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黑茶产地>各地黑茶名称产地介绍

各地黑茶名称产地介绍

2024-06-03 访问量: 34 茶礼仪网

各地黑茶名称产地介绍

 

各地黑茶

 

  湖南安化黑茶

 

  湖南安化黑茶主要集中在安化生产,最好的黑茶原料数高马二溪产茶叶, 此外,益阳、桃江、宁乡、汉寿、沅江等县也生产一定数量。湖南黑茶是采割下来的鲜叶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制作而成。湖南黑茶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烟香。黑毛茶经蒸压装篓后称天尖,蒸压成砖形的是黑砖、花砖或茯砖等。湖南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湖北老青茶

 

  老青茶产于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采割的茶叶较粗老,含有较多的茶梗,经杀青、揉捻、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而制成。以老青茶为原料,蒸压成砖形的成品称“老青砖”,主销内蒙古自治区。

 

  四川边茶

 

  四川边茶分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两类,四川雅安、天全、荣经等地生产的南路边茶,压制成紧压茶——康砖、金尖后,主销西藏,也销青海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灌县、崇庆、大邑等地生产的西路边茶,蒸后压装入篾包制成方包茶或圆包茶,主销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及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南路边茶制法是用割刀采割来的枝叶杀青后,经过多次的“扎堆”、“蒸、馏”后晒干。西路边茶制法简单,将采割来的枝叶直接晒干即可。

 

  滇桂黑茶

 

  云南黑茶是用滇晒青毛茶经潮水沤堆发酵后干燥而制成,统称普洱茶。这种普洱散茶条索肥壮,汤色橙黄,香味醇浓,带有特殊的陈香,可直接饮用。以这种普洱散茶为原料,可蒸压成不同形状的紧压茶——饼茶、紧茶、圆茶(即七子饼茶)。

 

有用+10
分享

黑茶文化:藏茶的文化

黑茶文化:藏茶的文化

最近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来关注藏茶,很多人不断的问讯关于藏茶的历史等等问题。下面就大家最为关注的,怎么才能品饮到最纯正的藏茶,怎么熬煮藏茶做一些简要的说明,最为主要的还是需要通过大家长期的实践来积累经验,大家多沟通、多交流,分享藏茶所带来的快乐!!!

藏族一般用茶为四川雅安生产的藏茶,俗称大茶、马茶、雅茶。砖茶为长方体,重量不等,有的达两公斤左右,其最大特点是宜长途运输,便于携带。

验其优劣时,看其表面的粗细和薄厚坚硬程度,细而硬则为优质;其次看中间色泽。色泽红褐者为上品。

煮茶时,先在壶中加入冷水,投入适量茶叶加盖烧开,在水沸之后,改成小火慢熬,其间可采用点水注入,使茶叶内含物充分的溶解到茶汤之中。待茶汤呈深褐色、入口涩而不苦为最佳。如此可反复多次。具体的投茶量和用水根据所用器皿和各人口感不同酌情参考。

藏茶熬制好后去渣取滤汁,放进暖瓶、瓷壶或其它器皿中,即可作为直接饮用的茶汁,也就是您平时喝到的口感纯正的藏茶。“茶无盐,水一般”,所以绝大部分藏区喝茶时要加入适量盐。此为清茶,是最普通的一种。也可以根据您的口味或需要用清茶作调和剂,调配成各种香型和口感的饮品。

再介绍另外几种别致的煮法:

第一种,煮茶时还加入草果、姜片、花椒等一起熬煮。此茶治伤风头痛,味道鲜美可口。

第二种是将一种带有药味、细嫩的草叶(形似柳叶),炒成黄色,加入茶汁中久煮,俗称“荩芥茶”,有治伤风头痛之功效。

第三种是奶茶,将鲜奶加入已煮好的茶汁中加热即可,其茶味鲜中带甜,可补充人体之营养。

第四种是在茶汁中加入红糖,该茶对产妇有很好的治疗保养作用。

第五种是用藏茶调制果茶。柠檬、苹果、雪梨、甜橙等其它鲜果或干果均可以随意调配。具体口味及水果可根据各人的喜好而定,调配时将鲜果或干果用加热过的清茶泡五分钟即可(但不要加盖闷)。

第六种是藏花茶。用熬煮过的藏茶滤出的清茶可任意加菊花、******、玫瑰、桂花、药用藏红花等。总之,一切可食用的香花均可以调配。

第七种尤其适合在夏天或者沿海等气候比较炎热的地区使用。先将藏茶熬制成清茶,加冰加糖或冰镇后都可以成为一杯口感极佳的冰茶,可以消除暑气,有效的防止中暑等夏季不适情形的发生。

还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酥油茶了。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的粗制奶油。本来油水很难结合,但藏民族创造性地用反复搅制方法令其二者茶乳交融,从而使高原地区有了最佳饮品。它那诱人的香味,入口滑润的感觉,不但藏族喜爱,也使许多喝过的人赞不绝口。

以上只是本人品饮藏茶时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出,谢谢大家!最后希望大家常来小博来做客,多饮藏茶健康长!!!

