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碧螺春>关于碧螺春的故事!神奇的传说!

关于碧螺春的故事!神奇的传说!

2024-06-03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碧螺春受到很多的茶友的欢迎,知名度更是越来越广,碧螺春最大的特点就是香气冲天,外形螺丝卷,浑身都是毛,口感更是不用说,回味甘甜,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有关碧螺春的故事,一起来围观吧~

关于碧螺春的故事!神奇的传说!

关于碧螺春的故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了一方好茶,也只有洞庭宝地,才能出如此好茶——碧螺春

另据史书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

后因康熙皇帝南巡时,不喜“吓煞人香”之名,即改为“碧螺春”,并列为贡茶。也有人认为碧螺春之名是因此茶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

碧螺的美丽传说关于碧螺春茶的起源,在太湖地区流传着的一个美丽传说。

据说,太湖边西洞庭山上有一个叫“碧螺”的美丽姑娘,十分贤惠善良,碧螺有一副亮丽的歌喉。

与西洞庭山隔水相望的东洞庭山上住着一个英俊的青年,叫阿祥,阿祥以打鱼为生,精通水性和武艺。碧螺和阿祥互相仰慕,渐渐的爱上了对方。

这时,太湖里出现了一条恶龙,十分残暴,搅得村民不得安宁,还要霸占碧螺。

阿祥决心除去恶龙以救助碧螺和村民,经过一番恶斗,终于将恶龙杀死,但是,阿祥也身负重伤,危在旦夕。

碧螺为了救治阿祥,踏遍洞庭,寻找灵药。

她发现一株阿祥鲜血滋润的小茶树在初春就长出了许多芽苞,碧螺便用心照料这株茶树,将采下的几片嫩芽泡在开水里,再让阿祥喝下,顿时,一股清香沁入阿祥的心脾,阿祥竟然苏醒了,姑娘喜出望外,将所有茶叶采下,用自己的体温将嫩茶叶暖干后,泡茶给阿祥喝,渐渐地,阿祥康复了。

关于碧螺春的故事!神奇的传说!

但是碧螺因为耗尽了元气,长眠在洞庭山上,原来碧螺的元气全凝聚在阿祥喝的茶叶上了。

从此,这里的茶树总是比别的地方的茶树长得好,泡出的茶味道十分甘醇,为了纪念碧螺姑娘,太湖的人们就将此茶叫做“碧螺春”。

美丽的传说配上甘醇的茶,使得“碧螺春”更加名声在外,真是应验了“佳茗似佳人”的说法。

有用+10
分享

碧螺春身上的白毛是怎么回事?

  碧螺春身上的白毛是怎么回事?白白的茸毛正是衡量碧螺春等级与好坏的一个标准。洞庭碧螺春茶叶最大的特征便是浑身毛,也就是所谓的白白的毛。那些白毛是碧螺春茶叶嫩芽的表现,因为只有嫩芽经过手工炒制才会有白毛出现,并布满碧螺春茶芽的身体。在碧螺春炒制工艺中,经过搓团显毫,碧螺春从螺状的铜丝条才会显毫,变成布满白毛的铜丝条茸毛碧螺春。

 

  碧螺春等级分为五级,从特一级至三级碧螺春茸毛的密度依次减少,越是好的碧螺春其毛越多,到最好的碧螺春炒青就没有啥茸毛了。碧螺春的茸毛分布除了和茶叶嫩度有关,还有一个是和碧螺春的炒制工艺有关,技艺高超之人所炒制的碧螺春茶叶,那茸毛的密度要比不怎么会炒的人要少一些。纯手工炒制的碧螺春茸毛是一朵朵的附在碧螺春茶叶身上的,看上去是活的,而机器炒制的碧螺春,那茸毛是和碧螺春茶叶捻在一起的,看上去比较“死”,所以看茸毛也能看出此碧螺春是机器炒制的,还是手工炒制的。

 

  当然并不是一定说茸毛多就是好碧螺春,这还涉及到一些不法商人采用一些特殊手段,用仿制的技术,加上一些特制的茸毛混在碧螺春茶叶中,以便达到那种满身毛的效果。当然这些在市场上还是很少的,添加进去的茸毛和纯手工炒制自然产生的茸毛,那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说也说不大清,要经常喝碧螺春茶之人才能分辨出。

 

如何鉴别碧螺春茶?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怎样鉴别碧螺春呢?

  如何鉴别碧螺春茶?

