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大红袍鉴别>如何简单的区分大红袍、肉桂、水仙3种武夷岩茶

如何简单的区分大红袍、肉桂、水仙3种武夷岩茶

2024-06-03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如何简单的区分大红袍、肉桂、水仙3种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当家品种之一: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

 水仙成品茶特征:条索肥壮(壮实)、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叶背常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幽长似兰花,棕叶响,香味浓醇而厚回味甘爽,汤色浓艳呈深橙黄色 或金黄色,叶底软亮、朱砂红边明显,耐冲泡。水仙属于半乔木型的,叶片大而肥厚,是武夷山的传统名茶,内质香气浓郁清淳,如幽兰意蕴悠长。滋味甘清爽口,汤色浓艳,叶片肥嫩明净。

肉桂原为武夷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肉桂成品茶特征:条索紧实、色泽乌润砂绿,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带刺激性,汤色橙黄至金黄、透亮,叶底绿叶红镶边显、软亮。

如何简单的区分大红袍、肉桂、水仙3种武夷岩茶

大红袍

 干茶条索壮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大红袍和前两款茶比较,是更具鲜爽度和活力,茶香茶味茶韵更加具有变化感,给人活力四射的感觉。

 有“岩茶之王”之美誉,其品质优异独具特色,是从名丛中单列出来的名丛(是名丛之首和公认的武夷茶王)。“岩韵”极为明显。滋味清醇、香气馥郁。大红袍为武夷岩茶中单列出来的一个种类,既然称为大红袍它所达到的香气,滋味就应该在一般的武夷岩茶之上。外形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岩韵明显、醇厚、回味甘爽、杯底有余香。汤色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其品质还必须稳定,在香气与滋味上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武夷岩茶之代表。

有用+10
分享

大红袍茶是什么茶大红袍获奖荣誉

  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大红袍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授予指定用茶,并成为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唯一茶产品;

大红袍茶是什么茶大红袍获奖荣誉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开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大红袍绝品作为首份现代茶样品入藏国家博物馆;

大红袍茶是什么茶大红袍获奖荣誉

  2008年,“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

  2010年1月21日,“武夷山大红袍”被国家工商总局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2年6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北京国际茶业展茶叶评比大赛“民生银行杯”中,大红袍获得金奖。

大红袍茶是什么茶大红袍获奖荣誉


大红袍一般能存储多久

大红袍的营养价值很高,功效也多,而且存得越久,香久益清,味久益醇,许多茶友都会买些大红袍回家贮存着。那么一般大红袍保质期多长?

一般而言,包装好的大红袍,保质期通常以包装上的日期为准,一般为一年或一年以上,但如果包装得体的话,最多可以放到5年左右。保存方法也不用太讲究,密封(包装材料要环保,无杂味),然后就是要避光,放在无异味的地方就行了。 大红袍如果带空气密封的话保质期是长期,也就是在恒温状态下可以无限期保存,一年后口感会略有差别,口味是焙火味略清,醇度略高。

大红袍保质期多长? 由此看来,大红袍保质期最少也有一年。

岩茶之王大红袍-茶叶感官审评有妙招

茶叶长什么样 岩茶之王大红袍-茶叶感官审评有妙招



茶叶感官审评有妙招感官审评需要有一个适合的评茶室,室内光线要充足、均匀,避免阳光直射。室内墙壁、门窗、天花板宜涂成白色,并安装足够的灯管在自然光较少时用。

一、 评茶环境及设备





感官审评需要有一个适合的评茶室,室内光线要充足、均匀,避免阳光直射。室内墙壁、门窗、天花板宜涂成白色,并安装足够的灯管在自然光较少时用。评茶室要求干燥清洁,最好设在楼上远离有异味的场所。评茶室设有干评台,湿评台,样茶柜架,分别用于审评样茶外形,内质及存放茶样。





评茶需专门的用具:

1、 审评盘:用于审评茶叶外形,以木质为宜,涂成白色,形状有方形和长方形,规格为23X23X3CM或25X16X3CM。

2、 审评杯:用来泡茶和审评香气,瓷质白色,杯盖上有一小孔,在杯柄对面的杯口上有一弧形或锯齿形,容量一般为150ML。

3、 审评碗:用于审评汤色和滋味,白色瓷质,容量与审评杯一致。

4、 岩茶之王大红袍叶底盘:审评叶底用,一般为木质,涂成黑色,有正方形(10X10X2CM)和长方形(12X8.5X2CM)两种。

5、 天平秤:用来称量茶叶。

6、 计时器

7、 网匙:用于取茶汤中的碎片茶渣。

8、 茶匙:取茶汤评滋味用。

9、 吐茶筒:审评时吐茶及盛废水茶渣用。

崂山茶叶市场价格

10、 烧水壶:用于烧开水。

二、 评茶程序

茶叶感官审评按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的顺序进行,一般操作程序为:

1、 把盘:审评精茶外形一般是将茶样倒入木质审评盘中,双手拿住审评盘的对角边,
一手要拿住样盘的倒茶小缺口,用回旋筛转的方法使盘中茶叶分出上中下三层。一般先看面装和下身,再看中段茶。外形包括形状、色泽、级别、老嫩、整碎、净度等内容。各种商品茶都有特定的外形,与制茶方法密切相关。审评外形,各种茶的共同之处在于要求形态一致,以规格零乱,花杂为次,在依据实物标准样划分等级时,尤其强调嫩度、整碎和净度。

2、 开汤,俗称泡茶或沏茶,为审评内质重要步骤。一般红、绿、黄、白散茶,称取3G
投入审评杯内,然后以慢快慢的速度冲泡满杯,5分钟时按冲泡次序将杯内茶汤滤入审评碗内。

开汤后应先嗅香气,快看汤色,再尝滋味,后评叶底(审评绿茶有时先看汤色)。

3、 嗅香气:嗅香气应一手拿住已倒出茶汤的审评杯,另一手半揭开杯盖,靠近杯沿
用鼻轻嗅。为了正确辨别香气的类型,高低和长短,嗅时应重复一、二次,但每次嗅的时间不宜过久,一般是3秒左右。嗅香气应以热嗅、温嗅、冷嗅相结合进行。热嗅重点是辨别香气正常与否及香气类型和高低,温嗅能辨别香气的优次,冷嗅主要是为了解香气的持久程度。茶叶中已知的香气成分达百种之多,组分的差异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香气,如绿茶多具清香,红茶显糖香,黄茶有甜熟香,乌龙茶呈花果香,白茶透毫香,黑茶带陈香,各种花茶尚含附加的花香。

4、看汤色:汤色是指冲泡茶叶后,沥入审评碗中茶汤呈现的颜色、亮度与清浊度。就茶叶本身而言,不同的茶树品种、加工技术和贮运等因素,都影响汤色,如绿茶多绿明,红茶显红亮,乌龙茶橙黄(红),黄普洱茶是一种什么茶茶、白茶呈黄色,黑茶具棕色等。但审评不同茶类对汤色的明暗、清浊的要求是一致的:汤色明亮清澈,表示品质好;深暗浑浊,则品质表现差。

5、尝滋味:尝滋味时茶汤温度要适宜,以50℃左右为佳。评茶味时用瓷质汤匙从审评碗中取一浅匙减肥的花茶 吮入口内,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茶汤入口后在舌头上循环滚动,才能较正确全面的辨别滋味。审评滋味主要按浓淡、强弱、爽涩、鲜滞、纯异等评定优次。审评不同的茶类,对滋味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名优绿茶要求鲜爽,而红碎茶强调滋味浓铁观音和绿茶哪个好度等,但各类茶的口感都必须正常,无异味。

6、评叶底: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审评盖的反面,先将叶张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起嫩度、匀度和色泽的优次。不同茶叶的叶底形态、色泽不尽相同,如绿茶色绿,红茶具紫铜红,青茶红绿相映,黑茶深褐,黄茶呈黄色,白茶多显灰绿。又如条形茶的叶底芽叶完整,而碎茶则细碎匀称。各类茶也有相同之处:均以明亮调匀为好,以花杂欠匀为差。

茶叶品质审评一般通过上述五个项目的综合观察,才能正确评定品质优次和等级价格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