天气越来越干燥,一天不管喝多少水好像都无济于事,嗓子干干的,很是难受。忽然想起当年去西藏的时候,老乡给喝的奶茶。于是,寻法饮之。哈哈,感觉甚是精妙。写点随笔,大家分享。

去过牧区的人都享过喝奶茶的福,那种牛奶和茶叶的浓香真是沁人心肺。串帐房喝奶茶,是藏族人民对客人的起码招待,而且他们自己只要在帐房里一坐下,也总是不停地喝奶茶。他们是拿喝奶茶来消遣吗?不是的。藏族同志说:“奶茶有营养,喝奶茶能消心降火,消食通便,如不喝奶茶,身体就吃不住!”不喝奶茶,身体为什么吃不住呢?这里也有许多科学知识哩!

牧民主食牛羊肉、面粉、糌粑,这些都是酸性食品。每100克牛肉在人体消化后产生0.5毫克当量的氢离子,每100克糌粑消化后产生0.25毫克当量的氢离子。正常情况下人身对血液的PH值有缓冲作用,可调节PH为7.3—7.4之间,然而偏食酸性食物太多,人身就失去了这种缓冲功能,出现血液偏酸性,使色泽加深,粘度增大,胃酸增多,便秘上火,疲劳倦怠等症,这就是医学上的酸中毒症.`牧民很少吃到蔬菜、水果之类的碱性食品,可是长期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大量喝牛奶和茶可弥补这个不足。分析表明,3克茶叶泡成茶水在人体中消化氧化后产生5.34毫克当量的氢氧根离子;每100克牛奶在人体内消化氧化后产生3.2毫克当量的氢氧根离子。一个成年人,每天至多需5克茶叶和一斤牛奶熬成奶茶,便足以使体内维持酸碱平衡了。

除此,牛奶还含丰富的蛋白、脂肪等多种高级营养物质。茶中含咖啡碱,多种维生素(Vc、Vp、菸酸、叶酸等)、单宁酸、茶碱、芳香油、氨基酸、糖类、各种矿物质和叶绿素等三百多种对人有益的化学成份。茶能补充饮水中缺氧的不足,茶中含的芳香油要溶解动物脂肪,消食解腻。牧民都知道茶能帮助人消化肉食。对于常年偏食酸性的牧民来说,可真是不可一日没奶茶。缺了它身体可真的就吃不消了。

藏茶,一种孕育于四川雅安雨极高山的全发酵茶。其貌不扬可它却是藏族同胞赖以生存的生命之茶。“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这是一句藏族的谚语,表达了藏族人民对藏茶的珍爱和依赖。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民生之茶。

初识藏茶,缘于一位珍爱健康孝敬父母的朋友。此友的父亲患有只有现代人由于生活水平太高才能患的所谓的富贵病(三高),一天几次药,让家人朋友是缓缓不可终日。此友也是位高级茶人,对茶有着不同凡响的热爱与眷恋,经过深入研究与多方的筛选查找,终于让他找到了一种可以有效的控制三高的茶,藏茶。他不远千里为父亲找来了藏茶,经过半年多时间的饮用,居然很神奇的让他父亲的三高都回归到了标准线上,这种效果出自我朋友的意料之外,让他好好的高兴了一把,从此也就成了此茶忠实的宣传者。当然从此之后他父亲是只喝茶来不吃药了,不亦乐呼!

( 0 B )

黑茶即将在“一带一路“上腾飞

  黑茶即将在“一带一路“上腾飞
黑茶即将在“一带一路“上腾飞

  "一带一路",以“茶”会友,用文化拉近民心。宁可食无肉,不可饮无茶,说的就是安化黑茶。

黑茶即将在“一带一路“上腾飞

  黑茶与“一带一路”的渊源

  茶不仅代表着中国形象和文化,更是“一带一路”上重要的载体。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和海上的丝绸之路,茶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为有了中国茶,英国人不再抱着酒桶,而是开启了“英式下午茶”的优雅时代; 因为中国茶,斯里兰卡这片沃土上种满了源自中国的茶树,一跃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红茶出产国之一。

黑茶即将在“一带一路“上腾飞

  黑茶对“一带一路”的作用

  在当今“一带一路”的建设里,茶不仅仅是茶,它已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名片,一个连接世界强有力的纽带。茶的真正的作用不仅仅是表现在经济层面,更重要的是各国文化上的互相碰撞融合。

  “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核心就包括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和中国茶道是相通的。中国茶道讲究包容百味,吐故纳新。正因为中国茶优秀品质,成就了中国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各国发展成为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文化交流。

黑茶即将在“一带一路“上腾飞

  远古的丝绸之路似乎褪了色彩,不少曾经的繁华富饶之地,成为困顿、冲突和危机的代名词……

  如何将昔日的辉煌重归兴盛? 答案就在这条传奇的“一带一路”上,就在这一杯历久弥新的东方智慧之中! 黑茶即将在“一带一路“上腾飞。

邛崃黑茶独特品质与发展历程

讯: 邛崃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这里,雪山与平湖相映、松柏与翠竹同林、大地与万物共荣,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市”、“中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市)”、“国家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之一”。这里盛产药材、生猪、竹木、蔬菜、桑蚕、茶叶等,享有“万担茶乡”的美誉,其中的“邛崃黑茶”更是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是其丰饶物产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黑茶的发源之地