  看干茶的色泽,是否符合银绿隐翠、绒毛遍布。这个茶叶是不是很鲜活,绒毛是否黏附在茶叶上,注意黏附不是在茶叶里面。如果毛过多,那说明不是我们的洞庭原产地的品种,福建的品种毛就非常多,都在里面。

  看条索紧系否,有个词叫铜丝条、蜜蜂腿。螺也不是像螺蛳壳的形状,实际上更像把螺蛳肉拉出来那个形状。卷曲度够不够。如果条子比较窄,都是直的,就不是好的碧螺春,做工不到家。

  看整碎,看沫子多不多。

  看净杂。看有没有别的东西混在里面。

  用杯子泡茶,一克茶叶50毫升水。泡5分钟倒出来,先不看茶汤闻香气,看有没有花果香气。并非栽在果树中间就有香气,实际上是加工的原因。杀青、揉捻到抽团选毫、文火干燥,在热的作用下,茶叶中的300多种化学成分,糖类醇类得到充分加工,才有这种香气。

真假碧螺春泡水后区别

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绿茶珍品,在清朝时期就成为进贡的御茶了。虽然有的不怎么喝茶的朋友们会有所不了解,但是看宫廷剧时候也是会听说过吧,那大家想要了解知道如何鉴别碧螺春的品质吗?相关的介绍如下!

真假碧螺春看泡水后区别

1、看外形

正宗洞庭碧螺春,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呈螺形状,茶芽幼嫩,完整,没有叶柄,黄叶,老片;如果茶叶不具备以上特征的话,那么则属于是劣质的洞庭碧螺春。

2、看色泽

上等品质洞庭碧螺春,茶叶色泽银绿隐翠,有光泽,看上去是非常柔和、自然的;如果是劣质的洞庭碧螺春,颜色鲜艳,甚至发绿,有明显的色感,其中原因是因加了色素的原因所导致的。

3、看绒毛

一般来说,最简单的辨别真假方法,大家可以看碧螺春干茶身上的白色小茸毛;如果是假冒的,绒毛一般都是绿色的,主要是因为是被加工染色而导致的。

4、闻茶香

正宗的洞庭碧螺春,成茶有特殊、强烈的花果香味;冲泡后,汤色清澈,滋味鲜醇,回味甘甜;在辨别的时候,大家可以认真对比一下,茶叶是否具备这些特征。

5、看茶汤色泽

上等品质的洞庭碧螺春,冲泡后,茶汤清澈,柔和,清黄,明亮;而那些劣质、假冒的碧螺春,往往冲泡后,颜色方面是比较鲜艳的,明显的发绿。

紧结的碧螺春怎么泡好喝

1、把茶杯用热水刷一遍,也叫温杯。把需要的茶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注意的是,不要把杯子的盖盖上。

2、等待一段时间后,大概五分钟,便可以品茶了。

3、把第一泡的茶汤留下三分之一,然后加水,加水就是等于第二泡。第二泡相当于才真正体验到茶的真正滋味,如果是继续进行第三泡的话,估计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毕竟茶汤已经淡了。

松展的碧螺春怎么泡好喝

1、温杯后,倒进茶,此时其实也已经有淡淡的茶香飘出。

2、倒入热水,大概是三分之一即可,不过还是需要完全浸过茶叶为好。此时冲入热水的方式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不要直接冲到茶叶上去,是需要让热水缓缓地在沿着杯壁往下,再轻轻晃动茶杯。此时茶香是最清爽的。

3、大概两分钟之后,茶已经完全吸了水,再往杯中加入水,加水的方式如同上述所示。

品饮碧螺春的要领

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5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45-55℃,若高于60℃则烫嘴也烫鼻;低于40℃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时间不易掌握。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适合即饮;如用盖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第一泡的茶汤,尚余1/3,则可续水,此乃二泡。如若茶叶瘦弱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量。饮至三泡,则一般茶味已淡。

碧螺春的炒制方法

购买正宗洞庭碧螺春茶叶最佳时间在3月底,4月初,此时早期碧螺春茶树品种的茶叶已经大了,茶农此时不大会采摘了,而且和小叶种一比一看就看得出来,购买正宗洞庭碧螺春请到茶农家来,晚上市的洞庭小叶种绝对是您最佳购买的茶叶。自己喝的茶叶可以选择在清明后购买,其实茶叶不分清明,好茶叶靠的是做工,靠的是挑拣工和地域。如果您是个懂茶的朋友,那请不要去购买那种早上市的碧螺春茶,虽然此等茶叶也未洞庭山碧螺春,但由于茶叶品种和老祖宗传下来的小叶种不一样。所以口感上和香气上是不及的。

综上所述,了解了碧螺春之后就知道它是难得珍品,为了避免被不良的商家以次充好,大家还是要学会鉴别正品。鉴别正品碧螺春大家可以从它的外形、颜色、香气、茶汤、茶叶上的白毫这四个方面来进行。