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黄茶>霍山黄芽茶与古今名人的缘分

霍山黄芽茶与古今名人的缘分

2024-05-11 访问量: 53 茶礼仪网

霍山黄芽茶与古今名人的缘分

霍山黄芽是历史名茶

霍山茶叶从唐代开始得到发展,明清时期已具规模,并逐步形成名茶产地,成为历代王朝的贡品,受到古今伟人、名人的青睐。据民国《霍山县志》记载:民国四年,武汉茶庄来霍山收购“抱儿钟秀”黄芽,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获金牌奖。建国后人民政府更致力于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现在茶园面积已达10万亩,为安徽省主要产茶县之一。从七十年代起,先后恢复了黄芽、菊花茶、小岘春等历史名茶;新开发了翠芽、雨花茶、银针等高档茶。出口炒青、霍山翠青、霍山黄芽获得了省优、部优名茶称号。

曹雪芹笔下的霍山茶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贾府喝茶进行了描述,文中写道:“贾府中常喝养生茶,六安茶是贾宝玉最爱喝的养生茶。”明代文霍亨《长物志》曾注:“此茶产于六安州霍山县宜人药品茶之本性实佳。”张星焕称诸佛庵仙人冲的茶为“仙人茶”。这位清朝文学家、旅行家在《皖游记闻》中曰:“霍山仙人冲以左元放故里得名,如今左姓最多,皆为元放之后裔也。其地产石灰……亦产茶,贾人美其名曰‘仙人茶’。”

郑板桥作联赞誉菊花茶

扬州八怪之一,清诗人、画家郑板桥,生平嗜霍山菊山茶。郑板桥曾作联云:“白菜青盐芡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可见菊花茶是他的生活必需品。安徽茶叶专家陈椽教授考证此茶主要产于霍山诸佛庵、品质极佳。近年当地恢复了这一名茶,颇受顾客青睐,1990年一李姓台商一次就订购1000公斤。

霍山黄芽茶与古今名人的缘分

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霍山在宋代时,年出售茶叶已超过五十万斤,占当时全国出售茶叶总量的百分之五这位北宋政治家、科学家在该书记载:“国朝六榷货务:十三山场都贡茶。岁一千五十三万三千七百四十七斤半,租额钱二百二十五万四千四十七贯四十……霍山山场卖茶五十三万二千三百九斤,卖钱三万五千五百五十五贯四百八十九。”

欧阳修称:自唐代开始霍山黄芽就上贡朝廷

他在《新唐书》中记载:“寿州、寿春郡士贡丝、布匹、茶、生石斛。”从这位唐代大文学家记述中,可以看出霍山茶叶,唐时即为贡品。因当时霍山属寿春郡,茶、石斛均为霍山出产。(霍山古时曾属寿春)

高一涵身回故园赞新茶高,六安人,爱国主义教育家。1956年6月到佛子岭水库参观,时值茶市旺季,沿途欣赏新茗,触动情怀,赋诗表达回乡之情。诗曰:“云雾山中旭日红,饱赏新茗腋生风,茶歌声里闻乡语,真个身回故园中。”

孔德成为李传轼《中国茶诗》题名李传轼生长在茶叶之乡霍山,长期从事茶叶工作,编辑《中国茶诗》一书在台湾出版。孔子后裔,台湾国民党考试院院长孔德成先生为该书题名。台湾汉学家苏莹女士为该书作序,极力向海内外推荐,同时宣传了霍山名茶黄芽。

陈椽指导霍山名茶开发世界农业科技名人,中国科技专家,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陈椽对霍山的名茶开发,非常重视和关心。八十年代期间,他多次委派安农茶叶教授、讲师到霍山指导茶叶开发,自己也多次亲临霍山。霍山恢复创制的名优茶都得到了他的指点和审评。他鉴定的霍山黄芽品质特征是:芽叶细嫩多毫,形似雀舌,叶色黄绿,汤色黄绿,滋味浓厚鲜醇,有清炖熟板栗香味;小岘春的品质特征是:形似三叉嫩竹叶,大小形状较一致,色绿披毫、嫩香,高爽持久,滋味鲜浓甘爽,水色黄绿清澈、明亮,叶芽完整,稍有青味;菊花茶的品质特征是:数十芽条扎成串,形似菊花,大小匀齐,色泽墨绿,稍有暗叶,味嫩香高,滋味醇和,水色黄绿,明亮,叶底形如菊花怒放,嫩黄绿明亮。1988年,他还亲自在桃源河乡上谷园村指导生产绿茶,因为得到陈椽教授的指点和评审鉴定,故质量好,名气大,销路广,发展快,在我国名茶中占有一席之地。