邛崃境内山峦叠嶂,浅丘连绵,平坝棋布,山、丘、坝各占三分之一,南河、绌(音)江河、斜江河、蒲江河、玉溪河流经境内,加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森林覆盖率达42%,成为万木百花、飞禽走兽繁衍生息的乐园。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赋予邛崃独特而丰富的资源优势,中国最早的野生茶树就生长在这一区域。“邛茶”以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种优良著称于世。《古代的巴蜀》一书介绍茶叶时,称:“汉有杨雄,司马相如……之徒皆饮焉”。说明2100年前成都、邛崃(古称邛州)一带民间饮茶已蔚然成风。

经过数千年的栽植与加工,公元903年(前蜀天复元年),中国首批黑茶产品——火番饼在邛崃诞生,这也是“邛崃黑茶”的前身。

后蜀大臣毛文锡集茶事研究之大成,撰写了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巨著《茶谱》,记载了40余种唐代名茶之品名、性状。其中记述:“临邛数邑茶,有火前、火后、嫩绿、黄芽号。又有火番饼,每饼重四十两,入西蕃、党项,重之。”“火蕃饼”,就是中国最早的黑茶。宋代的粗梗茶——“西蕃茶”(马茶),是专门用于交换川西高原及西北羌蕃部落马的茶叶品种,也始于邛崃。

唐朝陆羽《茶经》说,“邛州盛产茶”。宋代元年《九域志》记载:“临邛有火井茶场,生产邛州贡茶,造茶成饼,二两重,印龙凤形于上,饰以金箔,每八饼为一斤入贡,俗称为砖茶。”

因邛崃山产茶,故这一带也正是自王建建蜀至宋代以来一直为官方茶马互市的主要区域。邛崃不仅是世界黑茶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发祥地和最早的茶马古道起始地。

独特的工艺品质

黑茶是六大茶类之一。黑茶在加工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渥堆发酵,茶叶色泽转化为黑褐色或黑色,故称黑茶。

邛崃黑茶的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临济、夹关、平落、孔明、水口、火井、南宝、天台山等乡镇。该区域海拔600至1000米,终年青山绿水,云雾缭绕,原始生态环境保持良好,且向阳不燥、背阴不冷,雨露滋润,土地肥沃,年均气温16.3℃、降雨量1117.3毫米、日照时数1107.9小时,无霜期285天,是茶叶的极佳产地,也是生产高品质茶的理想地方。所生茶树,分枝极旺,芽叶肥壮,早春迟秋,嫩度不减。所制成茶,经久耐泡,具有独特的品质和风格。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由于黑茶成品繁多,炒制技术和压造成型的方法不尽相同,形状多样,品质不一。

邛崃黑茶多采用中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品质优良,干茶外形色泽黑褐,汤色橙黄,叶底黄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

邛崃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它不仅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类、茶色素、黄酮类、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而且含有大量的具抗氧化作用的微量元素,如锌、锰、铜和硒等。黑茶中的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和茶多糖,尤其是含量较多的复杂类黄酮等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其中的花秋黑茶渥堆叶“必需氨基酸”含量达668mg/100g,因而具有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也有助消化、解油腻,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还有一定的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

发展的历史机遇

作为黑茶发祥地,到清嘉庆年时,邛崃已年产茶叶200万斤以上。历史上闻名的崃山“十八堡”,其中的花秋、天池、水口、盐井等堡,至今仍是茶叶重点产区。在清朝康熙御题“天下第一圃”里,百年以上的老茶树近2000株,曾用以制作皇家贡茶、树龄在500年以上的茶树有1000多株,其中树龄最高1株据权威专家考证,已有1043年树龄,堪称“茶树王”。1955年,邛崃成为全国万担茶县之一。

黑茶是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新疆、西藏、内蒙等边疆地区,长期饮用黑茶,是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素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无茶则病”之说,黑茶也被誉为“生命之茶”。

因其细腻醇和的口感,降脂、减肥、促进调节新陈代谢等保健功效,黑茶也正在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喝茶人所认可。2008年黑茶中的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益阳茯砖茶制作技艺,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更加使得黑茶成为了茶业里的潜力股。近年来,黑茶的整体价格与销量逐年增长,基本以每年20%的价格增幅在增长,成为了许多陈茶收藏者的新宠。

乘着改革发展的东风,近年来,沿着邛崃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战略目标,茶乡农户、基层乡镇及各个部门加大了对黑茶的投入与保护力度,大力开展标准化生产加工,加强质量与品牌建设,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到2012年,邛崃市有茶园约8666.7公顷,茶产业收入近12亿元。站在新的起点,在“花秋”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引领下,邛崃黑茶踏上了“转型升级”的产业振兴之路,正在开创更加辉煌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