槐植的地理环境特殊,土质又好,因此这里出产的茶叶价格特别高,在市场上,六七十元一斤的毛茶叶在这里已经是最低的价格了,茶商收回去,再去梗、去黄片,一斤毛茶只剩下六两,再加上人工,运费等,一斤成茶的成本就要150元,到城里后,加上运费、房租、人工、税收和利润,300元一斤已是最低的。有一种说法,在这里收购价为100元,城里的售价要翻5倍。如果按这种计算方法,老汉的这些茶叶在城里岂不要买到1500元的高价。因此,核对这些说法是否属实,也是我此行的任务之一。话说回来,城里1500元一斤的铁观音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在这里却是随便喝,想想也真是幸福。

从老汉家出来,我来到一家茶店,老板说他今天已经收满,不再收了。于是有时间和我聊起了槐植的茶叶。老板告诉我,感德有两个茶叶市场最热闹,一个是这里,一个是镇政府边上那个,那里一到晚上也挤得走不动道。我白天到过那里,感觉那里还是没法和这里比。老板还说,这里的所谓茶厂,茶叶公司,其实都不制作茶叶,他们的工作就是收购毛茶,回去去梗加工成商品,再卖出去。我问他城里卖的铁观音价格是否是这里的5倍。他说没有,现在卖茶不如当年,有三成利润就不错了。

听这老板的话我有些晕,不知究竟哪种说法更合理。

老板指点我说,一般人买铁观音只看到是安溪产的“铁观音”就Ok,其实安溪的铁观音茶质量好坏与产地关系更加密切,不同产地生产出的铁观音,品质差异很大。同一个铁观音品种,在几公里范围内,就有不一样的表现。内行人虽不可能实地察看各产区的土壤和气候,但品过之后即可辨别出是哪个地方的茶。铁观音的产地目前不仅遍布安溪全县,而且延伸到周边县,甚至广东、台湾都有种植。但槐植的茶叶还是最好的,所以面对高档市场的茶商都要到这里来收茶。

听这个老板一说,本来没有买茶打算的我们也不禁心动起来,既然来到宝山,空手而回岂不可惜。于是我们来到街上,找到一个发愣的茶农问价,并抓出一把茶叶闻了一闻,茶农开价60元,我看了一下她的茶叶袋,大约有20斤,太多了,有些犹豫,立刻有其他茶农围了上来,让我看他的茶。看了几袋之后,发现除了能分出香味的不同,对其他全无所知,根本无法辨别优劣,只好放弃。

回到我们停车的地方,那里的一家茶店正在重新打包,他们把今天收来的同一价位的茶叶全部打散倒在一起,混合后再重新装到他们自己的大包装袋中,每装一竹盘,还要从竹盘中间抓出一捧放在别处,老板说,抓出的是样品。他说他今天收了10担茶,这些是100元一斤的,把这些搞完还有便宜一些的。我粗略一算,他今天大概收了10万元的茶叶。他说他的茶叶都卖给几家大的茶叶公司,今晚都运走。当然,有人向他买他也卖。
因为这里没游客,他照例把我当成来买茶的茶商,热情地泡上一碗新茶让我尝。喝过之后见我没反应,知道口味不合我意,立即提出换一种口味的试试。他说,我们当地人喜欢清香型的,香气比较淡,茶味比较浓,北方人更喜欢香气重的,言外之意就是北方人不懂铁观音茶,只凭香气判断是否购买。这让我想起在武夷山的一段经历。

前几年我在武夷山的城村拍照,住在一个画家的店里,画家的老婆是武夷山卖茶叶的。晚上聊天时,我说现在武夷山的茶叶很难买到真品了。画家老婆承认说是。她说其实也不怨我们,主要是那些北方游客,你给他真品他不喜欢,说不香,要买喷香扑鼻的那种,认为那才是真品。茶商为迎合游客,就用低档茶浓香熏制,即赚钱,游客又喜欢。看来卖铁观音的也是一样。

有专家也曾经指出:初入门者购买铁观音经常被茶商以香型迷惑消费者,让消费者以为香味高的就是好铁观音,这是一种误区。专家称,铁观音确实讲究香,但并非越香越好。

我说我是深圳来的,老板笑了笑说,槐植的茶还真是很少买到深圳去。我问为什么?他说主要是价格高,这里的茶到深圳价格要翻十倍。1000多元一斤的茶叶到那里卖不动。我想也对,据我了解,深圳茶庄里的铁观音大都在二三百元一斤,再高的确实销量有限。我问那这些好茶都销到哪里去了,老板说,好茶主要在本省销,至于极品铁观音,大都出不了安溪县就没有了。安溪人外出送礼主要用铁观音,不是极品拿不出手。我想,当年王仕让进京给礼部侍郎方苞送的就是极品铁观音。此外,外地人真想买极品铁观音也都要到安溪来。

看起来,城里人喝的铁观音实际只是些抵挡的大路货。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