王泽农指导精制“桃源金针”“桃源云雾”原省政协副主席、安徽农学院著名茶叶教授王泽农,对霍山茶叶开发十分关注。他多次到霍山鼓励和指导名茶的开发。1991年,当他看到桃源河乡在安农老师的指导下开发的名茶,十分高兴,当即以《吟桃源河名茶》为题,赋诗祝贺。他在引言中写道:霍山桃源河乡创制的名茶桃源金针、桃源云雾,外形紧凑,色泽翠绿,滋味醇甜,品质优异,特此赋诗祝贺:“桃源仙境绝凡尘,羽化登仙真有神;守旧闭关叹自锁,创新开放任飞腾。黄芽瓜片贡天子,名茶新茗惠庶人;玉液清清今胜昔,金针云雾无比伦。”表达了王教授对霍山茶叶开发的无比关心和喜爱之情。

有用+10
分享

你真的喝过黄茶吗?(组图)

你真的喝过黄茶吗?(组图)

 


  平时喜欢喝茶、品茶、对茶叶感兴趣的茶友,关注装哥微信,留言给我,就有机会加入每周的素人点评团。


  陈海燕

 

素人茶会15场选在了北外滩靠近外白渡桥不远处的一条闵行路上,店名叫作“芬陀雅集”。落座环顾四周,店堂虽小,但安静清幽。茶主人丁丁是个中年美人,以前还当过音乐老师,谈起茶,丁丁总有说不完的话,她被参加茶会的素人一致评价为:“高颜值茶人,看她替我们泡茶都是一种享受”。

丁丁是个高级茶艺师,对她来说泡茶太重要了,因为她卖的是黄茶!

作为中国的六大类茶种,黄茶的品类远不及绿茶红茶为人熟知,甚至不及黑茶、青茶和白茶。因为黄茶不太容易泡好。“举个小例子,我们拿盖碗泡黄茶,出汤后一定要把碗中水全部倒完,比一般的功夫茶都严格许多,不倒完,水和茶叶接触时间一长,就会泡出黄茶的涩味和苦味,黄茶的味道本来是很好的,小白一泡就不好喝了。

丁丁说起黄茶,充满了爱。原来,作为中国六大茶,黄茶因为一道微闷黄的工艺,使得它成为一道独特的微发酵茶。因为微发酵,产生了红茶特有的好喝的甜度,又没有失去过多的营养物质,也因为微发酵,不会像绿茶那样有人喝了觉得太生、伤胃。

“黄茶真正养身不伤身,它的微发酵有点像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非常恰到好处。可惜市场上普及少,加上黄茶对冲泡的要求高,黄茶用的原料又比较好,制作工艺不恒定,处理不好容易浪费,成本难控。没有人认识,就没有人买,做的商家少了,工艺会更流失,眼看这么一个大类目的中国茶万一失传了怎么办。”

丁丁是带着这样一种自发的责任感在她的店里给客人冲泡“君山银针”的,她总在泡茶的时候不厌其烦地跟客人脑补大家都不怎么知道的“六大茶”:“黄茶”,以及黄茶著名的产地——湖南的“君山银针”,不厌其烦地关照大家该怎么泡。

“我得教会他们,只有泡好喝了,大家才会知道,原来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个好东西!”

 

现在,丁老师店里黄茶类目的售卖每年都在贴钱,好在她背后有和她一样热爱黄茶的小伙伴,抱守“不能丢失祖宗宝贝”的茶人在一起努力。

“茶的市场目前炒作一波接一波,一会红茶,一会白茶,一被炒到,价格就会翻几倍。另一方面也说明,是金子总会发光。”

丁老师就在等这一天,她相信古人留下的六大茶就是六大茶,不能因为商业市场没有做好,就让好东西失传,也许,这也是下一次茶叶中巨大的商机呢。

去丁老师的芬陀喝黄茶吧,上海非常少有“君山银针”,你会爱上黄茶的。

为何只知黄茶名,难闻黄茶香

2009年10月,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在上海产生,代表中国茶叶进入联合国馆向世界人民展示。这十大名茶囊括了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绿茶、黑茶、红茶、白茶、青茶五类,而惟独没有黄茶类。这对于完整展示中国茶叶的丰富性、多样性不仅是一个遗憾,还是一个警钟!
成也闷黄,败也闷黄除了产区的限制,黄茶加工工艺复杂是黄茶衰落的另一主因。黄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其核心加工工艺是闷黄,这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也是形成黄叶黄汤品质特点的关键工序。
黄茶之所以独树一帜,成为一个独立茶类也是因此而来。
1、闷黄,关键又复杂的工序闷黄工艺,让茶叶进行发酵,通过非酶促氧化才能变为黄茶。如果非酶促氧化程度很深,就成了黑茶。
这中间的尺度极难把握,反复的工序极多,加工的周期也长,比如霍山黄芽,茶叶黄变的过程,从一天到一个月不等。
而且黄茶的品种不同,闷黄的方法也不同,通常分为干坯闷黄和湿坯闷黄两种。黄茶的闷黄工艺繁杂,有的是堆积半成品茶叶,有时还要拍紧盖上棉套,有的用纸包紧茶叶,有的只闷一次,有的要闷两次、三次,方法不一,工序也不同。
如蒙顶黄芽需要三闷三炒,君山银针需要两烘两闷,都是闷炒交替进行。而温州黄汤第二次闷黄时需要边烘边闷,所以又称为“闷烘”。三次闷黄:复烘后茶叶立即进行堆放,堆放高度40一45cm,上面用布盖上,保持15一25℃的室温,期间翻堆,10一20小时/次,时间5一7天。
2、影响闷黄的因素闷黄之所以难以控制,是由于影响闷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茶叶的含水量、叶温及闷黄时间的长短等。
闷黄过程中要控制茶叶含水率的变化以及防止水分的大量流失,如果是湿坯堆闷还要注意环境的相对湿度和通风状况,必要时需要盖上湿布以提高局部湿度和阻止空气流通。
3、闷黄是黄茶的根本和关键所在,也是最难控制的环节,这个环节也是造成生产效率低,品质不稳定的最直接原因。
由于闷黄的度很难把握,生产出来的茶叶每一批的品质都有差距,而且工序繁杂带来的人工生产黄茶的成本很高,每斤黄茶的销售价格至少要在千元以上,企业才能保证有利润。
传统工艺的部分失传以及传统工艺的生产效率低导致黄茶的质量和产量都出现了严重不足,于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的采用机械化加工来缩短加工时间,往往会造成闷黄时间不足,干茶「非绿非黄」。
不得不感慨一句:「成也闷黄,败也闷黄」啊。黄茶也是我国特种茶中消费量最低的茶类,而这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由于种种因素,许多黄茶已非昔日。有的黄茶已经完全消失,悄然退出了茶叶舞台,如广东的大叶青。
有的黄茶也几近消失,改用绿茶工艺制作,如浙江的平阳黄汤、莫干黄芽、湖北的鹿苑毛尖等多已停产改制绿茶。只存留下来的知名度相对较高的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还在艰难维持。
如今,很多黄茶企业和黄茶工艺传人都意识到了黄茶的穷途末路,他们想着复兴黄茶市场,然而黄茶复兴的道路充满荆棘。
近年来,各大茶类在市场推广方面竞争异常激烈,黑茶、白茶市场崛起,红茶又复兴。黄茶企业势单力薄,在加工工艺、市场推广宣传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
黄茶想要在其中掀起波澜,撬开缺口,十分艰难。如果黄茶消失了,中国将失去一个独特、优质的茶类,中国茶叶种类就不再完整。

岳阳黄茶再次赴京参展

12月16日,“2019湖南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北京)产销对接活动”在北京市全国农业展览馆落下帷幕,我市10家黄茶企业参加了本次展会。

为期3天的展会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商务厅、湖南省林业局、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共同主办,以“脱贫攻坚、品牌强农”为主题,旨在搭建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宣传推介湖南省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促进湖南省贫困地区农产品与北京市和京津冀地区市场的有效衔接。

我市茶产业办组织了君山银针、巴陵春、九狮寨、洞庭春、兰岭、胜峰、湘丰黄茶、相悦、远山、妃情君山等10家茶企参展。位于湖南茶叶展示区的岳阳黄茶馆总面积为144平方米,16个标准展位设计新颖,美观大方,充分展示了岳阳黄茶整体形象。展会期间,省委副书记乌兰、副省长隋忠诚等领导巡看了岳阳黄茶展馆,对我市大力发展黄茶产业、做强做大黄茶品牌的作法和措施给予了鼓励。君山银针茶业作为地区代表性农业企业及“二品一标”认证企业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湖南省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展示区展示。

展会期间,岳阳黄茶展馆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品鉴购买,为岳阳黄茶企业抱团拓展北方市场作了有效探索。妃情君山茶业董事长陈耀华介绍,这是他们首次赴京参展,感谢市茶产业办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他们将抓住机遇,搞活经营,为岳阳黄茶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